1、常海渠,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限度,(第一课时),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4.学情分析,2.教学目标,3.教学重难点,二,说教法,三,说教学,1.教学程序,2.作业布置,3.板书设计,1、教材地位和作用,一、说教材,第3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必修2第2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会求算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2).了解浓度商的概念,并能利用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根据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2、,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3.教学重难点,4. 学情分析,知识层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的基本定义,对化学平衡及平衡的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不能定量的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且对化学平衡的知识容易出现遗忘,所以在讲授新知识前应先回顾旧知识。能力层面: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较强,能够根据问题、材料进行分析推理。情感层面:高中生的求知欲较强,喜欢挑战,在课堂上应采用学生广泛积极参与的讨论法,设置层层问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信息较多,逻辑推理性强,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收集.
3、分析数据信息,总结规律的能力。因此本节将按照“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小结”的程序展开教学,二.说教法,三、说教学过程,(一)知识准备,1.什么是可逆反应?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有哪些?我们经常根据哪些特征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问题:,重点:1.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2.“定”的多样性,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小结,(二) 引入主题,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表示。,学生阅读教材P41联想质疑模块内容,回答教材问题。,三、教学程序,(三) 化学平衡常数,将学生分为五组,分别计算P42表中的一组数据,每组代表回答计算
4、结果。,在多媒体表格中逐一填入答案,引导学生根据课本提示分析数据。,得出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表达式。,使学生明确: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和表达式的书写。,表一:H 2(g)I2 (g)2HI (g) , 0 无色 红棕色,请计算相应温度的平衡常数。分析表中数据,判断K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观察、思考,影响K的因素仅是温度,与压强、体积等其他因素无关,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对于任何可逆反应: aA(g)+bB(g) cC(g)+ dD(g),无论起始浓度如何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各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与各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的比值 2.表达式:K =,C
5、cDd,AaBb,学生讨论回答,问题,1.平衡常数(K)的大小与反应限度间有何关系?2.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应注意什么?,使学生明确:平衡常数与反应限度的关系,并对K的书写产生疑问,对于同类型的反应,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即反应限度),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可以进行的越完全。,【交流研讨】,让学生板演表中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并推导单位。,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并小结。,使学生明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单位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2.K的书写: (1)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 (2)对于给定的化学方程式,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3)平衡常数的单位与化
6、学方程式的表示形式一一对应; (4)固体或纯液体和液态水不列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因其浓度为常数,可认为为“1”,带入表达式中,可消去。)。,1.K的单位:(molL1)c+d-a-b,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小结。,问题:,1.什么是浓度商(Q)?它与平衡常数(K)有何区别? 2.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可逆反应Q与K的大小关系有几种?分别反映了化学反应处于何种状态?,使学生明确:浓度商的含义及与平衡常数的区别,为后边学习平衡移动规律做准备。,结论,1.现定义一个反应体系aA(g)+bB(g)cC(g)+ dD(g)中,任意时刻(状态)时,各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与各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
7、的系数次方的乘积的比值为浓度商Q,即:Q = 2.我们可以结合Q 和 K的大小来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或反应进行的方向:,Q V逆 Q = K 处于平衡状态 V正 = V逆 Q K 反应向逆向进行 V正 V逆,cc(C)cd(D),ca(A)cb(B),(四)反馈练习,适当的课堂练习既是学生对本堂课学习情况的反馈,同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课堂练习考察知识点:关于化学平衡常数书写注意事项的考察、对K单位的考察、K的计算以及Q同K大小关系对反应方向的影响。,(五)课堂小结,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 2.表达式:K 3.单位: 4.K的意义:浓度商:Q 根据Q 和 K的大小来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或反应进行的方向。,学生总结回答,教师引导补充。,培养学生的知识总结和口头表达能力。,(六)布置作业,P52 T3 求平衡常数,(七) 板书设计,cc(C)cd(D),ca(A)cb(B),CcDd,AaBb,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