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现在的孩子处于一个多元化、信息开放的时代,很多孩子被一些现代化的元素迷住了眼,不是沉湎于上网聊天中,就是置身于电子游戏里,很难静下心来去读一本书。父母买来的课外书在孩子眼里成了负担,弃之一旁,这引起了众多家长的担心: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快乐地阅读呢?孩子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要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父母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据报道,在某一大城市调查发现,7.4%的家长平时没有时间看书读报,59.3%的家长没有时间参加业余进修或自学,9.1%的家庭竟然没有一本藏书,9.7%的家庭藏书为 10 本以下,这是非常痛心的事实。哲学家波普尔的父母非常注重
2、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在波普尔的家里,除了餐厅外,其他地方几乎全是书。在一间特大的藏书室里,放满了弗洛伊德、柏拉图、培根、斯宾诺莎、康德和叔本华等名家的上万册著作。父母要主动和孩子一起阅读,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果没有时间,也可以每周进行一次。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仅能营造读书的气氛,让孩子愿意跟随父母阅读,而且如果父母能够提前看看孩子要看的书,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可以提高孩子阅读的目的性。对于一些优秀的作品,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让孩子发表意见和观点,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解力,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阅读兴趣是孩子积极阅读的意识倾向。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比如,
3、给孩子介绍书籍时先描述其中吸引人之处,或者和孩子一起收藏书籍等。喜不喜欢阅读,善不善于阅读,与孩子的阅读兴趣有很大的关系。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应该从孩子最喜欢的书籍入手。比如,有些孩子比较喜欢科普读物,父母就可以先让孩子阅读科普书籍,让孩子从中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并能发现自己知识的欠缺,父母就可以引导孩子从教科书中去汲取知识,以补充知识上的欠缺。教育专家认为,03 岁是形成孩子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关键阶段。父母应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养成每天为孩子朗读的习惯,每天 20 分钟,持之以恒,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便在父母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渐渐地产生了。专家认为,孩子坚持听读可以使注意力集中,有利于扩大孩子的
4、词汇量,并能激发想象,拓宽视野,丰富孩子的情感。在每天的听读中,孩子会渐渐领悟语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产生想读书的愿望,并能初步具备广泛阅读的基础。父母可为孩子介绍一些好书,从孩子的心理特点来说,他们喜欢不同题材的图书。作为家长,要从孩子的认知特点出发,积极帮助孩子选择优秀的图书。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不同年龄的孩子阅读能力有所差异,3 岁以前的孩子大多爱看色彩艳丽、形象逼真的动物或物品的图画书;36 岁的儿童爱看童话、幻想故事以及有关动物、日常生活行为的图画书;710 岁的孩子爱看有一定情节的神话、童话及令人惊奇、富于冒险性的儿童图书;1013 岁的孩子爱看富于幻想、探险、神秘色彩的图书;1416
5、岁的孩子爱看推理及人物传记类图书。另外,家长还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良好的习惯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这些习惯包括:1、爱惜图书。保持图书整洁,不撕书,不折页。鼓励孩子保存看过的图书。2、鼓励孩子对读物分类,和孩子讨论哪些是适合他们看的,哪些是他们特别感兴趣的。3、合理安排时间。父母每周可为孩子安排一次或数次专门用于阅读的时间。4、定期买书或借书。经常领孩子到图书馆,教给孩子买书技能后,则要孩子养成一个定期买书或借书的好习惯。5、鼓励孩子记笔记,随便写什么都可以,写个简单书名也好,可以培养孩子从阅读中获取一些东西的习惯。6、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利用读物知识,父母可以经常鼓励孩子去创
6、造,比如根据读物上一幅简单的图画,让孩子和生活中的建筑去比较;孩子读了地理读物后,旅游时,可以让孩子设计旅行路线等。这不仅能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们都知道,课外阅读,对孩子的语文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孩子的语文成绩乃至文科成绩。更重要的是,课外阅读能促进孩子的形象思维的发展和良好性格的形成。因此,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些书,养成爱看书的习惯。但是,现在的许多孩子对书不怎么感兴趣,电视节目、电脑游戏更吸引孩子的目光。而电视节目、电脑游戏除了消遣和娱乐外,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没什么好的作用,只是白白的浪费了宝
7、贵的时光。因此,如何让孩子摆脱电视节目、电脑游戏的吸引,将孩子的兴趣转向充满智慧的书籍中来,是摆在各位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谈起孩子的课外阅读问题,许多家长都为孩子不爱看书而苦恼。家长们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读书,家里买的书很多,孩子就是不看,整天看电视,不知怎么办。其实,指导孩子课外阅读应该讲究一些方法,不是把书买回来了就行了。要让孩子爱看书,家长就应进行正确的引导,采取一些可行的方法。如果引导不对,方法不当,肯定没什么效果。我的孩子喜欢看书,每天放学回家,拿起书就看。晚上睡觉前,都要看会儿书。作业完成了,没事找书看。语文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作文和日记经常得 A。其实,我的孩子一开始也不
8、喜欢看书,跟别的孩子一样,特别喜欢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上幼儿园时起就喜欢看电视,一天看几个小时,常常被电视里的情节感动得泪流满面。稍大一点,就上网玩游戏,专门给游戏里的美女设计衣服。我想,长期像这样下去,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不利。得想办法改变。我采取了一些办法,慢慢的,将她的兴趣引导到书籍中。现在,我结合我自己的做法,说说家长在开始指导孩子课外阅读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一、给孩子提供合适的书。这个“合适” 有三层含义,一是书的内容要健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思想价值,大人看的那些消遣读物不适合出现在孩子的眼前;二是书的深度要适合孩子的阅读水平,强迫孩子看他不懂的书,只能引起他对书的反感;三是书一定要
9、有趣味性,可读性。这一点在孩子初接触书时尤其重要。许多孩子不喜欢读书,认为读书很累,很枯燥,就是一开始接触的书不合适造成的恶果。就像我们很多人不喜欢吃某种菜,并不是这种菜不好吃,是因为他第一次吃这种菜时,没做出味道,他以为那菜就那味,从此就不吃这种菜了。因此,家长千万要注意这一点。孩子开始识字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看一些漫画书和笑话书。带插图的童话书和故事书也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还应该尽量选一些有趣的书籍,如探险、旅游、科幻方面的书籍。只要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了,后面的工作就好做了,他自己会找书看,小说和散文他都会看。二、给孩子创造读书的环境。读书,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家里人来
10、人往,吵吵闹闹,是不适合孩子读书的。为了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家长要做出一些牺牲。电视、电脑尽量少开,避免在家里长时间会客,更不能请人在家大吃大喝,打牌玩乐。三、给孩子做出榜样要让孩子爱看书,家长应带头看书,一是给孩子做个表率,二是有时也可以同孩子交流、讨论读书的感受。如果一吃完晚饭,家长就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或坐在电脑前玩游戏,叫孩子去看书,那孩子是没心思看书的。因此,家长空闲下来,看看书报,如文学性、知识性较强的报刊、杂志等。这样,孩子没什么事做,自然也想找书看。除了注意以上几个方面外,家长可以试试以下办法,这是我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小窍门。一、在孩子的床头,做作业的书桌上
11、,客厅的沙发上,随意的放一些适合孩子看的儿童读物,让孩子随手都能拿到书看。二、吃晚饭的时候,家长给孩子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或有趣的科学知识,可以讲完,也可以讲一部分。孩子有兴趣时,你告诉孩子你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然后推荐孩子自己去看,这样,孩子就会自己找书看,慢慢地,对书就会产生兴趣。三、如果没电视,没电脑,孩子对书的兴趣可能来得很快。如果家里有电视,又有电脑,为了避免孩子过多的沉湎电视、网络,家长可以想些办法。比喻说电视没信号了,电脑掉线了,不能上网了,这样做,只是适当控制一些时间,当然要做到天衣无缝,不能让孩子看出破绽。当然,如果孩子比较听话,每天规定看电视、上网的时间、内容。那就没必要这样做。四、请孩子的老师协助,共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一般比较听老师的话,家长可以找老师协商,规定孩子每天在家里看多长时间的书,也可以让老师开一个书单给孩子。家长在家督促,及时向老师反馈孩子在家的阅读情况,老师可以在班上进行表扬,这样也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当然,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家长要做耐心细致地工作,甚至要做出一些牺牲。但只要我们注意正确引导,想些办法,孩子一定会喜欢上书的,也一定会在书籍的引导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