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不学礼无以立-演讲稿(二).doc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4047880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学礼无以立-演讲稿(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不学礼无以立-演讲稿(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不学礼无以立-演讲稿(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不学礼无以立-演讲稿 礼仪的不学礼无以立 不学礼无以立浅谈礼仪教育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作为立足社会的根本,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在学习中广泛开展礼仪教育,是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具体措施,是加强学习德育的重要切入口。 礼仪教育实质是培养人的教养,是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人是社会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和智力开发,而是要使人适应社会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在社会中生活,必须要学会尊重他人,才能真正自立于社会,才能

2、做到自尊自爱,才能有营造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和文明社会。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往往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或者不擅社交,性格内向、孤僻甚至偏执。在青少年学生中深入开展礼仪教育,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是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 青少年学习礼仪,首先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现形式。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触的必要和首要态度。其次,学习礼仪,要以提高个人自尊心为基础,正确的自尊心应具有待人谦逊、不骄不躁的品格。青少年学生在学会尊重他人时

3、,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提高的同时,其内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再次,学习礼仪要重在实践,不仅仅是平时知道要讲文明、懂礼貌,而是要敢于展示一个有礼、自信、文明的自我,并且充分利用各种场合、机会去表现这一点。 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青少年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场所。所以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手段之一。 首先,学校政教处在德育工作计划中,应把礼仪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进行安排,并根据各阶段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各校各班可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进行演讲朗诵会、座谈会、专题讲话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把礼仪教育融入其中

4、,使全体师生生活在学校礼仪氛围之中,进一步推动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深入开展。 其次,要坚持正面教育与引导,教育和培养青少年学生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用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识等进行礼仪教育、文明礼貌行为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文明礼貌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平时的言行,并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再其次,从常规训练入手,使文明具体化。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规范学习后,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规范的内容提要,并运用规范待人接物。学校还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训练:比如分班分楼层排队放学;做操动作规范,服装统一;站立行的军事化的训练;每天进校的敬礼、问好姿态的训练;队礼、队歌、国歌、升旗仪式

5、规范性的训练等等。 另外,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家庭的文明礼仪气氛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应及时把文明礼仪的情况和要求向学生家长通报,印发一些有关资料给家长们,要求他们配合学校加强子女的教育,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 还有,社会是一个大德育环境,青少年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影视、报刊等宣传媒介和各种公共秩序的影响作用不能忽视,应该在全社会倡导和营造文明礼仪的氛围。崇尚礼仪,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促使青少年学生尽快养成文明礼貌行为。 第 3 页 共 3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