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全标准化评审标准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开阔眼界 文档编号:1397893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185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标准化评审标准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5页
安全标准化评审标准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5页
安全标准化评审标准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5页
安全标准化评审标准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5页
安全标准化评审标准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评审标准介绍,培训教师介绍,刘光明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评价师注册安全技术培训教师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 考评员高级工程师电话:05333576911 手机:13561610537E-mail:lgmhsesohu .com,培训内容,一、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的意义二、安全标准化规范介绍三、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核 评级办法四、常见的问题与建议五、企业如何实施安全标准化,一、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的意义,(一)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2004年事故总量:各类事故总死亡136755人(2005年死亡12万多人)3-9人重大事故2721起,死亡1

2、0180人10-29人特大事故115起,死亡1670人30人以前特别重大事故14起,死亡860人工矿商贸合计死亡16497人煤矿死亡6027人金属与非金属矿死亡2699人建筑业死亡2789人危险化学品死亡291人烟花爆竹死亡322人工商贸其它死亡4369人,(二)国家的要求,国家领导人及政府的重视、要求;2004年,黄菊副总理在国务院安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制订颁布各行业的安全质量标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指导各类企业建立健全各环节、各岗位的安全质量标准,推动企业安全质量管理上等级、上水平。法律法规的要求;2004年初,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简称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

3、要在全国所有工矿、商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社会责任。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追求利润,追求自身的发展壮大,同时企业也担负着保护员工和周边社区人民生民财产安全的义务。为创造财富,保障安全、造福一方,企业也应该积极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三)企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种有效途径; 降低风险, 控制事故, 提高竞争力; 提升企业品质, 树立企业形象; 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二、安全标准化评审介绍,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规范评审标准的构成 序号 A级要素 权重系数1 法律法规和标准 0.052 机构

4、和职责 0.063 风险管理 0.124 管理制度 0.055 培训教育 0.106 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 0.207 作业安全 0.158 职业健康 0.059 危险化学品管理 0.0510 事故与应急 0.0611 检查与自评 0.0612 本地区的要求 0.05,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经营与储存活动的从业单位。,2. 管理模式,本标准由11个A级要素55个B级要素组成(见表一) 。采用P(计划)、D(实施)、C(检查)、A(改进)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业自主管理、政府部门监督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管理绩效。设否决项:三级达标:A级否决项

5、13项 B级否决项40项二级达标:A级否决项21项 B级否决项40项一级达标:A级否决项25项 B级否决项40项,3.安全标准化的基础和核心要素: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是安全标准化的基础和核心 安全标准化的实施过程,就是企业全员参与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过程,企业组织自己的员工和技术力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企业厂址,周边条件,水文、地质、气象条件,平面布置,建构筑物,原辅材料、产品,工艺过程,设备状况,员工的作业过程,企业的管理现状进行全面的危害辨识,对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进行评价分级,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按风险大小确定优先治理的顺序,制定整改措施或控制方案,通过标准化

6、规范的运作,对企业风险进行管理。 因此,全面识别危害因素,准确评价风险、控制重大风险,是标准化建立和保持的基础,对重大风险的控制与管理是标准化运行的关键,4. 安全标准化原则 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依据本规范的要求,建立并保持安全标准化。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应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以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为基础,树立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理念,并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有机结合。安全标准化的实施,应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督管理原则,通过有效方式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标准化采取企业自主管理,安全标准化考核机构考核、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的管理

7、模式,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绩效,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5 实施 安全标准化的建立过程,包括初始评审、策划、培训、实施与运行、自评、改进与提高等阶段。初始评审阶段应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初始评估,依据法律法规及本规范要求,了解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等基本管理信息,发现差距。策划阶段应根据初始评审的结果和本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建立安全标准化的方案、资源配置、进度、分工等;进行风险分析,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台帐、档案、记录等;确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培训阶段应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标准化相关内容培训。实施与

8、运行阶段应根据策划结果,落实安全标准化的各项要求。, 自评阶段应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提出完善措施。改进与提高阶段应根据自评的结果,改进安全标准化管理,不断提高安全标准化实施水平和安全绩效。6 考评 企业根据自评结果,提出评审申请,由安全标准化评审机构进行达标考评。,二、安全标准化评审标准介绍,1 法律、法规和标准1.1 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和获取1.1.1 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并定期更新。(每个部门、单位都有获取、辨识、评价的责任,不仅仅是安质部或企管

9、部的责任),1.1.2 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相关方:对我关注的、受我影响的组织和个人;)1.1.3 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职工培训的方式:建议以班组安全活动为主灵活安排),小结: 1。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 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和文本数据库; 3。定期进行更新及更新记录; 4。传达给相关方(相关方的收到反馈信息:1.文件发放记录;2.培训记录、告知书、宣传材料。)。 5。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

10、和培训;,1.2 符合性评价企业应每年至少1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消除违规现象和行为。1.对评价出的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2.编制符合性评价报告。3.未进行符合性评价,扣50分(B级要素否决项)。,小结: 1.符合性评价报告、记录;2.不符合项整改记录(对评价出的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 )。,2、方针和目标,1)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是经最高管理者批准的2)形成文件,并得到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3)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4)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5)目标予以量化;6)公众易于获得,安全生产方针是企业在

11、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宗旨,是企业总体经营方针的组成部分,是建立、实施与改进企业的安全生产的推动力,并具有保持和潜在改善安全生产行为的作用;它为企业的行为及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的建立提供了总体框架,体现了企业对待安全生产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承诺。,定期评审:指企业应当定期对职业安全卫生方针进行评审及修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条件和要求。,某公司QHSE方针安 全 第 一 预 防 为 主 清 洁 生 产 保 护 环 境消 除 危 害 促 进 健 康产 品 优 质 顾 客 满 意专 业 监 管 全 员 参 与方针内涵: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比公司的任何工作都重要,确保人员安全、实

12、现安全生产,是各级领导首先考虑和选择的事情,是每一名员工开展任何工作的首要条件和行为准则,而实现安全生产则应首先从装置本质安全和管理活动的策划入手,采取积极、主动的预防措施和安全、可靠的预防控制技术,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清洁生产、保护环境:清洁生产改变了被动的、滞后的末端治理手段,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从生产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 消除危害、促进健康:各种物理、化学等职业危害因素,是影响员工身心健康、引发职业病的主要因素。因此,只有采取技术、管理、防护等措施,消除或控制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对员工

13、的不利影响,才能保证和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 产品优质、顾客满意:产品质量是公司生存发展的根本,追求卓越质量、创造顾客价值,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提高产品质量是公司每一名员工的责任。通过持续改进、不断创新和努力追求,使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处于行业前列;向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及超越期望的服务,履行公司对顾客的全部承诺,实现顾客的持续满意。 专业监管、全员参与:安全、环境、健康和质量是每一名为企业工作的人员的责任,其行为及绩效既涉及切身利益,也影响公司的整体利益。因此,为达到公司确定的QHSE目标,公司宣传QHSE方针,增强QHSE意识,全员参与QHSE管理,各专业管理部门应做好专业管理全过程的安全监督控制,

14、确保目标实现。,某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一)方针 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改善环境,保护健康;科学管 理,持续发展”的安全生产方针,将安全生产工作标准化,不断提高全体职工安全意识,加 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二)工作目标 1. 死亡、重伤、职业病发生率:零 2. 重大火灾发生次数:零 3. 中毒、污染、灾害事故:零 4. 交通事故数:零 5.年因工轻度伤害发生率:零 6.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零 7.生产设备因责任事故修复费用(万元):一 8.隐患治理完成率;100% 9.职业危害场所检测合格率;100% 10.公司每年与公司所有机构和

15、人员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确定各机构及人员年度安全 工作目标。 11.公司每年考核安全目标责任书执行情况。 12.公司各机构及所有人员应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以保证年度安全目标的有效完成。,2 方针目标2.1 方针和目标 2.1.1 企业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主要负责人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应满足:1)形成文件,并得到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2)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3)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4)目标予以量化;5)公众易于获得。2.1.2 企业应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确定

16、量化的年度安全工作目标,并予以考核。企业各级组织应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以保证年度安全工作目标的有效完成。,某公司QHSE目标一、HSE长期追求的目标:无事故 无污染 无伤害二、质量长期追求的目标:出厂合格率100%,抽检合格率100%,顾客满意度100% 2012年HSE管理工作控制目标:以防范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为重点,实现“五个杜绝”:杜绝较大安全生产人身伤亡事故,较大火灾事故、较大爆炸事故、较大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事故及较大交通事故;员工事故死亡率为零;员工事故重伤率为零;员工事故月均负伤率小于0.2;尘、毒作业点检测率100%,合格率大于97%;职工职业健康查体率100%,职业病为0

17、;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小于115万吨;工业废水COD量小于1060吨,工业废水减排5万吨以上;外排废水综合合格率不低于95%;固废“三率”完成率为100%;二氧化硫排放量小于50吨。,企业制定安全生产方针时应考虑的因素,企业的风险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企业的安全生产绩效、状况相关方的要求所需的资源从业人员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企业应制定年度目标.在制定年度安全目标时,目标应尽可能: 具体的; 可测量的; 可实现的; 合理的、适当的; 可验证的、有时限的。结合一些动词,如:减少、避免、降低等.,企业在制定安全生产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企业的整体经营方针和目标安全生产方针风险

18、管理的结果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可选择的技术方案财务、经营要求从业人员及相关方的要求、意见对以前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的分析生产安全事故、事件、隐患及不符合的纪录绩效考核的结果,制定目标要考虑的因素:,目标,方针,风险,法律法规要求,相关方观点,规划(计划),持续改进,规模,技术水平,财务能力,运行情况,经营要求,小结: 1.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年度目标; 2.安全目标责任书; 3. 安全工作规划或计划; 4. 考核记录.,2.2 负责人2.2.1 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应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和基层工作。(所谓基础工作和基层工作 本身也是个模糊的概念,一般以企

19、业负责人(主持)参加安全生产会议,听取安全生产情况汇报,参加安全检查,参加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等来体现)2.2.2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2008)。二级企业应初步形成安全文化体系。一级企业有效运行安全文化体系。安全文化体系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安全文化体系文件的内容应该包括:,第一部分 安全理念 一、安全愿景 二、安全宗旨 三、安全目标 四、安全使命

20、 五、安全核心理念 六、安全价值理念 七、安全管理理念 八、安全道德理念 九、安全作风理念 十、安全教育理念 十一、安全质量理念 十二、安全方针 十三、安全誓词 第二部分 安全行为规范 一、安全行为准则 二、企业安全行为规范 三、全体员工安全行为规范 四、安全荣辱观 第三部分 安全管理 一、安全管理的目的 二、安全管理的意识 三、安全管理责任 四、安全管理的原则 五、安全管理的要点 六、安全管理措施 七、安全管理的要求 八、安全管理机制 九、“5E6S”安全管理模式 十、安全管理原理 十一、安全格言,2.2.3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作出明确的、公开的、文件化的安全承诺,并确保安全承诺转变为必需的资

21、源支持。(有负责人签字的文件化的安全承诺,通过厂门外告知牌、报纸、电视、或印发小册子等向内外公布,承诺的重点内容:遵守法规、规避风险、关爱员工、重视相关方、资源保证续改进。)2.2.4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或领导小组会议。(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记录要求:a、会议有议题;b、记录真实完整;c、形成会议纪要文件) 2.2.5 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制度; 主要负责人要对领导干部带班负全责。 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 第一、4条“建立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企业副总工程师以上领导干部要轮流带班。生产车间也要建立由管理人员参加的车间值班制度。要切实加强企业夜间和节

22、假日值班工作,及时报告和处理异常情况和突发事件。 ”,实施安全标准化的先决条件,1. 高层领导、企业各级领导要高度承诺、支持、参与书面承诺(形成文件)提供资源支持(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参加安全标准化工作会议,发布支持信息参与安全标准化监督、检查、事故调查、考核等鼓励、奖励积极的安全行为2. 全员参与;加强宣传、教育及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技能 全员参与风险评价,消除隐患及不安全行为,小结: 1.文件化的安全承诺; 2.资源支持; 3.奖励积极的安全行为. 4.定期召开安委会会议(会议记录、纪要) 5.领导干部带班制度; 6.领导干部带班记录及考核记录。,2.3 职责2.3.1 企业应制定安

23、委会或领导小组和各管理部门的安全职责。2.3.2 企业应制定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实现有岗必有责、一岗一责制) 2.3.3 企业应建立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对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小结: 1.主要负责人至员工安全职责; 2.各级管理部门安全职责; 3.基层单位安全职责; 4.安全责任考核制度; 5.定期考核记录; 6.奖惩记录。,2.4 组织机构2.4.1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或领导小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按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安监总

24、管三2010186号 第一、3条: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要具备相对独立职能。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不少于企业员工总数的2%(不足50人的企业至少配备1人),要具备化工或安全管理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有从事化工生产相关工作2年以上经历;按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且至少有一名具有3年化工安全生产经历;或委托安全生产中介机构选派注册安全工程师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 第六条从业人员300人以上的煤矿、非煤矿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不少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5%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7人以下的,至少配备1名。 】,2.4.2 企业应根据生产

25、经营规模大小,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生产、储存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设置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 ) (1.管理部门设置文件;2.治安保卫部门设置及专职治安保卫人员配置文件)2.4.3企业应建立、健全从安委会或领导小组到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小结: 1. 安委会或领导小组; 2.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配备或委托文件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学历、工作经历 )。 3.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4. 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5. 安全资格证书。 6.管理部门设置文件; 7.治安保卫部门设置及专职治安保卫人员配置文

26、件。,2.5 安全生产投入及工伤保险2.5.1 企业应依据国家、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自行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企业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应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的后果负责。 财企201216号: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安全生产费用(以下简称安全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或者项目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安全费用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八条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一)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4%提

27、取;(二)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2%提取;(三)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提取;(四)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第十六条新建企业和投产不足一年的企业以当年实际营业收入为提取依据,按月计提安全费用。2.5.2企业应按照规定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台帐: 财企201216号: 第二十条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企业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车间、库房、罐区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

28、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支出;(二)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三)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四)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五)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七)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八)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九)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二十七条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不得挤占、挪用。

29、年度结余资金结转下年度使用,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主要承担安全管理责任的集团公司经过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可以对所属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按照一定比例集中管理,统筹使用。2.5.3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或安全责任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企业为从业人员交纳保险凭证,风险抵押金或安全责任保险考核记录。),小结: 1.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2.安全费用提取标准; 3.安全费用台帐; 4.工伤社会保险记录(企业为全体从业人员交纳保险凭证 ). 5.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或安全责任保险。(风险抵押金或安全责任保险考核记录)。,3 风险管理3.1 范围与评价方法3.1.

30、1 企业应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和评价准则,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1.成立风险评价组织,由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负责风险评价工作. 2.明确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在开展风险评价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3.1.2 企业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8)企业周围环境;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风险评价范围满足标准要求(制度、风险管理记录)。,

31、3.1.3 企业可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常用的评价方法有:1)工作危害分析(JHA);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3)预危险性分析(PHA);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5)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6)故障树分析(FTA);7)事件树分析(ETA)等方法。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方法。 (1.风险管理制度;2.风险评价记录;3.选用的风险评价方法),3.1.4 企业应依据以下内容制定评价准则:1)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要求;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3)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4)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1.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

32、定风险评价准则;2.评价准则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规定;3.评价准则应包括事件发生可能性、严重性的取值标准以及风险等级的评定标准。4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评价准则和相关取值标准的内容),小结: 1.风险评价程序或指导书; 2.风险评价方法; 3.评价准则.,3.2 风险评价3.2.1企业应依据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价。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1.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2.根据规定的频次和时机,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3.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评价

33、),3.2.2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1.厂级评价组织应有企业负责人参加;2.车间级评价组织应有车间负责人参加;3.所有从业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企业应记录重大风险,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在确定重大风险时,应考虑:(1)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2)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3)企业的声誉和社会关注程度等,小结:1.评价组织;2. 作业活动清单;3.设备设施清单;4.风险评价记录;5. 重大风险清单。,3.3 风险控制3.3.1 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

34、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1)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和安全性;2)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建立重大风险清单;2.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优先顺序,制定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3.风险控制措施符合标准要求。)3.3.2 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2.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记录),小结:1.风险控制措施。,3.4 隐患排查与治理3.4.1 企业应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

35、目,书面下达隐患治理通知,限期治理,做到“四定”,即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企业应建立隐患治理管理台帐。(1.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的个人理解:风险是由危险有害因素造成的,引起重大风险的危害因素如果整改困难,投资大。可列为重大隐患项目解决.2.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监总管三103号】,规定了事故隐患排查和等级评估的办法),3.4.2 企业应对确定的重大隐患项目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1)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2)评审意见;3)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4)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5)竣工验收报告。6)备案文件(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第三条:事故隐

36、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监总管三103号】,规定了事故隐患排查和登记评估的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第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对于重

37、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第十五条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3.4.3 企业无力解

38、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企业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1.重大事故隐患的防范措施;2.书面报告。)3.4.4 企业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1.重大事故隐患的防范措施;2.隐患整改计划。3.书面向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报告要说明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原因、整改计划和防范措施等。),2018/7/11,60,小结: 隐患治理台帐、记录 重大隐患档案,包括: (1)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2)评审意见;(3)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4)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5)竣工验收报告。(6)备案文件。 (

39、二级企业符合本要素要求,不得失分,不存在重大隐患。一级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预警预报体系。)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五.25 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发现事故征兆要立即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要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备案。,3.5 重大危险源3.5.1 企业应按照GB18218辨识重大危险源,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3.5.2 企业重大危险源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监控报警系统。3.5.3 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3.5.4 企业应对重大

40、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定期检查、检验,并做好记录。3.5.5 企业应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每年至少进行1次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演练。3.5.6 企业应将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送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3.5.7 企业重大危险源的防护距离应满足国家标准或规定。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规定的,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总局令第40号: 第七条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41、,并记录辨识过程与结果。,第八条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危险化学品单位可以组织本单位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人员或者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安全评估,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估。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需要进行安全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可以与本单位的安全评价一起进行,以安全评价报告代替安全评估报告,也可以单独进行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重大危险源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为最高级别。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由本规定附件1列示。第九条重大危险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按照有关标准的规

42、定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安全评估,确定个人和社会风险值:,(一)构成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且毒性气体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1的;(二)构成一级重大危险源,且爆炸品或液化易燃气体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1的。 第十三条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根据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方式)或者相关设备、设施等实际情况,按照下列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完善控制措施:(一)重大危险源配备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组份等信息的不间断采集和监测系统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

43、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并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事故预警、信息存储等功能;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具备紧急停车功能。记录的电子数据的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二)重大危险源的化工生产装置装备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装备紧急停车系统;(三)对重大危险源中的毒性气体、剧毒液体和易燃气体等重点设施,设置紧急切断装置;毒性气体的设施,设置泄漏物紧急处置装置。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SIS);(四)重大危险源中储存剧毒物质的场所或者设施,设置视频监控系统;(五)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第二十

44、条对存在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配备便携式浓度检测设备、空气呼吸器、化学防护服、堵漏器材等应急器材和设备;涉及剧毒气体的,重大危险源,还应当配备两套以上(含本数)气密型化学防护服;涉及易燃易爆气体或者易燃液体蒸气的重大危险源,还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设备。第二十一条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按照下列要求进行事故应急预案演练:(一)对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二)对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罐区 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AQ 30362010” 规定了:4 罐区安全

45、监测仪器的设置要求, 5联锁控制装备的设置要求, 6 储罐内安全监控装备的设置, 7 罐区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监测报警仪和泄漏控制装备的设置,8 罐区气象监测、防雷和防静电装备的设置, 9 罐区火灾监控装置的设置, 10 音视频监控装备的设置, 11 罐区安全监控传输电缆的敷设要求, 12 罐区安全监控装备的管理。”,小结:1.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2. 重大危险源记录;3. 重大危险源档案;4.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5. 定期检测、评估、监控记录;6. 备案。,3.6 变更3.6.1 企业应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下列变更程序:1) 变更申请;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由专人进行管理;2) 变更审批;变更申请表应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并按管理权限报主管领导审批;3) 变更实施;变更批准后,由主管部门负责实施。不经过审查和批准,任何临时性的变更都不得超过原批准范围和期限; 4) 变更验收:变更实施结束后,变更主管部门应对变更的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形成报告,并及时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3.6.2 企业应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