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在改革中发展 在发展中前进 尊敬的施罗德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感谢法兰克福书展组委会将中国确定为今年的主宾国,我很荣幸代表主宾国出席本届书展,并在中外经济学家论坛上致辞。 中国自1978年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以来,30年的快速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是举世公认的,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我们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世界的,无论是对发展经验的肯定,还是对存在问题的善意中肯的批评,我们都表示真诚的感谢。 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第一个原因是:中国由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西方所通行的市场经济法则结合起来,这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一个没
2、有先例的伟大实践。国际社会对传统社会主义比较熟悉,对市场经济也比较熟悉,但对两者的结合却并不熟悉,因而想更多地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和实际效果。 市场经济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经历了十分漫长的过程,如果从13世纪资本主义初步形成算起,也已经历了800年时间。中世纪结束前后,西方社会对市场经济也不熟悉,社会结构并不适应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发展扫除了意识形态上的障碍,资本被迅速积累起来,无处不在的竞争和对利润的追逐,刺激了技术发明和企业的自主创新,市场经济逐步变成了被社会普遍熟知并乐意接受的事实。当18世纪末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成为世界体系的时
3、候,传统社会保留下来的地域性的堡垒被瓦解了,竞争在被市场化了的国际领域内展开。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早期实践,经历了最初的排斥,到社会结构的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再到世界体系的形成。这个过程不像田园诗那样优美,而是充斥着血与火的争斗,但对资源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的根本改进,最终铸就了它不可替代的地位。市场经济800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人类智慧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成果,这些成果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将市场经济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共同财富与自己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具体情况相结合,走出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中国也同样珍惜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果,并借此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
4、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中国在制度层面上真正接受市场经济,是从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开始的。这次全会上明确提出:“商品经济充分发展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并决定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上加上市场经济。25年来,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经超过公有制经济,立法体系相应地作了大幅度调整,一切合法的公私财产都受到同等的保护和尊重,国家鼓励和支持私人创业,国有企业绝大多数已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大量中小国有企业已经改制为民营企业。中国加入WTO前后对贸易政策和竞争规则已做了大幅度的适应性调整,给在华外资企业以国民待遇,中国以平等互利、合作
5、共赢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往。参照国际通行的做法,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主要借助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施间接调控,而不是直接的行政管制。政府的运行机制和职能定位已经并将继续进行结构性改革和调整,重点是完善基本公共品(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住房、基本就业、基本社会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环境保护政策)供给机制,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和服务社会的水平,降低公共部门运行成本,改善民生,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 25年的经济市场化实践,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一个阶段,其总体上是成功的,许多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解决不了的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缓解了。以中国的出版行
6、业为例,通过近年来持续深化出版体制改革,一大批经营性出版发行单位转制为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文化产品也成为真正的商品,在经济社会中生产和流通,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出版生产力,使这一中国计划经济的“最后孤岛”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也很清楚,在宏观管理、微观机制、调整经济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等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继续深化改革,继续扩大对外开放。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的深层次问题;通过对外开放,才能促进改革的深化,加速发展,为全球经济的恢复和持续协调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第二个原因是:中国作为世界
7、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发展模式、经济快速增长、企业和产业竞争力、资源环境状况,等等,都对国际社会有重大影响。 一般认为,后发展国家有后发展的优势:学习成本低,要素价格低,少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弯路。然而,后发展国家的劣势可能比优势更加显著: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产业体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消耗型产业为主,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壁垒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后发展国家发挥学习效应来改变其不利地位,以致经济增长过度地依赖低技能劳动和自然资源的消耗,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中国是发展中大国,有责任在对国民负责的同时,对国际资源环境安全负责,为增进人类的共同福祉作出自己的贡献。所以,中国在自
8、身工业化水平并不高的情况下,却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参与了几乎所有的旨在维护国际环境安全的国际协商机制和联合行动,整合国内能源企业,出台法律和政策促进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鼓励发展低碳经济、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加强生态链、供应链安全控制,提高污染控制标准。中国的这些措施在短期内无疑会给自己造成巨大的压力,包括资金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税收压力、研发新能源的创新成本压力,等等,但中国必将坚定不移地做下去。环境安全是不可分割的,中国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把自身的短期经济增长建立在损害自己和别人的环境安全的基础之上。为此,中国今后较长时期内将积极推进经
9、济增长方式转变、继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中国政府调整经济发展结构的战略选择,中国政府已制定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解放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更快发展。 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第三个原因是:中国经历了多年的高增长,今后若干年仍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这种持续的高增长是否会持续地伴随着中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加剧国际经济的不平衡。 过去30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9.8%。连续高增长主要得益于体制改革释放出来的制度潜力、后发展大国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空间、比较成本优势所支撑的出口贸易,
10、以及国际资本转移所提供的资本供给条件,等等。经常项目出口持续大于进口,带来了大量外汇盈余,资本项目引进持续大于输出,带来了大量资本项目盈余。这些增长因素在未来中长期内虽然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但总体上仍然存在。此外,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别较大,今后较长时期内,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明显提高;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的步伐会明显加快,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将逐步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国家对私人部门的投资支持力度将显著增大。所以,判断中国未来中长期内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也是有依据的。值得注意的实质性变化是:今后的经济
11、增长将更显著地依赖内需的扩大,因为中国有13亿人口的市场,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将会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不会引发中国经济的太大波动。 所以,中国未来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是:随着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下降,经常项目严重出超的情形将逐步减弱,外汇盈余随着进口幅度增大而减少,既缓解外汇储备过多导致的资源闲置和通货膨胀压力,又有助于改善国际经济关系;内需因素过去更多地集中在东部地区,今后将相对均匀地分布在各地区;私人部门的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大,所有制结构将进一步调整。 女士们,先生们! 关于中国过去30年改革和发展所走
12、过的道路,中国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和美国圣智出版集团联合出版的“中国改革30年研究丛书”中已有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此后中外经济学家们还将就此展开研讨和交流,相信他们的真知灼见将有助于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中国过去30年的改革和发展,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中国的改革不会止于30年的成就,因为还有大量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尚未解决;中国的开放,也不会止于现有的层次,因为中国只有通过更高层次更加广泛的开放,才能为国际社会的协调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并更好地吸取人类文明的成果发展自己。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发展,将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大的合作空间,希望大家更多
13、地关注中国。 最后想告诉大家应该是一个好消息,尽管世界各国的出版市场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衰退,而中国出版业却逆势上扬,发展很好。今年出版产业增长仍在20%左右,进口也在不断增加,给全球出版业带来希望。原因当然首先是中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内需增长较快。其次是危机更容易促进那些启迪心智、关注人类命运、丰富人类生活的出版物销售,促使人们反省自己,学习和运用新的知识,研究这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世界,如何使人类生活更安全、更和谐、更幸福!中国人口众多,读书的人也越来越多,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扩大了人们对出版产品的需求,出版市场潜力很大,给全球出版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金融危机终将过去,危机引发的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重新审视,无疑会转化为促进未来世界更好更快发展的智慧,法兰克福书展以及本次论坛所提供的正是这样的智慧。 祝法兰克福书展圆满成功!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各位! (据10月16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