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民工”之概念 昨天,本市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的作文话题是:农民工。不知道命题人的意图,据说这是去年一年的热门话题。难怪在今年的春晚中还出现农民工的舞蹈,这简直有点误导。农民工难道就是这样一群神经兮兮、贼溜溜,土里土气,弓腰驼背,表情夸张,四处张望的猥琐男女。农民工难道就像那位领舞的大学生打扮成的满脸麻子(据报道说嘴角还刻意点了一颗硕大的黑痣)目瞪口呆的奇丑女子,难道农村姑娘的形象就应该如此。难怪有人会对春晚破口大骂:新中国农民坚忍的形象被他们(东北师大的师生)高度发达的想象力彻底地摧毁了。谁叫农民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里是没有这一词条的。到其他语言里去找一找,根本没有农民工这
2、个单词。google一下,倒是有以下这么多的说法和看法。农村出来打工的;进城打工的农民;农民弃农到城里打工的人;当然是农民的身份干的是非农的工作;农民工,是指在农忙时节在家务农,农闲时节出外打工的人;是从农村来的到城里打工拿不到工钱要打官司的农民的简称;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农民叫农民工,不是农民的城市居民就叫居民工吗。农民工就是没有老保,没有医保,工资一半,偶尔闹个拿不到工钱的笑话,让正式工抢抢镜头的人。不过,这些提法总是带着自己很多的想法。前面的三种提法较笼统,比如现在我们这里的农村办了很多工厂,工人都是来自内地的农民兄弟,这些人在城里叫农民工,在农村该叫什么呢。最后的三种提法或看法都是带有
3、对基本权利和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保障生存境况令人堪忧的农民工的同情和悲悯。据官方统计,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数量巨大、结构复杂、不断扩张的新生群体,数量约有2亿左右。这些年来农民工一直作为边缘化的特殊群体而工作和生活着,当地人或城里人称为外来务工人员,这种称法似乎还比较准确。他们绝大部分是善良的,和气的,吃苦耐劳的,忍气吞声的,又能顽强生存下去的社会大厦的建设者。他们是患难深重的,又是毫无怨言为国家建设付出最多的群体。但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农民工这个词的背后附属着一种对农村来的民工的的轻视或者鄙视。曾经在浙江九龙湖风景区门口就挂着这样的警示牌:民工与收破烂者不得入内,赫然表述着这层意思。
4、以至于民工提出了抗议,我们同样为宁波的建设出过力流过汗的,为何要遭到歧视。种种现象表明,长期的城乡分割,城里人和乡下人有着明显的等级高下之分。农民工,这是一个让人看到总感到有些辛酸的称呼。因为它体现的是在社会低层挣扎的人群,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拿着最微最薄的工资,还要受人白眼,遭人辱骂,虽然平日里有诸多人士在高呼善待农民工,可最后看到的结果总难免让人失望。还好,最近看到两则新闻,让人欣喜了一番。新闻一。近日,在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吕雷建议,取消农民工这个称谓,把他们统一称为工人。他表示,打算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提交这个建议。也许想要消除农民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就必须
5、消除农民工的称呼;没有了这个概念,谁也就看不到其中的问题,可谓用心良苦。高,实在是高。新闻二。报载,xx市总工会于节后首个工作日走上街头,向农民工派发万份维权手册。如果不是做秀的话,在人们印象中,平时除了发发洗头膏、时令水果,或者组织员工出游,从来没有为员工维权甚至在员工最需要的关键时刻就玩失踪的工会组织,竟能超出传统的休闲范畴,开始问津农民工维权,这让人耳目一新,也让人感到时代的进步,感到欢欣鼓舞。但是,报载,不少农民工并不领情,根本没兴趣领取维权手册;即使领取了小册子的农民工也不把它当回事。在集中派发维权手册的广州火车站东站,派发开始不到半小时,出口已经满地都是被随手扔在地上的小册子,有的甚至被撕得粉碎。这个场景,无论如何是让人尴尬的。看来,农民工要改变命运,要摘掉帽子,要过上城里的平民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还是需要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第 3 页 共 3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