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旅游产品与需求与供给,主要内容:旅游客源地与旅游产品需求旅游目的地与旅游产品供给旅游产品需求弹性旅游产品供给弹性旅游供求矛盾运动及均衡形成,一、旅游客源地的概念 指一定时期内,某一存在着对旅游产品具有支付能力的现实和和潜在购买者的地区。 涵义:即产生游客的地方就是旅游目的地,而旅游者前往旅游的地方就是旅游目的地。 没有客源地需求的存在,旅游目的地就没有生存的基础。(需求产生供给),第一节 旅游客源地与旅游产品需求,带薪休假的起源-(法国)法国人生活的浪漫与休闲举世闻名,一年365天中约有1/3多的时间在度假。法国人不仅懂得享受生活,他们更深知休息对于工作重要性。在法国人心目中,休假神圣
2、不可侵犯的。休假是员工福利的一部分-(加拿大) 度假是加拿大国民生活的一部分。加拿大除了每年圣诞节凑上元旦以及赶上的双休日,没有黄金周。根据各省情况不同,一般每年除双休日外,另有10-12个法定假日。根据加拿大劳动法规,雇主每年必需给雇员带薪假期,随工作年限增长假期要延长,一般短则二周长则一月,这是员工福利的一部分。世界上最舒服的带薪休假-(富裕的瑞典)瑞典鼓励带薪休假。或许是由于生活富裕的原因,据说大多数瑞典人没有争分夺秒的概念,而且瑞典人很注重休假。瑞典也是世界上节假日比较多的国家,全年算下来,除每周的双休日外,人们一年里享受到的法定节假日长达38天。休假自由可选累计-(美国) 美国人带薪
3、休假,可以在一年中一次用完,也可以按需要分成多次使用。在这些合法假期之外,某些效益特别好的大公司还有额外的福利。,二、旅游客源地的特征1、旅游客源地的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 空间既产生吸引,又存在排斥。对于旅游客源地来说,国内城市居民出游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80%的出游行为集中在距居住城市500公里的范围,非本市居民集中在据城市250公里范围内。,二、旅游客源地的特征1、旅游客源地的地理特征(2)气候与地形地貌 从常居地到非常居地,旅游者往往会选择与本人居住环境相差较大的旅游目的地。,二、旅游客源地的特征2、旅游客源地的人口统计特征(1)年龄(2)受教育程度(3)职业(4)家庭结构(5)收入情
4、况(6)性别:男-体育类、探险类 女-度假休闲、美容养生,二、旅游客源地的特征3、旅游客源地的人文特征(1)价值观念(2)生活方式(3)审美情趣(4)宗教信仰(5)行为模式,信仰忌讳 日本人大多数信奉神道和佛教,他们不喜欢紫色,认为紫色是悲伤的色调;最忌讳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之色。还忌讳3人一起“合影”,他们认为中间被左右两人夹着,这是不幸的预兆。日本人忌讳荷花,认为荷花是丧花。在探望病人时忌用山茶花及淡黄色、白色的花,日本人不愿接受有菊花或菊花图案的东西或礼物,因为它是皇室家族的标志。日本人喜欢的图案是松、竹、梅、鸭子、乌龟等。 语言禁忌 日本人有不少语言忌讳,如“苦”和“死”,就连谐音的一
5、些词语也在忌讳之列,如数词“4”的发音与死相同,“42”的发音是死的动词形,所以医院一般没有4和42的房间和病床。用户的电话也忌讳用“42”,监狱一般也没有4号囚室。“13”也是忌讳的数字,许多宾馆没有“13”楼层和“13”号房间,羽田机场也没有“13”号停机坪。在婚礼等喜庆场合,忌说去、归、返、离、破、薄、冷、浅、灭及重复、再次、破损、断绝等不吉和凶兆的语言。商店开业和新店落成时,忌说烟火、倒闭、崩溃、倾斜、流失、衰败及与火相联系的语言。交谈中忌谈人的生理缺陷,不说如大个、矮子、胖墩、秃顶、麻子、瞎聋、哑巴等字眼,而称残疾人为身体障碍者,称盲人为眼睛不自由者,称聋子为耳朵不自由者等。,行为禁
6、忌 在正式社交场合,男女须穿西装、礼服,忌衣冠不整、举止失措和大声喧哗。通信时,信的折叠、邮票的贴法都有规矩,如寄慰问信忌用双层信封,双层被认为是祸不单行;寄给恋人信件的邮票不能倒贴,否则意味着绝交。日本人在饮食中的忌讳也很多:一般不吃肥肉和猪内脏,也有人不吃羊肉和鸭子;招待客人忌讳将饭盛过满过多,也不可一勺就盛好一碗;忌讳客人吃饭一碗就够,只吃一碗认为是象征无缘;忌讳用餐过程中整理自己的衣服或用手抚摸、整理头发,因为这是不卫生和不礼貌的举止;日本人使用筷子时忌把筷子放在碗碟上面。在日本,招呼侍者时,得把手臂向上伸,手掌朝下,并摆动手指,侍者就懂了。谈判时,日本人用拇指和食指圈成“O”字形,你
7、若点头同意,日本人就会认为你将给他一笔现金。在日本,用手抓自己的头皮是愤怒和不满的表示。 社交禁忌 日本人送礼时,送成双成对的礼物,如一对笔、两瓶酒很受欢迎,但送新婚夫妇红包时,忌讳送2万日元和2的倍数,日本民间认为“2”这个数字容易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一般送3万、5万或7万日元。礼品包装纸的颜色也有讲究,黑白色代表丧事,绿色为不祥,也不宜用红色包装纸,最好用花色纸包装礼品。日本人接待客人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会议室、接待室,他们不会轻易领人进入办公机要部门。日本不流行宴会,商界人士没有携带夫人出席宴会的习惯。商界的宴会是在大宾馆举行的鸡尾酒会。日本人没有互相敬烟的习惯。进入日本人的住宅时必须脱鞋
8、。在日本,访问主人家时,窥视主人家的厨房是不礼貌的行为。在日本,没有请同事到家与全家人交往的习惯。日本人从来不把工作带到家里,妻子也以不参与丈夫的事业为美德。,二、旅游客源地的特征4、旅游客源地的政治经济环境(1)政治制度的宽松,法律法规的健全,政局的稳定,社会治安良好以及周边地区关系融洽等,是旅游发展的前提条件。(2)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人们收入水平高,出游几率大,在经济景气状况时,对人们的购买消费心理起着决定性作用.旅游开支与收入预期成正比,见P54图4-1,旅游产品的需求1、旅游产品需求 指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与该产品价格之间的一种关系,它反映了不同价格水平下旅游市场对旅游产品与服务的需求
9、。含义:(1)旅游产品需求由旅游者的嗜好或偏好决定,是一种纯粹主观上的需要 (2)旅游产品需求受到旅游者收入预算的约束,支付能力成为旅游产品需求的重要条件。 (3)旅游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旅游者除了购买欲望、购买能力外,还硬要闲暇时间。2、旅游产品需求量 指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一定闲暇时间的消费者愿意并能够购买和消费旅游产品的总数量。,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学课件,需求法则,当我们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一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越低,由于旅游者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可以购买更多的产品,旅游者对该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就越大; 当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越高,消费者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可以购买的产品变少
10、,消费者对该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就越小。,在闲暇时间、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比,影响旅游产品需求的其他因素,1、偏好2、收入:可自由收入分配3、闲暇时间: 剩余时间、周末时间、法定假期、带薪休假4、相关旅游产品价格: 替代品:满足同一种需求 互补品:满足不同需求5、社会经济预期:正比关系6、旅游者的身体状况,一、旅游目的地的概念 也称旅游地,是指具有一定的旅游吸引物,并有着一定的旅游接待设施,从而为外来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保障的一定地理范围。 涵义:旅游目的地是一个空间范围,涉及企业、村镇、城市、国家、地区的多层次概念。 二、旅游目的地构成要素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支
11、持企业、基础设施,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与旅游产品供给,在国际与国内旅游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反映旅游需求的统计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旅游者人数指标 旅游者人数指标反映的是旅游目的国或旅游目的地在一定时期内接待国内外旅游者的数量状况。 旅游者总人数是指旅游目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接待国内外旅游者的数量。 主要用来衡量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总量。我国统计的是入境旅游者人数和国内旅游人数。 旅游者人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到访某旅游目的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者总人数与旅游者到访旅游目的地的平均次数的乘积。 我国目前以入境旅游者人次数和国内旅游人数为统计指标。,入境旅游者人次数是指来我国探亲访友,度假观光,参加会
12、议,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等活动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的人次数,包括过夜人数和不过夜人数,以海关登记的入境人次数为准。 (二)旅游者停留天数指标 旅游者停留天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旅游者人数与人均停留天数的乘积。 这一指标是从时间角度反映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国或地区旅游产品的需求状况,同时也反映了旅游目的国或地区旅游产品对旅游者吸引力的大小。 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者停留天数与旅游者人次数之比。 它从平均数的角度反映了旅游需求的现实状况,同时也揭示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国或地区旅游产品需求的变动趋势。,(三)旅游消费指标 旅游消费总额指一定时期内旅游者在旅
13、游目的国或地区的旅游活动中全部的货币支付,包括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购买的各种商品和各项服务的开支,如餐饮费、住宿费、交通费、娱乐费和购物花费等。 这一指标反映在一定时期内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的需求总量。 旅游者人均消费额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国或地区的旅游消费总额与旅游者人次数之比,它从平均的角度反映某一时期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状况。 通过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旅游客源市场的消费水平。 旅游消费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消费总额与该国或该地区的居民消费总额或国民收入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 旅游消费率=旅游消费总额/ 居民消费总额100%,旅游消费率从价值角度反映了一定时
14、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旅游消费水平和对旅游市场上旅游产品的需求强度。 (四)旅游出游率与旅游重游率指标 旅游出游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出游的人次与该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旅游出游率=出游人次数/总人口数100% 该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出游能力的强弱。 旅游重游率或称旅游出游频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游人次与该国或该地区出游人数之比。 在国际旅游中出国旅游人次数与出国旅游人数的比值越大,说明该国旅游者出国旅游的频率越高,国际旅游需求越强劲,旅游需求总量越多。用公式表示为: 旅游重游率=出游(出国)人次/出游(出国)人数100%,旅游目的地发展十二要素
15、Twelve Essential Elements of Destination Development 演讲人:魏小安教授By:WEI Xiao-an(professor)From: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主体内容,一、引题:什么是旅游目的地?二、吸引要素:旅游产业发展六要素三、发展要素:旅游目的地发展六要素四、结语:旅游目的地开发就是创造经历,旅游产业,旅游目的地(旅游经济),行:交通游:游览住:住宿食:饮食购:购物娱:娱乐,吸引要素一:行(交通),大交通与小交通:进得去、出得去、散得开进一步的要求:经营性和法规性因素景观路、文化路
16、:一路风景一路行游步道:要有人文关怀、串联最佳观赏点,吸引要素二:游(游览),深化:可看、好看、想看、耐看、反复看丰富:看与玩超越:总体上着眼、细节处着手,吸引要素三:住(住宿),要点住宿设施功能与价值创新文化上赋予和金钱上付出:“大瀑布”、残瓷、厕所与环境的协调:风格、材料、经营群体,饭店价值创新,饭店:主要服务功能是提供住宿服务主体是离开常住地的消费者以住宿服务为主的整体解决方案,返回,低 高 相对水平,饮食建筑美感大堂房间大小服务员的服务水平房间的设备和舒适度床的质量卫生房间安静程度价格,产品或服务的要素,吸引要素四:食(饮食),城市餐饮:走传统、挖文化乡村餐饮:走绿色、挖乡土“吃定你了
17、!”: 特色化 精细化(淮南豆腐饺子 为例) 品牌与规模化(布局与数量),吸引要素五:购(购物),大布局:特色街区小布局:小小明信片为例购物的后续服务问题:邮寄等服务购物与富民问题:当地居民的参与机制,吸引要素六:娱(娱乐),民族化、地方化、民俗化集中性:布局、规模、吸引人主题晚会:运作市场化 公私合作 找准卖点 辽宁铁岭 快乐老家 大型活动的好处 认识的深入 视觉冲击 印象刘三姐,大型活动的好处,增强旅游吸引力:非本源性的平衡旅游淡旺季:更多的接触、天然偏好市场利旅游空间扩散:极化、扩散过程; 吸引国内市场; 改善包价产品竞争力改良静态吸引物:充分利用;“活生生的历史”改善目的地形象: 较高
18、的社会关注程度,发展要素一:文(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特色:文化差异文化的挖掘与文化的体现挖掘文化不是模仿:时髦是不流行、特色是 不普及 虽然模仿是创新的扩散挖掘历史文化、保护传统文化、体现人文关怀,发展要素一:文(文化),文化的体现是更重要的层面旅游产品特点:不可转移性(空间固定性) 消费时限性旅游消费技术:知识框架、文化背景、 审美眼光等(消费属性而非外形、新奇与尊重)旅游解说系统:提升消费效果 延长停留时间 增加旅游花费“再辉煌的文化也只有在有文化的后辈那里才能发光!”,发展要素二:讯(资讯),目的地选择的前提可强化目的地吸引力、可创造目的地差异信息分: 及时信息与过时信息 准确信息与推断
19、信息信息的有效传播:目的地形象、交易会、 旅游咨询中心(易寻找、易识别、易安排)信息与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所在;需要但缺乏,发展要素三:境(环境),社会环境:公众的态度( Doxey指数:兴奋、 淡漠、恼怒、敌意、妥协阶段) 友善态度不会凭空而来:获利机制要求:和平、和善(诚信)、和蔼,发展要素四:科(科教),信息化发展教育培训的提升:目的地社会素养竞争加剧与创新发展的要求转型期旅游经济发展的要求:扩大就业与经济素质,发展要素五:制(制度),旅游景区的体制突破是时代的要求旅游景区构筑目的地发展基础动力旅游者地域非线型选择导致的竞争广域性经济转轨过程中改革导致的竞争激烈性但是要避免走极端不同的旅游
20、企业应该有不同的制度设计饭店从财物资本突破旅行社从人力资本突破,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分离方式:一对一的“秘密谈判” 还是一对多的“公开招标” ?获利方式:当地社区居民分成还是固定租金方式?起拍价:在以市场决定最终转让价格之前如何决定该价格?降价与旅游圈地运动:会不会因追求政绩而降低景区转让价格并由 此而导致旅游景区民营化进程中的圈地运动;参拍主体资格:公开招标前对参拍主体资格审查问题;年限与行业性质:转让具体年限与参拍企业的行业性质间的关系;转让年限与旅游景区类型及发展阶段的关系等诸多方面,发展要素六:合(综合),各类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产品的多样化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发展需要解决的其他问题,概念
21、启动还是产品为首? 旅游者优先还是社区居民为重? 均衡开发还是非均衡带动? 延长时间还是深化体验? 资源性产品还是概念性衍生?,发展需要解决的其他问题,行政性规划还是区域性联动? 旅行社获利还是目的地经济发展? 居民生活改善还是目的地国民经济带动? 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为先?,结语,旅游经济本质上是体验经济旅行社、饭店、旅游景区、主题公园旅游目的地发展要:超越旅游产业的概念站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高度,三、旅游目的地的类型,旅游供给,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学课件,(一)旅游产品供给、旅游产品供给量,旅游供给 反映的是旅游产品供给量与旅游产品价格之间的一种关系,反映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旅游产品的供给量。,旅游产品供给量 指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能够以一定的价格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学课件,供给法则,不考虑其他因素旅游产品的供给量与价格成正比,价格,供给量,旅游产品供给的构成,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学课件,旅游产品供给类型,影响旅游供给的因素,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