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389380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支气管扩张伴咯血,呼吸内科 2016级规培 冯喆,支气管扩张 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大多继发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正常气道,支气管扩张,概 述,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1主要病因: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 2支气管扩张也可能是先天发育障碍和遗传因素引起,较少见。330%病因不明,可能与全身疾病和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感染是主要病原。婴幼儿时期曾患过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等,是最常见的原因。,感染,阻塞,(二)发病机制,管腔扩张、变形,支气管、周围组织慢性炎症,二、临床表现,1.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并

2、随体位改变而加重。静置后分三层:泡沫、混浊黏液、坏死组织沉淀物。 咳嗽、咳痰与体位改变有关。 2.反复咯血3.反复肺部感染4.慢性感染中毒症状: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儿童可影响发育。,(一)症状,1.早期或干性支扩:可无异常肺部体征。2.病变重或继发感染时:在下胸部、背部闻及固定而持久的局限性粗湿啰音(支扩典型体征)。3.有时可闻及哮鸣音,部分慢性患者有杵状指(趾)。,(二)体征,三、检查及诊断,(一)实验室检查1细菌学检查:痰涂片染色及痰液细菌培养。可指导抗生素治疗。2影像学检查:(1)胸部X线:支气管柱状扩张典型X线片表现是轨道征,为增厚的支气管壁影。囊状扩张特征性改变为卷发样

3、阴影,表现为粗乱肺纹理中有多个不规则的蜂窝状透亮阴影。感染时阴影内出现液平面。,2.影像学检查:(2)胸部CT,可显示管壁增厚的柱状扩张或成串成簇的囊状改变。高分辨CT(HRCT)是首选检查。(3)支气管造影,可明确扩张的部位、形态、范围和病变严重程度,是诊断最有价值的手段,该检查为创伤性检查,已被取代。,3.纤维支气管镜镜下可见弹坑样改变,并可发现部分患者的出血部位或阻塞原因,还可进行局部灌洗,取灌洗液做细菌学和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和治疗。,1.根据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和既往有诱发支气管扩张的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病史和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尤其是胸部CT或HRCT可明确诊断。2.纤支镜

4、检查或局部支气管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和范围。,(二)诊断,四、治疗,(一)治疗基础疾病(二)控制感染 有感染时抗感染。病情较轻者口服抗生素,病情较重者静脉用药。可依据痰革兰染色及痰培养指导抗生素的应用。 1.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口服喹诺酮类药物,或静脉滴注氨基糖苷类或三代头孢。 2.慢性咳脓痰患者可应用疗效更长的抗生素。,(三)改善气流受限 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清理支气管异物。(四)清除气道分泌物 给以祛痰药同时,加以拍背、振动和体位引流。为改善分泌物清除,应强调体位引流及雾化,雾化吸入重组脱氧核糖核酸酶可使痰液中的DNA迅速水解,并产生继发性蛋白溶解作用,使痰液黏度降低,易于咳出。(五)外科治疗

5、 内科治疗无效考虑手术切除病变肺段。(六)咯血治疗,定 义 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咯血,(hemoptysis),咯血的常见病因,1.呼吸系统(1)支气管病变:常见的有支扩、支气管肺癌、支气管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少见的有支气管结石、支气管腺瘤等。(2)肺部病变:常见的有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较少见于肺淤血、肺栓塞、肺寄生虫病、肺真菌病等。在我国,引起咯血的首要原因为肺结核。2.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狭窄(大咯血主要原因之一)。3.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4.其他:血管炎(大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等),咯血治疗 量少(24小时咯血量在100ml以内):对症治疗或口服卡巴克洛(安络血)、云南白药。 量中等(100-500ml):静脉给予垂体后叶素或酚妥拉明。 量大(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量超过300ml):经内科治疗无效,可考虑介入栓塞治疗或手术治疗。,谢 谢 !,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临床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