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二 大气污染防治篇 课题九 大气污染防治概述 目的要求: 1.了解大气、大气组成、大气污染相关知识 2. 知道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 3. 熟悉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危害 4. 掌握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作业:一、解释:大气污染 山风 谷风 温度层结二、填空: 1.大气按垂直方向的分布从上而下可以分为、 、五层。 2.人类生存的极限一般为周不吃饭、天不饮水,尚 能生存,而分钟不呼吸就会死亡。 3.大气中恒定组分主要有等、可变组分主要 有等、不定组分是指 等。 4.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包括、 、五大 类。 5.新装修的房屋中,危害最大的四种污染物是。三、简述大气中含氮化合物和碳氧化合物的主要来
2、源及危害。四、画简图表示气温随高度变化的四种温度层结。,大气与大气组成一、大气与空气大气:大区域、大范围(全球性)的气流,也叫大气层或 大气圈。空气:小区域、小范围的气流,提供给人类及动植物生存 的气体。人类的生存极限一般是指:五周不吃饭、五天不饮水尚能 生存,但五分钟不呼吸就会死 亡。二、大气的组成 恒定组分:N2、O2、Ar及微量的其它稀有气体。可变组分:CO2、O3、水蒸气等。不定组分:悬浮颗粒物、H2S、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 氢化合物、重金属元素及有机废气等。(这是 大气污染控制的主要内容),三、 大气的分层根据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对流层,817公里,平流层,5060公里,170
3、C,-530C-830C,臭氧层,2225公里,中间层,8085公里,-30C-170C,-830C-1130C,热层(电离层),800公里,极光,人造地球卫星,外逸层,极光,宇宙火箭,1、对流层:距离地面817公里,空气以上下对流为主,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主要特征: 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蒸 气,主要的大气现象(如:云雾、雨雪、霜露等)都发生在这一层中,有利于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和转化,它是天气变化最复杂、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一层。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显著。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到地面5060公里,大气以
4、水平流动为主,气流比较平稳。 主要特征:气温的变化情况为下层是等温,上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集中了大气中大部分的臭氧,并在2225Km高度处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平流层水汽含量极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3、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到地面8085公里,几乎没有水蒸气 和尘埃,气流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方式。 大气透明度高。 主要特征: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其顶部气温可 达-83oC以下。4、热层:也叫电离层,气体密度低,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 加,气体呈离状态,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自由电子,能反射无 线电波,可进行远距离通讯,如发射人造卫星等。5、外逸层:气体极为稀
5、薄,大气离子可以摆脱地心引力逸散到星际空间。 有利于宇宙火箭的飞行。,大气污染与污染物 1.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到大 气中,改变了大气的正常组成,超过其环境容量,破坏了 环境,危害健康及生命财产,这种现象叫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源及其分类 天然污染源:指自然界发生的自然灾害,如森林火灾、地震、火山爆 发等。 人为污染源: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形成的污染源. 按污染物排放的空间高度分为:高架源、地面源。 按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分布方式分为:点源、面源、线源。 按人类社会活动功能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大气污染物 颗粒污染物 :烟尘、粉尘、雾等。 气
6、态污染物 :主要有五大类 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卤素化合物。,工厂排放的废气,飞机高空喷洒药剂,、含硫化合物 SO2、SO3、H2S等。 主要来源:含硫煤和石油的燃烧石油生产加工、硫酸制造等。 主要危害:形成酸雨、SO2与飘尘具有协同作用,强化毒副作用,容 易产生烟雾事件。、含氮化合物 NO、NO2等。 主要来源:各种机动车辆、飞机、内燃机排放的废气、硝酸的生产及 使用过程。 主要危害:形成酸雨、产生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碳氧化合物 CO、CO2。 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动物的呼吸过程。 主要危害:CO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缺氧,产生窒息,甚至死亡。 CO2产
7、生温室效应。、碳氢化合物 CmHn。 主要来源:大部分来源于植物的分解过程、石油燃料的燃烧、燃油机动车辆排放的废气。 主要危害:多环芳烃的致癌作用、产生光化学烟雾。、卤素化合物 HF、HCl及其衍生物。 来源于化工生产过程,主要危害是,毒性、刺激性、 HF破坏臭氧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及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了解) 1、 我国的大气质量标准: 见教材147表9.2和9.3 我国1996年修订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对环境空气质量划分为三级,见P147149表9.2和9.3。 一级标准: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长期接触不发生任何影响的空气质 量要求。 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
8、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下不 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正常生长的空气 质量要求。 环境空气质量保护区分类及执行标准级别 :见教材P148。 一类区: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和疗养地。执行一 级标准。 二类区:首都、著名旅游城市、城市规划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 化区、广大农村等,执行二级标准。 三类区:污染 较严重的工业城镇和工业区以及城市交通枢纽、干线等,执行 三级标准。2、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 见教材150153表9.4、9.5和9.6,大气污染与气象一、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子: 1、 气象的动力
9、因子: 风:由空气对流所形成,一般的说,水平流动的气流称为风,垂直运动 的气流称为升降气流。 风对大气中的污染物所起的作用主要有:输送、扩散、稀释。风向:用方位和角度表示,一共有16个方位。,(北00),(东900),(南1800),(西2700),大气湍流:大气的无规则运动,叫大气湍流。 大气中的污染物在大气湍流作用下,不断被稀释、 扩散向下风方向漂移,同时上下翻腾,体积逐渐 变大,最后慢慢消失在大气中。 见教材P155大气湍流下的烟云扩散示意图。2、气象的热力因子: 温度层结:反映气温随高度变化的情况,指大气温度在 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它决定了大气的稳定度, 直接影响着风对污染物的输送、稀释
10、和扩散。 、气温垂直递减率r:气温随高度的变化情况。指单位高度 (通常取100m)气温的变化值。如实 验测得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降低,平均为 -0.650C/100m。但不 是一个常数,会 随时间和空间而变 化。r=-(dT/dz),气温干绝热直减率rd:指一小块干空气团在绝热升、 降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值,实 验测得空气团上升或下降的变 化为0.98K/100m,空气团,空气团,上升,下降,气团上升时发生膨胀而做功,消耗内能使温度下降,气团下降气团紧缩,内能增加使温度 升高。,各种情况下的 温度层结:r=-(dT/dz)r0时: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为标准大气的温度层结。r =0时 :
11、气温不随高度变化而变化,为等温层结。r 时0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为逆温层结。 见教材P156图9-4所示。,气温,气层高度,等温层,标准大气,干绝然,上层逆温层,接地逆温层,大气稳定度:大气中任一空气块在垂直方 向上稳定的程度。 r rd时:气块的运动趋于远离平衡位置 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 r = rd时:气块被推向哪里就停留在哪里 大气处于中性状态。 r rd时:气块的运动趋势总是力争回复到 平衡位置大气处于稳定状态。 大气稳定度对烟气扩散的影响见教材P157图9.5所示。,翻卷型烟云 大气不稳定,烟气上下左右大幅摆动,扩 散速度较快,一般不会造成烟雾事件。锥型烟云 大气不太稳定,扩散
12、能力比翻卷型弱,污 染物输送较远,落地浓度较小,污染小。扇型烟云 近地层有逆温,垂直方向扩散很少,烟气 向水平方向扩散,如烟囱太低或有阻拦,地 面浓度增大。屋脊型烟云 地面有逆温,上层为正常大气,烟气向上方 扩散,对地面污染小。漫烟型烟云 上层有逆温,下层为正常大气,烟气向下扩 散,地面污染浓度增大,污染加重。,3、逆温 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它阻碍着气 流的垂直运动,污染物只能近地面扩散,并将造成严重污染。 出现逆温的大气层叫逆温层,根据逆温的高度不同分为,接地 逆温层和上层逆温层。二、地形条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1、山谷风 谷风:白天,T山坡T山谷,由于热空气上升,风从谷
13、底吹向山坡, 形成谷风。即:白天吹谷风。 山风:晚上T山坡 T山谷,冷空气下降,风从山顶吹向山谷,形成山 风。晚上吹山风。2、海陆风 海风:白天,T陆地T海面,由于陆地热空气上升,风从海洋吹向陆 地,形成海风。 陆风: 晚上,T陆地 T海面,由于海面热空气上升,风从陆地吹向海面 形成陆风。3、城市热岛效应 T城市T乡村,由于城市热空气上升,风从乡村吹向城市,这种风会使工业区排放的污染物向城市中心汇合,造成严重污染,这种现象叫城市热岛效应。,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调整工业结构 2、按功能区域实行总量控制 3、以源头控制为主,推行清洁生产 4、实行末断治理 5、合理利用大气
14、自净能力 6、绿化造林,发展植物净化,课题十 颗粒污染物的净化技术 目的要求: 1.了解除尘技术基础知识 2.掌握常用除尘装置的结构特点和除尘机理 3.知道常用除尘器的除尘效果和实用范围,作业:一、填空: 1.对于除尘器,根据除尘机理不同可以分为_、_ 、_ 、 _ 四大类。 2.XLK除尘器的中文名称是 。 3.静电除尘器的除尘过程可以分为_ 、 _、 _三个阶段。 4.文丘里除尘器的除尘过程可以分为_、_、 _三个阶段。 5.机械式除尘器是一种利用质量力包括_、_、 _等的作用,使粉尘与气流分离的装置。二、简要回答: 1.画图说明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机理。 2.简述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 3.
15、简要说明袋式除尘器的除尘过程。,三、计算: 1.教材P191第7题。 2.有一两级除尘系统,除尘效率分别为70%和90%,用以处理含尘浓度为300mg/m3的锅炉烟气,计算该系统的总除尘效率和烟气排放浓度C2为多少mg/m3?,除尘技术基础1. 粉尘的性质:粉尘的密度 : 指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Kg/m3。 堆积密度:在自然堆积状态下的密度。体积包括颗粒内部及颗粒之 间的空隙。 真密度:固体在密实状态下的密度。体积不包括颗粒内部及颗粒之 间的空隙。粉尘的粒径、形状和粒径分布粉尘的比表面积:在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粉尘所具有的表面积。如 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可以达到5001000m2/g。粉尘的润湿性
16、:指粉尘对 某一液体的亲和力或亲和程度。 亲水性颗粒容易被水润湿,如:锅炉烟灰、石英粉尘 等。疏水性颗粒难被水润湿,如:石墨粉、碳黑粉等。粉尘的粘附性:指粉尘颗粒附着在固体表面或粉尘相互附着的性质。 有利于捕集粉尘,避免二次扬尘,但是,也容易造成 设备的堵塞。,粉尘的安息角:一般为350500,决定灰斗、 通风管的倾斜度和粉料仓 的锥度。 粉尘的荷电性及导电性: 荷电性:粉尘粒子相互碰撞、摩檫、电晕放电、与带电体接触等,而 带有一定的电荷。 导电性:指粉尘在电场中作定向运动,高温时,利用粉尘内部的电子 或离子导电,低温时,依靠粉尘表面吸附的水份荷化学膜导 电。粉尘的磨损性:粉尘在流动过程中,对
17、管壁或容器壁产生磨损的性质。粉尘的自然性和爆炸性:粉尘的光学特性:指粉尘对光的反射、吸收、透射等。,灰斗,灰,2.除尘装置的性能指标含尘气体处理量QN:衡量除尘器处理气体的能力大小的指标。一般用 进出口气体流量的平均值表示。 QN=(Q1N+Q2N)/2 (Nm3/s)标立方/秒 Q1N进口气体流量(Nm3/s) Q2N出口气体流量(Nm3/s) 另一个反映除尘器严密程度的指标漏风率 : 漏风率 = Q1N-Q2N)/Q1N (计算结果:负值表示漏进气体,正值表示漏出气体。) 除尘效率:反映除尘器捕集粉尘多少的指标。 总除尘效率 :同一时间内 ,被除尘器 捕集的粉尘质量,占进入除 尘器总质量的
18、百分数。,除尘器,气体人口,气体出口,灰斗,Q1C1=S1,Q2C2=S2,S3,Q_气体流量C_粉尘浓度 S_粉尘质量流量,S1=Q1C1S2=Q2C2S3=S1-S2,单个除尘器的总除尘效率 :若装置不漏风,则:Q1=Q2 故:总除尘效率多级除尘器串联使用时的总效率 :,例题10.1 已知:解:两级除尘器的总效率 求除尘后粉尘的排放浓度C2: 依题意,设装置不漏风。,查P153表9.6锅炉烟气排放标准,执行二类区标准。为 (见P148),可见净化后的 粉尘浓度已达标。,例题10.2 已知:,解:求达标排放时,两级除尘器的总效率,查P151表9.5,求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答:略。,、分级效率
19、 指除尘器对某一粒径或某一粒径范围的粉尘的去除效率。当装置不漏风时:分级效率与总效率之间的关系为: gd1、2_某一粒径范围的进、出口粉尘质量分数。 C1、2某一粒径范围的进、出口尘浓度。除尘装置的压力损失 P:反映除尘器能耗大小的指标,其值越大,动力消耗 越大,一般在2000Pa以下。 P=,3、除尘器的分类根据除尘机理不同可分为四大类:机械式除尘器(重力除尘器、惯性除尘器、旋风除尘器) 利用重力、惯性力、离心力等作用,使粉尘与气流分离 的装置。显著特点是:简单、方便,但除尘效率不高。湿式除尘器 (喷淋洗涤器、文丘里除尘器、水膜除尘器) 利用液滴或液膜洗涤含尘气体,使粉尘与气流分离的装 置。
20、显著特点是:除尘效率高,但能耗高,要产生二次水污染。过滤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颗粒层除尘器) 使含尘气体通过织物或多孔填料层进行过滤分离的装 置,显著特点是:除尘效率高,但能耗较低。静电除尘器 (干式静电除尘器 、湿式静电除尘器 ) 利用高压电场使尘粒荷电,通过静电作用力使粉尘与气 流分离的装置。显著特点是:除尘效率高,动力消耗小,钢材用 量大,投资高。 除尘器的基本性能指标见教材P168-169表10.1所示。 了解常用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及运行费用。,初级除尘装置 包括重力沉降室和惯性除尘器,常用于多级除尘系统 的初级除尘。1、重力沉降室,含尘气体,净化气体,粉尘,除尘机理是:含尘气体由小管道
21、进入横断面突然扩大的沉降室后,气流速 度大大降低,粉尘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进入灰斗,使 气体得到净化。重力沉降室的结构形式及特点 有水平气流沉降室和垂直气流沉降室两种。见教材P170图示。 适用范围:粗颗粒(粒度50um)、大密度的粉尘。,2、惯性除尘器 利用惯性力、重力作用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除尘机理 : 当含尘气体经过除尘室内设置的各种形式的挡板时,气流突 然改变方向,尘粒在重力、惯性力的作用下,撞击挡板进入 灰斗,使气体得到净化。结构形式及特点:碰撞式惯性除尘器:含尘气体撞击挡板捕集较大粒径的尘粒。挡板可以设置 为多级碰撞型和迷宫型,以增加撞击次数。增加除尘效 果。见教材P17
22、2图10.5所示。反转式惯性除尘器:通过改变气流方向来捕集较细尘粒。见教材P173图 10.6所示。惯性除尘器的适用范围:用于净化密度和粒度都比较大的金属或矿物性粉尘。 属于低效除尘器,常用于一级除尘,或多级除尘 系统的前级除尘。,挡板,气体人口,气体出口,尘粒,含尘气流,捕集尘粒,气流,清洁气体,旋风除尘器 利用含尘气体的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尘粒从气流中分 离出来。 是一种高效除尘器,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在多级系统中作前级处理。宜处理510um的尘粒。一、除尘机理: 1、工作过程:,气体进口,净化气出口,灰斗,筒体,锥体,排气管,含尘气体进入除尘器后,沿壳体内壁由上而下作旋转运动,形成外旋流
23、,到达锥体底部后沿轴心由下而上旋转形成内旋流,尘粒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沿壁面落入灰斗。净化气随内旋流经排气管排出。,2、压力损失 反映旋风除尘器的总能耗。 P=,旋风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是使 含尘气流作高速旋转运动,借助离心 力的作用将颗粒物从气流中分离并 收集下来的除尘装置。 旋风除尘器内的气流情况如上 图所示。进入旋风除尘器的含尘气流 沿筒体内壁边旋转边下降,同时有少 量气体沿径向运动到中心区域中,当 旋转气流的大部分到达锥体底部附 近时,则开始转为向上运动,中心区 域边旋转边上升,最后由出口管排 出,同时也存在着离心的径向运动。 通常将旋转向下的外圈气流称为外 旋涡,而把锥体底部的区域称
24、为回流 区或者混流区,也叫内漩涡。 烟气中所含颗粒物在旋转运动 过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步沉降 在除尘器的内壁上,并在外旋涡的推 动和重力作用下,大部分颗粒物逐渐 沿锥体内壁降落到灰斗中。此外,进 口气流中的少部分气流沿筒体内壁 旋转向上,到达上顶端盖后又继续沿 出口管外壁旋转下降,最后到达出口 管下端附近被上升的气流带走。通常 把这部分气流称为上旋涡。随着上旋 涡,将有少量细颗粒物被内旋涡向上 带走。同样,在混流区内也有少部分 细颗粒物被内旋涡向上带起,并被部 分带走。旋风除尘器就是通过上述方 式完成颗粒物的捕集的。捕集到的颗 粒物位于除尘器底部的灰斗中,从除 尘器排出的气体中仍会含有部分
25、细 小颗粒物。,旋风除尘器工作原理:,3、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分割粒径dc :指旋风除尘器的分级效率为50%时的粉尘粒径。 在旋风除尘器中,尘粒处于内外旋流的交界面上,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有50%进入外旋流被分离落入灰斗,50%可能被内旋流带出,即这种粉尘的分级效率为50%。除尘效率 :,表示自然对数的反对数即:a=b,4、影响旋风除尘器技术性能的因素(了解)见P175176。,二、几种常见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和性能(了解) 能根据旋风除尘器的型号,说出它的名称。例如: X表示旋风除尘器 L表示立式 P表示旁路式 K表示扩散式 W表示卧式 XLP型立式旁路式旋风除尘器。 XLP/A立式旁路式旋
26、风除尘器A类产品。 XLP/B立式旁路式旋风除尘器B类产品。 XLK型立式扩散式旋风除尘器。 XLK-D700立式扩散式旋风除尘器,筒体直径为700mm。三、旋风除尘器的选型与设计(了解) 1.选定结构形式:粗短型旋风除尘器,适用于处理风量大,净化要求低,阻力小 的场合,细长型旋风除尘器,适用于净化要求较高的场合。 2.确定进口气速: 阻力系数的选择,见教材P178表10.5。 3.确定进口截面积A: 4.确定各部分尺寸:入口宽度b;入口高度h。其标准尺寸比例可查阅除尘设备手 册。 几种旋风除尘器的主要尺寸比例见书178页表10.6。,例10.3 已知:Q=5000m2,选用XLP/B型旋风除
27、尘器 试确定它的主要尺寸解:求进口气速u1:查表可知阻力系数为5.7 求进口截面积A: 求各部分的几何尺寸:查P178表10.6标准比例进行计算。,湿式除尘器 利用一液滴或液膜洗涤含尘气体,使 粉尘得到分离。湿式除尘器也叫湿式 气体洗涤器,具有四方面的功能。除尘吸收有害气体加湿降温应用范围:适宜于净化高温、高湿、易燃易爆和粘结 性大的含尘气体。不能用于含疏水性或与 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粉尘净化。主要缺点是:造成二次污染,需处理污水;产生泥 浆,容易堵管道。,一、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 含尘气体进入除尘器后,尘粒与液体接触,发生惯性碰撞和截留作用,使粉尘颗粒加湿、增重、相互凝聚,尘粒随污水从塔底排出,
28、清洁气体从上部排出。二、几种常见的湿式除尘器,含尘气体,污水,净化气体,气流分布格栅,挡水板(除雾沫),含尘气体经过气流分布格栅均匀向上流动,液体从上向下经过喷嘴喷淋形成液滴,尘粒与液滴发生碰撞、截留、相互凝聚被捕集,污水从塔底排出,净化气体通过挡水板除雾后从上部排出。,水管及喷嘴,1、重力喷淋式除尘器 一般在联合除尘系 统中作预处理,同 时可以起降温作用。 根据气液流动方向分为顺流、逆流和错流三种形式,常用逆流式。,水通过喷嘴向下喷淋,逆流喷淋除尘器工作示意图,2、冲击式除尘器 利用气流产生的动能直接冲击液面形 成雾滴的洗涤器。 除尘机理: 气流冲击水面时,粗尘粒在惯 性力作用下与液滴碰撞,
29、产生 相互凝聚被水捕集。 细尘粒随高速气流进入“S”型管 道与水面激起的雾滴碰撞和在离 心力的作用下捕集。 净化气经过挡板除雾后从上部排出。 见教材P181图10.10所示。,新型冲击式除尘器,3、文丘里洗涤除尘器 (应用于除尘和气体吸收见教材P181 和197)。 主要部件有:文式管、除雾塔、沉淀池和加压循环水泵等。 除尘机理及过程:可以分为、 三个阶段。 雾化:含尘气体进入文式管喉管处被收缩, 气流速度突然增大,从此处进入的 液体很快被雾化。凝聚:尘粒被充分润湿后发生相互碰撞, 产生凝聚。脱水:在除雾塔中进行气液分离, 含尘液体由下部排出进入 沉淀池,净化气从除雾塔上部排出。,除雾塔,文式
30、管,喉管,水泵,沉淀池,泥浆,进气,排气,水槽,文氏管配件,文丘里除尘器构造示意图,净化气,文丘里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 含SO2的烟气通过进烟道进入文丘里,在喉部的入口被水均匀的喷入,由于烟气高速运动,因此喷入的水被其融化成细小的水雾润湿烟气中的灰料,这样,灰料与水滴就发生了碰撞凝聚,尤其是料径细小的灰尘料可以被水雾水溶。达到第一次除尘和脱硫,这些为灰料的分离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后进入筒体,迅速降低温度的烟气继续冲击池内的石灰水,烟气中的粉尘和SO2与池中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硫酸盐,在惯性力、重力、附着力、凝聚力的作用下沉入水底完成第二次脱硫过程,被烟气激起的水花,水雾与洗涤后的烟气在风机引力下,气
31、水同时抬开,使烟气与石灰水充分反应,然后经叶轮脱水器进行气水分离,水经泄水管流进水池,并使烟气完成第三次除尘与脱硫,净化后的气体经过风机排入大气。,过滤式除尘器 通过织物或滤料截留尘粒达到固气分离的目的。 一、过滤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以袋式除尘器为例:) 含尘气体通过过滤介质时,在筛滤、惯性碰撞、拦截、扩散、静电作用、重力沉降等一种或多种联合作用下,将尘粒捕集。 以袋式除尘器的除尘过程:滤料 袋式除尘器的除尘示意图见教材P182图10.12所示。二、 影响袋式过滤式除尘器性能的因素 1、过滤风速 过滤风速的高低,反映了气体处理能力的大小。 一般地说,风速大,处理能力就大,但阻力也增大,除尘效率
32、会降低,风速小,阻力低,除尘效率高,在气体处理量一定的情况下,需增大除尘器的体积,从而加大投资费用。,拦截粗大尘粒并进行尘 滤,(棉、毛、人造纤维等),形成粉尘初层,截留细尘粒并不断增加阻力,捕集尘粒,振打清灰,2、过滤阻力 决定了除尘器的能耗、除尘效率、清灰间隔时间 等,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除尘器的结构阻力、清洁 滤料的阻力、粉尘层的阻力。3、滤料性质 是袋式除尘器的主要部件,应具备容尘量大、吸灰 性能好;透气性强、阻力低;抗拉、抗变形;耐高 温、耐腐蚀、寿命长等特点。 常用滤料及其特性见教材P184表10.7所示。三、几种常用的袋式除尘器简介 1、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 利用机械传动机构,轮流振打各组滤 袋,使粉尘落入灰斗中。 振动方式有三种:水平振动、垂直振动、扭曲振动。 2、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 周期性地向滤袋内喷吹高速压缩空气,使滤袋产生冲击振 动,让粉尘落入灰斗中。 3、气环反吹袋式除尘器 清灰时,关闭含尘气流,开启风机进行逆向反吹风,使滤 袋 变形,让粉尘落入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