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齐加尼克效应”与高效教学.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3874449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齐加尼克效应”与高效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齐加尼克效应”与高效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齐加尼克效应”与高效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齐加尼克效应”与高效教学 摘要: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是教师在课堂中实施诸多教学行为的应然归宿。然而,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显性或隐性因素。在诸多因素中,“齐加尼克效应”就是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忽视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就“齐加尼克效应”与高效教学和高效学习做一探讨。 关键词:“齐加尼克效应”;高效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49 一、何谓“齐加尼克效应” 1927年,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教授进行过一项有名的心理学实验“困惑情景实验”,在该实验中,齐加尼克将自愿参加实验的学生分为两组,让他们

2、做同样的习题。这些习题包含不少尚未学习的新知识点,学生要顺利完成习题必须先对未知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在实验过程中,齐加尼克对参加测试的一组同学进行干扰,使他们无法正常的“工作”,从而未能顺利完成全部任务;而对另一组学生,则让他们顺利的完成全部测试任务。实验结束之后,得到两种不同的结果:虽然参加测试的学生在接受任务时都显示出一种紧张的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的一组学生在测试结束后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完成任务的一组学生,心理上的紧张状态经久难息,结果影响到以后任务的完成。再重新分组进行实验,结果仍然如此。后来,人们把该实验所反映出的现象因工作压力引发的心理上长时间的紧张状态,称之为“齐加尼克效应”。

3、虽然,我们经常用“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来说明压力与动力之间的关系,并以此鼓励学生自加压力,挑战极限,成就自我。但是“齐加尼克效应”告诉我们,学生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并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和学生学习的高效。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应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学生方面存在的齐加尼克效应,减轻学生超负荷的精神压力,循序渐进,树立并巩固学生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缓解紧张状态,实现高效教学的对策 1. 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创设 没有互动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一个师生间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间良性交流沟通的

4、前提之一就是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融洽、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收放自如,即可娓娓道来、严密推理,又可静心倾听、适时引导;既可巧妙点拨、循循善诱,又可旁征博引、纵情挥洒。而学生则能身心舒展的生活,毫无畏惧的尝试,七嘴八舌的讨论,充满幻想的期待。 创设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喜欢学生暴露错误学生知识、思维方式的错误在课堂呈现是高效教学最有益的资源。教师要做到目明以观其行、察其色,耳聪以听其言、察其心,腿勤以深入其间、参与其中,及时捕捉信息,即时生成教学资源。 高效的课堂教学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精心创设教学氛围,营造教学情境,以直观的

5、教学手段、丰富的表达方式、真挚的教学情感、得体的动作行为、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动,唤起学生的学习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学生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融洽、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高高兴兴地学思,有滋有味地分享,从而有效缓解齐加尼克效应。 2. 疏密相间的教学结构安排 不合理的教学结构安排有多方面的成因,其中较为普遍的原因在于不合理的教学计划,即为了能在各类考试,尤其是中考、高考之前留有相对宽裕的复习时间,忽视课程标准要求、知识难易程度、学生学习规律,从而导致教学计划密集,进度过快。如此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结构,不仅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生吞活剥、不求甚解,难以形成扎实的基础和完

6、整的体系结构,导致后期复习中基础知识三番五次低效重复,基本能力止步不前无法提高,而且极易出现学习中的齐加尼克效应。 有鉴于此,一是要在教前通识整个学段的课标和教学单元,以便在具体计划制定中做到疏密得当,符合规律。二是要在“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理念的指导下有效整合教材。三是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结构应疏密相间、有张有弛,教学节奏有快有慢、有条不紊。要重视教学中知识密度调控,增加教学信息,提高学生的思维密度,留出思维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学结构的设计安排要在考虑学生的精力和能力的前提下进行,避免对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造成伤害,避免因疲劳和低效而导致的厌学。 3. 因学论教的教学

7、难度设计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要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即从学生的前置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联系)、思维水平(能力)出发,合理设计教学的难度、信息的密度、拓展的宽度、挖掘的深度。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把握好梯度。如果我们的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对教学不加选择的贪大求多、好高骛远,对学生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人为地增加教学的难度和深度,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尤为重要的是可能会使学生在屡屡的失败体验中挫伤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要认真吃透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实质,依据教学目标,认真研究学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8、合理化解重点、难点,帮助学生顺利达成学习目标。唯有教师从现实出发,以学定教,因学论教,才能有效缓解学生学习中的齐加尼克效应,提高教学实效。 4. 多向思维习惯的引领培养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新课程理念倡导通过创设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改革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处于感到困惑的情境中时,被引发的探索动机最为强烈。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在基础教育领域提出了“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法,这种方法强调教师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独立探索,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9、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和习惯。这种方法不是以设问组织课堂教学,也不是站在问题面前去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由教师创设(下转第60页)(上接第49页)提出问题的实际环境,刺激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反思我们课堂教学,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一是较少创设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情境,学生较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二是教师把问题意识情境的创设误解为不断的向学生设问,而很多时候提出的问题属于无效问题或者不能称之为问题,不具有思维的启发性,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在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基础上,着力于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

10、考、去求解,在思考探讨的过程中能提出新的问题。只有把探究性学习理念渗透于常规的教学之中、以问题为出发点的教学,才能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课堂才最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师生的精神生命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5. 劳逸结合的学校文体生活 新课程的质量观强调教学要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高效教学和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不是把学生绑在课堂学习的战车上就能实现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丰富多彩的学校文体活动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各方面的兴趣特长,更为重要的在于丰富的学校文体活动有助于学生心智的发展和健全,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消解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齐加尼克效应,有利于高效教学的实现。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表面上看是技术层面和教学行为的改变,而实质是教育理念的变革。我们必须把新课程理念内化于心方能外显于行,而这种内化的过程必将要通过学习理解新课程理念来完成,同时,我们必须有效借助于相应的心理学原理,尤其是学习心理学的原理。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川集团公司第一高级中学 737100)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