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1年9月14日,2,有一座山,3,她是千古名山,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中国首批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中华十大名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第一处世界文化景观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4,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5,更构成一幅充满魅力的立体天然山水画“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6,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临,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7,不但拥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丰厚灿烂的文化内涵。,8,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她就是,9,庐山,10,庐山地处江西省北
2、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濒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11,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扬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12,“神仙之庐”,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13,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14,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15,庐山的瀑布群最著名的应数三叠泉,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旧有“未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 “上
3、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16,17,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18,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19,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20,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21,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22,教育名山,“海内第一书院”白鹿洞书院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
4、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白鹿洞与岳麓、雎阳、石鼓并称天下四大书院。,23,中国古代千年前最高学府,24,文化名山,从司马迁“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坛巨匠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25,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仙”李白(701年762年),2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5、此山中。,“东坡居士”苏轼(1037年1101年),27,牯岭原是明代的禁山。1886年,英国循道会传教士李德立上庐山,看中了这里的凉爽气候。1895年,李德立从中国官府得到租契,开始把这里逐步开发为避暑胜地。并根据英文cooling(清凉)的音译,把牯牛岭简称为牯岭。根据牯岭约法进行行政管理。规定每号3.7亩的土地只准盖一幢别墅,保证建筑密度控制在15%以下。形成溪水潺潺,绿树成荫,一派田园城市风格的风景优美的居住环境。,28,1904年又签订了推广租地合约。此后先后有20多个国家的传教士、商人以及中国各界人士,竞相到牯岭兴建避暑别墅,到1928年别墅总数达712栋。宛如万国建筑博物馆。每年
6、夏天,从长江流域各省来山上避暑的外国人越2000人,其中仅英美两国传教士就有1000多人,常住人口也有约1000人。在同一时期均由西方传教士开发的中国几大避暑胜地中,以江西牯岭的规模最大。1936年元旦,中国政府正式接收这一避暑地。 用胡适的话说:“牯岭,代表着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29,宗教名山,东林寺建成于东晋太元十一年,迄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沧桑历尽,为中国佛教净土宗发祥地,南方佛教中心,隋朝以后为全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是净土宗初祖祖庭之所在。,30,历史上,与东林寺结缘的名流高士不乏其人,如佛陀跋陀罗尊者、智者大师、鉴真大师、李世民、刘遗民、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韩愈、白
7、居易、柳公权、王安石、苏东坡、李白、陆游、杜甫、杜牧、杜荀鹤、刘长卿、王昌龄、李邕、王阳明、黄庭坚、周敦颐、岳飞、范成大、朱熹、康有为等等。寺内文物甚多,从东晋远公与西域经师译经驻锡的译经台,到清末康有为题刻的柳公权残碑记,时间跨度千余年,每一处古迹都寄寓着一段历史典故,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31,32,西林寺,建于东晋太和二年(公元36年)由太府卿陶范创建,为庐山北山第一寺。东晋高僧慧远在此主持30年,高僧慧远初来庐山时曾居于此。西林寺于公元731年由唐玄宗敕令重修,并建西林塔。宋代诗人苏轼的千古绝唱题西林壁,即题书于此。,33,仙人洞八仙中剑仙在此修道成
8、仙。至今,仙人洞内的神龛里,仍奉有身佩宝剑,仙风道骨的吕洞宾雕像。仙人洞内还有乳泉一滴,浮空而落,故名“一滴泉”。据说,这滴泉水滴了进上千年都不枯竭。1961年,毛泽东主席游此, 题诗云:“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34,诺娜塔矗立于小天池山顶,为西藏佛教红教活佛诺娜呼图克图的墓塔。诺娜呼图克图,法号列匠错,为莲花生大士第十七代嫡裔,1936年病逝甘孜,1937年按其遗愿葬于庐山。诺娜塔塔高35米,钢筋水泥结构,塔基为方型座,覆钵式塔形,正面为壶门式眼光门,塔身上部为“十三天”,最上部为1100公斤鎏金圆形宝镜铜塔刹。塔体造型美观,气势不凡。,35,政治
9、名山,美庐别墅曾作为蒋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辕”,是当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它演化出的历史轨迹与世纪风云紧密相联,它曾是一处“禁苑”,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烟云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创办;国民党围剿中央红军计划的炮制;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谈判;对日全面抗战的酝酿和决断;“八一三”文告的出台;美国特使马歇尔八上庐山的“调处”这些令人瞩目令人回顾的历史事件,无疑将这座小楼推上了显赫而又迷离的境界。,36,37,庐山会议旧址位于中国江西省庐山牯岭东谷长冲河畔、掷笔峰麓的火莲院。这座建筑原名庐山大礼堂,为传习学舍会议礼堂,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兴建于1935年到1937年。1949年以后,改为庐山人民剧院。毛泽东曾经在此主持过3次重要会议: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2日至16日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即庐山会议),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38,庐山抗战纪念馆前身是庐山牯岭图书馆,始建于1935年,是民国时期庐山的三大建筑之一。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曾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庐山谈话”:“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全民抗战由此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