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1例糖尿病合并肠梗阻临床分析.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379603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例糖尿病合并肠梗阻临床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1例糖尿病合并肠梗阻临床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1例糖尿病合并肠梗阻临床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1例糖尿病合并肠梗阻临床分析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3-3558-01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B 回顾2004年4月2007年4月的336例住院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肠梗阻21例,经过内科保守治疗,均痊愈出院。现将其流行病学特点、病因、病机等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女18例,男3例,年龄4772岁,平均(691)岁;患者有原发糖尿病病史216年;入院时血糖9.818.4 mmol/L;21例中2例患者夏季发生该病,余19例均发病于冬季;病发前均有受凉、发热等诱因。 1.2 临床表现:21例患者均有腹胀、排便排气停止,15例患者有恶心,1

2、3例为不完全性肠梗阻。 1.3 诊断:经腹部X线检查,均显示不同程度、部位的气液平面,确诊为不完全性肠梗阻。 1.4 实验室检查:21例患者入院时血钾3.05.4 mmol/L;住院期间最低血钾值2.04.6 mmol/L;发生不全肠梗阻均在最低血钾当天的前后2日。出院时血钾、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内。 2 讨论 2.1 病因: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微血管病变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据资料显示:约有20%的糖尿病患者有血管运动神经障碍,受寒后加重。约有6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腹泻和吸收不良综合征。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血管病变,引起血流障碍,“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所以冬季寒冷气候更易

3、导致血流量下降,组织缺血缺氧。本组患者属中老年年龄段,罹患糖尿病多年,高血糖抑制了白细胞的吞噬作用,降低了预防感染的能力;高血糖又致人体内代谢紊乱,抗病能力显著下降,尤其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时,白细胞功能受到损害,更易感染,且病情变化迅速。遭受寒冷刺激时,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加速糖原分解,导致血糖升高;因受凉而致发热,进一步影响血糖升高;中断口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导致血糖急剧升高,并发DKA。 2.2 病机:糖尿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胃肠道系统常有如下表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烧灼感,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胃肠钡餐透视常发现:胃肠蠕动减少,胃排空延迟,胃扩张,肠道吸收不良等

4、改变。受凉、感染致高血糖刺激植物神经系统,加重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肠壁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失调,肠壁肌肉失去正常蠕动能力,诱发麻痹性肠梗阻。 随着检查方法的进展,糖尿病病变可以做到早期诊断,但胃肠系统诊断仍较困难,需排除非糖尿病所致的消化系统功能异常,所以临床仍要依靠症状观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粥样硬化,腹膜脏器微血管管腔狭窄,肠系膜血液循环不良。DKA毒性产物刺激腹膜,发生严重脱水。腹膜脏器微循环障碍,肠壁血液供应减少。血液低pH值是血红蛋白和氧气的亲和力降低,组织缺氧。肠壁肌肉在这种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失去正常蠕动功能,发生血管性肠梗阻。 高血糖导致渗透性利尿,大量水分失去,同时K+、Na+、CL-等无机盐离子也随尿丢失;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使钾摄入减少,丢失严重;DKA时,K+从细胞内释出至细胞外,经肾小管与氢离子竞争排出,使失钾更为明显。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低钾血症,引起肠管平滑肌运动障碍,诱发麻痹性肠梗阻。 糖尿病合并肠梗阻多见于糖尿病控制不良引起的低钾血症患者,糖尿病并发植物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的患者。对血管性肠梗阻和神经性肠梗阻的界定,临床意义不大,往往是以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称混合性肠梗阻更确切。 收稿日期:2007-08-20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