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 ( Leon Festinger) 曾经做过一项实验 。他把大家分为 2组 , 让所有成员参加了 1小时的活动 , 活动过程非常枯燥 。活动完成后 , 要求他们只能对外面的人说: “ 刚才完成的活动十分有趣 ” 。第 1组成员得到了 1美元的奖励 , 第 2组成员得到了 20美元的奖励 。思考题: 为什么第 1组成员会继续撒谎,而第 2组成员却不会继续撒谎呢?第一组 认为:活动生动有趣第二组 认为:活动枯燥无味Why?一个人的态度往往是在三种情况下形成的: 联想、模仿、强化 。哈弗兰( Haverland)联想: 对一个事情,持什么样的态度,取决于将这个事情同另外什么事情
2、联想起来。“读完研究生,以后会有一个更好的职业空间”态度积极“读完研究生,不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态度消极模仿: 受周围人或环境的影响。人们总是要受到周围的人与环境的影响 ,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孟母三迁 ”强化: 在各种正强化与负强化的作用之下,就有可能形成一种态度。企业各种 奖励和惩罚条款 ,会对员工工作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产生重要的影响。改变态度模仿、强化 改变联想改变态度很多的公司 , 企业文化做的非常不错 , 将公司的一些警言格句挂在墙上 , 这都可以 潜移默化 的让你的员工产生一些积极的联想 。正面:员工名称反面:警言格句促进联想“企业座签牌 ”费斯廷格( Leon Festinger)“
3、认知失调理论”对于一件事情,人们通常会存在着多种认识元素,如果这些认知元素之间不一致,就会使人处于紧张不安中,为了从紧张不安中走出来,人们就会改变其中的某些认知元素,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认知元素 A我喜欢抽烟认知元素 B抽烟可能导致癌症(1)改变某一认知元素 , 使其与其他元素之间不协调的关系趋于协调 。认知元素 A“我喜欢抽烟 ”认知元素 B“抽烟可能导致癌症”认知元素 A“我不再喜欢抽烟”认知元素 B“抽烟导致癌症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2)增加新的认知元素 , 以强化某一个认知元素 。认知元素 A“我喜欢抽烟 ”认知元素 C“世界上抽烟而长寿的人有很多”认知元素 B“抽烟可能导致癌症”思考
4、题: 为什么第 1组成员会继续撒谎,而第 2组成员却不会继续撒谎呢?对于第一组成员来说 , 他觉得 “ 为1美元撒谎不值得 ” , 从而产生了认知失调 , 使自己处于紧张不安中 , 为走出这种紧张不好 , 于是第一组的成员就改变了自己内心对活动的认知 , 认为活动不是单调乏味的 , 我也并没有为 1美元撒谎 , 从而达到了新的平衡 。“态度 改变 ”对于第二组被试者来说 , 由于说谎获得了 20美元的高报酬 ,认为虽然活动是单调乏味的 , 但是自己说谎是值得的 , 没有产生认知失调 , 从而态度没有发生改变 。“态度 未改变 ”有人认为: “ 画饼充饥 ” 与 “ 望梅止渴 ” 都是属于一种好的管理技巧 。思考题: 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 ? 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