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开发及技术选择,第一节 现代企业的研究与开发第二节 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第三节 技术选择第四节 产品设计的方法,第一节 现代企业的研究与开发,一、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性及面临的压力(一)个性化定制生产的出现 3C - 顾客(Customer)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竞争(Competition)加剧;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Change)。 传统的生产方式:一对多 现在企业面临的生产模式:一对一 例:玛泰尔公司的巴碧娃娃,(二)现代企业的研究与开发,各国近年来 R&D/GDP 的比值,(三)产品开发对生产成本的影响,装配 23%,制造 22%,设计时间 55%,产品开发时间 100%,
2、1、福特汽车公式的报告表明,尽管产品设计和工艺费用只占整个产品费用的6%,却影响了总费用的70%以上。2、Sun认为制造生产率的70%80%是在设计和工艺阶段决定的。3、所有质量问题的40%可以归因于低劣的设计和工艺。4、产品设计还对组织有影响力。,(四)新产品开发面临的压力1、压力:费用高、成功率低、风险大、回报 率下降。2、新产品开发失败的原因:没有潜在的用户需求;新产品与当前的需求不匹配,要么不能满足 需求,要么需求过剩;在营销方面,特别是在将产品介绍给顾客的 相互沟通方面的工作不得力。,二、研究与开发的基本问题(一)R&D领域的选择,现有技术 新技术,现有市场,新市场,(二)R&D方式
3、的选择1、独立研究开发方式2、委托开发方式3、共同研究开发方式,(三)R&D费用确定及管理1、决定R&D费用的常用方法(1)定率法(2)定额法(3)比较法(4)经济评价法2、 R&D费用的管理(1)事前计划(2)中间控制(3)事后分析,(四) R&D的组织1、传统的R&D主要依靠个人的能力和天才。2、今天, R&D依靠集体的共同努力,又各个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聚合式的天才”成为当代科技发展和企业R&D活动的必要条件。3、企业R&D组织机构的设置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和管理体制。,(五) R&D的评价1、评价标准(1)技术评价标准(2)生产评价标准(3)财务评价标准(4)市场评价标准(5)管理评价标准
4、,2、评价方法(1)综合评分法:按产品的功能、产品的销路、利润率、开发能力、环境污染等评分。(2)经济评价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收益率法资金现值法盈亏平衡销售量法,第二节 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一、新产品的概念和分类一般来说,新产品应在产品性能、材料性能和技术性能等方面(或一方面)具有先进性或独创性,或优于老产品。可分为以下几种:(1)全新产品(2)改进新产品(3)换代新产品(4)本企业新产品,二、新产品的发展方向(1)多能化(2)复合化(3)小型化(4)智能化(5)艺术化,三、新产品开发的方式1、独立研制方式2、联合研制方式3、技术引进方式4、自行研制和技术引进相结合5、仿制方式,四、新产品开发的
5、动力模式1、技术导向型:从最初的科学研究出发开发新产品,以供给的变化带动需求的变化。 技术 生产 市场2、市场导向型:从市场需求出发进行新产品开发。 市场 研究与开发 生产 市场,五、新产品开发的策略1、从消费者需求出发2、从挖掘产品功能出发3、从提高新产品竞争力出发,六、新产品开发的程序1、产品构思2、筛选3、产品初步设计4、可行性研究5、试制和鉴定6、试销7、正式投产和上市,问题:是否有必要进行顾客研究,第三节 技术选择,一、技术的含义和分类1、国际知识产权组织根据技术的内容特征对技术所下的定义是:技术是制造一种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的系统知识,这种知识可能是一项产品或工艺的发明、一项外形设计
6、、一种实用新型、一种动植物新品种、也可能是一种设计、布局、维修和管理的专门技能。2、按功能可分为三类:(1)产品技术 (2)生产技术 (3)管理技术,二、技术选择的三个方面1、技术开发的选择指导思想:开发的技术与企业的生产战略保持一致。2、技术引进的选择技术引进的好处: (1)节省时间; (2)节省费用;(3)减少风险。引进方式:(1)硬件引进;(2)软件引进3、技术地位的选择企业追求技术领先地位或技术跟随地位。考虑因素:(1)企业核心能力;(2)率先创新优势;(3)技术领先的持久性,三、技术选择的注意点1、自动化程度最高最佳决策2、产量决定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变量3、两种自动化技术(1)刚性自
7、动化(fixed automation)(2)柔性自动化 (flexible automation),四、生产流程的选择,对象式,成组生产单元,工艺式,Q1,Q2,产量,费用,第四节 产品设计的方法,1、标准化2、稳健设计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4、模块化设计5、服务设计6、质量功能展开7、并行工程, 并行工程,(一)串行的产品设计方法1、弊端:以部门为基础的组织机构严重地妨碍了产品开发的速度和质量。产品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难以考虑到顾客的需求、制造工程、质量控制等约束因素,易造成设计和制造的脱节,所设计的产品可制造性差、可装配性差,使产品开发过程变成了设计、加工、试验、修改的多重循环,从而
8、造成设计改动量大、产品开发周期长,产品成本高。2、开发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下游开发部门所具有的知识难以加入早期设计。各部门对其它部门的需求和能力缺乏理解,目标和评价标准的差异和矛盾降低了产品整体开发过程的效率。,(二)并行的产品设计方法1、目的:将产品的设计和产品的可制造性、可维护性、质量控制等问题同时加以考虑,以减少产品早期设计阶段的盲目性,尽可能早地避免因产品设计阶段不合理因素对产品生命周期后续阶段的影响,缩短研制周期。2、主要思想:设计时同时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因素。产品设计过程中各活动并行交叉进行。与产品生命周期有关的不同领域技术人员的全面参与和协同工作,实现生命周期中所有因素在设计阶段的集成,实现技术、资源、过程在设计中的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