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个人防护日常个人防护要点PART ONE师生返校前、中、后注意事项PART TWO0102目录CONTENT居家消毒PART THREE03日常个人 防护PART ONE3日常个人防护要点尽量 减少外出活动 , 避免聚集性活动和 聚餐 。室内经常开窗通风 , 保持清洁卫生 。外出 或者到人员密集场所一定要佩戴 口罩 。不接触 、 不购买 、 不食用野生动物;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 动物的 市场 。勤 洗手 , 避免用手接触口 、眼 、 鼻 。健康饮食 , 适度运动 , 充足睡眠 , 增强体质 , 提高自身免疫力 。0407060503010208咳嗽 、 打 喷嚏 时要用纸巾或
2、肘部 遮挡 口鼻 。 不随地吐痰 ,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 , 弃置于有盖垃圾箱 内 。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健康监测 , 自觉发热时主动测量体温 。 若出现可疑症状 ,应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 。图片来源于中国疾控中心提示2020年 2月 4日 我国 发布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根据不同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环境污染暴露的风险,将人群和场景划分为五个等级 。高风险较高风险中等风险较低风险低风险来源于中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不同人群的口罩选择可不带或普通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佩戴口罩前应洗手,或避免接触口罩内侧; 分 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一般深色朝外或褶皱向下,金属条一端是口罩
3、的上方 ; 用双手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褶皱 。 要 尽量使口罩与面部有良好的密合,戴上口罩后,用力呼气,空气不能从口罩边缘漏出视为密合良好 ; 不要 用手去挤压 口罩; 摘 口罩时,不要触碰 口罩内 、外表面,主要摘下耳挂 ; 摘 完 口罩洗手 。口罩的正确佩戴和摘除图片来源于中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普视频口罩外侧用于固定鼻梁处的金属条口罩内侧按压金属条使 口罩上端紧贴鼻梁下拉褶皱,保证面部与口罩密合 较低风险和低风险人员佩戴的口罩可反复多次 使用; 发现 口罩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及时 更换; 需 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
4、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 中; 口罩 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和可能的污染,并标识口罩使用 人员; 医用 标准防护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 消毒; 口罩 专人专用,不得互换 使用; 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佩戴的口罩,不可随意丢弃,应视作医疗 废弃物。口罩的处理和丢弃正确的洗手方法内、外、夹、弓、大、立、腕“七步法”师生返校前、中、后注意事项PART TWO9 在 武汉及周边地区,或其他病例报告社区有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师生,根据各地疫情防控 工作要求 医学观察 14天; 尽量 居家,减少走亲访友、聚会聚餐,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
5、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 建议 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出现可疑症状时,主动报告社区和学校,并及时就医; 按 学校制定的分期、分批、分通道入校方案,计划返校 行程; 返校 前自行居家隔离 14天,如无可疑症状,按要求返校。如有可疑症状,及时报告或就医,待痊愈后返校 。返校前 注意事项医学观察开学通知返校途中注意事项 乘坐 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正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距离。 旅途 中应留意周围旅客健康状况,远离可疑症状人员并及时上报乘务员。 随时 保持手卫生。长途旅行可佩戴手套,一次性手套不要重复使用。座位、扶手、门把手、栏杆等公共物品,可能被病毒污染。手触摸这些公共物
6、品后,不要直接接触口、鼻、眼。饭前便后勤洗手。 做好 自身健康监测,若旅途中出现可疑症状,要戴好口罩,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并视病情及时就医。 妥善 保存旅行票据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注意手机的使用和消毒 外出时,如无必要减少手机使用,戒掉“手机依赖症” ; 如 外出使用手机,在外就餐前应洗手,就餐时不要再用手机。回到 家 后,可用适量 75%的酒精或者使用对电子产品没有损害的 消毒产品(如消毒湿巾)擦 试手机 表面; 清洁手机后,洗手; 不要在手机过热或工作时进行消毒。返校后注意事项师生返校当日,应佩戴口罩,持有效证件(一卡通或工作证 /学生证)有序在校门入口接受健康评价 。
7、 戴口罩,勤洗手 ; 固座位,不串寝 ; 净环境,勤通风 ; 食清淡,常锻炼 ; 分餐食,勿外卖 ; 不信谣,好心态。 测体温,查症状; 少外出,免 接触; 报轨迹,少 聚集;谣言乏力刷卡进入居家 消毒PART THREE14消毒 -普通家庭如何 做 ?桌椅等物体 表面做好 日常清洁 ; 一旦 有 客人 ( 身体健康情况不明 ) 来访后 , 除及时通风外 , 可用二氧化氯 等含氯消毒剂或消毒湿巾 擦拭和清洁物体表面 。在 疾病流行期间 , 外出回家后 , 应及时 用 肥皂或含 氯 洗手液流 水 洗手 。手机等物品可用 75%酒精棉片擦拭消毒 。高温消毒在家用环境中的操作性高 , 56C加热 30分钟即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 是安全有效的消毒方法 。84消毒液使用时必须按照说明进行稀释 , 并且不能与洁厕灵同用 。75%酒精消毒效果很好 , 但在储存和使用时一定要远离火源 , 室内禁止喷洒 , 应采用擦拭方式 , 消毒 后室内做好通风换气 。感谢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