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周 针灸源流与经典名篇针灸百日通掌握历代重要针灸经典名篇及其贡献;熟悉针灸发展简史 ;了解针灸学的对外交流。目的要求一 、针灸学发展简史年代 时期 特点 代表作(物)商周 萌芽 伏羲制 九针 砭石的出现战国 肇始 初步认识 足臂十一脉灸经 阴阳十一脉灸经 秦汉 建立 理论初建 内经 难经 魏晋明中期发展 名家辈出、百家争鸣 针灸甲乙经 千金要方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针灸资生经 针灸聚英 针灸大成 明清 低谷 逆境图存 医宗金鉴 刺灸心法要诀 针灸逢源 建国后 繁荣 重获新生、备受瞩目20世纪 80年代初,各中医院校培养针灸学硕士、博士; 2010年,针灸申遗成功。九针附:历代针灸经典名篇及其
2、贡献 阴阳十一脉灸经 足臂十一脉灸经 【作者或出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成书年代】早于内经【地位】 现存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贡献】论述了十一条经脉,对经络的形态、走向、所主病证有了初步的认识;载有灸法,而未论及针法。内经【作者或出处】并非一人一时之手笔【成书年代】战国至秦汉【地位】 针灸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贡献】全面总结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为中医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经络理论体系;尤以灵枢部分记述了大量针灸内容,载有 160多个穴位,记载了 30多类病证的针灸处方。难经【作者或出处】作者不详,传说为扁鹊所作【成书年代】战国【地位】内经针灸理论的充实与发展【贡献】提出奇经八脉的理论
3、,提出和补充了八会穴等特定穴的概念。针灸甲乙经【作者或出处】皇甫谧【成书年代】西晋【地位】 我国最早的针灸学专著【贡献】对古代针灸疗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厘定当时的 腧穴总数为 349个; 记载了约 200多种病证的 500多个处方;首次明确了 80多个交会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者或出处】王惟一【成书年代】北宋【地位】经络腧穴规范化总结【贡献】对腧穴归经、定位、主治病症进行了统一和规范, 确立了 354个经穴 。针灸大成【作者或出处】杨继洲【成书年代】明代【地位】 明代之前的针灸学精华【贡献】继针灸甲乙经后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 记载经穴 359个, 博采众家之长,强调临床实践,主张针灸药并重。二 、针灸学对外交流 公元6世纪,针灸被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 十六世纪,针灸传到欧洲; 1979年12月,WTO向全世界推荐43种疾病应用针灸治疗; 2010年11月,中医针灸申遗成功; 目前全世界有186个国家和地区应用针灸治病。小结一、针灸学发展简史 萌芽、肇始、建立、发展、低谷、繁荣附: 历代针灸经典名篇及其贡献: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 现存最早的针灸学文献内经 针灸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难经 内经针灸理论的充实与发展针灸甲乙经 我国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经络腧穴规范化总结针灸大成 明代之前的针灸学精华二、针灸学对外交流谢谢您的观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