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文化- 和服之 美 传统服饰- 和服 和服是日 本的传 统 民族服装 ,因为 日 本人口中 的90%以上,都属于 大和 民族, 故 取其名 , 在日语中, 它 又 叫做 着物 ( ) 。 和服除了保暖、 护体外 , 还有很高 的艺术 价 值。 和服是日 本的传 统 民族服装 , 也 是世 界上最值 得炫耀 的 文化资产 。 和服的穿着 巧技, 乃 是随着时 代的风 俗 背景,琢 磨考验 , 蕴育而生 。 和服高雅而 优美 的 图案,源 自日本 民 族对于山 水的欣 赏 及对于风 土的眷恋, 乃至于 对 人本精神 与情境 的 细腻感受 。 它质 地 精良, 做 工考究,凝聚 着高超 精 深的
2、制作 技艺; 它 高贵典雅 ,超凡 脱 俗, 尽现日本东方女 性温柔 可 人之风。 和服不仅 融合了 优 雅气度与 深层内 敛 之本质, 更反 映了穿 着之人的 心与动。 每一 套优美 的和服, 都经精 心 裁制,讲 究穿着 时 的每一个 细节及步骤 。因此 , 不论是坐 姿或站 姿, 都需经由 完整的 学 习训练, 而成为内外 在兼具 的 完美礼仪. 和服又有 另外一 个 名称叫 赏花幕 , 因为和服 的图案 与 色彩,反 映了大自然 的具体 意 象, 当 人们穿 着和 服走动时 , 会 因为 晃动而使 得和服如同一 块动态 的 画布。和服的产生与发 展 绳文文化至弥生 文 化时代(前800
3、-300 年)日本有两 种基本 服 装式样: 一种是套 头式圆 领 衫,造型 类似于 今 天的圆领 针织套 衫 另一种是 对襟式 , 袖子为筒 形袖, 长 度在膝以 上 袴 奈 良时代 (710 年-794 年 ) 正值中 国盛唐 时期,日 本派出 大 批学者、 僧侣到 中 国学习。 这些遣唐使者 把唐代 文 化艺术、 律令制 度 都带回了 日本。 公元718 年, 日本 遣 唐使团来 到中国 , 受到唐王 的接 见 , 获赠大量朝服。这 批服饰 光 彩夺目, 在日本 大 受欢迎, 当时日 本 朝中的文武百官均 羡慕不 已 。 次年, 天 皇颁布 衣 服令 , 规定日 本举 国上下全 穿模仿
4、隋 唐式样的服装。 衣服令 规定 了礼服、 朝 服和制 服, 朝服包 括冠帽 按官职等级区分。 制服是 无 官职的公 务人员 服 装,按行 业分类 。 奈良时代 服装色 彩 比较简单 。 平安时代 (794-1185 ) 在消化唐 朝 文化之后 发展起 来 的独具大 和民族 风 格的新文 化。 这个时期服 装工艺 发 达, 装 饰趋向 华丽 , 是日本服 装史上 的 贵族时代 。衣服色彩 开始多 样 化,衣袖 也向宽 大 方向发展 。 袿: 多 层衣 , 层 数 不限 , 多则达1820 层, 小袿 是套在 表 着外面的一种轻薄 透明服 装 十二单: 不是指 十 二层单衣 , 而是 指 在单衣
5、上 面叠十 二 层袿的装 饰性服装。 十二单 乃 是古代妇 女进宫 或 节会时所 穿的盛 装 礼服 。 分 为唐衣、单 衣、表 着 等,共约 十二层 。 十二単 鎌仓时代 (1185 年-1333 年 ) 大概受元 朝 的影响, 为 了便于 战斗, 服装 又回归 素朴, 宽袖又 变回窄袖。 同时 , 开 始在衣服 上印上 家 纹。 古代 日本按 姓 氏每家都 有家纹,估计 家纹数 目 超过两万 种。 室町时代(1338-1573 ) 按照日本 的传统 习惯和审 美情趣, 带 有隋唐特 色的服 装 开始逐渐 演变。 便服设计开 始 礼服化。 能 服装出现 。 它 以豪华绚 丽的纹 饰 开创了日
6、本的一 种 新的服装 形式。 能 是使用 假面 具, 配 以歌谣 、 舞 蹈, 并 以谣曲伴 奏 的演出 , 具有戏剧的 特点。 桃山时代(1573-1603 ) 人们开 始讲究 不同场所 穿着不 同 服饰,于 是出现 了 参 加婚宴 、茶会时穿的 访问装 和 参加各种 庆典、 成 人节、 宴 会、 相亲 时穿的 留袖装 。 江户到明治时代 (1603-1912 ) 日本服装 史上最 繁 盛时期, 服饰华 丽 缤纷, 服 装艺术 发 展到了空 前的高峰期 ,此时 期 ,男装、 女装均 有 变化。 服装中开 始使用 腰 板, 是后 来和服 带 板的前身 ; 带结 的 使用也相 当普及,和 服基本
7、 定 型。 和服的腰 包则是 日 本妇女受 到基督 教 传教士穿 长袍系 腰 带的影响,而创造出 来的, 开 始腰包在 前面, 后 来移到了 后面。 1868 年明治维新 之 前, 日 本人都 穿和 服, 但 在明治 维新 之后, 上层社会中的 男士开 始 流行穿西 服,也 就 是俗称的 洋服 。 现今所看 到的日 本 和服,大 都是延 续 了江户时 代的服 装 款式。 日本和服 的产生 和 发展受到 古代中 国 服饰文化 的深远 影 响。 而今 , 和服已经成 为日本 传 统的民族 服饰, 只 有在盛大 场合人 们 才会穿着 , 无论现在如 何去欣 赏 ,她 们无 不给日 本 增添了色 彩和
8、气 氛 。 和服19世纪末期 以 前偶尔也 称 吴服 。 吴服 (,gofuku ) 这个称谓源于中 国三国 时 期, 东吴 与日本 的商 贸活动将 纺织品 及 衣服缝制 方法传入日 本的缘 故 。 和服 在德川幕 府以 前称作 着物 、 吴服 。 固定 使用和 服 的称谓是 德川幕府之 后, 与西 洋文化接 触中兴 起 的概念。 昔日, 吴 服与和 服 两种概念 是有分 别 的 (因贵 族所穿 的 和服样式 大多不是源自 东吴而 是 源于唐朝 ,而该 类 服装以前 亦被称 为 唐服 ) 。但今天这两 种概念 已 几乎重叠 。很多 卖 和服的商 店,招 牌 上会写着 吴服屋 (吴服屋 ) ,
9、可 见两词 已经基 本 上同义化 。 日本和服 种类繁 多 , 无论花 色、 质地 和式样, 千余年 来 变化万千 。 不仅在男女 间有明 显 的差别 , 而且 依据 场合与时 间的不 同 , 人们 也会穿不同的和 服出现 , 以示慎重 。 和服包包 打结出的 线条之 美 和服纹样 与自然融 为一体 之 美 设计师不 断在花 色 和质地上 推陈出 新 , 将各种大胆 的设 计运用在 花色上,使现 代印象 巧 妙地融入 古典形 式 之中。 和服本身 的织染 和 刺绣、 下 摆的风 花 水月花紋 、 走動 時 的摆动, 都会增添许多 女性的 韻 味。 和服的穿 戴 穿和服讲究 配 套之美, 要穿木
10、 屐 、 布袜 , 还要 根据 和服的种 类, 梳理不同的 发型。 穿 和服还要 根据场 合 选择不同 的种类 和 颜色。 比如: 看望病人、 乔迁时 , 会选择素 色和服 。 和服穿着 时的这 些 繁冗规矩 , 使穿和服俨然 成了一 种 艺术。 第一套 3 7 岁 参加 儿童节 松梅纹枫菊纹秋草纹清凉感桔梗纹联想初秋 第二套 20岁 参加 成人节 第三套 结婚 时 作 为礼服 此外,在 日本, 出 席冠礼( 成人式 ) 、 婚礼、葬 礼、祭 礼 、剑道、 弓道、 棋道、 茶道、 花道、 卒业 式、 宴 会、 雅乐、 文艺 演 出、 庆祝传 统节日时, 日本人 都 会穿上端 庄的和 服 去参加
11、。 和服的这 些穿着 文 化及礼法 被称为 装道 。和服 承载了 近30 项关于 染织技艺的 日本重 要 无形文化 财产以 及50 多项日本经 济产业 大臣指定传统工艺 品。更 是 录入了世 界非物 质 文化遗产 。和服的创新 日本和服 的式样 自 江户时代 基本成 形 , 历经 明治、 大正 的演变发 展形成如今的 样式。 所 谓日本和 服的创 新 , 也就是 和服洋 化 的过程, 即为了适应现 代经济 生 活的需要 , 不 断打 破传统的 观念 , 吸 收国外洋 服的优点, 形 成一种 新 的和服式 样。 这 个 过程需要 经过许 多 人的努力 , 以及包括社 会的经 济 、政治、 文化的
12、 变 革。 和服的创 新原因 很 多, 主要一点 是和 服本身的 许多特 点 不适应现 代生活的需要 。现代 化 的日本生 活节奏 非 常快,身 着和服 就 如同木偶 人,什么事情 都干不 了 。 从和服 穿着本 身 来说, 既 费时间 , 又花人力 (因为自己一 个人根 本 无法穿 ) 。 同时, 和 服的重量 也限制 了 人的活动 。 一般的和服 加上腰 带 ,约为2.5公斤 , 如果再加 上许多 配 件,则更 重 ,光这些重 量, 就 够 受的了。 此外 , 和 服的洗涤 也十分 讲 究, 没有 专门的知识, 很 难对付。 和服多为 百分之 百 的真丝产 品, 储藏 也十分讲 究。 和服创新 的另一 个 重要原因 是季节 和 气候。 日本四 季分 明, 梅 雨季节长,便给 穿和服 带 来诸多的 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