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 国 艺 术 史第六章 第六节隋唐时代乐舞艺术一 、宫廷乐舞隋唐时代的音乐舞蹈艺术达到新的高峰。隋文帝为了统一对音乐的管理,曾数次命令大臣讨论乐律问题。唐朝初期,宫廷制作了“大唐乐舞” 。隋唐宫廷还有比较活泼的燕乐,燕乐包括歌曲、音乐、舞蹈、百戏等。隋唐时代乐舞艺术秦王破阵乐隋代吸取 各民族 乐舞,创造 了“七部乐”,这些乐舞除清商乐是汉族传统音乐外其余全都来自周边 地区。“七部乐”后又 增为“九部乐” 。唐初在 隋“九部乐”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确定为 “十部乐”:“燕乐” “清乐” “西凉乐” “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 ”“安国乐 ”“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七部乐隋唐时代乐舞艺术
2、朝廷对雅乐也进行改革,设立“坐部伎”和 “立部伎”“坐部伎” 坐在堂厅演奏音乐,人数较少。“立部伎” 站在庭院中演奏,人数多达上百 人。坐 部乐师的水平较高,立部乐师的水平较低 。唐代各种 乐曲不分中外,重新组合,表明各民族文化交流繁荣发展。隋唐宫廷乐舞隋唐时代乐舞艺术盛唐时代,宫廷乐舞达到顶峰。设 “太常寺”管理雅乐和俗乐。太 常寺有“大乐署”和“鼓吹署”两个部门,前者负责训练和培养人才,后者管仪仗和军乐中的鼓吹乐。唐玄宗时期, 加强对俗乐人才的培养,设左、右教坊和梨园。唐代 歌舞中最著名的“大曲”即集乐曲、歌曲与舞曲于一体的综合作品 。唐代 大曲以唐玄宗所作的 霓裳羽衣舞 为代表作,达到当
3、时最高的艺术水平。隋唐乐舞隋唐时代乐舞艺术曲子 是南唐时代的一种歌曲,据统计唐、五代曲子词有 1300余首。唐代 文人很多,修养极高,又处于文化开明之时,懂音律的人也很多,各方人士都为乐舞、诗歌作出了贡献。李 疑、王通、王绩都是著名的文人琴家 。王 维、李白、白居易、温庭筠都善于弹琴 。阳关三叠二、民间乐舞隋唐时代乐舞艺术唐代 歌舞成风,上至皇亲国成,下至平民百姓,都迷恋乐舞 。百姓 节日聚会都要表演 歌舞。著名 女舞蹈家公孙大娘表演剑器舞时观者如 山在 酒楼妓馆也常有舞女出来献歌献舞。西域来的“胡姬”表演也很受欢迎。每逢正月十五上元节,人们手拉着手边歌边舞,这种舞叫 踏歌 。韩熙载夜宴图隋唐
4、时代乐舞艺术唐代 中外乐舞交流非常频繁。佛教 乐舞传入中国多达 70多种,以舞蹈为主,器乐作伴奏。从 中亚传入中国的乐舞叫 “胡乐” “胡舞”。中亚女舞蹈家被称为“胡姬”。许多 外来乐器在中国 落户。琵琶 高手康昆仑和琵琶艺人曹氏家族都非常 有名。三、中外乐舞交流成就隋唐时代乐舞艺术唐德宗 (780-804年 )时,南诏王向德宗献大型乐舞 南诏奉圣乐 。演员们 载歌载舞 ,用 队形组成“南诏奉圣乐”五个字。日本曾在隋唐时期派 22批 “遣隋使”。“遣唐使” 到中国学习。其中就有专门学习乐舞的人才 ,带回日本了许多唐朝乐器 与乐谱。朝鲜也多次派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乐舞,他们宫廷中演奏的 唐乐 就是来自唐朝的音乐。南诏奉圣乐隋唐时代乐舞艺术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