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高考复习资料-30-启蒙运动.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368748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复习资料-30-启蒙运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4高考复习资料-30-启蒙运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4高考复习资料-30-启蒙运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4高考复习资料-30-启蒙运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4高考复习资料-30-启蒙运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30讲启 蒙 运 动,第十三单元 第30讲,一、理性时代的到来,1.时间:17、18世纪。,2.原因,(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的壮大,杰出人物的推动。,(3)政治基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4)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第十三单元 第30讲,(5)思想基础:文艺复兴以及宗教改革的作用。,(6)法国主要矛盾: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尖锐。,3.实质:是一场反映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4.内容: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5.核心:理性。,第十三单元 第30讲,【易错扫描】

2、启蒙运动的发源地是英国而不是法国。法国启蒙思想家把启蒙运动推向了高潮。,【概念阐释】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它强调要以人的思考和判断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需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目的是保障人的自然权利。说到底,是资产阶级要求民主、自由、平等。既然把人的理性而不是把神的意志提高到至高的地位,那么人的自然权利也就必然排斥传统的王权、神权和特权而成为神圣的权利,人世间的事情只能用人的思维去判断是非曲直。理性学说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并成为启蒙运动的理论基础。,第十三单元 第30讲,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1.伏尔泰,(1)地位: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2)主要思想: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

3、,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法律应从人性出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第十三单元 第30讲,2.孟德斯鸠,(1)主要思想: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其核心是权力彼此制衡;提出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2)代表作:论法的精神。,(3)意义: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第十三单元 第30讲,3.卢梭,(1)主要思想:“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思想,认为人类不平等根源是财产的私有。,(2)代表作:社会契约论。,【易错扫描】(1)启蒙思想家普遍反对君主专制,但赞成民主共和政体的并不多见。大多数启

4、蒙思想家倾向的是君主立宪政体。,(2)孟德斯鸠是三权分立学说的完善者,并不是创立者。分权学说的创立者是英国的洛克。,第十三单元 第30讲,【概念阐释】启蒙运动(法文:SicledesLumires,英文:theEn-lightenment),通常是指在18世纪初至法国大革命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促成了资本主义的兴起。,三、启蒙运动的扩展,1.康德,(1)称谓: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第十三单元 第30讲,(2)主要思想:他强调人的重要性,应

5、独立思考;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3)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2.影响:(1)主要作用:欧洲第二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2)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3)影响全世界(美洲、亚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辨析提高】十七八世纪时,中西方反封建思想的不同之处:十七八世纪,中国的思想界也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第十三单元 第30讲,但其民主思想尚未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没有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新政权方案,对以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当时西方的启蒙思想则彻底批判了封建制度与封建神学,要求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为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第十三单元

6、第30讲,1.一位哲人主张:人类应当摆脱自身的不成熟,学习有效地运用自己的理解能力,并且勇于认知。哲人这样的主张最可能属于下列何种思潮(),A.自由主义B.存在主义,C.理性主义制 D.浪漫主义,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材料信息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主张的是要成熟理性地理解并处理问题,所以属于理性主义。,答案C,第十三单元 第30讲,2.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政治自由是通过三权的某种分立而实现的”。在当时他的直接目的是(),A.实现权利平等B.推翻君主制,C.避免暴君专政D.反对教会专政,解析注意题干要求“直接目的”,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他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要求把国家的权力一分为三

7、,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并且彼此制衡,直接目的是避免暴君专政。,答案C,第十三单元 第30讲,3.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与欧洲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主义共同的思想特征是(),A.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现世生活的享乐,B.反对封建束缚,崇尚自由平等,C.反对私有制,D.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第十三单元 第30讲,解析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A项仅符合文艺复兴,C项不符合资产阶级的要求,D项仅符合启蒙运动。,答案B,第十三单元 第30讲,第十三单元 第30讲,一、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1.表现,第十三单

8、元 第30讲,第十三单元 第30讲,第十三单元 第30讲,2.相似之处:(1)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神学,反对王权,反对特权等级。(2)宣扬天赋人权,提倡自由、博爱、平等。(3)要求实行法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材料一以下便是英国法治所达到的地步:给予每个人以天赋的权利,差不多在所有的君主政府里,他们这些权利是被剥夺的。这些权利乃是:人身和财产的全部自由;用笔向国家提意见的自由;只能在一个由自由人所组成的陪审委员会面前才可受刑事审问的自由;不管什么案件,只能按照法律条文和明确规定来裁判的自由;放弃英国圣公会信徒对某些职位的特权,信仰的自由。,伏尔泰,第十三单元 第30讲,材料二因为您是大贵族,您就

9、自以为是伟大的天才!门第、财产、爵位、高官,这一切使您多么扬扬得意!除去从娘胎中出来时用过一些力气之外,您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至于我,仅仅是为了生活而施展出来的学问和本领,就足够统治整个西班牙一百年还有富余。,博马舍费加罗的婚礼,材料三(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全球通史,第十三单元 第30讲,材料一中伏尔泰赞扬英国政治制度,主张信仰自由,他认为英国议会在世界上树立了政治自由与和平主

10、义的典范。伏尔泰反对法国教权主义,他对法国风俗和制度进行了讽刺和批判,表达了对英国民主制度的向往。,材料二中博马舍的言论反映了启蒙思想家要求自由、平等、人权的强烈愿望,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材料三中启蒙运动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抨击了天主教会,宣扬了“人民主权”思想,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第十三单元 第30讲,【拓展延伸】启蒙思想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1)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如严复翻译了许多西方名著,学习西方的“民权”思想,对维新运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如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11、学说,翻译了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作品。(3)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如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等以民权、平等为指导思想。,第十三单元 第30讲,二、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有何异同?,1.相同:都注重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都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备;他们追求的所谓的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2.不同,续表,第十三单元 第30讲,第十三单元 第30讲,材料一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材料二当钱投入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

12、皇,二不靠圣礼,只是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三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第十三单元 第30讲,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取代。,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材料一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形式及其实质,材料二反映了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材料三反映了对启蒙运动的认识。三则材料共同印证了近代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不同内涵,并体现出了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在思想主张及手段上的不同之处。,第十三单元 第30讲,第十三单元

13、第30讲,【知能拓展】近代西方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第十三单元 第30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基础再现)18世纪有欧洲人说:“作家出于责任、出于对人类发展的关心,为了加速人类文化发展而担当这个职责(开导蒙昧),而非理性、偏见、贪权、无知和不道德已经站起来反对每一位正直的作家。”这些“正直的作家”是指(),第十三单元 第30讲,第十三单元 第30讲,解析材料中“非理性、偏见、贪权、无知和不道德”代表了社会上的一切保守势力,而“正直的作家”代表了进步势力,即宣扬理性和正义的启蒙思想家。,A.天主教神学家B.封建顽固势力,C.智者学派作家 D.启蒙思想家,答案D,第十三单元

14、第30讲,2.(基础再现)伏尔泰在路易十四时代中认为,一个国家要强大,必须使人民享有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的自由,或者使最高权力巩固强化,无人非议。这表明伏尔泰(),A.抨击天主教会B.倡导君主立宪制,C.提倡法治社会D.主张人人平等,解析材料体现了伏尔泰主张人民要享有受法律保护的自由,符合材料含义的只有C项。,答案C,3.(基础再现、视角拓展)18世纪末的美国,在社会权力分配问题上,麦迪逊和杰斐逊坚持维护工匠和小农场主等财产较少者的权利,这反映了他们的主张是(),A.政治民主思想 B.“社会公平”思想,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社会契约”思想,解析麦迪逊和杰斐逊坚持维护工匠和小农场主等财产较少者

15、的权利,而不是限于维护财产较多者的权利,体现了他们主张“社会公平”理念。,答案B,第十三单元 第30讲,第十三单元 第30讲,4.(视角拓展)近代有欧洲启蒙思想家认为:“有人认为摧毁陈旧的法律对人类造成了伤害,但是,人们就应该去钳制理性吗?要知道,理性毕竟是一切法律的源泉,没有理性,人们甚至产生不了法律的概念。”作者对理性与法律的理解是(),A.理性比法律更为重要 B.理性对人类造成了伤害,C.应该钳制理性保护法律D.理性与法律同等重要,解析理性是一切法律的源泉,是法律产生的前提,离开了理性,法律甚至无法产生。,答案A,5.(视角拓展)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一切重大的法律,并不是刻在大理石

16、或铜版上,而是铭记在公民的心中。”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增强法律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关键,B.理解法律是遵守法律的前提,C.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D.执法必严才能增强民众的法律观念,解析法律需要铭记在公民的心中,说明增强公民的法律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答案A,第十三单元 第30讲,6.(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启蒙思想家在抨击封建制度的同时,以理性的眼光为未来社会勾勒了一幅理想的政治蓝图,提出了很多社会学说,其中,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被真正实践的学说有(),三权分立学说君主立宪学说自由平等学说,人民主权学说,A.B.C.D.,解析资本主义制度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可能真正实践自由平等

17、学说和人民主权学说,故排除。,答案C,第十三单元 第30讲,7.(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法国大革命以一种无与伦比的群众动员的威力把这些普世伦理确认为一切政治制度的合法性源泉。”材料中的“普世伦理”是指(),A.人文主义B.因信称义,C.启蒙思想D.马克思主义,解析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法国大革命是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发生的,因此大革命中的“普世伦理”应该是指与启蒙思想相关的思想主张。,答案C,第十三单元 第30讲,8.(基础再现、视角拓展)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杰斐逊曾写道:“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

18、严格的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文中所反映的观点有(),人民主权三权分立法治原则天赋人权,A.B.C.D.,第十三单元 第30讲,的选项。,答案C,解析杰斐逊的第一句话体现了“人民主权”;最后一句话体现了“天赋人权”。因此符合题意。而杰斐逊的话并未提及“三权分立”和“法治原则”,因此排除含或,第十三单元 第30讲,9.(基础再现、视角拓展)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他们的思考更侧重于(),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与上帝直接对话,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D.批判神权统治,解析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

19、达到高潮,思想家崇尚“理性”,主张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时期的人们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答案C,第十三单元 第30讲,10.(视角拓展)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了他主张(),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D.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第十三单元 第30讲,撤换和委任官吏,官吏必须服从于人民,因此只有D项符合材料的意思。,答案D,解析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但

20、这里更强调人民可以,第十三单元 第30讲,11.(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在我之中的道德法则。”这表明康德(),A.反对暴力革命B.主张自由和理性,C.反对财产平等D.主张实行法治,解析一方面,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德国哲学家,他主张自由和理性。另一方面,A、C、D三项都是具体某方面的主张,而B项则是从理论上的概括。,答案B,第十三单元 第30讲,12.(视角拓展、高度提升)启蒙运动时期,自然神论者喜欢将上帝比喻成一个钟表匠,无需不断干涉被造物的世界,因为这世界可

21、以按照上帝创造的理性与自然法则自行运转。这表明(),启蒙运动受到自然科学的启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已被揭示理性受到人们的尊崇启蒙思想已摆脱宗教的影响,A.B.C.D.,第十三单元 第30讲,与自然法则自行运转”说明不正确。,答案C,解析启蒙运动是在18世纪,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是马克思主义,故不正确;从材料“可以按照上帝创造的理性,第十三单元 第30讲,13.(基础再现,能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任何一个人想要从几乎已经成为天性的那种不成熟状态中自己走出来,就很困难了。他不仅已经喜爱这种不成熟,而且暂时真的不能运用他自己的理性。规则和公式,这些对其天赋进行合理使用的机械工具,就是

22、一种持久不变的不成熟的脚镣。不论是谁抛开这些脚镣,他也不过就是在最狭小沟渠上做了一次不确定的跳跃,因为他不习惯于这种自由的运动。,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第十三单元 第30讲,其生活,也没有办法享受其生活。如果还没有引入社会契约以及随着而引入的君臣关系,那么人就不会拥有这一切。如果对自由的限制必须来自每一个理性的规则,由此也来自国家的法律,那么那些限制必然也为公共福利和个人福利所要求,这样,每一个理性的人都必须愿意忍受那些限制。,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三只要人们认为他们政府的安排是不公正的或不适当的,他们就不得安宁,知道他们给予一个新的形态。

23、有人责备作家们引起革命,不过,这个责备是可敬的。当然,我们不希望他们在行动的时候没有责任感或没有良知,不希望他们,材料二启蒙使人了解到:没有公民法律,人就没有办法保障,第十三单元 第30讲,歪曲真理,胆怯地和卑贱地逃避为真理服务。每个这样的抵御都是对理性的凌辱,都是对人类的蔑视。,伏尔泰哲学通信,(1)材料一说明启蒙运动面临着什么样的社会背景?(6分),(2)材料二体现了启蒙运动的哪些主张?(6分),(3)材料三反映了启蒙运动中的作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第十三单元 第30讲,(2)主张:法律是人们自由权利和生活的保障,按照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确立君臣关系,每一个人必须遵守按照理性规则制定

24、的法律。(6分),(3)影响:作家通过自己的行动启迪了人们的思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当政府违背了人们的意愿时,人们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就会引起革命,改造旧社会。(8分),答案(1)社会背景:统治者长期强加于民众的种种不合理的限制,企图使人们安于现状,不思反抗。(6分),14.(高度提升,能力综合)围绕中国古代是否属于专制政体这一问题,西方曾进行了长期的论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我已做过彻底的调查研究,可以肯定下述情况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皇帝无权封任何人的官或增加对任何人的赐钱,或增大其权力,除非根据某个大臣提出的要求这样

25、做。,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注: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传教士,曾在中国长期居住,第十三单元 第30讲,材料二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辽阔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是不是我们的传教士们被秩序的外表所迷惑了呢?是不是因为在那里,不断地行使单一的个人意志,使他们受到了感动呢?,孟德斯鸠(16891755)论法的精神,(1)利玛窦与孟德斯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4分),(2)就上述材料而言,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可信?请结合作者的史料依据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阐明你的理由。(假定明清政治制度基本相同)(10分),第十三单元 第30讲,(3)据清华大学

26、侯旭东教授研究,“中国专制说”在欧洲萌生,代表的是西方人的中国观,这种观点在近代传入中国,短时间之内便被广泛传播。请结合时代背景,简析“中国专制说”在近代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6分),答案(1)利玛窦认为中国古代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制政体(或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孟德斯鸠认为中国是专制政体。(4分),(2)利玛窦的观点更可信。(2分),理由:利玛窦曾经长期生活在中国,获得的是第一手史料。利玛窦没有强烈的政治目的。孟德斯鸠依据的是二手,第十三单元 第30讲,史料,是根据来华传教士传递的信息推导出来的结论。孟德斯鸠处于反专制的启蒙时代,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8分),(3)原因: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希望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思想上,“专制说”有利于宣传西方启蒙思想,是抨击清政府统治的有力工具。(6分),第十三单元 第30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