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pdf

上传人:秋天的风筝 文档编号:13647618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7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13/2019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 百度文库https:/ 1/14百度首页登录 意见反馈下载客户端g3581g4EA5 g4374g41DF g3FF6g4EC1 gD2Eg2877 g2E15g4683 g1BB7g14C3 g4364gA57 g47F7g435D gD60gD2E | g8D0g795VIP百度文库教育专区成人教育电大首页 分类 精品内容 申请认证 机构合作 频道专区 百度智慧课堂 百度教育VIP g3g3g45EDg11B1g14AFg1ADDg2B65g3FF6gF57g1196g3g2205g44Ag41EEg41D1gBg41EAg1BB7g1C3g5

2、8Cg44AgCg41F4g11D1g3E98g3g3g3题 目:g41F0g7A7gA42g28E5g35A0g3 姓 名 陈福君 教 育层 次 开放本科 学 号 分 校 东港电大 专 业 法 学 教 学 点 直属班 指 导教 师 孙泽军 日 期 2016 年 10月 29日 4/13/2019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 百度文库https:/ 2/14 2 学员 姓名陈福君 性 别男 年龄25工作单位 东港市人民法院 论 文 题目g41F0g7A7gA42g28E5g35A0g3论 文 内容 提 要 一、共同犯罪概述 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疑难而复杂的问题,研究犯罪的共同形态对

3、刑事审判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这问题主要取决于我国刑法关于共同明文规定,我国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共同犯罪认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共同犯罪是刑罚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疑难而复杂的问题,研究犯罪的共同形态对刑事审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共同犯罪问题不仅具有实践意义,在刑法理论上也是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刑法第25条对共同犯罪的概念做了科学定义;“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并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和刑事处罚原则作出了明确规定。g439、论共同犯罪的定罪量刑 三、共同犯罪量刑中应注意的问题 共同犯罪是一种特殊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其特殊性首先体现在犯罪的共同性,这是共同

4、犯罪区别与单个人的犯罪的主要特点,各个犯罪人在犯罪中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其中某个人的行为往往并不构成犯罪,数人的共同行为才是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的行为。 g34/13/2019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 百度文库https:/ 3/14 3g3g2D1Eg3g3g1585g3 一、论文摘要及关键词 二、论文正文(一)共同犯罪的概述 1.共同犯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2.共同犯罪的分类 (二)共同犯罪认定中应注意的问题(三)共同犯罪量刑中应注意的问题三、参考文献目录g3g3g3g3g3g3g3g3 g34/13/2019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 百度文库https:/ 4/14 4g245g41F

5、0g7A7gA42g28E5g35A0g246g3g7CFg592g1A06g34E8g3g3论文摘要: 摘要 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疑难而复杂的问题,研究犯罪的共同形态对刑事审判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取决于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明文规定,我国刑法的共同犯罪理论以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认为共同犯罪是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统一。 关键词:g3共同犯罪;构成要件;分类认定;量刑。 一、共同犯罪的概述 ()念及构成要件 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疑难而复杂的问题,研究犯罪的共同形态对刑事审判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这问题主取决于我国刑法关于共同明文规定,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6、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从该条,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刑法的共同犯罪理论以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认为共同犯罪是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统一大部分学者认为,只有在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事责任能力人之间才能构成。所谓必须是:1、各共犯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性质、危害社会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2主观上彼此沟通互相联络,都认识到自己不是孤立地实施犯罪,而和他一起实施。但是同时我国刑法也规定了几种能构成共同形式1二以上过失,不成立共犯;2同时犯成立共犯;3、间接正不成立共犯;4、故意犯与失犯的某些行为彼此联络或联系,不成立共犯;5、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6、超

7、出共故意以外的罪,不构罪7事先无通谋的窝藏、包庇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8、所谓“片面共犯”不是真正的共犯;9、法人犯罪不是共同犯罪,法人犯罪是法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实施的犯罪,因此它不是共同犯罪,法人内部直接参与犯罪实施的人也不成立共同犯罪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共同犯罪的关系,而是作为法人有机整体内部的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简单说就是法人实施犯罪时的内部结构。如果是法人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两种情况:1、两个或两个以上法;2、一个或一个以上法人与一个或一个以上自然人共同故意犯罪。 (二)共同犯罪分类根据我国刑法第25条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作为共同犯罪的特殊表现形式,网络

8、可以从下几方面理解:其一,在广义上,网络共同犯罪是指数个行为人共同实施的危害网络秩序所构成的犯罪行为。如前所述笔者认为4/13/2019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 百度文库https:/ 5/14 5包括针对网络系统安全、网络数据安全、网络信息安全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因此,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上述犯罪行为的,均属于网络共同犯罪,而无论共同犯罪发生的场合。其二,在狭义上,共同犯罪当是通过而实施的针对网络系统及网络数据的共同犯罪行为。笔者认为网络问题的提出,主要基于两个原因:(1)作为一种新型通信工具,网络为传统的犯意联络建立了新的方式;(2)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体,中蕴涵了各种数据资产提供了与传统共同犯罪

9、不犯罪场所和犯罪象而其客观行为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网络共同犯罪所引起的刑法学问题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如何对待通过网络达成的共同犯罪故意问题。首先,犯罪主体的状况难以确定。在网络危害行为中,其中相当一部分由不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有的也仅仅到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因此,在行为人不明知对方是限制刑事能力责任人或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的情形下,与其共同实施网络侵害行为,人构成立间接正犯,还是成立共同犯罪,不无疑问。次上用户的隐匿性使一些身份犯的罪状况也难以确定而在中则要求各个行为人的身份必须特定化。如何认定其特定之含义将影响共同犯罪成立与否与刑罚轻重。再者,网络使犯罪故意之意思联络变得更为复

10、杂。有时行为人并非有意相约而是偶尔于网络中相遇,便一起攻击某个计算机网络系统,至于其攻击动机如何,攻击情况是否顺利,攻击结果怎样,甚至其攻击了什么,行为人可能并不完全清楚。其二,如何对待通过实施的共同犯罪行为问题。一方面因所特的技术性因素何认定共同犯罪行为具有相当的难度。 二、共同犯罪认定中应注意的是刑罚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疑难而复杂的问题,研究犯罪的共同形态对刑事审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共同犯罪问题不仅具有实践意义,在刑法理论上也是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刑法第25条对共同犯罪的概念做了科学定义;“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并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和刑事处罚原则作出了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一种

11、常见的犯罪形态,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社会危害性远超过数个单独犯罪的简单相加,且共同犯罪人的责任问题也相对复杂,它不是多个单独犯罪的简单相加,因此共同犯罪犯罪事实的复杂性不仅表现为多人共犯一罪,而且更为充分地表现为各个共同犯罪人在整个共同犯罪活动中的作用不同。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共同犯罪的犯罪事实中缺一不可,它们直接影响着同犯罪案件的定罪与量刑。 共同犯罪是一种常见的犯罪形态,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社会危害性远远超过数个单独犯罪人犯罪行为的简单相加,且共同犯罪人的责任问题也相对复杂。共同犯罪的复杂性不仅表现为多人共犯一罪,更表现为各个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活动中的作用和完成状态的同,而这直

12、接影响着共同犯罪案件中的定和量刑。因而,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疑难而复杂的问题,研究犯罪的共同形态,特别是研究共同犯罪的定罪量刑,对刑事审判具有重要意义。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和身份问题 (一)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的定义 4/13/2019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 百度文库https:/ 6/14 6 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用明确的词语科学地概括出了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的分别处罚”由此可见我国刑法给下定义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的实质特征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二人上、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的犯罪

13、行为,是构成共同犯罪必不可少的三个必要条件。 由上诉可知,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在共同犯罪故意的支配下,共同实施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危害行为。在共同犯罪中,既可能有多个行为人只有一部分实施具体的犯罪实行行为,也可能是都实施具体犯罪的实行行为。共同犯罪中独自一人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的情行为单独实行为;由二人以上共同实行犯罪行为情况,共同实行为;当共同犯罪行为表现为共同实行行为的情形下,每一行为人都在客观上实施了部分实行行为。如在共同盗窃犯罪,可能有踩点、有望风、有人实施具体的盗窃在客观上都是作为的形式。单纯地看如果每一行为只了一部分行为时,就应当只承担一部分责任但在共同正犯的场合,由于各相互利用、补充了其他

14、人的行为每实行行人对于罪实施都是与其他实人联系与配合中进如果可以认共同实行行为中多个行为之间存在某种分工的话,那么这个分工可能是为了实施该犯罪所必须的(比如在必要的共同犯罪的情形下),也可能是为了确保犯罪的目实现或者减少能的不利后果,由此形成的行为共同体导致了某一犯罪构成的实现,因此某一行为人都要对整个行为计划的执行承担责任,都要对该共同行为的形成的危害结果或非法状态承担完全的责任。例如,甲与仓库值班员乙共谋盗取仓库物资。二人商定在乙值班时假装睡觉,甲实施盗窃。就此例而言,尽管单纯地看被盗的结果是由甲一手造成的但是由于二人是在共同的盗窃故意支配下,相互间基于此种主观上形成的意思共同体,客观上实

15、了共同行为因每一行为都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所以盗窃作为行与乙不履行值班职责的不作为行为构成了共同犯罪,都应当负相应刑事责任。 (二)共同犯罪的身份问题 正如日本学者团藤重光所说:“刑法中的身份是指一切关于一定犯罪行为的犯人的关系的特殊地位或状态。”考虑共同犯罪中的共犯的量刑,必定不能忽视其身份问题。 在我国刑法规定中,共犯人的刑事责任大小依照主犯、从胁犯的体系来解决。刑法理论界基于主客观相一致原则,认为共系罪共同的观念是理所当然。我国刑法第25条直接将共同犯罪限定于故意犯罪范围。共犯理论与立法的规定具有高度一致性这种高度性表现在:对于犯之本质的认识,采用犯罪共同说的立场,认为共犯之成立,不仅

16、要求各成员有合力指向同一犯罪结果的行为,而且其行为都有犯罪构成的该当性。 4/13/2019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 百度文库https:/ 7/14 7 在构成共犯的前提下,根据各个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可以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 主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活动或者起主要用犯罪分子。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主包括两种人,一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活动的犯罪,理论上称为。他们发起成立犯罪集团,策划发展成员,持制定计划指挥集团成员实施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在犯罪集团中或者在聚众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分子称为首要分子因此组织是首要分子

17、的一种;二是在犯罪集团中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这种主犯主要是共同犯罪的实行犯,他们在共同犯罪中虽非组织、领导者或策划、指挥者,但在犯罪活动中起着主要作用。一个案件,主犯可能只有一个也可能有两个或个以上。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罪分子。共同犯罪中的从犯也可分为两种人,一 犯,也即次要的实行,虽然直接参加了实施犯罪的行为,但在整个犯罪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是次要的;二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导作用的犯罪分子般指帮助犯的行为,即本身并不亲自参与犯罪而是在犯罪准备阶段以及在共同罪实施期间协助实行犯窥测场所、准备工具、指点犯罪方法等帮助犯罪实施、促成犯罪结果实现的行为和事前有通谋对

18、犯罪人为保持犯罪后的不法状态给予物质上、精神上协助行为的犯罪分子。 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分子。在共同犯罪中,胁从犯一般具有以下特征: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这是胁从犯不同于其他共同犯罪人的基本特征,也构成必须具备的前提。在共同中,主与从虽然在所起的作用不同但都是自愿参加犯罪,而胁从犯不仅本来没有犯罪意图,是他人暴力威胁等精神强制下被迫或者说他实施罪一定程度上违反本意愿的,仅仅为了避免对本人的不利,而被迫不得已地参加了犯罪。胁从犯不仅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而且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也比较小,也即胁从犯在共同罪的活动中处于从属地位所起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从犯还要有的也可能等于从犯。

19、胁虽然是被胁迫参加犯罪,但行为人在犯罪时并没有完全丧失意志自由,他参加犯罪仍然是他自由选择结果,因此仍应对自己的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共同犯罪人最初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后来变为自愿或积极从事犯罪活动,甚至成为共同犯罪中的骨干分子对这种人不能再以胁从犯论处,而应按照他共同犯罪所起实际作用,以主犯或者从犯论处。 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罪意图的分子。即自己并不亲自参加某种犯罪,而以自己的言行去引起产生犯,通过他人去实施犯罪。教唆是共同4/13/2019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 百度文库https:/ 8/14 8罪人中最为复杂的一种类型,社会危害性大。教唆犯具有以下特点:必须具

20、有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的教唆行为。也就是用劝说、怂恿、利诱、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无犯罪意图,或虽有犯罪意图但不坚定的人,使他人接受自己犯罪意图,坚定犯罪的决心,以达到犯罪的目。如果是对已经决定犯罪的人再用言辞鼓励,促其顺利实施犯罪,该种行为属于帮助犯罪,不属于教唆犯。必须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教唆犯。即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产生犯罪的意图,进而实施犯罪,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他人去犯罪。如果由于言词不慎,无意间说的一些话,引起了他人的犯罪意图,导致了犯罪的发生,不能认为是教唆犯。 三、共同犯罪量刑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定罪的问题 共同犯罪是一种特殊的危害社会

21、的行为,其特殊性首先体现在犯罪的共同性,这是共同犯罪区别与单个人的犯罪的主要特点,各个犯罪人在犯罪中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其中某个人的行为往往并不构成犯罪,数人的共同行为才是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的行为。因此,对于共同犯罪在定罪上首先应当解决共同犯罪作为一个整体犯罪定罪的问题,这样就界定了共同犯罪的处罚框架,然后再根据罪刑法定的原则,根据各个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分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等来认定各自应当受到的刑法处罚。由此说来,主犯必须对共同犯罪承担全部责任,而对于直接参与实施犯罪的从、胁犯等也要施以相应的刑罚。但是,对于那些不具备刑法规定构成人,无论其表现为帮助还是教唆,其行为本身

22、并不具有犯罪构成要件的该当性,对这样的行为加以处罚,可以说是一种刑事责任的扩张,要根据他们各自的犯罪情况来加以确定。 (二)定罪的根据 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个共同犯罪人在参加共同犯罪时,不论其分工如何,参与程度如何,所有人的行为总是有机联系的,整个的链条中这些行为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行为和所发生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这些共同犯罪行为是犯罪结果发生的共同原因,也是判定共同犯罪人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和依据。 共同犯罪行为和单独犯罪行为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单独犯罪行为,都是由我国刑法分则加以明文规定的。因此对于单独犯罪只要直接依照刑法分则的有关规定对犯罪子定就可了而共同除实行为是由明文以

23、外其他共同人的行为,例如组织行为、教唆为和帮助,都总。只有把这些行为与实行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解决共同犯罪的定罪问题。具体来说,共同犯罪的各种行为有四种:1、实行行为,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行为,是指直接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如果共同犯罪中只有一个实行犯,那么该实行犯的实行行为无异于4/13/2019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 百度文库https:/ 9/14 9单独犯罪。而在具有两个以上的实行犯的场合,并不一定要求其中每一个人的行为都独立地完全符合犯罪构成的要件,只要其行为结合在一起而符合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即可。例如,二人犯杀罪,各对被害人砍三刀。如果孤立起来看,砍三刀未必就能致人死亡

24、。但的行为结合起来六就足以致人死亡。由此可见共同犯罪中的实行为不能完全等同于单独具有其特殊性2、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犯所实施的指挥、策划、领导犯罪的行为。这些行为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而是由刑法总则加以规定的。当然,刑法分则中的条文把某些组织行为直接规定为犯罪,例如刑法第120条规定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在这一犯罪中,包含组织恐怖活动的行为。这一组织行为就属于所规定犯罪实。而在其他中抢劫集团,其中首要分子有的只在幕后起组织作用,本人不直接实施抢劫行为,其组织行为就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对这种实施组织行为的首要分子定罪的时候,必须把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与刑

25、法分则关于具体犯罪的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认定。3、教唆行为,是指能够引起他人实行犯罪的意图的行为。教唆行为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为,因此只有把教唆行为和实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解决教唆犯的定罪问题。4、帮助行为,是指为其他共同犯罪人实行犯罪创造便利条件,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行。帮助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实行为因此,只有把帮行为和实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解决帮助问题。总之要具体分析以上四种共同犯罪中的行为,才可以给各共犯准确定罪。 (二)对各共同犯罪人的处罚 量刑是人民法院刑罚裁量活动。因此,量刑是以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为前提的。我国刑法对于共同犯罪中各共犯的具体罪都规定

26、了相对确定的法刑,从而为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正确地裁量各共同犯罪人的刑罚规定了框架。我国刑法总则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主要采取了以作用为主、以分工为辅的分类原则,即把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和教唆犯四种,在犯罪构成理论上进一步按工分类法把共同犯罪人分为组织实行、帮助和教唆希望此对共同犯罪人在定上进行比较鉴别。一般而言,组织犯和教唆犯多为主犯,实行犯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话,亦为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实行犯和帮助犯属于从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帮助犯为胁从犯。参照大陆法系的正犯理论,实行犯又称正,它指的是直接实现刑法分则各条所规定的构成要件的行为人,相对正犯而言,其他共

27、同犯罪人的行为基本上具有附属的性质,他们所构成具体罪和名取决于所施的特定犯罪。但,组织犯、帮助和教唆犯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他们所实施的可罚性行为不仅是对刑法分则规定的构成要件的修正而且要依据他们在共同犯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别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正的实行行为对于共同犯罪的定罪具有重要意义。 4/13/2019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 百度文库https:/ 10/14 10 1、根据刑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仅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而且要对其他成员实施的犯罪负刑事责任。刑法第97条规定:“本法所称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对组织

28、、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2、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刑法第26条第4款规定:“对于第3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由于一般主犯虽然在共同犯罪中对其所参与的犯罪起主要作用,但其毕竟还不能像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一样,组织、策划指挥甚至犯罪集团全部活动,因此,对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以外的其他共同犯罪的主犯,在追究刑事责任时其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也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同。他们只对自己亲自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而不像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那样要对集团所有的犯罪活动承担刑事责任。 3、对于

29、教唆犯,根据我国刑法第29条的规定,确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应当注意以下三点:他人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因此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次要作用的从。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刑法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青少年,防止犯罪分子唆使和利用青少年进行犯罪活动,因为不满18周岁的人,思想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听信犯罪分子的挑唆而走上歧途。因此,对于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予以从重处罚,是完全必要的。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

30、因为被教唆的人没有犯所教唆的罪,教唆犯所预期的教唆结果没有发生。这在主观上表现为教唆没有得逞,在客观上表现为教唆犯的犯罪构成要件还不完全齐备。而且,教唆犯之所以没有得逞,是由于教唆犯意志以外的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唆犯完全符合我国刑法中犯罪未遂的特征,应视为教唆未遂。 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对教唆犯难以处理的问题,是实行犯的行为过限问题,即实行犯的犯罪行为超过了教唆的范围。如教唆犯某甲盗窃一商店,但某甲除盗窃某商店外,还盗窃了某银行,该教唆犯是否对甲盗窃银行负责?我们认为,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责任的构成,实行主客观一致的原则,行为人对某一危害结果,只有在主观上具有罪过的情况下才能承担刑事责任,

31、而过限行为超出了共同犯罪故意的范围,因而只能由实行过限的人承担责任,不能牵连其他共同犯罪人。 4、对于从,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即根据从犯参与犯罪的性质、情节及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等具体情况,或者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因为在共同犯罪中,从犯所起 的作用和4/13/2019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 百度文库https:/ 11/14 1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比主犯小,因此,从犯承担的刑事责 任应当比主犯轻,而这也是和罪刑法定的原则相适应的。 由上述可见,在共同犯罪中,由于犯罪成员的身份不同、所犯的罪量度不同,承担刑事责任也不同。以

32、盗窃为例在共同盗窃中,各盗窃成员身份和参与盗窃的次数不同,各盗窃犯承担责任的数额往往不同。如某盗窃集团盗窃财物价值30万元,其中有两名首要分子,另有起主要作用的主犯,还有十多名从犯。在本案中,两名首要分子要对盗窃集团的总额负责,因而这两名首要分子承担刑事责任的数额是30万元。而另外两名主犯参与盗窃的数额只有20万,这两名主犯承担刑事责任的数额就是20万。其他十多名从犯,也应按照各自参与盗窃数额的多少,决定适用刑罚幅度。如果在十多名从犯中,有的参与盗窃数额特别巨大,有的参与盗窃数额巨大,有的参与盗窃数额较大,应分别确定各自承担的具体责任,才能正确适用刑罚。对一般共同盗窃,特别是一般共同盗窃中的团

33、伙盗窃也是如此,在适用具体刑罚时,一定要划分出各自应承担责任的盗窃数额,不能笼统地定罪量刑。 (三)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量刑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共计四百五十二条,在总则和分则中分别规定了犯罪、刑罚、量刑情节、罪名及量刑幅度。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可以这样讲,它是我国审判工作“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具体化和法律化。 我国对各共同犯罪犯罪分子施行刑罚是根据报应和预防两种学说来确定的。6报应是犯罪造成多大的损害就给予多重的惩罚,预防学说出现后对犯罪的惩罚又要对犯罪的主观恶性和、改造性

34、等结合后综确定应予的惩罚。同一种犯罪,同一损害结果,主观意小就不一样,情节不同也一样。如在共犯罪中年满十六岁的与未满十六岁的有区别自首立功的不,而且与个人相比处罚上也会稍重。例如,17岁的邢某和15岁的翟某分别携带尖刀和镊子,窜到某菜市场伺机行窃。当见到李某在摊位上买鸡时,翟示意邢掩护即站到李某跟前假装买鸡,翟用镊子从李的裤兜内窃得人民币160元后离去。当李发现裤兜内的钱被窃时便将站在其身边的邢抓住,邢否认偷窃,但李抓住不放见逃脱不掉,掏出尖刀朝的腹部、腿各刺一刀,将李刺倒。此时,翟返回现场,对李说:“活该”,即和邢一起逃离现场。李因有路外动脉被刺破导致失血过多死亡。翟被当日抓获,邢随后被捕。

35、法院审理认为,邢、翟共谋盗窃,在盗窃作案中,邢为抗拒抓捕持刀将失生刺死,其行为已构成抢劫罪,情节特别严重,应予严惩;翟某逃跑后又返回帮助邢某,见李已被刺倒,即和邢一起逃跑,这已构成了4/13/2019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 百度文库https:/ 12/14 12抢劫共犯。鉴于二人均为未成年人,且翟某未满十六周岁,依法应从轻、减处罚。判邢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翟某有期徒刑3年。 2、对共同犯罪人中的未成年人采用从宽处理原则。出于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需要,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惩罚为辅、教育为主”原则,刑法规定对未成年被告人应从轻或者减处罚,且不适

36、用死刑。2006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案件具体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下称解释)更是在定罪时的非犯罪化、量刑时的非刑罚化、行刑时的非监禁化及无期徒刑的限制适用等方面,贯穿着从宽处理的精神。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被告人的从宽处理尤其体现在酌定量刑情节和可以型情节的裁量上,一般以有利于未成年被告人为原则。 综上,共同犯罪是一种常见的犯罪形态,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社会危害性远超过数个单独犯罪的简单相加,且共同犯罪人的责任问题也相对复杂,它不是多个单独犯罪的简单相加因此,共同事实复杂性不仅表为多人共犯一罪而且更为充分地表现为各个犯罪人在整个共同犯罪活动中的作用同。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共同犯罪的犯

37、罪事实中缺一不可,对共同犯罪案件的定罪与量刑产生着不可磨灭的影响。由于共同犯罪在我国的刑法实践中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一个法律现象,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呈现出其多样性,因此它的量刑问题还有许许多多需要进一步去进行探讨的地方。 g3g3g3g3g3g34/13/2019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 百度文库https:/ 13/14 13g9F2g3633g1BB7g295Eg4374g1BC9: (1)何秉松主编:刑罚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第六版48-9页。 2)龚培华、肖中主编:刑法疑难争议问题与司法对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77-79页。 (3赵秉志主编:204国家司法考试应试指导人民院出版社、中国检察出版社204年5月第一版61-63 (4)曾宪义主编: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55-56页。 5)陈光中主编:律师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指定用书刑事法学导法律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92-92页。 (6李文燕主编.计算机犯罪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4/13/2019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 百度文库https:/ 14/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