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春秋时期秦晋郑楚四国关系图,春秋时秦晋郑楚四国位置关系图,烛之武退秦师(一),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贰,两属。军,驻军,驻扎。军,军,圜围也。从车,从包省。,1臣之壮也我年青力壮时媪之送燕后也:老太太送走女儿燕后时鹏之徙於南冥也:大鹏鸟飞往南海时然五人之当刑也:然而五人临刑时主谓之间加“之”后面加“也”构成一种时间修饰分句,表“的
2、时候”。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译文:我没能及早任用你,现在国家危急了才来求你。这是我的过错。注意:“是”是代词,对译为“这”,译文中的“是”是为符合现代汉语习惯而加上去的。3焉用亡郑以陪邻?哪里用得着使郑灭亡来扩大邻国?,烛之武退秦师(二),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於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既知:已经知道。以烦执事:拿(这事)来麻烦你的办事人员。执事,本指办事(人员)。这里表示不敢直接与尊者说话,而只能请手下办事员转达。所以“执事”成了对说
3、话对方的尊称。越国:(动宾关系)越过一个国家鄙远:(动宾关系)把远方(之国)作为边界以为东道主:把(郑国)作为东边道上的主人行李之往来 外交人员来往时乏困:乏,行而无资;困,居而无食。,烛之武退秦师(三),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重点词句,为晋君赐:给予晋君恩赐。这是个双宾语句。济:渡河。版:版筑,工事。何厌之有=有何厌东封郑:在东边以郑国作为边界。肆其西封:扩展它的西边边界。焉取:从何取得?,惠公夷吾晋献公 文公重耳二人为同父异母弟兄二人均是由秦穆公派军队武装护送回国才当上国君的。,烛之武退秦师(四),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横戌(x)戍(sh)点空心戊(w)。,说( yu ),高兴,喜欢。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悦”。注意:是古今字而非通假字。盟,结盟,和好,讲和。戍之:守卫郑国。(杜甫石豪吏诗:三男邺城戍。),烛之武退秦师(五),(晋方)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微夫(f)人如果没有这个人,微,表事后假设性否定的语气词。夫,指示代词。不知不明智,后来写作“智”。吾其还也:我们也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委婉语气。去之:离开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