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只虫子的故事,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身世显赫,平步青云1、少年奇才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2、少有大志 自称:“始仆之志学也,甚自尊大,颇慕古之大有为者。”3、锋芒毕露从小才华出众,韩愈说他从小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辩论可以旁征博引,口才甚好。,仅用十一年由读书郎蜕变成国家部委重要官员21岁中进士25岁通过博学鸿词科考试,28岁任蓝田县尉30岁任监察御史里行32岁任礼部员外郎,朋友一生一起走,有些朋友不可交认识了两个影响一生的朋友:刘禹锡、王叔文,万劫不复,身陷无解之题被贬到永州,担任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住在庙里。“凫鹳戏于中庭,蒹葭生于堂筵。”而且永州的建筑都是竹子和木头,很容易发生火灾。周围
2、环境更加险恶,所以柳宗元的身体非常不好。唐宪宗下令凡是大赦,纵缝恩赦,你们不在行列中。,小人物讲出大道理,借动物开口,与自然自言自语黔之驴临江之麋永州八记,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写作背景,永州在当时是相当荒僻落后的地方,柳宗元被贬到这里做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实际上有职无权。柳宗元在这里整整过了10年的放逐生活。他的重要作品基本上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他的被贬,还在十年之前,贬放地是湖南永州。他在永州待了十年,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亲族朋友不来理睬,地方官员时时监视。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灾难也给了他一分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
3、自然相伴,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 文化苦旅余秋雨,关于“记”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小石潭记 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 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检查预习译准重点词,正确翻译课
5、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从小山岗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我)心里很喜欢它。 砍伐竹子开出道路,往下看见一个小水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潭)由整块的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翻 译,向西,成林的竹林,代词,它,特别,把,作为,翻
6、卷,而,形成,水中的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随风飘荡,翻 译,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 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 阳光向下一直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表示约数,好像,向下,映在、落在,呆呆地,忽然,向远处,游走,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大约,翻 译,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有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被淹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
7、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像狗,交错,向西南方向,表修饰的连词,象北斗星一样,曲折,象蛇一样,爬行,或现或隐,翻 译,坐在石潭上,四下里竹子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使人心神凄凉,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呆得太久,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去了。,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围 合拢,与“开”相对,忧愁悲伤 深,因为,过分,太甚,停留,于是,代词、代这番景致,顺承连词,然后,离开,一同去游览的人: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
8、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翻 译,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 曰奉壹。,年轻人,跟随,随从,(一)疑难词以:1、全石以为底 介词“把”。2、卷石底以出 表承接,相当 于“而”,不译。3、以其境过清 连词“因为”,其:1、其岸势犬牙差互 指示代词“那”2、以其境过清 指示代词“那”3、不可知其源 “它的”代“溪水”西:名词作状语“向西”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下:名词作状语“向下”下见小潭,使动用法:凄神寒骨(美容美发)“凄”“寒”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使寒”。译作:使人心神感到凄凉,使骨节感到寒冷。悄怆幽邃悄:寂静;(悄
9、然无声)怆:悲伤;幽:幽深;(幽暗、幽静、幽深)邃:深。(深邃)译作: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幽深极了。,(二)疑难句名词作状语:1、斗折蛇行“斗”和“蛇”是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译作:(溪身)像北斗星一样曲折,(溪水)像蛇爬行一样弯曲。2、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是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相互交错。译作: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一样相互交错。,佳句赏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南朝 吴均与朱元思书“渌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矣。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唐代 柳宗元 小石潭记,听见水声,勾起兴趣。交代小石潭的方位和发现它的缘由。发
10、现小石潭水尤清洌潭中景色 潭底潭周围的景色潭水游鱼这段既写了鱼,又写了水;明写了鱼,暗写了水,体现潭水清澈的特点潭水的来源 突出溪水的曲折、悠远潭上四周景色给人的感受 突出“凄”“清”“悄怆”之感记录同游者,小石潭记,写景顺序:,游踪,发现,近观,远望,感受,写了什么景物?如何写的景物?抒发了什么心情?为什么有这样的心境?,景色特点:石( )树( ) 水( )鱼( )斗( )蛇( )犬牙( ),奇,美,清,乐,折,行,差互,赏析的角度 第二段重点描绘了潭中游鱼,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鱼?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 文章从四个方面来写鱼:从“潭中鱼可百许头”,写出了鱼的数量;“皆若空游无所倚”,
11、写出了鱼的游姿;“影布石上”写出了鱼的影子清晰可见;“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写出了鱼动作的轻捷。 这样写一方面把鱼描写得生动传神,活灵活现;另一方面水中之鱼如此清晰可见,那水的清澈就可想而知了,有以鱼衬水的作用。,作者的情感变化?,乐,忧,与柳宗元对话,感情的变化,探奇之乐柳宗元从小丘一路走来,只是百二十步,便“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水声潺潺,近在眼前却见不得但如同玉佩、玉环相碰所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已使人精神振奋,心驰神往,不由得听之乐之”。想必那泠泠作响的水声已引起他的无限向往。这样的好水,不见一面总归是不行的。热衷于探寻自然之美的柳宗元,当然要“伐竹取道”。这一“伐”一“取”,果然
12、发现一片新天地。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声寻到小潭的行程经历,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先前只闻其声,未见其形的柳宗元,此时该是怎样的惊喜!,乐,览物忘情之乐 先借鱼“空游”再借“日光下彻”写水清,古人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透明空灵的潭水,一定使柳宗元的心了无尘世喧嚣,变得一片纯净。人初至,鱼不知,所以“怡然不动”,但一经发现潭上有人,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鱼的“怡然”“翕忽”极力写鱼的轻快敏捷、自由自在,作者观鱼儿自得之态,倍感亲切,作者的心境豁然开朗,因鱼而乐。处在极度烦恼和压抑之中,在尘世中找到这样一块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便得到净化,破碎的心
13、灵便得到片刻的抚慰,这游鱼细石,已经是柳宗元心境的寄托与写照。,快乐短暂,凄怆永恒。真实的柳宗元抑郁而忧伤,坐于潭边的柳宗元,感受到的是无边的寂静。这寂静一直浸入到他的灵魂里。“静”得心寒,“静”得骨凉。原来的快乐即逝而去。政治上挫折,生活上不如意。他寄情山水,只为摆脱抑郁心情。此时此刻,万般感慨,无人倾听,难以排遣。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的凄清美与作者的心境形成了强烈的共鸣,以至于直接发出了“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感叹。这感叹,强烈地表达了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抑郁心情,也含蓄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忧,从全文来看,作者的情感由起初的“乐”,到其后的“凄”“怆
14、”,前后有着很大的波动,你认为造成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小石潭潺潺的水声、清洌的潭水、轻快敏捷的游鱼让作者心生快乐;2、寂寥凄清的环境让作者想到了自己被贬谪他乡,形单影只,寂寞的处境,不觉又心生凄凉与哀怨。 情融于景,借景抒情,表达自己抑郁、愤懑的情感。(本文主旨所在),古人评价柳宗元的山水散文:以柳之流连景光,模写山水,曲致微妙,心与物化,亦韩所无有也!,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谪,心怀抑郁,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在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才会在观鱼时有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便会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悲凉的心
15、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翻译下列句子: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
16、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似的)。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互相交错,不可以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 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一词多义:,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潭中鱼可百许头明灭可见,做为,大约,成为,可以,如鸣佩环竹树环合,水尤清冽其境过清,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参差披拂犬牙差互,玉环,环绕,表修饰,表承接,而,不译,由于、因为,长短不一,交错,清澈,冷清,西南而望记之而去,探究、发现:看看这些词的用法有什么特点?,西行百二十步 下见小潭 斗折蛇行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潭西南而望犬牙差互,心乐之 凄神寒骨,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