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饮食与健康,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 邹志春,2,第一节 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营养: 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营养素的整个过程。合理营养(balanced nutrition): 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的健康和营养。反映在膳食制度上为合理膳食。,3,一、营养素和能量,营养素(nutrient): 食物中含有可供给人体能量、构成机体成分和组织修复、维持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和水。,4,(一)蛋白质,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8%。由20种氨
2、基酸按不同的数量、比例组合而成。(1)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需要;(2)调解机体水平衡和酸碱平衡;(3)构成体内的酶、抗体和激素;(4)供给能量。(一日膳食总能量的12-14%),5,氨基酸分类,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人体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自身需要,必须由食物提供。共8种(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赖氨酸)。 婴幼儿:+ 组氨酸(9种)。 半必需氨基酸(semiessential amino acid) 2种,即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可由体内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来。 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3、 amino acid) 能自身合成以满足机体需要,共9种。,6,2.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1)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用食物中的含氮量计算,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蛋白质含量 = 含氮量6.25不同食物蛋白质含量不同,依次为豆类、禽肉类、粮谷类。(2)蛋白质消化率:指蛋白质可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 真消化率=摄入氮-(粪氮-粪内源氮)/摄入氮100%表现消化率=(摄入氮-粪氮)/摄入氮100%粪内源氮:机体不摄入氮的情况下由粪便排出的氮。,7,(3)蛋白质生物学价值: 指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可以储留和利用的部分。蛋白质生物学价值 = 储留氮/吸收氮100% * 吸收氮= 摄入氮-(粪氮-粪内源氮
4、) * 储留氮= 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氮)食物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主要取决于其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动物性食物高于植物性食物),8,食物中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比例与人体需要量的值越接近,该食物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越高。如果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过低,影响其它必需氨基酸在体内的充分应用,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称为限制性氨基酸。 如:谷类中的赖氨酸,豆类中的蛋氨酸。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富含某种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氨基酸的食物互相搭配,以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如:提倡谷豆类混食。,9,(4)氨基酸评分:也称化学分 即以生物学价值最高的鸡蛋蛋白质作为参考蛋白质,计算评价食物蛋白质中每种
5、必需氨基酸含量占等量参考蛋白质中该氨基酸含量的百分数。 百分数最低的则为限制性氨基酸。 鸡蛋、牛奶均为100,稻米为69,玉米为49。,10,3.蛋白质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大豆类蛋白质达20-40%,且赖氨酸丰富,对粮谷类蛋白质有良好的互补作用。供给量:占总热量10-12% 。 即中等活动强度成年男子为80g, 女子为70g,11,(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12,脂肪占人体中的13-19%。1.脂肪的生理功能:(1)供给能量(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2)构成生物膜的有效成分:磷脂和固醇。(3)提供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6、。(5)增加食物美味、增进食欲和维持饱腹感。,13,2.脂肪的供给量:一般应占总摄入能量的20-30%为宜。 (相对于成年人来说为50-80g)饱和脂肪酸应小于总摄入能量的10%;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应为1:1:1。胆固醇的摄入量每日不应超过300mg。 3.脂肪的膳食来源: 主要是植物油、动物性食品中的脂肪。,14,(三)碳水化合物(糖类),15,1.碳水化合物的功能,(1)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功能:贮存、提供能量(肌糖原、肝糖原);机体的构成成分(粘蛋白、糖蛋白、核糖);节约蛋白质作用(糖原异生作用:蛋白质葡萄糖)抗生酮作用(碳水化合物不足,脂肪酸不能被彻底氧化,会
7、产生酮体)。(2)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功能:主要的能量营养素;改变食物的色、香、味、形;提供膳食纤维。,16,来源:粮谷类、根茎类、膳食纤维和果胶、 蔬菜和水果。供给:占总能量摄入的55-65%。 (相当于300500克),2.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和供给:,17,(四)维生素,1.特点:重要功能,辅酶。不供热,不构成机体组织。需量少,不可缺。必须由膳食供给。2.分类:(1)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2)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B2, PP,B6, B12, C, 叶酸、烟酸等。,18,3.维生素缺乏的原因:食物供给的严重不足:量少,加工破坏机体对维生素吸收利用降低维生素需要量相对增加,
8、如妊娠、儿童长期服用抗维生素类药:阿司匹林维生素C 乙氨嘧啶叶酸4.几种维生素的供给量: 维生素A、D、E、B1、B2、C等的推荐摄入量、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19,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功能: 视紫质的合成;上皮细胞糖蛋白合成;抗感染;抗肿瘤;促进生长发育。缺乏:夜盲、干眼病;皮肤干燥;生长发育迟缓。过多:厌食、恶心呕吐、头痛、肝肿大。食物来源: 肝脏、蛋黄、奶类、鱼肝油、红橙深绿蔬菜和水果、红心甜薯,20,维生素D,功能:促进钙磷在肠道吸收,影响骨骼钙化过程。缺乏:小儿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症、老人骨质疏松。过量:维生素D中毒食物来源:膳食(鱼肝油、奶油、肝、蛋)、 皮肤合成。,21,维生素B
9、1 ( 硫氨素),功能:糖代谢、促进乙酰胆碱合成缺乏:脚气病、周围神经炎、水肿,浆液性渗出、急性心力衰竭食物来源: 主要为未精制的谷类食物、动物内脏、 瘦肉、蛋类、豆类、酵母、绿叶蔬菜。,22,维生素B2(核黄素),功能:作为黄素酶类的辅酶参与组织呼吸,氧化还原, 视网膜的感光,生长发育。缺乏:口角炎、唇炎、舌炎、阴囊炎。食物来源: 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性食物中,如肉、肝、肾、心、乳类、蛋黄、谷类、绿叶蔬菜、豆类。谷类和蔬菜是我国居民获取核黄素的主要来源,但谷类精加工会降低核黄素的含量。,23,抗坏血酸(维生素C),功能: 参与羟化反应,胶原合成,促进创面愈合,维持牙齿、骨骼、血管正常功能;促
10、进铁吸收;阻断亚硝胺形成;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与铅、汞形成络合物。 缺乏:坏血病。食物来源: 新鲜蔬菜、水果(柿椒、番茄、花菜、深色叶菜、柑橘、柠檬、枣、山楂、猕猴桃)。,24,(五)矿物质,除碳、氢、氧、氮组成的有机物以外,其他均为矿物质(也称无机盐或灰分)。常量元素:钙、磷、钠、钾、氯、镁、硫等。微量元素: 必需微量元素: 铜、钴、铬、铁、氟、碘、锰、钼、硒、锌。 可能必需微量元素: 硅、镍、硼、钒。 具有潜在毒性的微量元素: 铅、镉、汞、砷、铝、锡、锂。,25,1.矿物质的生理功能:,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调解细胞膜通透性,维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组成激素、维
11、生素、蛋白质和多种酶类的成分。2.矿物质缺乏的原因:地球环境中各种元素分布不均;食物中含有天然存在矿物质拮抗剂;食物加工工程中造成矿物质的损失;摄入量不足或不良饮食习惯;生理上有特殊营养需要的人群,如儿童、孕妇等。,26,3.几种矿物质的供给量和食物来源:,(1)钙:成人的适宜摄入量为1000mg/d。 奶和奶制品、小虾皮、海带、豆类、绿色蔬菜。(2)铁:成人男性15mg/d,女性20mg/d。 动物性食物,如猪肝、瘦肉、鸡蛋、禽、鱼等。(3)锌:成人男性15mg/d,女性11.5mg/d。 贝壳类海产品、红肉;蛋类、谷类、花生等。(4)硒:成人50ug/d。 海产品和动物内脏。(5)碘:成人
12、150ug/d,孕妇和乳母200ug/d。 海带、紫菜、干贝等海产品。,27,(六)能量,1.人体的能量消耗:(1)基础代谢: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消耗,即 在安静和恒定条件下(一般18-25),禁食12小时,静卧、放松而又清醒时的能量消耗。(2)体力活动:轻、中、重(3)食物热效应(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即因摄食而引起能量的额外消耗。,28,2.能量的供给:,分年龄、性别、体力活动等。轻体力劳动的的热能供给量: 成年男子为 2400 kcal/d; 成年女子为 2100 kcal/d。 孕妇每日要增加 200 kcal; 乳母每日要增加 500 kcal。,29,3.能量的来源:,不同饮食习惯,
13、各种生热营养素供给能量比例不同。 三大营养素 适宜热比(%) 碳水化合物 60-65 脂肪 25-30(30% ) 蛋白质 11-14 (儿童13-14%,成年人11-12%),30,二、合理营养,(一)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合理营养:指从营养的角度科学地调节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使机体维持在最健康的状态。1.摄取的食物应能供给足量的能量和营养素;2.摄取的食物应保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3.食物要经过科学合理的加工烹调;4.食物应对人体无毒、无害,不应有微生物的污染 或腐败变质。,31,(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1997修订)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常吃奶类
14、、豆类或其制品。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5.食量、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7.如饮酒应限量。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32,(三)特定人群膳食指南,1.婴儿:鼓励母乳喂养;4个月后逐渐添加辅食。2.幼儿与学龄前儿童:每日饮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3.学龄儿童:保证吃好早餐,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摄入;重视户外活动。4.青少年: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保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参加体力活动,避免盲目节食。5.孕妇:自妊娠4个月起保证充足的能量;妊娠后期保证体重正常增加;增加鱼、肉、蛋、奶、海产品的摄入。6.乳母:保证
15、供给充足的能量;增加鱼、肉、蛋、奶、海产品摄入。7.老年人:食物要粗细搭配,易于消化;积极参加适度体力活动,保持能量平衡。,33,(四)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谷类食物(底层): 300-500g 蔬菜和水果: 400-500g和100-200g 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125-200g 乳类和豆类食物: 100g 油脂类(塔尖): 25g应用注意:建议摄入量是一个平均数值。 同类可以互换; 合理分配三餐食物;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养成习惯,长期坚持。,34,35,三、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食品分类: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 各类食品的制品。食品的营养价值:指某种食品所含营养素和能量满
16、足人体营养素需要的程度。 (取决于食品中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数量的多少、相互比例是否适宜以及是否易被消化吸收),36,(一)谷类,小麦、稻米、玉米、高粱等。一般谷类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少,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氮氨酸含量偏低,蛋白质营养价值低于动物性食品。谷类碳水化合物主要为淀粉,是人类最理想最经济的能量来源。谷类脂肪含量低.矿物质约为1.5-3%,主要存在于谷皮和糊粉层。 其中主要是磷、钙,消化吸收较差。谷类是膳食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37,(二)豆类及其制品,分大豆(青豆、黄豆、黑豆)和其他豆类。1.大豆的营养成分:含35-40%的蛋白质(优质蛋白)。富含赖氨酸(与谷类互补)。含脂肪量
17、15-20%,其中不饱和脂肪占85%,亚油酸高达50%。含有磷脂和维生素E。含有25-30%碳水化合物,但只有一半是可供利用的淀粉、阿拉伯糖等。富含钙、硫胺素、核黄酸。,38,2.大豆中的抗营养因素:,蛋白酶抑制剂:妨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胀气因子(水苏糖和棉籽糖):在肠道微生物作用下产气。植酸:可与钙、镁、锌、铁等螯合影响它们的吸收利用。植物红细胞凝集素:影响动物的生长。 (加热可被破坏),39,(三)蔬菜、水果类,含碳水化合物(淀粉、糖、纤维素、果胶等),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是供给维生素C、胡萝卜素、核黄素和叶酸的主要来源。含有丰富的矿物质。,40,(四)畜、禽、鱼类,1.畜肉的营养价值:
18、蛋白质含量占10-20%,其含充足的人体必需氨基酸, 优质蛋白。脂肪含量因肥瘦程度与部位而异,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畜肉中的碳水化合物以糖原形式存在于肌肉与肝脏, 含量极少。矿物质含量0.8-1.2%,钙含量低,铁、磷较多,是 膳食铁的良好来源。畜肉B族维生素的含量丰富,内脏中富含维生素A、 核黄素。,41,2.禽肉的营养价值:,与畜肉相似,但脂肪含量较少,含20%的亚油酸,易于消化吸收。 3.鱼肉的营养价值:蛋白质含量15-25%,更易消化,营养价值与畜、禽肉相似。色氨酸含量偏低。鱼肉脂肪含量少,不饱和脂肪酸占80%,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具有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鱼籽胆固醇含量高。鱼类是钙、维生素B2、维生素A和D的良好来源。,42,(五)奶及奶制品,奶类是一种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合、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高的天然食品。是钙的良好来源奶制品:巴氏杀菌乳、奶粉、炼乳、酸奶、奶油、奶酪等。(六)蛋类主要提供高营养价值的蛋白质(优质蛋白质)。蛋的营养成分分布不均匀,矿物质、维生素A、D、B1、B2、胆固醇多集中在蛋黄中。,43,(七)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1.食品中营养素的种类、含量等2.加工烹调方法3.储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