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中国采购与供应链战略的认识与分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 丁俊发一、从调查得出的五个基本判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2004年2月对100家大中型制造企业与流通企业进行了采购与供应链现状的调查,回收95份,有效问卷88份。通过调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第一,供应链管理开始受到重视,但供应链体系尚未真正建立。 在加强企业管理方面,我们列了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订单管理、运输管理、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生产运作等18个方面,问到哪种管理最重要时,供应链管理名列第一,占48%;信息技术列第二,占39%;采购管理列第三,占38%。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对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开始重视。但对供应链管理如
2、何建立,建立什么摸式的供应链,本企业处于供应链的哪部分,以及当前抓的重点是什么,大部分企业相当模糊。一些企业把供应链只当成是一种从上游到下游的物流移动,是一种连接,并没有当成一种战略关系与增值过程,并没有认识到是从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到最终用户的网联结构,而认为是一种临时的短联结构。第二,开始重视与供应商、分销商的关系,但还没有进到战略伙伴关系。 90.9%的企业把供应商视为本企业商业运作的有机组成部分,89%的企业设立了专业人员管理供应商关系。对如何选择供应商,98.9%考虑报价、产品质量、价格、交货准时、信用等综合指标,但价格因素仍是最主要因素,占12.5%。79.5%的企业认为客户关系
3、最为重要,是企业的衣食父母,重视客户服务理念。但许多供应商只停留在卖买关系上,并未进入生产领域与销售领域,上下游企业追求的是自己的赢利,而不是共赢。经济利益共同体还没有真正建立。第三,实施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战略的目的是做强做大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在认识上已取得一致,但在实际运作中仍不理想。 比如,采购计划往往要用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十分落后,采购后的订单完成率达到95.9%,但准时交货率只有89.6%。从收到订单到组织生产平均需要14天,最长的需要50天。平均产成品库存占销售量的20%,有32%的企业产成品发货前库存要超过15天。第四,物流外包
4、比例增加,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满意度仍然较低。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供应链中不仅有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还包括物流商,第三方物流企业成了供应链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一些企业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将非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尽量外包,以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在调查的企业中,物流10%以下外包的为20%,10-30%的为11%,30-60%的为20%,60-90%的为25%,90%以上的为23%。在调查的制造业中,选择外包的占57%,在商贸企业中选择外包的占38%。在物流供需方面,一方面由于受“大而全”、“小而全”商业运作模式的影响,物流需求的摄放不快,有效需求不足。但另一方面,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参差
5、不齐,一体化服务功能差,有效供给也不足。除少数企业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满意度普遍不高,主要差距在于信息化程度、服务理念与一体化运作水平。 第五,通过调查与对全国制造企业的分析,可以列出以下企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演变过程,说明中国企业正从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向现代商业运作模式转换,中国一方面要虚心向外国学习,另一方面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供需状况生产计划原材料、能源供应产品销售物流计划经济时期卖方市场国家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指标国家调拨国家供应按国家指令性分配计划执行除铁路运输外,基本由企业自营改革开放初期卖方市场一部分国家计划,一部分企业计划一部分国家供货,一部分自行采购一部
6、分计划分配,一部分自行销售除铁路运输与长途公路运输外,基本自营进入九十年代后期买方市场按市场需求企业自主安排计划自行采购自行销售(通过直供、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30%的企业开始考虑物流外包进入二十一世纪买方市场一部分按订单生产,一部分按市场预测生产注重在上游建立稳定的供应商,但相当一部分仍然是临时采购注重在下游建立稳定的销售商,但相当一部分临时找下家或等客上门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50%的企业开始物流外包业务二、从战略高度来认识供应链管理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讲过这样的话:“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且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世界权威的财
7、富杂志将供应链管理能力列为企业的一种重要战略竞争资源。什么是供应链,中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是这样定义的:“供应链,即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文斯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伊文思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
8、”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所谓供应链管理,就是把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分销直到最终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中,作为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通过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计划、控制、协调等经营活动,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系统优化和它的各个环节之间的高效率的信息交换,达到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的目标。一体化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精髓是实现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实现物流的快捷高效的配送和整个生产过程的整合,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以及跨国集团的兴起,企业产品生产的“纵向一体化”运作模式,逐渐被“横向一体化”模式所代替,围绕一个核心企业(不管这个企业是生产企业还是商贸企业)的一种或多种产品,形
9、成上游与下游企业的战略联盟,上游与下游企业涉及到供应商、生产商与分销商,这些供应商、生产商与分销商可能在国内,也可能在国外。在这些企业之间,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运作。这就是我理解的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中国的企业家对供应链管理很不熟悉,但从总体讲,已经起步。埃森哲中国公司的专家称:“供应链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首席执行官及高层管理人员明确关注的重要问题。事实上,在亚洲各国,供应链服务的市场需求正以23%的速度逐年递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柯斯汀莱特娜女士指出:“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正迅速成为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商业领域中最核心的问题。”美国埃森哲著名供应链专家罗伯特伊斯顿200
10、3年发表了“中国供应链的现状与发展”一文,他指出:“同其它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一直受到这样一些问题的困扰:基础设施薄弱、分销体系零散混乱、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缺乏第三方能力、现金流与应收账款方面存在问题、法规落后过时或限制性太大。这些情况意味着,中国现在还缺乏有效的供应链。要改善,需要时日。”他认为:“中国供应链的管理今天面临6个重大挑战:地域差别、基础设施、海关的效率和透明度、政府机构和规章制度、假冒伪劣现象、文化和商业方面的制约因素。”“不过,中国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政府在行业的管制日益放宽。这意味着,现代化的中国供应链系统指日可待。”“中国的供应链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发生着
11、引人注目的变化。”我认为,中国由于总体市场化水平还不高,市场主体不成熟,特别是企业“大而全”、“小而全”运作模式基本没有改变,供应链管理这种理念与运作模式在相当多的企业里还只是一种概念,谈不上实际行动。我这是从总体讲的,实际上在一些企业,在一些地区,供应链管理已经起步,并快速发展。一是中外合资与外商独资企业,他们在中国建立的企业只不过是全球企业的一部分,他们有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与运作模式;二是一些较早跨入现代物流领域的生产与商贸企业,如家电行业中的海尔、外贸行业中的中粮、海外运输行业中的中远物流、连锁行业中的百联、IT行业中的联想、汽车生产行业中的上海大众、流通加工行业中的诚通金属,还有餐饮
12、、服装、日化、医药等等行业都有,差别在于供应链的大小,与运作的成熟程度,这与企业的性质与规模有关,也与管理者的水平有关。2003年9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与香港利丰集团在北京翠宫饭店举办了“中国入世与企业竞争力及供应链管理”研讨会暨供应链管理:香港利丰集团的实践一书发布会,利丰集团冯国经主席,利丰集团董事、利丰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敏先生介绍了他们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如何使一家历史悠久的华资贸易公司发展成为世界顶尖商贸集团的经验。冯国经先生认为供应链管理有七个重要理念:(1)以顾客为中心,以市场需求的拉动为原动力;(2)强调企业应专注于核心业务,建立核心竞争力,在供应链上明确定位,将非核心业务外包;(
13、3)各企业紧密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4)对工作流程、实物流程、信息流程和资金流程进行设计、执行、修正和不断改进;(5)利用信息系统优化供应链的运作;(6)缩短产品完成时间,使生产尽量贴近实时需求;(7)减少采购、库存、运输等环节的成本。我认为,这七个理念中,(1)、(2)、(3)是供应链管理的实质,(4)、(5)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两种主要方法,而(6)、(7)则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即从时间和成本两方面为产品增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性质不一样,供应链的设计模式也不一样,有个性有共性,作为一个企业如何实施?我认为有七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第一,理念的转换。中国的许多事情难于启
14、动,或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不是客观的就是主观的,建立供应链系统,优化供应链管理,我认为在中国已到了可以启动的时期,特别是沿海地区。关键在于理念。我们长期以来生活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于供应链这一新的营运模式很陌生,不熟悉,不理解,所以必须理念转换。第二,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建立供应链拉式系统。先确定需求,然后按需生产,减少产品过剩和缺货的风险。把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物流商至最终用户,形成网联体系,从相互之间的输赢关系变成共赢关系。第三,实施企业供应链流程再造。供应链好比一条管道,里边有工作流程、实物流程、资金流程与信息流程,要对企业内外资源进行整合,流程进行优化。并根据需求及时修正与改进
15、。要建立起供应链整体效果的评价体系,并实现供应链各环节利益的合理分配。第四,建立起供应链环节中企业之间的信任度。中国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信用,缺少信用体系,也缺少信用认证制度,企业之间有一种不信任感,恐怕受骗上当。在这种状态下,供应链无法建立也无法运行。所以,实施供应链管理一个基本条件就是信任度。这要有一个社会信用环境,并从每个企业自己做起。第五,既要在供应链中成为主角,也要甘当配角。一个企业要以自己为核心建立供应链,自己要当好主角,但一个企业在不同的供应链中不可能都当主角,有时也可能是配角。因为一个企业可能是供应商,也可能是生产商,也可能是销售商。有时在供应链中处于上游,有时处于中游,有时处于下
16、游。不同的角色,就有不同的功能,要在供应链上扮演一个专门的、不可替代的角色。第六,有了战略目标定位,必须有战术定位。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一步一个脚印,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可能把供应链建设一蹴而就,可以分阶段实施。第七,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供应链管理成为一种新的运作与管理模式,如果没有信息网络技术作支撑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如何建立企业内部以及与外部相通的信息网络系统是一个重要关键因素。三、中国企业采购的革命性变革采购是需方为获得货物、技术、信息或服务与供方进行的一种交易活动,在流通活动中属于商流。采购是任何生产活动与任何消费活动的先导,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采
17、购的运作水平与成本的高低,对生产过程与生产成本,对政府运行与政府成本,对人本身的再生产过程与人力资源成本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采购发展战略已成为各个国家经济活动特别是企业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大领域。中国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国家,企业采购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一)中国企业采购市场特征1.采购市场特别巨大,且有待进一步开发。1979年以来,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5%。1992年以来,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年均增长12.8%。1979年以来,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4.2%。随着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随着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全面实现
18、,巨大的采购市场将引起全世界注目。2.采购行为基本实现市场化运作。在计划经济时期,采购是随着指令性计划运作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采购行为对一个企业来讲,已基本实现市场化运作,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采购、生产与销售。3.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有的是全球采购中心,有的是地区采购中心,有的是中国采购中心,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深圳、青岛等城市,仅上海就有200多家跨国公司的采购机构。2002年跨国公司采购中心在中国的采购规模已突破300亿美元,2005年将超过500亿美元。2002年沃尔玛的采购额120亿美元,戴尔电脑35亿美元,摩托罗拉16亿美元,美国通用11亿美元,福特10亿美元,惠普2
19、000年至2002年100亿美元等等,跨国公司在中国采购量的增加说明了三点,一是中国产品的质量、品牌意识增强,并具有价格优势;二是中国企业竞争与服务意识增强,成为稳定的供应商;三是中国已具备跨国采购所需要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条件。4.加强了采购市场的法制建设,采购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公司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专利法、对外贸易法、海关法等等,为采购市场的法制化奠定了基础。5.采购已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已成为企业管理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已成为企业供应链的战略性环节,采购理念、采购流程、采购系统等都在发生巨大变革,采购运作水平已成为
20、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二)中国企业采购市场发展趋势1.国际化趋势。跨国生产与跨国销售使国内外两个采购市场紧密相通。建立全球采购系统已成为标准化的商业行为。2.市场化趋势。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采购行为中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都在采购市场上发挥作用。市场化也是法制化,完全按国际游戏规则运作,并接受法律法规的约束。3.电子化趋势。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电子商务虚拟了一个巨大市场,并实现网上采购,所以也叫电子采购。2002年全球B to B网上采购额达到8234亿美元,到2004年,将达到2.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70%。2002年中国网上采购
21、额10242亿人民币,其中产品类交易额4890亿元,服务类交易额为5352亿元人民币,产品类交易额主要是B to B的采购交易。4.专业化趋势。企业采购越来越专门化,在跨国公司设有专门的领导职位,叫采购总监,成立专门的采购部门,设计专门化的全球或全国采购系统,中国不少企业也在走这条路,也必然走这条路。5.规范化趋势。在一个企业,采购部门是一个重要部门,长期以来,采购实行暗箱操作,舍好求次、舍贱求贵、舍近求远屡见不鲜。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采购员满天飞逐步被公开招标采购所代替,采购的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已是一种势不可档的发展趋势。(三)中国企业采购的模式转换1.采购理念转换采购对
22、一个企业来讲是一个战略环节,实践证明,要在销售环节取得一个百分点的利润率很难,但在采购环节相对容易,利润的空间较大,所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成为企业利润的“摇篮”,也可以成为企业利润的“坟墓”。国际采购专家,瑞士的阿尔伯特丁盖瑟尔在采购与利润一书中写道:“采购者应对生产总成本的一半负责。因此,公司的成功明显地受到了采购者在工作表现、发展潜力、谈判技巧、创造力、协同工作能力以及在商业过程中积极配合能力等方面的影响。”2.采购模式转换第一,为库存而采购转变为订单而采购。用户需求订单驱动制造订单,制造订单驱动采购订单,采购订单驱动供应商。这种准时化的订单驱动模式或以准时响应用户的需求,从
23、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物流速度和库存周转率。第二,从对采购商品的管理转变为对供应商的管理。保护客户利益,力争零缺陷供应商。采购方应及时把质量、服务、交货期的信息传给供方,使供方严格按要求提供产品与服务。供方参与到生产过程,了解所供商品的使用情况并提出调整意见。第三,参与采购的供需双方进入供应链,从输赢变成双赢。参与采购的供需双方在供应链中已建立起一种长期的、互利的合作关系,是命运共同体。当然这种关系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调整的。使自己在供应链中成为不可替代的角色需要不断作出努力。第四,实施采购过程公开化,业务操作程序化,选择供应商科学化,并实现全过程监控。第五,建立严密的全国或全球采购系统。打破企业
24、“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的小农经济运作模式,走经济全球化之路,选择供应商在全国、全球范围内进行。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建立自身的采购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3.中国企业采购战略转换第一,零缺陷供应商战略零缺陷是指追求尽量完美的供应商。在采购活动中,如何选择供应商是一大难点。这个供应商可以是生产商,也可以是分销商。如何选择供应商,企业可以确定自己的标准,但主要体现在价格、质量、交货与服务四个方面。第二,采购成本战略采购成本是一个综合指标,如果一味追求价格最低的,而不去顾及质量、服务、地域、物流条件等等,最后采购成本并没有降低。所以许多企业从单纯的价格战略已
25、上升到成本战略。第三,电子采购战略有人预测,在未来10年,国际贸易额的1/3将通过互联网进行。美国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三家汽车公司每年2500亿美元的零部件采购全部在网上进行。国内的著名家电企业如海尔,著名的石油化工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著名的钢铁企业,如宝钢,都在实施网上采购,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海尔集团自1998年开始进行企业内部流程再造,成立物流推进本部,实行统一集中采购,采购人员从1000多人减少到100多人,供应商从2336家优化到840家,2002年,全球500强中44家是海尔的供应商。由于采购制度的变革,使1999年的采购成本下降5亿,2001年下降7亿,200
26、2年下降10亿。第四,采购人才战略采购需要高素质人才,采购涉及到市场需求分析、供应商选择、采购运作、库存控制、采购成本核算、采购管理、采购谈判等等,虽然可以有不同的人去分工把口,但每个岗位都需要综合知识,因此,国际采购联盟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采购人才的培养上,专门设置了“采购能力证书”。世界贸易组织下设的国际贸易中心,也设置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证书”教育,各个国家的采购组织无一不把采购人员的培训作为一项重要责职。采购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没有采购也就没有物流;没有网上采购,也就没有真正的电子商务;没有采购环节,也行不成供应链。中国所有的企业家都要确立现代采购理念,改革采购模式,制定采购战略,优
27、化采购流程,降低采购交易成本,使企业得以提升。不懂得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不懂得现代物流,并不是一个称职的企业家。四、中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分析根据国际上通行的物流服务业的统计分析方法,根据中国自身的特点,国家发改委与国家统计局决定建立中国的物流统计制度,并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实施,由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具体运作。我们对1991-2002年的中国物流产业作一个简要的分析:(一)社会物流需求快速上升,增幅明显高于GDP增长速度全国社会物流货物总额(由工业品物流总值、农产品物流总值、进口货物物流总值、再生资源物流总值与邮政物流总值构成)反映一个国家物流的总规模,也反映了社会物流的总需求与总供给。199
28、1-2002年,社会物流货物总额从3万亿元上升为23.3万亿元(2003年为29.6万亿),增长6.7倍,年均递增20.4%,大大高于同期GDP15.4%(按现价计算)的年均增速。在社会物流货物总额中,工业品物流总值比重最大,增幅最高,2003年占社会物流货物总额的84.6%。从以上数据说明:物流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1991-2002年,每亿元GDP带动物流需求年均为1.73亿元(“八五”为1.57亿,“九五”为1.71亿,2001年为2.03亿,2002年为2.27亿,2003年为2.5亿),当前,国民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拉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2
29、个百分点,这既说明物流发展与经济发展成正比,也说明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已进入重化工时期,工业品物流总值占的比例最大是与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是一致的,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物流业发展的主体是工业品物流,关注的重点也在工业品物流。(二)社会物流总成本增长逐年趋缓,但占GDP的比重仍处于高位社会物流总成本与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社会物流总成本由运输成本、保管成本与管理成本构成。1991-2002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从5182亿元增加到2.2万亿(2003年为2.5万亿),增长了3.2倍,年均增长14%,
30、高于国民经济增速4个百分点。但这种增长势头趋于减缓,特别是1994年以后增势明显放慢。从物流成本构成看,运输成本占52.6%,保管成本占31.8%,管理成本占15.6%。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从1991年的24%,下降到2002年的21.5%,2003年的21.4%。社会物流总值占社会物流货物总额的比例由1991年的17.1%,下降到2002年的9.5%。从以上数据可以说明: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越高,物流支出也越多,即社会物流总成本同时增加,所以社会物流总成本的绝对值是年年增加的,关键是看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中国2003年为21.4%,而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一般为10%左右,我们高
31、出一倍。反映中国的物流运作水平是极为粗放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低,经济增长付出的物流成本太高。影响中国物流总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是运输与保管(即仓储)成本太高,我们在分析美国、德国、日本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的原因时,得出一个同一的结论,即主要是通过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优化企业物流系统,大幅度降低库存,使库存成本大幅度下降,而运输与管理成本基本上处于小幅波动。而中国,三种成本同时上升。运输成本高反映中国还没形成综合运输体系,特别是多式联运,不仅有体制矛盾,还有运作水平低,空载率高,装备水平差的问题。保管成本高,反映中国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商业运作模式没有根本改变,库存高,周转慢是生
32、产与流通过程的基本特征。管理成本高既反映了政府管理成本,也反映了企业管理成本,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低,人才短缺十分严重。(三)社会物流增加值的增幅高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物流产业增加值由交通运输业物流增加值、仓储物流业增加值、批发物流业增加值、配送加工包装物流业增加值和邮政业物流增加值构成。1991年我国物流产业增加值为2257亿元,2002年为7133亿元(2003年为7880亿),增长2倍多,年均递增11%,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约1个百分点。其中增加值发展最快的是配送、物流加工、包装,12年平均增长17.6%,仓储物流为16%,批发物流为13.4%,邮政业物流为12.7%,交通运输物流为8
33、.6%。物流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的比重1991-2002年平均为24.8%。以上数据可以说明:物流产业增加值的增幅高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说明我国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加速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营业额已占中国物流市场的10%左右。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必然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物流业直接创造了时间与空间价值,创造了国民收入,扩大了经济总量。初步测算,物流产业在GDP的贡献率,“八五”期间平均为8.1%,拉动GDP年均增长约0.8个百分点。物流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物流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一直稳定在20%以上,并逐年增长。“八五”第三产业年均
34、增长9个百分点,其中物流业占2.2个百分点。这说明物流业是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外资进入的一个新的领域,也是民营资本进入的一个新的领域。(四)物流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但投资规模还相对较小,滞后于物流需求的增长1991-2002年,国有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从325.8亿上升到3568.3亿,增长了10倍,年均递增速度达到24.3%。由于投资力度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都取得长足发展,为物流产业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明显存在三个大问题: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物流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要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200
35、4年一季度低了18.8个百分点。物流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2003年为13.1%,长期以来投资规模相对偏小,满足不了物流需求增长的需要,这既是当前造成交通瓶颈制约的重要原因,也是物流成本偏大的重要因素。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2003年我国仅为1344.8公里/万平方公里和10.43公里/万人,而美国为6869.3和253.59,印度为5403.9和21.6。每万美元GDP产生的运输周转量我国为4823吨公里,而美国仅为870吨公里。由于物流运作模式落后,物流设施落后,物流装备落后,我国工业生产中物流活动所占时间为整个生产过程的9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40%左右。综上所述,中国的物流业从总体上仍处于落后状态,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20-30年。但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已迈过起步期,进入发展期,虽然地区与行业之间存在较大不平衡,但发展是好的、快的、健康的,只要各方面形成合力,可以实现中国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