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审计质量管理的实践和思考课题组成员名单组 长:龚宗德副组长:王岳龙组 员:许士杰、潘浩、王连中、戴凌辉执 笔:潘浩摘 要审计质量管理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质量标准,使各项审计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按照预定目标和规定程序运作,以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审计质量管理是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论述了审计质量管理的涵义,分析了审计质量管理的现状,探讨了审计质量管理的内容和重点,总结了审计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审计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建设性思考。关键词:审计质量 管理 实践和思考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它关乎审计形象,体现审计价值,决定审计工作成败,集中反映审计监督在社
2、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审计的未来和发展。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是审计机关追求的永恒目标,而加强审计质量管理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各级审计机关极其重要的审计管理活动。一、审计质量管理的涵义和现状(一)审计质量管理的涵义审计质量管理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质量标准,使各项审计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按照预定目标和规定程序运作,以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审计质量管理是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手段。1、广义上的审计质量管理广义上的审计质量管理是指为保证每个审计项目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而制定的总的控制程序或政策,包括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也就是我们
3、通常所说的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审计的独立客观公正原则、科学的审计项目计划、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完善的审计准则等法律规范。(1)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应当严格按照审计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审计过程中,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应以正直、诚实的品质,严谨的态度、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业务本领从事审计工作,这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基本要求。(2)科学的审计项目计划。审计计划应当紧紧围绕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进行编制,体现审计项目计划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在确定审计项目计划时,应根据年度审计目标进行确定,对应当实施的项目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和可行
4、性研究,以避免审计风险。审计项目计划制定后,必须上报有关部门审核,最终形成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同时,还要建立审计计划执行进度报告制度,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以确保审计计划真正得到落实。(3)专业的审计人员。应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来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审计人员能够及时获得和掌握与审计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判断能力,以满足完成各项审计任务的要求。同时,要建立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体系,实行审计执业资格制度。(4)完善的审计准则规范体系。审计人员应当按照审计准则来开展审计,用审计准则来约束审计行为,确保全面质量管理制度有效落实。2、狭义上的审计质量管理狭义上的审计质量管理是
5、指为使某一具体审计项目按已拟定的总体审计计划顺利进行而制定的控制程序或政策,包括选项、立项、准备、实施、报告、归档等一系列环节的工作效果和实现审计目标的程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项目审计质量管理。项目审计质量是审计质量的核心,抓好项目审计质量是审计质量的落脚点。项目审计质量管理主要包括审计方案的制定、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的审查、项目复核、监督与考核等控制程序。(1)审计方案的制定。审计方案是实施审计前,对审计工作所作的计划和安排,分为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工作方案应当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内容、重点和组织分工以及工作措施,它是整个项目审计的指导性文件。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组根据审计工作方
6、案结合项目具体特点制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文件,用于指导审计人员执行所有的审计程序。(2)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的审查。审计人员通过对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的审核,确保每一审计事项都有充分必要的材料支持。(3)项目复核。复核机构对整个审计项目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复核。复核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是否按照审计实施方案进行实施,对调整的审计事项是否按权限履行了相应的程序;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是否准确,对检查风险的确定是否满足可接受的最低审计风险水平的要求;根据符合性测试结果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描述及执行情况的判断是否正确,审计人员据此所确定的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范围及具体方法的采用,能否保证
7、发现已存在的重大错误及舞弊,结合管理层对已存在的重大审计问题的态度、采取措施的方式及最终对审计结论的影响程度,复核审计评价和审计结果的表述是否恰当。(4)监督与考核。加强审计过程的监督与考核,使所有参与审计项目的审计人员所从事的工作符合审计准则及质量控制规范的要求。这是项目审计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审计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明确审计质量管理的涵义,对影响审计质量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安排,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全面质量管理和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从而实现确定的审计目标。(二)审计质量管理的现状审计质量管理作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现今受到各级审计机关的重视,特别是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
8、量控制办法(试行)出台以来,各级审计机关都在按照该办法的具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积极贯彻落实,主动探索实践,制定了很多较为实际的质量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但从审计质量全面管理和控制的要求来看,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1、审计质量管理风险意识不够强烈近年来,随着审计监督领域的不断拓展,审计项目和任务逐渐增多。部分审计机关由于人员少,任务重,把完成审计任务和查处大案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影响了审计质量。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完成审计项目数量多,打造精品项目少的现象。有的审计人员以查处大案要案为审计工作的唯一目标,忽视了“摸清家底、全面审计”的基本工作思路,往往不能反映被审计
9、对象的真实情况,造成审计监督的死角。2、审计质量管理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对重大审计项目质量管理较为注意,对一般审计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得不够深入、细致;对上级审计机关规定需要检查验收的审计项目或准备参加考核评比的审计项目的质量管理较为注意,对其他审计项目质量管理不够用心;对审计结论和作出审计决定的质量管理上较为注意,对审计程序的全面质量管理不到位;注重对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计目标的实现,而相对忽视应当遵循的审计项目质量管理操作规程,在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制度执行的深度和广度上存在差距。3、审计质量管理责任落实不够到位审计质量责任制度包括审计复核责任制、审计责任考核制、审计责任追究制。这三部分是一个有机
10、整体,环环相扣,相互影响。其中,审计复核责任制是基础,但往往也是执行中最薄弱的一环,有的审计复核工作流于形式,下至审计组组长,上到审计机关负责人对审计复核仅停留在文字修改的较低层次,没有从防范审计风险的角度来理解审计复核的重要性,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缺少现场审计复核。审计责任考核制是审计质量责任制度的关键,但往往缺少细化的考核程序及内容,致使分不出审计项目的质量高低,审计业务质量考核简单理解为机关公务员工作考核,不能使审计责任考核制度成为有效提升审计业务质量的手段。审计责任追究制度是审计质量责任制度的核心,但往往由于责任主体不明确,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还有的有制度没有认真贯彻执行,
11、造成责任无法落实到人。4、审计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适应从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来看,具有一定综合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少,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单一,应对复杂审计工作和提出宏观监督建议的能力比较弱,以单纯的财务会计知识来查错纠弊,就账论账的传统财务审计观念比较浓,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深度得不到提高;多层次、多视角地透视问题不够,对政策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宏观综合分析能力比较差,审计建议往往得不到被审计对象的有效采纳,审计综合报告得不到上级政府的高度重视。5、审计技术手段利用不够充分在信息化的环境下,传统的审计方式已经受到挑战,增加审计的科技含量,推进审计技术进步已显得尤为重要。但计算机审计软件和审计实施系统(AO
12、系统)的运用多数还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在审计管理经验以及审计模块的开发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还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审计系统的效能,因此在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上还有待逐步提高。二、审计质量管理的内容和重点(一)审计质量管理的内容审计质量管理分为全面审计质量管理和项目审计质量管理。全面审计质量管理包含审计的独立客观公正原则、科学的审计项目计划、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完善的审计准则等四方面内容;项目审计质量管理包含审计方案的制定、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的审查、项目复核、监督与考核等五方面内容。从上述九个内容看,我们就可以归纳出审计质量管理的以下内容:1、审计主体的质量管理审计主体是审计活动的执行者,
13、是影响审计质量的根本因素。无论是国家审计人员还是社会审计人员必须坚持独立性原则。对各种问题的处理必须依据客观事实,而不能带有任何偏见。因此审计组织应建立保证审计人员独立性的法律规定,并对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随时予以监督。审计人员应定期汇报自己在工作中是否遵循独立性原则的情况,以及在被审计单位有无应予回避的人际关系;审计组织应与被审计单位保持关系,定期检查审计人员有无损害本组织独立性的情况。审计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掌握充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精通所承担的工作。审计组织应建立严格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与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锻炼,保证审计人员
14、随时掌握与更新履行其职责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并不断提高熟练程度;应建立严格的聘用制度,保证聘用的人员都能胜任工作;还应建立科学的、严格的、与淘汰相结合的晋升制度,通过有效的竞争上岗、项目招投标、整合内部资源降低审计成本(即对审计人员实行统一指挥,集中调配)等方式,优胜劣汰。以保证各阶层的审计人员都能安其位、胜其任、展其能、出其绩。在对审计人员各种素质进行控制的同时,审计机关应设立咨询部门,为审计人员提供当前业务技术发展的信息和有关资料,比如会计、审计、经济方面国内外专家的评论,有关新颁布的法规制度,指导工作的最新手册等。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应能得到权威专家的指导,从而打造
15、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经得起任何挑战的审计队伍,2、审计组织工作的质量管理审计活动的复杂性,要求强化组织工作,搞好审前调查,进行审计方案编制质量控制;根据不同类型的审计项目,进行组织方式质量控制;根据不同审计项目的专业性质,进行审计人员配备质量控制;根据审计方案的要求,对实施过程采取各种方式的质量控制。3、审计业务工作的质量管理审计计划工作、审计取证工作、报告编写工作和报告审定工作与审计质量密切相关。审计计划质量控制,要加强审计工作的计划管理,使审计计划适应审计工作的要求;审计取证质量控制,使证明材料符合充分性、相关性、重要性的原则;报告编写质量控制,要求提出定性定量准确、评价客观、处理意见适当
16、、文字表达清楚的审计报告;报告审定质量控制,就是要建立审定报告的合理运行机制,形成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和决定,把好审计处理关。4、审计质量管理制度的质量管理审计机关本身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审计质量管理制度,对审计工作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要根据审计决策目标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制定有关制度,如审计业务工作作业规范、审计业务考核制度、审计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以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并使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二)审计质量管理的重点审计工作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综合反映。审计是一项经济、监证和评价活动,它涉及各种经济关系的协调和处理,一项审计结论往往会对有关当事人经济乃至政治法律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作为审计人员,
17、我们就要对审计结论把好关,掌握审计结论的特性,努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多年来的审计实践,我们认为,审计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审计实施阶段的质量管理、审计报告阶段的质量管理,依然是审计质量管理的三个重点。抓住这三个重点,就可以形成审计质量管理的链条,环环相扣、节节相连。1、审计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审计的准备阶段是整个审计过程的起点。对于任何一项审计工作,为了如期实现审计目标,审计人员都必须在具体执行之前,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1)对确定审计内容,选择审计范围的工作过程进行质量管理。首先,是接受客户之前的调查。其内容主要有:受审单位的资金、人员、业务量、单位主要人员的流动率、上一次审计时间及审计结论等。
18、其次,执行分析程序。所谓分析程序是指通过对被审单位财务信息与前期可比信息、预计结果、类似行业信息等的比较,研究财务信息要素之间,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来评价财务信息。使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的经营情况获得更好的了解和确认资料间异常的关系及意外的波动,以便找出存在潜在风险的领域。(2)审计成本的质量管理。审计工作既要讲求效率,又要讲求效益,所以对成本预算过程进行质量管理,确定审计方案是否符合经济性原则。(3)对审计人员的委派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在审计实务中,组建审计小组去完成所规定的审计任务,实质上是一个群体决策问题,而要想使群体有效地达成决策,还必须了解影响群体基本行为因素,并进行相应
19、的质量控制。2、审计实施阶段的质量管理这一阶段的关键点是取证。主要工作是:(1)审计人员要始终持一种独立和客观的思想,尽可能排除外界环境对审计人员的干扰,要根据审计计划的要求严格控制各项审计实施业务的进展。(2)对收集整理审计证据本身及其过程进行控制。这是审计工作质量管理的实质和核心,我们要注重审计取证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审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取证判断的过程,审计材料的完整、真实是决定审计质量的关键,一个客观依据为假的条件是不可能得出真的结论。对于审计证据的质量管理主要由以下八个方面:A、审计证据的相关性管理。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就是指证据应有与应证事项形成审计意见这一目标存在密切的关系。B、审计证
20、据的重要性管理。审计证据的重要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证据所反映的性质是重要的;二是指证据所反映的数额是重要的。C、审计证据的可靠性管理。审计证据可靠性即指它的可判断性,因为审计证据的可信赖程度是审计人员对应证事项进行判断的基础。D、审计证据的客观性管理。审计证据的客观性就是审计人员应对一定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客观、真实的描述,而不能涉及任何偏见。E、审计证据的适时性管理。审计证据的空间范围是应证事项或应证项目,与其相对应,审计证据也有特定的时间范围,某一审计证据,只能证实某一时期或某一时点的事项,超出这时间,该证据就失去了其特有的证明力,所以,审计证据的效力与时间是相关关系。F、审计证据的充
21、分性管理。审计证据必须达到一定程度的证明力,才能表达公允的审计意见,而一定程度的证明力的获得又依据一定的审计证据数量,充分性就是指审计人员应获得足够数量的审计证据,以保证合乎逻辑得出审计结论。G、审计证据的风险性管理。控制审计证据的风险性就是要在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充分性、风险性之间进行权衡,以寻求一种最佳均衡点。H、审计证据的经济性管理。控制审计证据的经济性就是看审计证据的效用及其收集、评价的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审计人员应用最经济、最合理的办法,去抉择支持审计结论的有效证据。审计证据的经济性就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必须时刻运用“功能成本分析”技术去收集评价审计证据的成本与取得的收益间的关系。
22、需要说明的是在审计工作中,不能因为证据的经济性而省略重要的审计程序,更不能借口经济性而减少必要的审计工作量,以节省审计成本。3、审计报告阶段的质量管理这一阶段的关键点是控制审计报告与审计证据和工作底稿的一致性,审计定性和审计处理的合理性,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1)对审计报告的编制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加以控制:所引用的有关资料是否翔实可靠;所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审计结论是否恰当。(2)对审计报告的编制进行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审计报告内容全面性、完整性;责任界限要分明,即审计人员应负的责任同会计人员应负的责任严格区分;审计报告的三级复
23、核要落实。从以上可以看出,三个阶段构成了审计质量管理的重点,我们必须按照审计质量管理循环的一般原理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循环来组织和实现审计工作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三、审计质量管理的实践和思考(一)审计质量管理的实践审计是一项专业性、知识性、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担负的责任十分重大,它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且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质量意识。所以,审计人员素质对审计工作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同时,长期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改善审计方式和技术手段,对规范审计行为,加强审计质量管理也具有决定性意义。2005年以来,我们始终坚
24、持以人为本,把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全员现代科技知识、改善审计技术装备,作为提高审计质量、工作效率和规避审计风险的重要内容;在具体项目质量控制上,抓住重点环节,严检深究,严格把关,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为推动金山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不断完善制度,逐步加强审计质量的内部控制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制度建设是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和健康运行的基础。我们立足审计实际,在广泛借鉴兄弟区县成功做法和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在探索中创新,制定了一套重点各异、互为补充、相互贯通的审计质量管理制度,为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提供了保证。(1)职责分明,落实审计执法责任制。我们根据审计工作职责范围,制定了审计执法责任制
25、,对局长、副局长和内部机构中各个职位的权限、职责范围进行了细化,责任到人。这样,从局长到一般工作人员,每个人都明确了各自的工作内容、职责范围和权限,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审计工作步入有序轨道,审计质量也就由局长、分管局长控制转向了制度和程序控制。(2)警钟常鸣,上好审前“一堂课”。为了明确工作重点,确保审计工作质量,有效避免审计风险,我们在每一审计项目实施前,由局长、分管局长和局纪检组给审计组成员上好“一堂课”,进行审前教育。一是点评审计工作方案,对有关具体业务和重点环节进行审前指导;二是强化审计执法和查处经济案件意识,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确保工作优质高效;三是强调审计廉政纪律,做到警钟长鸣
26、,防微杜渐;四是明确审计执法要求,严格审计程序,依法收集和认定审计证据,保证审计证据的客观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力求对问题定性准确。(3)突出重点,强化审计组廉政监督。一是加强廉政意识教育。结合每年一次职业道德检查月活动,开展“增强纪律观念,自觉接受监督”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习审计工作“八不准”规定、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观看警示教育片,增强干部职工的自律意识,做到警钟长鸣。二落实廉政责任制度。局长与科室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科室负责人与审计人员签订了廉洁自律承诺书,建立了廉政责任网络。三是实施廉政跟踪回访。按照审计组廉政责任的若干规定要求,在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的同时,一并发送
27、审计署“八不准”纪律告知书和审计组执行廉洁规定反馈单,征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人员在审计期间执行政策、廉政勤政、执行审计纪律等方面的意见,从而使审计机关的廉政制度执行情况置于被审计单位的监督之下,主动接受被审计单位的监督。四是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征集廉政格言和警句、张贴廉政格言和警句、向审计人员赠送廉政日志和廉政台历,积极营造廉政氛围。(4)公开透明,推行审计执法公示制度。我们在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的同时,向被审计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公示审计组执法人员的姓名、职务等情况,要求他们对有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审计组成员提出回避,以便及时予以调整,确保审计执法的公正性、降低审计风险。同时在审计外网上公布审计
28、程序和审计法律法规,接受社会监督。(5)客观公正,践行审计质量承诺制。审计组工作质量是加强审计工作质量控制源头和基础。为此,我们从今年开始,建立了审计组审计质量承诺制,规定审计组在每个项目实施前,签定审计质量承诺书,承诺审计期间严格执行审计纪律,没有违纪行为;提供的审计报告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审计情况,不截留审计信息;客观公正处理审计中发现的违纪问题,不徇私舞弊;执行审计决定和落实审计意见全面及时,不拖拉;审计资料系统完整,案结卷成,及时归档。(6)严格把关,全面贯彻三级复核制。我们根据审计署的审计复核准则,制定了三级复核制度,对每一个审计项目分别由审计组、业务部门、分管领导三个层次开展复核。对
29、审计程序的合规性、取证材料的准确性、评价的恰当性、处理处罚的客观公正性,整改意见的可操作性等诸多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前移审计复核关口。对审计项目实行审计前、审计中和审计后的全程复核,以促进审计质量不断提高,有效地防范了审计质量风险。以上六条措施,确保了审计质量。2005年以来出具的4份审计移送处理书和1份审计决定书,审计处理处罚均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未发生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在今年市局组织的审计质量检查中获得好评。去年报送的AO应用案例获得审计署2006年度AO案例应用奖,同时获得市局优秀审计项目评选二等奖。2、狠抓学习培训,逐步完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审
30、计干部队伍来贯彻执行,才能显示出其应有的效果。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教育培训,优化知识结构,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作为提高审计质量的切入点。(1)转变认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我们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努力改变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在干中学习,边学边干,使学习成为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事情,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今年上半年,被区委宣传部、机关党工委命名为学习型机关。(2)强力推动,建立自学激励机制。我们制定了鼓励在职干部(职工)学历进修和获取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若干规定,鼓励自学成才。三年来,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有了较大改变。我局现有研究生学历6人,大学本科19人。高级审计师1人、高级工程师1人、审计(
31、会计、经济、工程)师15人,助理审计(会计、经济、工程)师6人。英语6级8人。(3)突出重点,坚持教育培训制度。一是局领导带头学习审计业务知识,发挥学习的表率作用,特别是克服年龄偏大、电脑操作不熟练的困难,虚心求教,努力掌握审计管理系统的操作技能,坚持为全局人员做示范。二是邀请有关专家和市局业务处室的领导讲解审计业务知识和操作要点,参加市局组织的AO系统培训,提高了审计人员AO系统操作能力,大大增强了审计人员学习应用计算机审计的主动性,形成了我想学、人人学的氛围。三是建立了10多个“互教互学”小组,开展“计算机技术以新带老、审计业务以老带新”的“互教互学”活动,促进互动学习,共同提高,审计人员
32、更新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理念,06年基本实现了人人会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审计,个个项目都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审计和在数据库里建立了完善的电子档案的目标。3、注重硬件投入,逐步提高审计管理的技术水平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全面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必须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逐步强化审计质量控制的手段和基础。虽然我区处于全市经济欠发达地区,审计投入与其他区县比相对较少,但我们在审计信息化建设方面始终积极主动、舍得花钱。到目前为止,我局建立了审计管理系统,配备了手提和台式电脑61台、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3个,组建局域网1个,初步实现了公文信息传输无纸化、信息管理自动化,提高公文信息传递时效和综合利用率。改版后“金山审
33、计网”也于去年11月正式开通运行。(1)在思想认识上,增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审计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对审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手工审计已不能适应现代审计的需要,计算机审计将是现代审计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在这个历史潮流面前,我们表现出了应有的事业发展敏锐性和审计职业判断,清醒地认识到:审计工作要出效率、出效益、出成果,必须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扎实走好“科技强审”这步“棋”。(2)在经费安排上,优先考虑信息化建设的需要。2005年,区委、区政府就把审计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推动全区审计工作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在经费投入上加以确保,投
34、入135万元于年底建成了审计管理系统,在全市区县审计局中率先实现了现场审计实施和审计管理系统交互。(3)在项目建设上,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我们在建设审计管理系统中,得到了市局领导、市局信息中心、区信息委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市局吴茵蝶副局长亲自陪同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主任王智玉、软件处处长杨蕴毅、中软国际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晖到我局检查“金审”一期工程建设情况;市局信息中心不仅多次上门指导“金审”一期工程建设,还派出技术人员专门为我局人员培训AO系统;区信息委为我局解决了服务器存放场所,节约了建设费用;区人事局为我局招聘了一名系统管理员。(4)在全面运用上,利用OA系统控制项目质量。一是利用A
35、O软件开展项目审计。2006年实施的审计项目都在OA中进行项目立项、编写审计实施方案,审计组在现场审计时,从OA下载与审计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专家经验;审计组在运用AO实施审计过程中,按照要求编写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收集审计证据;在审计项目实施完成后,在OA系统中形成电子审计档案,做到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一致;整个审计过程都通过OA系统进行管理,既规范了审计业务管理的内容和程序,又提升了审计质量和审计工作效率。去年,我局在对某镇下属资产公司审计中首次使用AO系统与AO系统互动的审计方式,充分运用AO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对该公司的电子账目进行分析,发现该公司副经理俞某伙同他人以弄虚作假手段套取集
36、体资金进行挪用和贪污的违纪违法问题,我局迅速将这一重要线索移交有关部门处理,挽回集体经济损失300多万元。去年,我局在OA系统中建立审计项目50个,对所有项目实施了现场管理,共上传数据包356个,累计登陆的次数达到15434次,共录入和处理公文2946份,计算机审计面达90%以上。二是运用OA系统开展审计联系工作 。我们按照区政府关于建立与被审计单位联系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审计联系制度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充分利用OA系统现代审计管理手段,通过大量的信息收集和分析,使被审计单位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了“早发现、早纠正、早规范”。仅2006年就提出审计联系意见282条,提供审计咨询服务24
37、次,规范了55家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共调整16家被审计单位不规范资金达8080万元。同时,我们在全面运用OA系统的过程中,针对存在的不足,于去年底对OA系统进行了二个方面小的升级,挖掘OA系统的潜能,为审计工作服务。一是升级审计联系制度数据库,有利于积累联系单位财务信息资料,为实施审计联系制度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重点审计项目创造了条件。二是在OA系统中增加了工作计划管理模块,要求审计人员在OA系统中安排和调整每周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实行二级检查、监督制度,局长、分管局长检查、监督科室负责人每周工作计划的执行,并对执行情况在OA系统中进行点评;科室负责人检查、监督副科长以下审计人员每周工作计划
38、的执行,并对执行情况在OA系统中进行点评。通过OA系统工作计划管理和监督执行,促进审计人员按照工作计划落实工作措施,推动工作有效落实。4、突出重点环节,逐步强化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多年来,我们在审计质量控制方面,坚持从基础抓起,通过制度规范,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改善设备技术手段等逐步推进。在具体项目实施上,我们坚持突出重点,严格审计程序,狠抓四个重点环节。 (1)认真制定审计方案。审计方案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中起着“龙头”作用。我们坚持在充分开展审前调查,积累基础资料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审计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可操作性,进而细化审计内容,把对实现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确定为重点。 (2)依法
39、获取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获取的,用以说明审计事项真相,形成审计结论基础的证明材料,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也是审计复核的重点。因此,我们要求审计人员一要明确审计取证的范围,有针对性地收集与审计事项相关的审计证据;二要明确审计证据的转化方式,收集能够证明审计事项的原始资料、有关文件和实物等原始证据,使原始证据转化为其他便于收集的审计证据形式,既保证其证明力,又减轻审计人员工作量,提高审计取证的效率。(3)加强审计过程监督。坚持推行审计日记制度,加强对审计过程监督和现场审计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途径。虽然目前处于试行阶段,审计人员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但通过近半年的强行入轨,不仅进
40、一步增强了审计人员的自律意识、职责意识、风险意识,而且也进一步提高了审计行为的规范性、审计程序的严肃性、审计过程的效率性,进而增强了审计质量控制的有效性,保证了审计工作的质量,降低了潜在的审计风险。(4)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审计报告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目标实现和审计成果的转化,特别是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实施以后,审计报告从审计机关的内部业务文书变为对外发布的审计法律文书,其作用与以前比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已成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最终环节。(5)强化审计整改工作。完成审计整改是落实审计成果的最终体现,要切实加强对党政领导批示意见、审计决定、审计查明问题的整改
41、、审计意见建议的采纳及移交纪检司法机关处理案件的跟踪督办,将其作为巩固审计成果、扩大审计影响的一项具体措施,切实促进有关部门、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二)审计质量管理的思考我们在审计质量管理和控制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实践,但随着审计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审计领域的不断拓展,审计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必将面临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和进一步探索。1、创新观念,提高对实施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审计项目质量是整个审计工作质量的基础。涉及项目质量高低的因素很多,审计人员的因素、管理制度的优劣、审计环境的好坏等等,项目质量管理是审计体系完善的客观需要,是确保审
42、计工作深入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是促进审计项目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当前,影响项目质量的原因很多,从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看,如前期调查不充分、内控测评的利用率不高、现场审计深度难以控制、现场审计信息资料不能全面反映、审计程序不够规范等等,多年来,上述问题因人而异、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各个审计项目中。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审计要求不明确、责任不到位的情况下,审计质量的高低只能依赖于审计人员的经验积累、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了。然而,这种依赖的风险是很大的。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对审计项目实施过程的审计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通过制度减少行为的随意性,减少行为的不作为,减少行为的不到位,促进项目质
43、量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减少审计项目责任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失误。从目前的审计项目考评看,一般停留在对审计程序、归档程序和文书格式的考核上,项目的深度、项目的风险难以考核,虽有责任追究制度,但由于责任难以度量、责任的反馈没有正常的渠道,且反馈期不定,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真正的追究其实是很难的。因此,提高项目质量,不能把落脚点全部放在责任追究制上,必须要建立一套相对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实现预期审计质量。三是杜绝审计人员的循私行为。审计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也是在社会大背景下开展的,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审计机关同样存在着廉政建设的问题,并且,监督的腐败其危害性更大,审计工作的廉
44、政建设任务更加重要。在审计实践中,由于个别审计人员政治素质较低,以审计做交易的现象并不少见,影响了审计机关的形象。建立相对严格的项目质量管理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审计人员严格执行程序、履行责任,使得一些不如实反映审计问题、与被审计单位非正常沟通的行为受到制约,甚至成为不可能。审计项目质量管理的导向应该是:既能约束、控制审计人员的违规行为,又给审计人员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对每个人的成绩和过失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衡量标准,以此来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强化责任。2、创新制度,把握好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建设中的几个原则。实施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对规范审计项目实施的程序、方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
45、提高项目质量的基础。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规范性的原则。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第一,要明确实施审计项目的规范程序,及违反规范程序所承担的责任;第二,要明确审计项目质量的规范标准,这个标准也许不是目前所能达到,也许不是每个项目都能达到,它是作为一个标杆要求每一个审计项目;第三,要明确审计项目质量的考核规范,实施项目质量管理需要严格的考核,考核过程需要规范考核标准、考核程序和考核结果的运用。规范性原则,要求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严谨、科学,对审计项目有着较强的规范性。二是可操作性的原则。项目质量管理制度约束的是比较复杂的审计过程,这个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能全控的,会
46、有许多不定因素,而制度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可能性,因此,制度的制定应当提倡对项目的总体把握,尽量减少繁琐的细节,应当注意突出审计效益,减少在枝叶问题上的约束,应当重视对审计行为要求的简明可行,避免因要求过细而增加审计的无效工作量,加大审计成本。三是审计风险防范原则。项目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防范审计风险是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方面审计对象呈多元化趋势,对审计工作规范化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改革推动着一些政策、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也由平面向立体层面发展,此外,政务公开、阳光审计也要求审计工作经得起指正和监督。这些新时期审计环境的变化和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审计
47、的风险,要求审计机关以审计规范化、法制化来应对,因此,审计质量管理制度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要首先完善对审计风险的防范要求。四是明确审计责任原则。审计项目质量管理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落实审计过程中的审计责任,在这里,责任有两个含义,一是按照项目程序的设置,明确各个审计阶段审计组的责任,二是按照审计项目的分工,明确每个审计人员在该项目审计中的责任。通过落实审计责任,减少审计过程的随意性和“情绪”化,促进审计组和审计组的每一个成员尽职尽责。五是便于实施、便于考核的原则。考核是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很重要的内容,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情况必须通过考核来确定,每一个审计项目的优劣也必须通过考核来甄别,因此,
48、考核工作的科学与否、公平与否对实施项目质量考核举足轻重,这就要求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内容要具体明确,要便于实施、便于考核,而对目前一些存有歧义的、模糊的、有争议的内容可暂时放一放,经过一个时期的讨论再纳入,使项目质量考核可行而有效,从而促进项目质量管理实施到位。3、思维创新,重视实施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解决好制度管理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审计项目的实施不同于生产流水线那样容易量化,便于制度管理,它是一个由审计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计人员的经验、审计人员的敬业精神、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是任何制度所不能约束的,而这些在审计过程中又往往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实
49、施项目质量管理要注意解决好制度管理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要使制度管理铺就的工作的轨道,既规范审计行为、有效防止审计风险,又要给审计人员一定的发展空间,使每个人的审计智慧得到充分的施展,并使每个审计人员的发展、成绩和过失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从而促进整个审计工作的规范、深入和发展。二是解决好制度管理与审计实践活动的相适应问题。当前的审计工作正处在传统审计理念、审计方法的转变时期,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与当前的审计实践相适应,既要适合目前审计工作力量不足、审计过程约束不宜过于繁琐的现状,又要为转变时期观念创新、技术创新打好基础,鼓励审计人员向更科学、更进步、更有利于审计事业发展的方向努力,落后于审计实践和超越审计实践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