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漫话衣饰.pdf

上传人:微能四上 文档编号:13490621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PDF 页数:46 大小:11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漫话衣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漫话衣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漫话衣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代服饰缂丝缂丝,又称刻丝、克丝、剋丝,它是用蚕丝作原料,用结织技术织造的一种高丝显花织物。它造型优美,织作精致,既是纺织物,又是艺术欣赏品,故成为最受人们珍爱的丝织工艺品之一。缂丝的织造一般以本色丝作经,彩色丝作纬,用专门的小梭根据花型色彩逐次织入,织物上常会因垂线的花纹轮廓留下纬丝转向时的断痕,形成 “通经迥纬”的结构特征。这种结织技术出现于汉代,用于毛织,唐代移用于丝织,宋元明三代达到发展的高峰。缂丝的花纹、图案基本上采用画家的绘画作品,也就是把绘画移植到丝织上,用丝织来表现绘画。故其纬线依据绘画的色彩而选用彩丝,彩丝的色泽选择范围一般达 1000 多种,甚至多达五六千种。由于色彩花纹富

2、于变化,故虽织百花,可以使其不相类同,而且因留有纬丝转向的断痕,层次分明,有如雕刻一般,且有强烈的立体感,从而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缂丝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誉。宋人庄绰的 鸡肋篇中说,刻丝 “以熟色丝经于木棦之上,随 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线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元人孔行素在 静斋至正直记中说,刻丝有数种, “有数品颜色者,有止二色者, (皆)宛然如画。”明人张应文在 清秘藏中说,刻丝 “不论山水、人物、花鸟”,皆 “生意浑成”。可见缂丝艺术价值之高。当然,要用细细的彩色丝线,一根一根地织出花纹图案,还

3、必须按原画织出色彩的浓淡和变化,是极其不易的。一个熟练的织工,要织一幅缂丝,往往得花数月的时间,而织一幅较复杂的图案,则得花上 1年以上的心血。 鸡肋篇中就说: “如妇人一衣,终岁可就。”这样,也就更增添了缂丝的珍贵。现存传世的缂丝珍品,有唐代流传日本的 “七条织成树皮色架裟”,有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北宋 “紫天鹿刻丝”、南宋沈子蕃的 “梅鹊图”、朱克柔的 “莲塘乳鸭图”、以及明代钩摹宋人赵昌的 “四季花鸟卷”,有明十三陵定陵出土的龙袍等。历史上,缂丝技术的传播面很广,南北皆有,甚至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也能织造。但随着历史的推移,这一独特的织造技术几乎失传。近年,在江浙一带,缂丝技术重又受到重视

4、,并有一定的发展。原始衣着衣着从这里开始若干万年前的原始人,最初用来做衣服材料的是树叶和兽皮。树叶随手可得,取之不尽,兽皮是猎取食物后的副产 品。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把树叶和兽皮缝纫起来成为衣服了。缝制衣服少不了针和线,原始人哪里来针和线呢?北京郊区有个叫周口店的地方,这里龙骨山的山顶洞曾是 5 万年前人类聚居的一个洞穴。考古学家在那里发现了山顶洞人使用过的骨针。这枚珍贵的骨针长 82 毫米,比现在的钢笔杆稍短一点,针粗约 3.3 毫米,与当今结绒线的扦子差不多。针身光溜溜的,针眼很细小,针尖极锋利。它是由一根坚硬的鹿骨在青石板上硬磨出来的,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发掘物中,线已无踪迹可寻,根

5、据史书记载它是用野兽的筋或是撕开的兽皮做成的。有了树叶或是兽皮作材料,有了骨针和筋线,再加上原始的石刀等工具,按人体样子缝制衣服也就不难了。这就是人类最早的 “衣服。”夏日葛衣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已经学会利用天然植物纤维来作衣着材料了。最先发现的就是葛了。葛是一种野生植物,它的根茎里含有淀粉可以食用。人类最早是挖取它的根茎作为食物,直到现在还有些地方山区的人在食用它,称之为葛粉。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当葛藤在沸水中煮过后,它的皮会变软,还可以撕扯成一缕缕光洁如丝的纤维,再用手搓,就可以成为纱,把纱横一条竖一条地编织起来,就成为原始布。据考证,在 6000 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发明了葛布的制作方

6、法。而到商周时代,葛布已经成了当时缝制衣服最重要的材料了。到了周朝时,还专门 设置了一个叫 “掌葛”的部门,专管平民和奴隶们种植葛藤,生产葛布。这样一来,葛布生产的技术也进一步提高了。根据葛纤维的粗细和质量不同,人们生产出了不同品种的葛布。例如,奴隶和平民穿的葛布用粗葛纤维纺织而成,称为 “绤”;奴隶主和王公大臣穿着由细纤维纺织成的葛布,叫做 “絺”。奴隶主还规定,只有穿絺的人才能进出衙门,议论国事,穿绤的奴隶和平民没有资格染指国事。到了汉、唐,虽然丝绸等纺织物已较多了,但劳动人民夏天穿着的基本上还是以葛为主的衣服。中国草苎麻是我国的特产。国外久慕苎麻布的盛名,因此,把它叫做用 “中国草”织成

7、的布。苎麻布的发明,比葛布要晚一些。这是因为用苎麻织布的过程远比葛复杂,特别是苎麻纤维外面有一层胶质保护着,不像葛那样,经简单蒸煮处理后就能成为可纺织的纤维。所以直到泰汉时期,苎麻布才开始普及到民间,这比葛布要晚 2000 年。1972 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郊区马王堆,考古工作者发掘了汉代的驮侯夫人墓,除得到许多奇珍异宝外,令人格外惊奇的是竟然还有几块苎麻布,其布妙之细腻,质量之精美,让见到的人无不喷喷赞叹。据考证,这是生产苎麻布的办法已不是用自然发酵法 (用细菌作用)除去胶质了。生产过程大致上是这样的:将苎麻的外皮剥下来,用石灰或是草木灰加水一起来烧煮,进行脱胶,然后把麻缕用清水洗净,排放在竹

8、帘上,半浸在水中日晒夜收,利用日光中的紫外线产生臭 氧来漂白,最后再拆成纤维,纺成纱,织成布,即所谓苎麻布。古人规定布幅宽 2.2 尺,内有 80 根经纱的叫做 1 升, 160 根的叫做 2 升,以此类推。升数越高,自然是布越细,质量也越好。一般来说, 7 升 9 升的苎麻布质量为下等,供罪犯和奴隶穿着。 10 14 升的属中等,供一般平民穿着, 15 升以上的为上等,叫缌,供有钱人或是官吏穿着。 30 升的最精细,只供皇帝、王公大臣们穿着。马王堆驮侯夫人墓里出土的苎麻布为 23 升,还不是最好的,但在那时也要花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才能织成。唐宋以后,苎麻布的生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

9、很大提高,而且品种繁多,花样百出。例如浙江诸暨的 “山后布”精巧纤密,广西南宁的 “练子布”轻凉美观,广东出产的 “鱼冻布” “光滑洁白,勤洗发亮。总之,用 “中国草”苎麻织成的布,誉满全球,可称为中国一绝。诚然,无论是葛布或苎布,还都有一定的缺点。例如人们对它染色常感到很难,不容易做成彩色纷呈的布。就在葛布和苎布盛行时,另一种更美丽、更珍贵的衣料已经崛起了。它是衣着材料中的一颗明珠。它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又一伟大发明丝绸。丝绸的发明在几千年前的黄帝时期,我国北方有个名叫西陵的部落。首领的女儿嫘祖,是个聪明、温柔而又勤劳的好姑娘。有一天,嫘祖与邻里姑娘们一同上山采撷野果,忽然看 到一株桑树上

10、蠕动着一条条白白胖胖的小虫。它们有的在啃食桑叶,有的像在睡觉,有的竟吐出一根根白色的细丝。此后,嫘祖每次上山,总要仔细观察这些小虫的情况。不久,她惊喜地发现,整棵桑树上上下下竟挂满了白皑皑的小球。嫘祖小心地把小白球采回来,抽拉出一根根晶莹洁白的细丝,然后再把细丝横竖交叉编成 “布”。嫘祖把这可爱的小虫取名为蚕,蚕吐出来的细丝织成的 “布”叫做绢。嫘祖把绢献给了黄帝。黄帝非常高兴,同时喜欢上了这位漂亮又聪明的姑娘,他派人去向西陵氏酋长求婚,酋长和嫘祖答应了。从此,嫘祖成了黄帝的妻子。在黄帝支持下,嫘祖把野生的蚕移到家里养育。她了解掌握了蚕生长的全过程卵、幼虫、成虫和蛹四个阶段,学会了采集桑叶喂养

11、蚕,使之吐丝造茧。嫘祖除总结出一套养蚕经验,还发明了有关养蚕和缫丝的工具,如:蚕室、蚕架、蚕箔、桑器等等。这些一直流传下来,有的至今还在采用。嫘祖发明养蚕缫丝虽只是传说,但我国在 6000 多年前就已学会养蚕则是确实的。 1926 年春天,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发掘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时,发现了一枚有半个花生荚那么大的一个蚕茧,说明那时已有人工养蚕了。在1985 年发掘的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洋 4700 年前遗址中,发现了丝带、丝线和绢片。这些都有力地证明我国劳动人民正是发明养蚕、缫丝和织绢的鼻祖。世界各国养蚕缫丝等技术大都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大约 2000年前传到越南, 1800 年前传到朝鲜和

12、日本, 1500 年前传到中亚, 1400 年前才传到欧洲。蚕丝确有许多优点,例如它轻盈、易染色,可做成五光 十色的绢帛,十分美丽光洁。但是,蚕丝的产量毕竟有限,一头蚕以一生精力奉献的蚕茧,只能抽出大约 0.5 克的丝。一个人穿着的蚕丝服装,该要有多少只蚕宝宝吐的丝啊!所以,丝绢服装价格昂贵。那么,难道就没有价廉物美的衣着材料了吗?绵羊果“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这首脍炙人口的民谣,道出了棉花的作用。棉花是哪里来的?它又是怎样被纺成纱、织成布的呢?原来,棉花的 “老家”在南美洲的秘鲁和亚洲的印度。早在四、五千年前,当地人民就开始种植它了。棉花还有个雅号叫 “绵羊果”。

13、也许是它能结出一种白色绒毛像羊毛似的果实,而且暖融融也像羊毛一样,所以叫做 “绵羊果”。公元前 2500 年,亚历山大东征到印度时,棉花随之传到欧洲。从此,欧洲人才开始认识并种植这种可以衣被天下的 “绵羊果”树。欧洲人见它结出的果实有软绵绵、令人舒适的感觉,所以给它起名为 cotton (棉花),也就是和谐舒适的意思。棉花在我国海南岛的土地上生长也足足有五六千个年头了。在夏禹时代(距今约 4000 年前)海南岛少数民族首领将棉花作为礼品贡奉给中原君主夏禹,那时海南岛上的人们不仅能种植棉花,而且能用简单的方法制成粗布幅布了。在秦汉时,中原统治者常常勒令海南少数民族进贡这种幅布。到了三国时,棉花种

14、植已经遍及两广和福建等南方各省,唐宋以后,更是普及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纺织染色技术也都 有了进一步提高。这时,有一个最值得人们称颂的女纺织改革家名垂青史,她就是江苏松江县的黄道婆。松郡棉布“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找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一首在上海一带民间世代相传的歌谣。歌谣中的黄婆婆就是 700 多年之前,我国女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对于这位我国古代的平凡劳动妇女,在封建统治阶级编写的历史里,尽管没有一页关于她的记载,但是这首人民歌颂她的民谣,却一直流传到现在。黄道婆生于南宋末年间,是松江乌泾镇 (今上海县华泾镇)人。她出身贫困,为生活所迫,十二、三岁起就给人当童养媳。白天干活,晚上纺纱织布

15、,担负着繁重的劳动。当时的纺车是脚踏的很笨重,对于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来说,这活计无论如何也是十分繁重的。黄道婆的公婆对她不好,丈夫也要打骂她。一次她被公婆、丈夫毒打后,锁进了柴房,她再也忍受不了这种非人的生活,决心逃出去寻找活路。半夜,她在墙上掏了个洞,逃了出去,躲进一条停泊在黄浦江边的海船上,随船来到海南岛南端的崖州 (今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崖县)。热情好客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黄道婆,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她,而且把他们的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在当时,云南和海南岛的兄弟民族,已积累了一套棉花纺织加工技术,就纺车来看,已有直径在 30 到 40 厘米的小 竹轮纺车,以适应棉纤维比

16、丝麻纤维短的纺纱需要。岛上的黎族妇女几乎都会纺纱织布,她们织的彩色床单和围布尤为精美,经常远销内地,很受人们欢迎。黄道婆看到黎族妇女的的技术比自己家乡要先进得多,就虚心求学,并融合黎、汉两族人民纺织技术的特点,逐渐成为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二三十年的时光过去了,黄道婆由少女变成了中年妇女,她思乡之情日深。在公元 1295 年间,她终于带着黎族人民的深情厚意和先进的纺织技术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乌泥泾。这时候,元王朝的统治者重税勒索,要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江西等棉花种植区每年交纳 10 万匹棉布,江南人民的苦难更加深重。黄道婆带回的纺织先进工具和技术,使这里的棉纺织业发生了一场重大的变革。黄道婆的改革

17、主要是四个方面:轧籽、弹花、纺纱、织布。在轧籽技术上,黄道婆教人们用铁杖擀棉去籽,来代替过去的手工剥籽;后来又创造出一种轧棉籽用的搅车,这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弹花技术上,她改变了原来那种一尺多长的小竹弓,代之以四尺长的大弓,并用绳弦代替线弦,用檀木加工成击弦弹棉的槌子。弹出的棉花均匀细致,保证了棉纱的质量。在纺纱技术上,她把纺麻的脚踏车改造为三锭三线的脚踏式纺车,使纺纱效率提高三倍,这种新式纺车在松江一带得到广泛应用,据说这种纺车在当时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工具。后来,在元仁宋皇庆二年 (公元 1313年),著名农学家王祯在他所著的 农书中还介绍了这种纺车,并附有 图样说明。现代的机器纺纱

18、,除了新颖的气流纺外,其机械形式仍离不开锭子和它的传动。只是由于机械的动力大,锭子数目更多,速度更快罢了。把古代纺车和现代纱相比,现代传动锭子的滚筒就是纺车竹轮的替代。在织布技术上,黄道婆结合传统的纺织方法,总结了一整套 “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方法传授给人们。乌泥泾的妇女在黄道婆的热情指导下,学会了织被、褥、 带、幔等棉织品,在这些棉织品上缀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各种美丽的图案,鲜艳夺目,栩栩如生。附近上海、松江、青浦、太仓、苏杭等县竞相仿效,产品远销各地,备受欢迎,特别是她们织的被更是质量精美,被人们誉为 “乌泥泾被”而驰名全国。松江一带因之而成为全国棉织业的中心,历经几百年而不衰。

19、十八、十九世纪松江布更是远销欧、美,获得很高的声誉。人们称颂“松郡棉衣、衣被天下”。翻开中国古代的纺织工艺技术史,我国古代女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对改革棉纺织业的功绩应占一席之地。她去世后,家乡的人民为她举行公葬,还在镇上替她修了祠堂先棉祠,表达芳动人民对她的怀念和敬佩。印花术的发明最初,人们是靠手工用笔把图案画到织物上的。这样做是十分麻烦的,如果能直接把花纹图案配上颜色,一下子搬上衣服,那该多方便。早在商周时代,我国的士大夫就盛行用印章。如写信、发布命令、公文来往都得盖上印章。到了战国时代,不知是谁受此启发,开始把图案刻到一种凸出来的木板上,然后蘸上染料往衣服或布料上 “盖图章”。这也许就是最早的

20、印花法吧!到秦汉时期,人们感到有些花纹用凸版印不好看,又仿照印章的阴文,创造了凹板印花技术。但是,无论用凸板还是凹板印花,都得像刻图章那样,一刀一刀刻好图案,才能蘸上染料印花。这多麻烦啊。更不方便的是,花版不可能很大,一次只能印一小块花样,每次还得对准。所以,那时印 花工艺既费工又费时。质量虽不好,但也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穿戴。长期以来,印花技术一直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到了近代古老的印花技术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历史的脚步在催促印染技术来一番革命。吸墨水滚筒的启示18 世纪初的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确立,纺织业也跟着兴盛起来。英国出品的各种布匹远销世界各地。但是纯手工操作的印花方法无论如何也满足

21、不了市场的需要。纺织厂工程师贝尔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解决英国纺织业的头等难题。多次的失败使他无计可施。突然,一件偶然性的小事,竟使他茅塞顿开。1886 年的秋季,有一天贝尔陪老板到纺织同业公会去洽谈一笔生意。一清早,他们就坐马车来到公会。生意谈得很顺利,当即拍板签订了合同,在签字时,贝尔手里的鹅毛笔蘸墨水太多了,竟有一滴洒在了合同纸上。贝尔赶紧取来吸墨水滚筒滚了两下,把墨水吸干,然后顺手把滚筒放在一张白纸上。滚筒晃了两下,白纸上留下了清晰的黑墨水印。就在这一瞬间,贝尔发明的心弦被墨水滚筒拨动了。他突然一跃而起,高叫 “有了!有了!”原来贝尔想,如果把图案刻在圆形金属滚筒上,让它蘸上染料,然后再在布

22、上一圈圈地转,图案花纹不能接连不断地印在布料上了吗?贝尔立即请来技师们,先制作一套木头模型进行试验。从试验中不断吸取经验,作出改进,最后终于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印花机器。这台机器用一个马达带动,主要部件是 3 个滚洞,一个刻有花纹,一个涂擦染料,还有一个负责传送布 料。新机器开动了,印花布像瀑布般倾泻出来,一下子提高生产效率 10 多倍。西蒙和平版网印贝尔的印花机解决了印花的速度问题,但是在质量上还比较差,许多科学家就在提高印花质量上动开了脑筋。西蒙是英国印染厂的一个普通工程师,他在工作实践中,深感贝尔的印花机速度虽快,但印花的精美程度要比手工操作的镂板印花逊色。能否想个法子将两者优点结合起来,

23、做到既快又好呢?看来问题的关键是花版材料。几个月过去了,西蒙想了各种办法,做了各种实验,都未能成功。他选用铁皮,铁皮雕刻困难,改用硬纸板,质地又太脆,易折易断为了解决制版材料,真是伤透了西蒙的脑筋。他经常上街东游西逛,想找到一种适合作花版的材料。一天,他逛到东方艺术品商店,发现一幅极其精美的中国丝绸,料子很薄,而所织的图案又极为优美。西蒙欣赏它时,突然来了灵感,能否让丝绸和纸板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全新的镂刻花版呢?可丝绸怎样和纸板结合呢?又经过几天的冥思苦想,西蒙想出一个用桐油纸板和网状丝绸结合的办法。纸用桐油浸泡后牢度大幅度增加,把它贴在网状丝绸上面,纸板可以雕刻,丝绸则以柔克刚,增加花版的柔

24、韧性。两者相辅相成,岂不妙哉!不久,平版网印机诞生了。它既轻便、又灵活,用来印被单、印花布,又快又好。这种 1901 年诞生的印花机直到本世纪 60 年代,还在印染厂为人类效力。斯托克厂的改进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进入了本世纪 60 年代,离西蒙发明平版网印机足足有 55 个年头了。这时,印染工艺又有了新的发明。1962 年春天,荷兰一家名叫斯托克的工厂会议室里正在举行董事会,会议的议题是如何提高产量,摆脱工厂的经济困境。会议一开始,董事长兼总经理就点了总工程师的名: “托尼先生,请您说说如何增加产量,让工厂摆脱经济困境吧。”托尼思考了一会儿后说: “办法不外乎两个,一个是增加印花机,另一个

25、是革新印染技术,改造印花机,使它运转得更快。”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最后董事长作结论说: “增加印花机,得增加工人,还得增加投资,这是本厂目前无法做到的。唯一可行的是改造印花机,希望通过新技术来提高产量。这个任务就交给托尼先生完成吧。”董事会一散,托尼就马不停蹄来到实验室召开会议讨论。工程师斯诺认为:平版网印机用了 50 多年了,机速每分种只有 10 米。改用辊筒, 160 千克的辊筒太笨重,换花样十分不便,而且印花质量不好。出路只有革新目前使用的平板网印机。话是这么说,但究竟怎样革新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8 个月过去了,一点没进展。董事长十分恼火,竟下令限在 3 个月内想出革新措施,否则要

26、唯托尼是问。托尼没办法,只好来到生产第一线听取工人们的意见,一个工人提出:“我看这并不难,把印花网板装在辊筒上,不就 两全其美了吗?”这真是 “苦思无良策,兼听有灼见”。受此启发,托尼马上召开技术会议,工程师们决定把平版印花机和辊筒印花机结合在一起,做成金属圆网印花机。新机器不仅在质量上胜过平版网印机,而且提高速度几十倍。古为今用转移印花的发明您玩过印花纸那玩意儿吗?它是一个有趣的玩意,印花纸上早已画好虫兽花草等图案。你只要花几角钱,到店里买几张印花纸,用水把它润湿,再复盖到白纸上,轻轻地按压一下,小心地把印花纸揭开,那栩栩如生的花纹图纹那转移到白纸上去了。印花纸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发明。想不到这

27、个简单的玩意儿,到了现代会引发一项印花新技术转移印花的面世。故事发生在本世纪 50 年代,法国马休勒尔公司的技术研究室。马休勒尔公司是当今法国的一家大公司,主要经营纺织品。公司下属好几家工厂和研究室,印染厂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印染厂印花技术上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用哪种印花技术,都必须先把染料溶解在如水、苯等溶剂中,因此,印花时染料会随着溶剂渗出来,这样印出的花纹就有模糊的感觉。如果花纹很细,那简单就无法印染。这个问题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解决。有一天,马休勒尔公司一位不知名的技术员在巴黎街头闲逛。经过华人聚居区街头时,看到华侨孩子在玩印花纸。这玩意儿是如此巧妙,一下子给了这个技术人员启迪:是

28、不是也能照此办理,将花纹转移到布料上呢?不过这么做还存在染料在溶剂中的扩散的问题。应该发明一种染色牢固,又不随溶剂扩散的新染料才好。整个公司研究室立即动员起来,公司也作也承诺:谁能解决上述问题,将获得 10 万法郎的高额奖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奖金刺激下,人人动足脑筋。很快有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提出一条建议:不要用水、苯等溶剂来溶解染料,而改用一种特制的胶水,问题岂不迎刃而解了吗?不久,一种树脂型胶水问世了。把各种染料跟它拌和起来,按设计图案先印在纸上,然后把布垫在图案纸下面,用压烫机一烫,印花纸上的花纹图案就转移到布等织物上了。这个方法使用方便,效率又高,而且能印出特别精细的花样。更值得一

29、提的是,这种转移印花技术可以在家庭里使用。只要家庭主妇购来现成的转移图案纸,压在白布上,用家用电熨斗一烫,就可方便地印出各种花样来了。转移印花技术,真是一项古为今用的发明。中国人的两大发明扎染和蜡染在印染技术上,中国人有两项独特的技艺是别国所没有的,那就是扎染和蜡染印花。扎染印花的发明约在东汉时期。据说:有个县官下乡去办事,无意中发现一个人穿着一件有奇特花纹的衣服,非织非印。这引起了县官的好奇心,于是他问老百姓,这种奇特的花布是哪里来的?老百姓告诉县官说,在不远处的一个镇上,住着一位叫小娟的姑娘,她跟父亲开了一爿染布店,只有她知道怎样造 出这样的奇特的布,别人是不知道的。县官便立即派人找来小娟

30、姑娘,询问她是怎样将绢绸花纹弄得如此怪异的。因为是 “青天大老爷”查问,小娟姑娘不敢再隐瞒了,只好告诉他自己发明新印染方法的经过。有一天在染绢绸时,一不小心将一块还捆住的绸子掉到了染缸里。小娟生怕父亲责骂,便赶紧捞了起来,拿进自己房内慢慢地解开查看,扎得紧的地方,没有染到颜色,未扎的地方染上了颜色。让人感兴趣的是,颜色的深浅随扎紧的程度而变化。聪明的小娟姑娘受此启发,在征得父亲同意后,经过试验,竟发明了一种奇特的扎染印花法。用扎染法染出的绸布花样变幻莫测,深受人们欢迎。小娟姑娘发明的扎染印花技术大体上是这样的:按一定花纹的要求,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绳索,将织物按需要或松或紧、或多或少捆扎起来,然后

31、浸泡到染缸里,经过一段时间,一块新颖奇特的花绸布就脱颖而出了。县官听说以后,很赞赏小娟姑娘的聪明能干,并立即让她印染一些绸料,进贡给皇帝。皇帝一见大喜,便把这个县官连升三级,而小娟家的印染铺,便成了皇家的专用店铺了。以后,扎染技术得到逐步改进和革新,成了中国印染技术上的一大发明。蜡染的发明也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故事也是发生在汉代。在河南省少林寺附近的嵩山脚下有个小镇,镇上住着一位 50 开外的老人,开个小染坊谋生。老人有 16 岁的小女儿,名叫巧珍。巧珍姑娘人如其名,心灵手巧,可惜读不起书,只好跟父亲写字画花。她画的花活灵活现,深得邻里们喜欢,因此 常常有人请她画枕套花样、鞋面花样等。巧珍姑娘心

32、地善良,对来求她画花样的人,总是有求必应。有一天晚上,小染坊生意繁忙,父女俩只好点起蜡烛开夜工。巧珍把一匹匹布解开,有条不紊地丢进染缸父女俩正干得甚欢时,突然一阵风吹倒了蜡烛,巧珍赶紧去关上门和窗,再点起蜡烛干活。第二天,巧珍发现一匹昨晚染的布上有几个明显的白点,白点上依稀还有烛油痕迹。这不是要赔给人家了吗?她的父亲心里一急,顺手便给女儿一个耳光,怪她做事不小心。巧珍感到十分委屈,又感到可惜,她便没法补救。白点是哪里来的?原来昨晚蜡烛吹倒后,几滴烛油洒在了布上,使这里不能浸上染液而造成的。于是巧珍想,把沾有烛油的布放在沸水里煮一下,由于烛油熔点低,不就能随水漂去,再用染料一染,不就补救上了吗?

33、沿此思路,巧珍得到了蜡染技术发明的飞跃。她想,有烛蜡的地方不能染上染料,那我干脆用笔蘸蜡液在布上画花、画小鸟然后再染色,等染过后再用水煮脱蜡,这花和小鸟之类的图案不就油然而生了吗?她先剪一小块白布做试验,果然灵光,栩栩如生的图样在布上分外好看。她马上把想法讲给父亲听,又把试做的布样给父亲看,她父亲一看连声叫好。就这样,中国的蜡染工艺就破天荒地诞生了。蜡染在今天大致是这样的:用蜂蜡配上少量矿蜡,加热熔成蜡油,然后用特制的蜡刀做笔,蘸上蜡液在白布上画出种种图案,接着用靛蓝染色,再煮沸除蜡,这就成了蓝底白色独具特色的蜡染布料。还可以先在白布上涂上一层蜡,然 后将画在纸上的图案贴在蜡上,用小刀依样刻出

34、花纹,然后沉入染缸染色。这样,花纹又是一种风格。后来,蜡染技术从中原传到西南地区。由于它特别适宜麻布的印染,因此几代后,地处西南的贵州成了我国蜡染中心。贵州黄果树的蜡染工艺品至今仍深受国内外人们的青睐。扎染印花和蜡染印花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两大发明,在世界印染发明史上占有光荣的一页。前面讲的这两个故事虽是传说,但说明这两项发明都和古代劳动妇女紧密相关。这是女性的骄傲。服装家族古装一览无论东方或西方,原始时代人的服装都是极其简单的。最初纯粹是为了防冻、防晒等生理基本需要。冬天用兽皮,夏天用树叶,缀合在一起披在身上,就算是服装了。缝制也十分粗糙。原始社会解体后,随着布和丝绸的发明,服装也才真正发明出来

35、。而我国劳动人民在服装发明上,可称得上是先驱者。据说黄帝在统一黄河两岸的各部落后,曾规定服装要实行上衣下裳的制度。上半身的称衣,一律是黑色的,下面的称裳,一律是黄色的。黑色上衣代表天,黄色下裳象征地。这就是如今人们称服装为衣裳的典故。其实我国古代服装不只是上衣和下裳的这么两种。随着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又出现了裘、袍、裼、袞、襦、裙、裈、袴、 、帽等等服装。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服装上的发明。袍是冬天穿的长襖,比较宽大,内铺乱棉,可罩在一般衣服外面,腰部用带束缚。它是平民百姓的御寒服装。裘是毛皮制成御寒的高级服装。裼是套在裘外面的罩衣。古人在行礼、会见宾客时不能穿毛茸茸的裘,而必须罩上裼,

36、以示敬意。裼的颜色通常与裘的颜色匹配,即采用皮毛相似的颜色。袞是天子和最高级官吏的礼服,上面绣有若干条卷曲形的龙。以后袞成为皇帝专用的礼服,所以在民间也叫龙袍。襦和裙是妇女的服装,襦为短上衣,裙即为下裳。在古时,男女服装没有严格区别,男人也穿襦裙。到了唐床以后,襦裙才成为妇女的专用服装。袴是套裤,没有裤裆,冬天穿在有裆的裤子裈外面挡风御寒。襣裈相当于今天的短裤叉,一般是劳动人民穿的,所以又叫犊鼻裈。上面说的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服装上的发明,它本着实用、美观、方便等原则,设计制作而成。中国不愧为一大文明古国。西服的来历西服顾名思义,是西方人穿的服装,它是有别于东方人民的服装。它是怎么发明的

37、呢?大家知道,古代西方人的服装也和东方人一样,是一种比较粗糙简陋的长袍。至于今天风行世界的西服,据说是法国一个叫菲利普的贵族从渔民和马车夫那里学来的。有一年秋天,天高气爽,碧蓝的天空中飘荡着几朵白云,满山的红叶像红地毯那样与湛蓝与天空比美相映。这天,年 轻的子爵菲利普和好友们结伴而行,踏上了秋游的路途。他们从巴黎出发,沿塞纳河逆流而上,再在卢瓦尔河里顺流而下,品尝了南特葡萄酒后来到了奎纳绎尔。想不到的是,这里竟成为西服的发祥地了。奎纳泽尔是座海滨城市,这里居住着大批出海捕鱼的渔民。由于风光秀丽,这里还吸引了大批王公贵族前来度假,旅游业特别兴旺。来这里的人最醉心的一项娱乐是随渔民出海钓鱼。菲利普

38、一行也乐于此道,来奎纳泽尔不久,他们便请渔夫驾船出港,到海上钓鱼取乐去了。鱼一旦上钓,要将钓竿往后一拉,这里的鱼都挺大,菲利普感到自己穿紧领多扣子的贵族服装很不方便,有时拉力过猛,甚至把扣子也挣脱了。可他看到渔民却行动自如,于是,他仔细观察渔民穿的衣服,发现他们的衣服是敞领、少扣子的。这种样式的衣服,在进行海上捕鱼作业时十分便利。就是说,敞领对用力的人是十分舒服的,也便于大口地喘气;扣子少更便于用力,在劳动强度大的作业中,可以不扣,即使扣了也很容易解开。菲利普虽然是个花花公子,但对于穿着打扮,倒有些才能。他从渔夫衣服那里得到了启发,回到巴黎后,马上找来一班裁缝共同研究,力图设计出一种既方便生活

39、而又美观的服装来。不久,一种时新的服装问世了。它与渔夫的服装相似,敞领,少扣,但又比渔夫的衣服挺括,既便于用力,又能保持传统服装的庄重。新服装很快传遍了巴黎和整个法国,以后又流行到整个西方世界。它的样式与今天的西装基本上相似。西服探源菲利普及其助手发明了西服,但西服后来还进行了好几次较大的改进。大家知道,现在的西服后襟往往是开叉的,这是一个名叫约翰的英国马车夫发明的。约翰是伦敦一家贵族的马车夫。他性格开朗,常喜欢开点玩笑,大家都很喜欢他。当时,贵族们为了炫耀他们的门庭,表示贵族的派头,马车夫都得有一定的打扮,衣服是纯羊毛呢料缝制的西装,烫得笔挺,袖口还要缀上几道金丝边。更有趣的是,当时马车夫的

40、西装都是前襟短,后襟长大约 40 厘米的,而且赶马车时要挺直腰板,两眼正视前方,表现出一种威严来。从当马车夫的第一天起,约翰就讨厌马车夫的西装。这倒不是什么别的原因,而是后襟长的西服,在上马下马时感到十分不方便,出门一次就得洗烫一次,为此常常在到家时遇到老婆的唠叨。有一次,约翰在动手洗衣服时偶然想起,如果设法改进一下衣服式样,上下马时,也许会好一些。于是,他根据马背这种 “特殊地形”,想到若能让后襟分开,那不就能不再坐绉西装了吗?这可真是个好主意。说干就干,约翰立即把妻子叫到跟前,让她把自己衣服的后襟剪开,形成一叉。改好后穿上一试,果然合适。当时人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骑马时后襟分开在马背两侧

41、,这种设计是合理的。因此不久,西服后襟开叉就成为常例,不开叉反倒是不合规范的了。这是西装后襟的改进。再说说西装袖口的纽扣的来历。200 多年前,在今天的德国土地上有过一个普鲁士王国,普鲁士王国出了一位名叫腓德烈二世的国王。他野心勃勃,接位不久就兵锋四指,入侵西里西亚,征服弗里西亚,瓜分了波兰腓德烈二世的赫赫战功靠的是他那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他十分注意军队的平时训练,这支部队严整的军容风纪闻名欧洲。为此,这位国王常常津津乐道自己是个军事 “天才”。有一天,腓德烈二世在打了一次大胜仗后,下令举行一次盛大的阅兵式。在金色阳光的沐浴下,普鲁士的士兵们穿着呢制军服,皮鞋擦得锃亮,他们排得整整齐齐,个个精

42、神抖擞地挺着胸脯。接受皇帝陛下的检阅。在大臣们陪同下,腓德烈二世走过了一排又一排队伍。士兵们 “皇帝万岁”的欢呼声让他心满意足,他高兴地点头招手。忽然,他在一个士兵面前停了下来,让他把袖子伸出来。他发现士兵的袖子口上很脏,油迹闪闪,简直是 “光可鉴人”。他又检查了几个士兵,发现情况也差不多。于是,他十分生气地训斥他们,责问士兵们为什么如此不注意卫生,影响军威?一个军官连忙向前报告: “皇帝陛下,士兵们很辛苦,他们要行军,要打仗,就必然要出汗。额角流下的汗会挡住视线,这时往往来不及取手帕,只好用衣袖去擦汗。所以,请 陛下原谅他们。”腓德烈二世听了报告觉得很有道理,便捺住火气。回到皇宫,他沉思着,

43、士兵用袖子擦汗固然很有道理,便捺住火气。回到皇宫,他沉思着,士兵用袖子擦汗固然情有可原,但普鲁士军队是全世界最勇敢善战的军队,也应该是最讲文明卫生的军队,要想个办法不让士兵用袖子擦汗。经过一番研究,他想出一个防止士兵用袖子擦汗的好办法:在军服袖子口上缝上几颗金属纽扣,这样如果再用袖子擦汗就会划破脸,至少也会很难受的。皇帝一声令下,普鲁士士兵军装的袖子口很快都钉上了金属纽扣,袖口再也不脏了。这个办法很快在欧洲各国军队服装中推广开了。后来,老百姓看到军人袖口有扣子,显得美观大方,便纷纷仿效。因此,西装的袖口也开始钉上一排扣子了。经过两次改革,西装的样式更加完美了。中山装的来历在满清政府统治末期,由

44、于孙中山领导反满清革命运动,遭清朝政府通缉,被迫长期在国外流亡。他在国外看到人们穿着生活劳动都很方便而又美观的服装,而当时中国社会上还流行长袍马褂,头上加上一顶不伦不类的瓜皮帽。这不仅样子难看,而且生产和生活都不方便。因此,孙中山早就下决心,一旦革命成功,一定要对中国服装也来一番改革。1911 年武昌起义一声炮响,革命军一举推翻了满清王朝,孙中山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样一来,孙大 总统有条件实现他对服装改革的夙愿了。此时,孙大总统想起了上海南京路西藏路口荣昌西服店的裁缝师傅王财荣。王财荣是浙江省奉化县江口镇王淑浦村人。自小便跟人来上海学裁缝当学徒。他聪明、勤奋而且好学,几十年的磨练,学

45、得一手好手艺,而且积蓄起一笔钱。他在当时还很偏僻的南京路西藏路口开了一爿荣昌呢绒西服店,生意也颇为兴隆。由于他和蒋介石是同乡,关系较熟,经蒋介绍,孙中山也常到荣昌西服店做衣服。孙中山知道王财荣是个很有头脑的人,在服装设计和制作方面有相当的造诣,因此,就带着如何改革服装这个问题来找王财荣。见面后,两人就热烈地讨论开了。开始王财荣从自己的生意考虑,提出不穿长袍马褂改穿西装。孙中山先生认为西服固然有优点,但在中国难以推广。因为这时中国人还很穷,绝大多数人只能穿布料做的衣服,如果普及西装的话,服装改革一定会失败。必须创造出一种适合中国人穿着的新式服装。后来,孙中山想起在日本看到日本军校学生穿的士官服。

46、它单立领,上下左右都有口袋,前门襟上有 9 个排扣。青年人穿上它,又方便又精神。王财荣希望孙中山的先生拿一套来作参考,孙中山欣然同意,并表示尽快送来。几天后,孙中山让人找到一套从日本带回来的士官服,并派人送到荣昌西服店,请王财荣以这套服装为基样,设计出一套符合中国人穿着的新服装。王财荣根据孙中山意见,立即和店里伙计们反复商讨,最后决定把领子改成直翻领,胸、腹前做有两大两小有袋盖的 4 个贴袋。前胸两个小袋的袋盖做成山形笔架式,叫做笔架盖,寓意是革命要重知识。衣服设计好了,王财荣便根据孙中山的身材做了一套。他带着新衣服,登门请教孙中山,并请他试穿。孙中山先生一穿,果然样式庄重大方,穿着舒适方便。

47、他对王财荣设计的笔架盖尤其欣赏,称赞不已。于是,孙中山首先穿上王财荣亲手制做的新式服装,穿着它出席各种会议。以后,只要是出席大型群众集会,孙中山必定穿着它去和群众见面,去演讲。大家敬重孙中山的为人,加上看到他的新服装的确十分舒适美观,也就纷纷模仿制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穿着它。于是,这衣服首先在南京、上海等地流行起来,以后在全国各地也普及开了。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在服装上的改革精神,人们把这种服装叫做 “中山装”。话说比基尼游泳是男女老少都喜爱的一项活动。西方女子开展游泳活动比我国要早得多,但早年女子游泳时的装束,却极大地限制了她们在水中的活动。早年西方女子的游泳衣叫做女子标准游泳服,上身是一种紧

48、身衬衫,下面是条灯笼裤。穿上它在水里游泳,如同裹着一大堆湿衣服在水里浮。难看不说,还累赘得让人难以前进,非常不舒服。但是,有关当局硬性规定女性必须穿标准游泳装才能游泳,否则便是有伤风化,要课以罚款。著名女游泳家布雷布特雷回忆录中就有这么一段故事:“ 1919 年我在纽约长岛的曼哈顿海滨练习游泳,对穿标准衣实有受不了,就穿了一件背心游泳。不料被警察发现了,硬说我犯了有伤风化罪,把我拘留了,最后罚了款才出来。”时光运行到 40 年代,法国服装设计师里阿德首先感到再也不能容忍女子游泳标准装存在下去了。他首先在报上写文章,抨击女子标准装的坏处:那种宽衣肥裤一下子就兜满空气,游起来十分不便。他提出要真正

49、提高女子游泳成绩,就必须先革新女子游泳服装。在取得体育界和社会支持后,里阿德就进一步设计新的女子游泳服装。他十分大胆,用一块布和四根带子设计出一种形式最简便、用料最省的三点式游泳衣,既得体又轻便。设计完成后,为了吸引顾客,里阿德为它起名为 “比基尼”。比基尼是太平洋马绍尔群岛中的一个珊瑚岛,新泳衣问世前 4 天,美国在这里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轰动了世界。里阿德以它命名新泳衣,更增加了新泳衣的时代色彩。雨衣出世下雨打伞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打着伞走路还可以,可干活却不方便。我国古代早就有了用棕丝编织的蓑衣。这可能是最早的雨衣。至于用橡胶制作雨衣,这还是近代的事,它得益于橡胶的发明。自从哥伦布在南美现

50、橡胶,并把它带回欧洲后, 100 多年来人们还不知它有什么用处,只能让它在博物馆里睡大觉。 1770 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发现它能擦去铅笔字迹,就给它起名为 “擦子” ( Rubber ),这是如今英文中橡胶还叫 Rub ber 的原因。又过了 45 年,一个叫马辛托斯的英国工人偶然发现橡胶的另一个用处做防雨衣服。马辛托斯生于苏格兰的一个工人家庭,贫穷的家境使他在少年时代就进工厂做工了。他很聪明,也很爱学习,虽然工作十分繁重,但他稍有闲暇便跑到图书馆 “啃”起书本来。马辛托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个科学家。1823 年,马辛托斯到一家制橡皮擦的工厂做工。当时,生产橡皮擦的工序非常简单: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课外知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