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017唐刘知几史通全译上册姚松朱恒夫译注贵州1997.pdf

上传人:微能四上 文档编号:13474024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PDF 页数:619 大小:19.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017唐刘知几史通全译上册姚松朱恒夫译注贵州199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19页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017唐刘知几史通全译上册姚松朱恒夫译注贵州199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19页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017唐刘知几史通全译上册姚松朱恒夫译注贵州199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19页
亲,该文档总共6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丛书题签启功责任编辑袁华忠封面设计后俊生版式设计闵英本丛书如有印装错误,请寄承Sp厂质栓科,保证调换。邮政编码:550001 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市北路68号附1号电话:(0851) 6828993 史通全译唐刘知几著姚松朱恒夫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贵阳市中华北路289号贵州省铜学会印刷厂印刷850Xl168毫米32开本35.5印张,。由于字1997年1月第1版1997年1月第1次印刷印数,1-10000册ISBN 7-221-0332-1!K 347 (平)定价:41.10元(上下册)史迪读法(代序)程千帆刘知凡(公元661-721年)的史通自来相刘娜的文心雕龙并栋。文心雕地总结了上布

2、洛萧齐文学创作及文学理论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史i画则总结了海庸初史籍撰述及史学理论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义心雕龙中有史传一篇,慨括地板述了古代史籍的起摞刷发展。篇中所论,也捞放到了史学的历史和理论两个方耐。史通成书,跟然是受到了文心雕龙),特别是真中史传篇的启发。史迪按照先泰、汉、普撰写于书的传统习惯,分为内、外篇。内销版商二三十九篇,其中体统、缆缪、弛张立篇早已亡快,外篇葡十三篇,共五十二锚,存四十九篇。这四十九筒,多数是主题明确的论文,少数则是一些艇记。它们并非一时之作,而是一篇篇地写成之脯,才加以统一编排,区分内外的,如阳席提要所说s内篇皆论史家体例,拂别是非p外篇则述史籍摞流及杂评古人

3、得失。它所论及的,几乎关捞到唐以前我回史学的金部领域,说它是一部古代史学的百科全书,也不算过分。一方面,2 史通金译书中每篇都有明确的范闹和精辟的论点,而另一方面,内外篇之间.每篇与每篇之间,又有互相关联和补咒(有时也有矛盾)的地方。不止于此。刘知几写史迪机当然是费阐明史学,间时,他也像司马迁fl史记一样,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叶家之窑(报任少卿书)。所以他在自叙篇中说:者史通之为书也,盖伤当时就辑之士,其义不纯。思欲辨其指明,弹黑体统。究其书县以史为主,而余被所及,上穷.:E道,下拨人伦,总指万殊.但在千有。犬其为义也,有与夺庸,有褒贬腐,有接诫满,有讽刺藉。其为贯穿者深臭,其为网

4、罗者密臭,其所商略者远矣,其所发明者多臭。盖谈结者恶闻服、社之嗤,论史者憎亩班、马之失。而此书多讥往哲,喜述前非。获罪于时,因其宽矣。就冀知音带子,时有观腾。这4简要的自我评价,事实上也就告诉了后代的读者,(史通翩然是一部史学著作,但其中却包含了、体现了作者对黎个窑观世界的看法。从这部书中,我们不但可以看到刘知几对于史学,同时也可以看到他对于哲学和文学等多方困的精辟见解。我们今天要读史通),当然首先要从史学角度着眼。个人认为,要学习这部书,似可将书中篇回按其内容略加区挠,分别先后,依次阅读。首先可以读史官建置和古今正史两篇。我国史籍起撒上宵,历代都设有史宫,记最史事,(尚书及甲骨文都可证明。史

5、宵建置一篇,叙述了唐以前历代销年、组传两体正史的修撰情况。将两篇合现,就是部雏型的史学史。先读这两筒,便掌握了古代史学发生和发展的大致情况。史i国偿法代序)3 真次,可读六家、二体、条述J:王篇。它们都是说明史籍体例的。刘知凡按照古代史籍的结构、断限等特点,将它们分成尚书家、带秩家、ti传家、国语家、i己家、汉书号夜等六家。同时又按1主体例分为辅年、组传工体,总称为.iE史;而将.iE史以外的各类史籍,共卡种,即偏记、小录、j撞事、琐宫、郡书、家史、别传、杂记、地理书、都邑搏,都归入杂史。这三篇告诉了我们古代史籍体例及目录分类情况,为我们进一步阅览四席全书总目提要及桃掘宗隋书给籍志考证关于史部

6、书籍的评价,提供了方便。再次,可缩阅读本纪、挝丢在、列传队表JJj)、书志、论赞、序传、序例。这八篇都是讨论组传体史籍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文tl知几虽然认为纪传、编年郁是正史,但因组传体比编年体更能从不间的角度显示历史的全貌,二因组传体自史记以下,历代都有成书,未尝中断,所以后来正史之名便为妃传体所专有了。人们所常常称道的十七史、工卡之史、二十四史,便都是指纪传体的正史。史i鼠这八篇,告诉了我们唐以前组传体史籍各个部分的情状,并探讨了它们的义例得失,使读者时组传体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规念。再次,.有组传体的史记、汉书h就所包容的年代说,有通市的史记)有断代的仅书);就记载的地城说,有国别史罔语、战国

7、策。其后,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战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但不管哪个朝代,哪个政权,对史书的编撰始终是援视的,所以史学仍然得到民足的发展,史学领域也得到进一步扩大,除了以反映国家兴亡之迹为主要内容的lE史以外,偏记小录、逸事确前宫3吉、都书家虫、别传杂记以及地理都昆等类的历史著作也大最涌现。庸韧所修隋书),真经籍志中所载历史类著作目录有十三类,817部,13264楼。可见史学辛苦作之繁多。不仅如此,修史方法也有了发展.不仅受到攘视,而且变得多样,有官修,有私撰,有强创,有续作修史制度巾,有有利于史书修撰的,有妨害史书修撰的z在这种情况下,所出现的历史著作就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史学发展到这个时候,

8、就有了很多耀论问题迫切需费得到解答。而在划知JL之前,从理论上对史学工作进行总结说明的只有一些片段的百论,多为对一些具体史书的评论。南朝梁划踞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中有一篇史传),也曾对自孔子以来直至普代的史朽的体例、内容及编撰方法,作了较系统的论述,但正如清人组附所说:刘自尊妙解文理,而史事非舆当行。此论文句特烦,丽的略依稀,无甚高论,特撤衍以足数耳。就是说,(史付r:l并不能解决史学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理论需求。所以史诵#这样的系统的史学理论著作的出现,正是史学发展的必然成果。时代呼唤史学理论家及其史学理论著作,时代也给这个理论家和理论著作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样的历史使命最盾由划知凡承

9、担舰来,却不是偶然的,而是刘知几本身具备了原担这个使命的主客观条件。刘知几,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庸睿宗景注(710712)年间,唐玄宗学隆基为太子,刘知几四名字与其间音,为避讳,政以字行。所以新J日唐书本传皆作刘子玄传。他生于唐商来龙朔元年(661),卒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终年61岁。在中国前代,思想学术往往源于家学,史学尤其如此,史官就大4 史涌金译多是父子相传。如司马迁就出身于史宵世家,其所撰著的史记,也是撒敢其父司马换来宽的事业。再如议书也是由班回之父班彪先为史记键作后传).班剧在其蕃础上撰著仅书) 表未成阳入狱身死,真妹班昭才续成八衰。刘知凡对史学的爱好,也有真家学渊

10、源。他出身子书香门第,世代官宦之家。他的曾掘和祖父曾分别为北卉和附的郡县长宫,从祖父刘胞之在隋朝时即与著名史家李百药为忘年友,庸商宗永徽年间,摞转著、作郎、弘文馆学士,曾与罔乎祭酒令狐德蕉、著作郎锦仁清等一起修撰国史和实录,并因此而受到阳城县男的封爵。刘知凡的伯父刘延插,喃冠本州举进士,祟补渭南尉。刀2在吏能,为做邑当时之冠。词空孪费力尝i自曰:足下春秋甫尔,使擅大名,宜稍自贬抑,无为独出人有也,( 1日唐书刘JtL之侍)。刘知凡的父亲刘藏器,曾在南寐时为侍佛虫。鼠然未曾担任过史职,却颇有良史强:i遗风。当时庸开国功臣尉迟敬德之子J1尉卿尉迟紧琳胁人为荣,藏器进行弹劫,要他退还。而尉迟宝琳私请

11、泉帝同意.tl:还,再劫再止。于是藏器上书虽帝说:法为天下悬衡,万民所共。酷下用舍由情,法何所施?今宝琳私请,酷下从之;臣公动,酷下亦从边。今日从,明日改,下何所遵?匹夫mi如犹惮失信,况天乎乎创新唐书文艺侍)。划知几乎矿兄弟六人,皆进士及绵,以文学知名,以载于离家乡人改真乡里为南阳乡崩巢盟。真快咒刘知柔,学识丰厚,品德高捕,黑宵3夜工部尚书、太子宾事,封彭城县身。正是在这样的家庭中,刘知几度过了他的意年和少年时代,也培养了他的品质和学风。他的文学修养,正是来自于父亲和凡忱的熏陶。划知凡的时代,青年士子进入仕逾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科举,而当时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除了经将以外,就是诗赋,所以诗赋、经书

12、是少年教宵的熏要内容。刘知凡也是如此,从很小就开始了家庭教育,而且从文学入门。十岁以盾,他的父亲就为他讲前言r5 授宙文尚书0 t就认为书中列古今人表不妥;读腊议书t就认为应当为更始帝立本妃,而不应是立传。史通中能够商榷古今,剔抉出典籍中大量的不合理之处,不能不说与他的这种敢于蜒古贵经的精神有关。武后圣历工年(699),如i知l几三十九岁的时候,被调至京部,任右补阙及定王府仓曾参军,参与王敬珠英的修撰。三年后,王敬珠英撰成.武则天又下诏令重修唐史,划知几遂调任著作佐郎,兼修罔虫,从此开始了他的史学实战活动。在此之后,鼠然职好数有变迁,但绝大多数时间不离史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6 史通金译三为史距

13、.再入东观。在此之前,刘知几以数十年的时间,设润于史籍之中,对史书的社会历史作用及其修撰方法都形成了自己撒到的见解,因此曾有过把两汉以来,直到唐树所修前代诸史统统:粟新加以编撰的想法。这是个非常宏伟的目标,因为.历史上这样做过的只有孔子。也正因为如此,他又扭JL以无夫子之名,而辄行夫子之事.将恐致惊末俗,取楼时人,徒有真劳.而莫之见赏。所以每握管叹息,迟困者久之。非欲之而不能,实能之而不欲也(史il.自叙)c现在能够进入史馆,参与史书的修撰,把自己时史学的认识相见解付诸实践,这正是他所渴望的事。可是事实却与子玄的愿望栩悻,史馆的实际情况使他并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刘知几在史通外篇t午时中对

14、当时史馆修史的状况有所指陈,列举了五大弊端:一是众史宵群集史馆.缺乏责任感、紧迫感,坚相观望,拖延岁月;二是史官身居深商.问见不金,缺远应有的搏籍资料$三是史馆人多谱杂.所记内容容易外榄,所以史官下笔不能无所顾忌;则是设重阻监修,而诸监修则各执己见.叫回二三公.号令难行p五是监修大臣多不负责任,既不能设定条例,又不指派任务,使修撰者无可煤事。在这种情况下,他要实现自己的史学主张,自然感到凿呐相i章,随船难入.(文通自叙)。他也想辞去史职,自行撰述,却又不被允许。于是他一边仍然担任史职,参加修史工作,一边私撰史通),以表明自己的恋向相史学见解。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史涌的产生似乎也有一点偶然性。然

15、而更主要的还是刘知凡的史学修养、史学实践以及他对史学的拙到见解,再加上他的勤奋刻苦,决定了他能够写出史通这样一部中国古代强一无二的史学理论自藉。史j踵撰成的同一年,唐中宗被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毒死,睿宗即位,刘知凡迁宵太子在庶子,精崇文馆学士,加银臂光禄大犬,仍修阔史。当时李路基为太子,刘知凡国名字与太子名音栩前音7近,改以字行。两年后.李隆基即位,朝野上下,政治耐貌焕然一新唐:巨朝开始走向开元盛世,而划知凡也以克加积极的精神面貌继续从事学术活功。在其后的年月l!.他先后与昭文馆学士柳冲等改定氏族志200带;与好友哭兢撰成智ZE实录、则天实录、中宗实录共70带,并以修撰之功被封爵为届巢县子飞早在刘

16、知凡担任史宫之初,曾预修过庸史、则天实录初稿,后来又独自撰写了睿宗实录、太上皇实录。所以吁以说,对知几参与了唐代高宗、武盾、中宗、智宗四朝实录的撰修工作,唐朝前期lE史史料的得以记载,他起了相当攘耍的作用。膺玄京开元L年,刘知凡六十罗.其长子刘舰把事流配,知己不服,谐执政诉理,触怒了庸玄宗,被贬为安州(今j胡北安陆别驾,离汗京师,真官品也比他当时担任的左散骑常侍降了一品。这对他当然是个不小的打击,加以旅途劳苦,所以到了安州不久,他就去世了。刘知几有六个儿子,践中有三人低于史学。长子划腕,博i画短史,明天文、律历、音乐、眩算,曾1r起屑郎,修阔史,著有六经外传、续说死等著作。次子刘悚,玄宗天宝韧

17、历宵集贤殿学士,兼知史宫,终于有补阙。著有史例、传记、国朝旧事等。四子刘秩,曾官给事中、尚书有盘、园子银酒,撰有政舆、止戈记、窒德新义、指要等书。其政典对后世史学也产生过很大影响,性佑的史学名著遇典),就是在政典的基础上扩展而成。提余二三子刘汇、五子刘j、六子划册,都曾为宫,并以其才学品行而知名于t址,也都有著作传仗。刘知几早年是以文学知名的,他的进士及第及后来从获嘉县主搏任上被召入宫预修主教珠英1都是因为他的文学上的名气。可惜的是他的文学作品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今天所能见到.的仅有忠慎峨、韦弦赋、(fj(范试慎所好赋)(均见于文克英华川,金唐诗载仪坤)齿乐常一首,敦煌残警珠英学士集载8 史通金

18、译其诗二三首。其中思慎赋曾大受当时的文学大家李盼的赏识,认为大大越过了普代陆机的豪士赋。除了这几篇文学作品外,今天所能肴到的文学还有几篇疏赛表露慧和两篇关于举结、易传、老子等书的出疏问题的学术讨论文章。表现了他的政揄见解以及他的经学造诣。不过,他的特长主要还在于史学,他自己也耻以文士知名?期以述者自命飞史学著作,除了史通外,他还著有划氏家史十五卷、刘氏谐考主卷。总之,刘知几的户一生,是为史学而奋斗的一生,不仅他的史通作为伟大的史学名著而千百年流传,而且他的才学、品行,也堪称封建时代史宫的典币。-据傅振伦先生考证,(史通一书的写作大约开始于武则天民安二年(702)(傅旅伦忖才知几年谱训,完成于中

19、宗景龙四年(710),前后共用了九年时间。加上在写作之前的准备,可以说是用了他的大半生精力,可称呕心朋血之作。可是;在他每作史通的时候,并不被人所理解,受到很多人的嘲笑和攻击,以烹予他不得不模仿扬雄写作解嘲为太玄经辩解而写作释蒙来反驳时人的讥讽。成书后,他抚卷谴澜,泪尽而继之以血,惟恐此书与粪土网捕,烟烬俱灭。后之识者,无得而现。事实上,史通尽管在当时和后来都曾受到很多人的攻击,但识者还是不远其人的。书成后,他的知己好友徐黠就大为赞叹,认为为史者,宜麓此应有也。刘知凡死后不久,庸玄宗就诏河南就家写史通),读之称静(新唐书刘如儿侍)。后来历代学者在评论史通时,尽管大多数人指责他对古人诋词太甚,在

20、史书编撰体例问题上过于拘执等等,但从总体都还是肯定其价值的。如清人黄叔琳说:现舆议论,如老吏断狱,难更平反!如夷人嗅金,前吉9瞄伊、南下;如神医眼,照坦一方,洞见五藏症结。间有过执己见,以裁量往古,泥定体阔少变通,如谓尚书为例不楠,史论j炎静无咪之类。然典著帮搜择,钩凯排击,上下数千年,贯穿数万卷,心细而眼明,舌长阳2在辣,展马、班班飞有不能自解兔者,何况其余。书在文史类中,允与划彦和之雕龙相旺。徐黯谓史氏宜景是鹿有.信也。(四库金书总目提要也认为史通)贯穿古今,洞悉利病,实非后人之所及。蝶启趟则说:刘氏事理镇密,识力敏锐。其剪子怀疑,勤于棕核,五充以来,一人而已(中因历史研究法第二章)。可见

21、史通的价值是无法抹杀的。史通的主要内容、论点及其结悔,己见穰千帆先生的史通读法)(本书代序)。这果再Xr(史通一书对于中罔史学的贡献略作阐述。首先,(史通强调了直书、实录的史学工作原则,并把它放到首要位置。虽然,直书飞实翁是中国史学肇始之初就被提倡的,但由于直书、实录势必会触及统治者的利益,危及他们的名声;由于史宫的阿诀奉承;由于撰史者的政治偏见等等原因,在实际的史学工作中往往难以做到直书飞实录。刘知凡再次提出这一原则,既有其现实意义,更有真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到今天,也还是史学工作者所要注意的问题。其次,史通对中国史学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其中有对历史著作的樊别、摞流、体例的总结,有对历代政府

22、史书编撰工作的总结,有对史书编撰方法和写作技巧的总结等等。庸代以后的lE史编撰在很多方面吸取了史通所总结出来的经脸敏训。再次,(史通建立了一模密史学批评原则和方法,如纵而博通宙今,横附旁通百家的i鼠的识见;不惟古、不憔圣的立场严随时、因俗的史学发展观;以及由一般到具体的分析和由个案到共性的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求名责实的方法、比较的方法,等等,这些原则和方法不管是对于史学批评还是对于一般的学术研究都有一定的指10 史通金译导意义。再其次,(史通指出了历史家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贯穿于史通之中,附在刘知几回答礼部尚书郑惟忠的话中得到归纳的史才二三长论,就是对一个辑:职的历史家的费求所谓三长,就是才、

23、学、识。他说:史才须有三长.t段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民谓才也、学也、识也。夫有学而无才,亦犹有良旧百顷,黄金j芮眩,而使患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臭。如有才而无非,那犹忠兼旺右,巧着公输,而家无情楠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臭。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1日唐书刘予宫侍)。尽管这盟没有对三长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阐述,史通中也对这个问蠕没有明义提及,但我们从他这段话的比喻中,从贯穿于史通金书的烹体精神中,基本可以归纳出兰民的具体油义。所谓史才,是指对史料的搜集、鉴别和组织能力,缸事载育和撰写文章的能力以及运用体例编次内容的能力;所谓史学是指对史料、对历史知识及其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4、所谓史识,是指有自己对历史和史书编撰的强立的见解和观点,以及乘笔直书,忠于史实的品质和献身精神。情代立在学诫曾在三快的慕础上,加1:史德,实际上史德的内容已经包含在史识之中。刘知凡在说完上面一段话以店,还感叹说:自复古以来,能El斯目者,罕见其人。确实,在的建时代的史学家中,能完荧做到才、学、识二三者俱备的人并不多。即使在今天,努力提高自己的才、学、识,也还是对史学工作者的耍求,问时也是对从事任何一项学术研究工作的要求,只不过要对才、学、识赋予新的内桶罢了。四史通问世以来,受到学者们茧视,有过不少对其进行研究的论著,不少人对其进行应释。但由于史通对古人批评较多,前宫11甚至对圣人孔子、对如尚书

25、、替秩等经书也有很多指责,所以当时人即互言其短()。所以:tt流传并不广,以茧博学如朱蕉,都没有读过。可见直到南宋.陆探刻本,系据蜀刻本及旧刻校刻而成,说脱较多。陆吉普还选择手击中自以为精暖的部分,附以后人论史之话,加上自己的见解,编为史通会要番。腊人认为他的所谓精要赚不尽!裔人意(金毓做中蹋史学文第八才智),其后明万历1i年(1,577)有张之象校刺宋本,较为究静。万历三十年,张鼎思以家藏抄本校陆本划之,流传较广。但似未见张之象本,所以脱误仍多。明代为史通作训挥工作的,则有李维帧、郭锺年的史通评辑、王惟俭的史通训故).$、事B工氏的乎乎乎),系先由学氏模据张鼎忠本略为评论,孔遮(郭遮年)在!

26、强为评畴,杂引诸书以证之。阳维帧所评,不出明人游谈之习,无足置论。孔诞所释,较为有橱,而所1iE号|故事,率不著其出典,亦颇有件捕(四库总目.式通许锋提要忡。王氏训11故依据正虫,选择精严,大概耍算是明代撞得最好的本子。清代黯理研究史通的人更多.比较重要的有三家。一是刊于乾隆十二年(1747)的黄叔琳的史通训故补),一是刊于乾隆卡七年的浦起龙的史通通梅),一是纪附的史通削繁)0 ,很有帮助。解放以后,史通珠一步受到学术界熏视,开始出现从不问角度对史迪进行研究的论著。文革前的研究文章除了旅嚣前首13刘知几对中国史学理论的贡献外,还对他的批判精神给以充分肯定。问时也注意从哲学、文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研

27、究。这些文章大多收集在上梅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史学史论集)(二)中。进入新时期以后,对史通的研究呈现出新的丽税。比较宽婆的著作有三部。一是张报酬先生的史通缉战)(贵州人民出版私1985年)。张先生有感于浦跑她随便改窜古书,而涌释以后i梵高人就史通全书另作植释者,前此的i.t棒,大多就文理亩,鲜有就史学角度,探究其奥秘者。所以取张之象本为底本,广泛股取前人成果,用了六年时间.M(史迪重新作金回笼静。每篇前有解题,从史学角度对该篇作一樱括说明,对于读者深入领会史通原文大有梅援。此书校勘严谣,决不较改原文,如原文确有错谬,则将校改之文字与睬来的文字起列出。注将精5辑,征寻|繁寓。时于史学研究者,无艇

28、是一本极有价值的著作。工是赵自甫先生的史迎新校注)(重庆出版私10;)0年)。该书仍用通释为底本,位释寻|文:严密,且对当代读者较难理解的字词进行释意。而它最大的伏处在于每一篇后有说明飞不仅撮述本篇大露,而且列出前人时有关问题的评论及相关资料,给读者带来很大方便。正是张三夕博士的批判史学的批刑一一刘知几及其史通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私1992年)。和前两种书不间,这是一本纯桦的研究专著,它把史通放在史学批评的视点上,重点探讨了史通的史学批评方法。此外,书中还对史通引用文献的情况作了勾睛。可以说,这部著作开辟了史通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五我们的详植以浦起龙的史i茵通释为底本,同时吸收了前人的校注成果。

29、由于是而向普通读者,所以校勘记采用了种比14 史通金译较灵活的方式,如果不问版本的文字对文意没有影响.或虽有影响,但我们认为通释义较长者,皆取(:自释为准,一般不出校记;如果我们认为别本文字更为合理,则取别本,并出位记说明。校i己与拉特合在一起,不作分别。出梓中,为免繁冗,时所采用的各种版本及所引用的前人拉特皆以简称。如:)、组评)(情结陶史通削黛)、卢抢补(清卢文lH群书拾补川、陈种梓)(陈汉章史通补释川、杨(0单释补)(杨明照党通通蒋补川、程笼记)(程千帆史i踊笼记)、彭增释)(彭啸戚史i爵增择川、孙札记)(孙毓修史j函中Le)、张缭i主(张报蹦史通缉注川、赵新校浊)(皑白甫史i鼠新校j主

30、川等。i主碍中所寻|用到的正史中的各种经籍艺文志,呻般也用简称。如川江志、)(,洛卷一六家第一3 出书),圣人则之尘。故知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观书于周室,得虞、夏、商、周四代之典,乃删其善者,定为尚书百篇套。孔安罔日垂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以。(尚书璇矶铃日注.尚者.上也。上天垂文象毡,布节度,如天行也。王肃曰左.上所言.下为史所书,故曰尚书也。推此三说屿,其义不同。盖书之所主,本于号令,所以宣王道之正义立,发话言于臣下,故其所载,皆典、漠、训、语、誓、命之文叭至如尧、舜二典。,直序人事;(禹贡一篇岳,唯言地理。;(洪范总述灾祥,(顾命都陈丧礼骂,兹亦为例不纯者也向。【注释】工Ui可出三句:引

31、自易系辞I二人传说伏羡时,有龙马出现在黄河里,背负图形,伏羡就根据官画出八卦:大禹时,有神龟出现在洛水里,背负图书,大禹把这些图书编成九类(即尚书.共m:i中的九畴之说),称为.,各书。这里刘知几根据经典上的成说:tE(可图、洛书)11为尚书的起源,并不科学O: (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我国最早的部国家政事史料汇编,相传原有三千二百四十篇,经孔子删定成百筒,始于尧时.下记于秦。秦始皇焚书后,西汉初仅存二十九篇.用汉代通行文字写定,史称今文尚书10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居的墙壁中得到一部尚书JL四十五篇.比今文多出十六篇.用战国时的文字写成,史称古文尚书,西晋末年大乱.今、古文尚笃相继失传。东晋初侮颐

32、(z责)献出有孔安国作注的古文尚书)i,世科:孔f专古文尚书),分四十六卷.计五十八篇,冥中有三十二篇内容与1今丈尚书相同,增多的二十五篇,宋代以前,都以为是真的古文尚书,经明、清人考定,方知金属伪作,所谓孔安国传主云u一作以。馀本作以。/王肃095-265):字子雍,东海郊(tn谈,今山东那城北)人,三国时曹魏著名经学家。历官散骑黄门侍郎、中领军、加散骑常侍。曾遍注群经,兼采今、古文,综合贾遣、马融的说法,独排斥郑玄学说,时称王学。三国志有传。关于尚书),王肃著有尚书传、尚书驳议、尚书答问),皆侬。推:尚书篇名.记周成王临终时命召公、毕公率诸侯辅佐康卷一六家第一5 王的事。今本尚书从顾命中分

33、出康玉之i击一篇a1号为例不纯:XtJ知几认为尚书家乃记言体,而尧典I)诸篇叙人事、地理、灾祥、丧礼,与记言体不合3后世史学家多不以此说为然,认为记事、记言之分只能大略言之,言、事很难严恪分开,而且尚书本非有严密组织、结构的历史专著.刘知几未免以后世史书苛求古人。参阅章学诚文史通义书教上、吕思勉史通评、金毓敝中国史学史等。【译文】尚书)-派,它的源头出自远古。易上说黄河出图,洛水出书.圣人效法它们。由此可知尚书的起源够远的了。到孔子在周王室观看文献图书,得到虞、夏、商、周四个朝代的典籍,就节取其中完美的篇章,定为尚书百篇。孔安国说因为是上古的书,所以称作尚书lo(尚书璇矶铃上说尚,就是上。上天

34、在运行中显出文明物象.宣示节序度敬。尚书记录史事,也正如天的运行。王肃说上面帝王所说的话,被下面史官i己下,所以叫尚书)0 ,.推究这三种说法,它们含义并不相同G原来尚书的主要内容,是依据帝王的号令,用来宣扬王道的正义,对臣下发布讲话。所以其中所载录的,都是典、漠、1JII、谐、誓、命-类文体。至于像其中的尧)j、舜二典,直接叙述人事;(禹贡篇,只是谈论地理;(洪范集中记述灾祥;(顾命全部陈述丧礼,这也是体例不纯的地方了。E原文】又有周书者尘,与尚书相类,即孔氏刊约百篇之外,凡为七卡二章立,_t自文、武,下终灵、景,甚有明允笃诚豆,典雅高义。时亦有浅末恒说,津秽相参,殆似后之好事者所增益也。至

35、若职方之言在,与周官元6 史通全译内篇异骂; 时训iI)之说(宰,比月令多同币。斯百王之正书毡,五经之别录者也在。E注释】ct(周书):即逸周书。庸、宋人多以为出于1及家(参看下文。及家琐i吾注).故又称汲家周书儿明T黯认为此书乃秦、汉传世1日本.非出i及家。今存六十一篇。每七卡二章:该书各种目录均著录作七十-篇.(通释据改作七十一,而张笼注引蔡崖明堂月令);(周书七十二篇语,并云作七十二亦不为无据,.二主甚:(通释叫主云.误作其J黄本f其主:11职f:(逸周书篇名二记载周朝四方山川地理、经济风俗等e与周礼夏官司鸟下职方氏基本相同.,青人姚际恒因而认为此即后人抄袭周千LP中文字而成c在周官);

36、:(周礼本名3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记述古代官制,并按照儒家政治理想附益排比而成的制度汇编e全书六筒,分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告今人定为战国时所著s&(时讪,): ):且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作后魏尚书十四卷。I商通释认为汉字衍.卢文相史通拾补云汉指蜀汉.非衍字也。庸艺文;t )ift l乍后.,t程斐记根据孔衍另有汉春秋、后汉春秋、汉魏春秋之作,断云.汉非衍文.后为说字王肋:各本原作王邵,(通释依史传改。召力字君怒,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年少时即以好学博物见称。历任隋著作佐郎、员外散骑常侍、秘书少监,专掌国史修撰。有隋书八十卷、齐志二十卷(隋宏、著录作十卷)、齐书一百卷以及平贼志人读书志等

37、著述,(北史、隋书均有传。岔开皇、仁寿:隋文帝杨坚年号,起公元581年,迄公元604年。E译文】自从周朝灭亡,(尚书的这种体裁就被废弃了,直到汉、魏.没有能够继承这一体裁的人。到了晋代的广陵郡相孔衍,他认为国史是用来表彰宣扬美好的言行,发布宣示法令制度的,至于人间常理凡事,不值得全部列出。于是就删节有关汉、魏的几种史书,节取其中足以成为典范的优美言论,确定篇章次序,构成一家之言。于是就有了(t又尚书、后汉尚书、汉魏尚书),共有二十六卷。到了隋朝的秘书少监太原人王酌,又采录开皇、仁寿时的政事,按顺序加以编排,同类的放在一起,分别给它们加t题目,编成隋书八十卷。探究它的体例,全部依照尚书。E原文】

38、原夫尚书之所记也,若君臣相对,词旨可称,则一时之言,累篇咸载;如言无足纪,语无可述,若此故事,虽有脱略,而观者不以为非。爱逮中叶,文籍大备,必剪截今文,模拟古法,事非改辙,理涉守株。故舒元所卷一六家第一9 撰汉、魏等书$,不行于代也。若乃帝王无纪,公卿缺传,则年月失序,爵里难详,斯并昔之所忽,而今之所要。如君橙隋书,虽欲祖述商、周,宪章虞、夏,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J11 (世说归,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故其书受嗤当代,良有以窍。E注释EJ若此故事句:此句前提育贤误J纪购史通削繁)1主曰此处有面字脱句。寻其文义,当于语无可述下脱一句.言JJIIJ而不载之意f若此上脱半句,言黑体例此,(通释

39、注云疑当作止, 立有:(通辛辛注云:叫日无有字。馀本无。, ¥爱:发i否词。中Ilt:中期n刘知几所说的中时,约指秦汉以后.南北朝以前。J守株:用守株待兔故事比喻死守旧法而不知变通。故事见4韩非子五蠢):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军:舒元=孔衍字。各本误作元舒,甫据史传改。时又、魏等书:指汉尚书、(q又魏尚书等书。书,馀本作.篇。在君您z玉肋字。d:孔子家语:孔子后裔及门人所撰。又书艺文志之穴艺略论i吾家著录孔子家i吾二十七巷,早失.今传十卷四卜四篇本系三国魏王肃伪作。临)11世说):即世说新语),南朝末临川王刘义庆撰a原为八

40、卷,南朝梁刘孝标为之作i主,分为十卷。今1专本三卷,各分上下,主要记载东汉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行轶事,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向为研究文史和语言的学者所重视。E译文】推究尚书所记载的,如果是君臣之间的对答,辞义值得称10 史通全译内篇道,那么虽是一时的话语,也连篇累牍全部记载才日果谈话的言语不值得记载,就丢弃不录。像这悻,旧事虽有脱漏.读者也不去认为不好。等到到了中叶.文书图籍大大完备,这时还要剪裁今天的文辞去模仿古代的笔法,就是不知变通,一昧死守旧法,就像那个守株待兔的人一样。所以孔舒元所编撰的汉尚书、汉魏尚书等书,就不能在当代流行了n卒于帝王没有本纪.公那缺少列传,就会年月失去时间

41、顺序,官爵难以清楚。这些都是过去所忽略.今天所重视的。像王君棒的隋书h虽然想、遵循商、周体制,效法虞、夏文辞,但看它的体制,倒像孔子家语、临川王的世说新语.可以说是画虎不成反像狗了。所以这书受到当代人的嗤笑,确有其原因啊。【原文】春秋家者(C,其先出于三代。案汲家琐i吾记太r时事在,曰为夏殷春秋L孔子曰.疏通知远,(书之教也;属辞比事,():春秋原为古代各诸侯国编年体国史的通名,按年、月、日记事,以春、秋代一年四时。后专指经孔子删修的鲁国编年史,为儒家经典之一,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其记事起鲁隐公元年(前77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文辞简约,隐含褒贬,是一部体现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42、文Ij);0几把它作为记事史的代表。汲家琐i吾:西晋武帝咸宁五年(279.一说太康二年,即公元281年).汲郡(今河南汲县西南)人不(fu否阴平)准发掘战国时魏襄王(或说魏安慧玉)墓,得竹书数十车,经当时著名学者苟勘(x序)、束暂整理成书七十五篇.其中有琐语十一篇,为战国时诸国卡梦妖怪相书。事见晋书武帝纪和束暂传。其书今失,(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刀、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可见刘知几时其书尚存。太丁,又名文丁,商代第二十八个君主。孔子曰下四句g原文见t礼记经解。是汉代经学家为概括尚书、春秋二经的作用意义而托名孔子所说的话。(书之教也 (礼记原文元之字,(通释P据删,今仍其l目。献公g晋献公,

43、周代诸侯国晋圈圈君之一,公元前676年前651年在柱。三句: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史,见下文国语家i主3羊舌除(xi蕾),又称杨胖、叔向,晋国大夫。为太子傅事见国语晋语七。左传):见下文左传家注。昭二年,鲁昭公二年(公元前510年)。韩宣子=名起,晋大夫。聘z春秋战国时诸侯派使者访问别国。匪:同非:Q: (竹书纪年):汲家书中有纪年十三筒,因汲家书都是写在竹筒上的,所以纪年又称竹书组年。该书主要记夏、商、西周、春秋晋直至战国魏安麓王二十年(前257年)前事,有较高史料价值,亡快于宋代。自清12 史通全译内篇代朱有曾起,辑录候文成书多种。另有今本竹书纪年二卷,清代考据家疑为伪作。L句孟子五句:孟

44、子(约前372-前289),名辆,字子舆,战国鲁人,思想家、教育家,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有亚圣之称。著述有孟子),为儒家经典之一。四句引文出孟子离委下),原文无谓字e乘(shng圣),晋国史书别名。铸杭(tow桃务),楚国史书别名。故墨子)二句:墨子约前468-前376),名霍(d敌),春秋战国之际鲁人,思想家,其学说主要反映当时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利益,曾和儒学并称显学。其学说见由他的后学所编撰的墨子一书。此处所寻|文字不见于传本墨子),清孙贻让墨子闲i古据隋书李德林传及史通本文补。E译文】春秋一派,它的源头出自夏、商、周三代。查汲家琐语记录太丁时的事情,就被称为夏殷春秋。孔子说使人贯

45、通前后地明了远古的事情,是尚书的功能;使人知道运用文辞,排列史事,是春秋的功能。可知春秋的出现,是和尚书同时。琐语中又有晋春秋),记载晋献公十七年的史事。国语说:晋国羊舌醉通晓春秋),晋悼公让他当太子的老师。左传昭公二年,记载韩宣子来作国事访问,见到鲁国的春秋),说周礼都在鲁国了。这样说来,用春秋这名称的不只是一家。至于潭没无闻的,更是不计其数。又查竹书纪年),它所记载的事情都与鲁国春秋相同。孟子说晋国称之为乘,楚国称之为椅机,而鲁国称之为春秋,它们的实质一样。既然如此,那么乘和纪年、梅祝都是春秋的别名吧。所以墨子说我见过百国春秋,大概就是指此而言的。E原文】逮仲尼之修春秋也,乃观周礼之旧法,

46、遵鲁史之卷一六家第一13 遗文;据行事,仍人道;就败以明罚,因兴以马功;假日月而定历数,藉朝聘而正礼乐乌微婉其说,志晦其文句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故能弥历千载,而其书独行。E注释】朝聘2古代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称朝聘。微婉其说,志晦其文:)主云一作隐, 刊:古代文书刻写在竹简上,有错就削去,叫做刊。E译文】等到伸尼编修春秋),也就考察周代礼仪的旧法,遵循鲁国史书的遗文;依据人物的作为,遵从做人的原则;从记述人物的败亡中表明贬责,兴盛中肯定功绩;凭借日月岁时以确立天道运行规律,通过朝见天子以校正礼乐制度;评论语言委婉,记事意义含蓄z留下了不可更改的言论,立下了后代必遵的原则。所以经历千年,而这部著

47、作依然无可比拟地在世上流传。E原文】又案儒者之说春秋也,以事系日,以日系月;言春以包夏,举秋以兼冬,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苟如是,则晏子、虞卿、吕氏、陆贾,其书篇第,本无年月,而亦谓之春秋,盖有异于此者也。14 史通全译内篇E注黯】晏子2名婴,宇平仲,春秋时齐国大夫,政治家,外交家。史记有传。晏子春秋,又称晏子),旧题晏婴撰,后人疑系战国汉初间人伪托,今存七卷.内容主要为述其君臣问答之辞,未编年纪事。今有吴则虞晏子春秋校注),可参看。虞卿g战国时人.游说之士,曾任赵国上卿,不得志,退而著书八篇,称虞氏春秋),.主云.旧亦作授。传者,传也z意即传(zhun篆)就是传(chun船),传给

48、后人看。$羽嗣(h河):鸟羽的茎,引申为翅膀。E译文】左传一派,它最先出自左丘明。孔子编著好春秋),左丘明接受春秋经的意旨并为它作传。传,就是转,把所接受的经文意旨转授给后人。也有人说,传,就是传授,用它传示给后世。查孔安国注尚书),也称为传,那么传也就是解释的意思吧。看左传解释春秋经),言论见于经文,事情则在传内详细记述。有时传文没有的内容经文却有,有时经文缺略的内容却在传文内保存。它的言词简明而扼要,它的记事详细而广博,确实是圣人的羽翼、辅佐,著述中的第一之作呵。在一六家第一17 【原文】逮孔子云段,经传不作。于时文籍,唯有战国策及太史公书而已尘。至晋著作郎鲁国乐资在,乃追采二史二主,撰为

49、春秋后传),其书始以周贞玉立,续前传鲁哀公后毒,至王报入秦位,又以秦文王之继周在,终于二世之灭,合成三十卷。E注释】(战国策):见下文国i吾家注。(太史公书):(史i己本名。在乐资:晋人,生平不详。隋书经籍志著录其春秋后传三十一卷(两唐志作三十岳).书今候。著作郎,官名,掌管编篡自!史。(军二史=此指战国策和史记。注:书:( j匿释注云.一脱书字.象本有,馀本脱。周贞王:公元前468年在位。前传):指主专)0 (左传纪事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169)。在王嘿nn南上声)入秦z王耀,周籁王,周代最后个君王,公元前25年降于秦。(t秦文王之继周:秦文王,战国秦王之一,秦始皇祖父.公元前250年即位

50、三日而亡。公元前256年周初亡,但尚有东周君.至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始最后灭亡,所以乐资以孝文王(庄襄王父)接续周。二世:即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07年自杀.秦亡。E译文】到了孔子死后,经和解释经的传都不再出现了。这时的文籍,只有战国策和太史公书罢了。到晋朝的著作郎鲁地人乐资,才采集上述二史的资料,写成春秩后传。此书从周贞王开18 史通全译内篇始.接续在左传的鲁哀公之后.直到周报王入秦,又以秦文王接续周代,到秦二世灭亡结束,一共编成三十卷。E原文】当汉代史书,以迁、固为主,而生己传豆出,表志相重,于文为烦,颇难周览。至孝献帝工,始命苟悦撮其书为编年体笃,依左传著汉纪三十篇丘。白是每代国史,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琴棋书画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