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专题辅导,语言的准确讲稿,语言的准确,考点扫描:,“准确 鲜明 生动”是2007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新增的语言表达方面的内容。“准确 鲜明 生动”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也是语言表达的效果。 2008年这一考点纳入了非课标考纲的要求,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能恰切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可感,形象生动,新鲜活泼。,预测命题趋向,这三个知识点,可以单项考查,也可以综合考查。如将准确、鲜明或鲜明、生动放在一题中检测,或在一题中涉及准确、鲜 明、生动三个点。题型估计有选择填空、简析评价、改写修正、拟句扩句和短文写作五
2、种。,“语言运用准确”,考点诠释,准确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在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的要求。,古人在用词上尤其严谨,古代苦吟诗人,如贾岛、孟郊者为了“吟安一个字”可以“捻断数茎须”。,为了一个词用得准确,可以想三五年。杜甫也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经典的古诗练字就是范例。,1、符合情境,例1: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如在日间,与李关系亲则“推”,关系疏则“敲”,而当时是半夜里连鸟都在树上的窝里睡着了,李凝住的又是幽居,因此“敲” 门很符合情境。),要判断词语用得是否准确,需要调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
3、“简明、得体”等知识。可结合如何辨析近义词、用词得体等进行判断。准确用词要注意几个“符合” :,2、符合心理,例2: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3、符合程度,例3:陶醉 沉醉 迷醉,4、符合对象,例4:随和 随便 一群 一伙,典型题例:1 对下面两句话的内容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有人认为大气中的核试验因其放射性元素而污染环境,导致癌症。有的科学家指出,这种说法事实根据不足。A 有的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核试验因其放射性元素而污染环境而导致癌症”的观点,事实根据不足。B 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核试验因其放射性元素而污染环境,导致癌症”的说法,事实根
4、据不足。C 有的科学家否认“大气中的核试验因其放射性元素而污染环境,导致癌症”的观点。D 有的科学家指出“大气中的核试验因其放射性元素而污染环境,导致癌症”的说法,事实根据欠妥。,C,(AB歧义D“根据欠妥”不合原意),2 2006年5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奠基。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对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的所在位置作一个介绍。要求方位表述准确,用语富于变化。(5分)(2006全国卷2),参考答案:,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建在奥林匹克公园内,西傍奥远水系,南望奥运主体育场,北邻森林公园。,3 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两处加以改正。(4分)(2006福建题)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
5、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我国于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5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参考答案:,第一处错误是“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改为“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序幕”,或改为“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第二处错误是“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与日俱增”,或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加”。,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06浙江题)如果说,书本凝聚着古往今来的知识积累,那么,树木就压缩着一去不返的逝水流年。如果说,书本是用文字承载着人类的智慧,那么树木就是用记录着地球的历史。因此,读书,让我们得以了解自己,了解人生;读树,让我们懂得把握现在,把握明天。所以,读树与读书一样,是大有益处的事情。(1)将文字中缺漏的词语填入下面的空格中。(2分)(2)就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2分),(1)答“年轮”“纹路”“纹理”等。,不能互换。理由:“凝聚”与“压缩”、“承载”与“记录”相互对应;“压缩”与树木年轮的特征相符合,“承载”与“书本”、“文字”的特征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