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些由社交谈起的营销事儿社交很忙。是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社交成了读书排行榜的常客。总是有好些个兄弟跟他并肩而立沟通、技巧、成功、秘诀、快速、人脉社交是百变天后。从纸质媒体到移动互联,从人人到人机人,一个键盘、一个鼠标、穿上企鹅制服、来上一句君要臣死,臣 Facebook,认真当起推客,忙里忙外鞠躬尽瘁。社交是万人迷。也许是从那个名叫卡耐基的人开始,国人终于意识到原来我们的职场失利、情场失意都是因为没有和社交搞好关系。有人开始焦虑,以上海为例,超过 3 成(34.4%)的白领视个人社交范围为焦点问题(社交成上海白领关注焦点,2011,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编制)。也有人开始未雨绸缪,72.8%的大
2、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基于社交动机(社交成为大学生参与公益的源动力,2010 零点大学生公益调查)。还未踏进社会的青苹果已意识到公益圈是一个丰富的社会资源库,增长社会见识、提升个人能力开始成为他们参与公益的重要动机。关于社交的话题总是说不完,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年人们和社交的那些事儿,看看今天青年人的社交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本次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下属零点 E 动营销发起的青年群体社交生活行为研究,旨在通过线上问卷调查,了解青年群体的社交行为特征,洞察青年群体的价值观、消费行为等趋势变化。本次调查于 2012 年 8 月进行,共征集 26184 名 18-32 岁青年友的意见,其中参与调查的男性比例为 69
3、.6%,女性 30.4%。青年人社交十人圈半径你可能没听过 CSer(couchsurfer ,沙发客),也没有恋爱假期中两位女主角上相遇然后互换场所去对方城市旅行度假的经历。但你一定有过饭桌社交经验,遇到过外出活动熟人扎堆的情景。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中国人平均每人参加的社交活动仅有一种,并且活动参与度较低,而聚餐、体育运动和卡拉 OK 成为社交三宝。2005 年的数据显示,舌尖上的中国,有 46.4%的人参加过聚餐(零点中国居民沟通指数 2005 年度报告,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编制)。从社交规模看,国人一直在社交这件事上显得有点上心有余而力不足:零点中国居民沟通指数 2005 年度报告的数
4、据显示,接近一半(46.5%)最近一个月新结识的人数为 0,近三成是一个月结识新朋友数少于 3 人。2006 年、2011 年的研究同样发现,中国人的亲密朋友主要集中在同事、同学和发小等近圈,很少扩展到外圈;而亲密朋友圈子超过 80%的亲密朋友是同性。移动互联的今天,交流貌似变得更容易,每天有大量层出不穷花样百出的社交工具被创新和下载应用。然而,人们是否因络真的扩大了朋友圈?社交站个人主页上、微博上关注的好友成百上千、粉丝一大片,是摆设还是真聊?数据显示,对于青年群体来讲,绝大多数沟通方式都逃不过十人圈。红得发紫的社交站,人们日常保持的沟通人数比例绝大多数在 10人及以下的范围(70.5%),
5、同样类似的还有论坛(71.7% )。看来社交站把世界变平了,却没把人际交往半径变短。使用电子邮件,估计多数中国人也不习惯,日常通过电子邮件与人沟通超过 10 人的比例不足 2 成。有趣的是,以小企鹅为代表的即时通讯聊天工具(QQ、MSN 等)威力十足,有 37.5%的青年人表示,日常通过聊天工具与人沟通的范围在 50 人以上。玩游戏、阅微博、看视频进入络生活榜三甲曾经有外国机构的调查显示,在全球 13 个国家的民中,中国人上最喜欢干的事情之一是看视频,无论是看视频的时间、比例还是设备,都位居全球之冠。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特别是青年公众的络活动习惯,我们选出了 20 个人们上最有可能做的事情。数
6、据显示,在青年人的线上生活内容榜上,在线玩游戏(33.1%)博得头筹,阅读或评论他人的博客/微博(30.6%)居榜眼,而探花则由在线看视频(27.6%)夺得。作为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工具博客、微博,关注度最高的是个人的日记式内容(51.9%),其次是幽默笑话(33.8%)和时事新闻(31%)。另外,音乐话题(20.4%)和影视、娱乐圈的轻松话题(20.5%)关注度也比较高。除了视频,青年人对在线听音乐、广播(25.5%)、在线看小说(18.5%)也都很感兴趣。品牌线上社区,是时候了吗?敏锐的企业嗅到社交媒体的商业秘密。当阅读社会化媒体(博客、微博)的内容(30.6%)、管理个人主页(25.4%
7、)成为青年人络生活的。此外,很多企业自建社区。不少企业一定会问,建立品牌线上社区,到时候了吗?对品牌、销售是否有帮助?我们的调查数据或许能带来一些积极的参考:一半(50.6%)的青年人是企业的品牌会员(曾经注册过某些品牌的站或社区)。对加入品牌线上社区的青年人来说,可以支持我喜欢的品牌(55.8%)和可以对品牌了解更多(47.3%)是成为会员的最主要的理由。线上品牌社区有助于提高企业口碑:(A)接近 8 成青年人加入品牌社区后对品牌持有更积极的看法(完全同意,40.3%;部分同意,36.8%);(B)超过 6 成的青年人表示加入社区,会对品牌有更高的忠诚度(完全同意,31.9%;部分同意,32
8、.3% ),并且愿意推荐其他人加入这个社区(完全同意,31.4%;部分同意,30% )。企业更关注 ROI。以作为品牌线上社区成员,我更愿意购买这个品牌来说,36.1%品牌会员对此表示完全同意。做社会化企业,利用社会化媒体产生无边威力。然而,企业借势营销、微营销的成功背后却有着深刻的群体洞察基础、严谨的筹划与系统规划、执行。开了微博、建了主页,钱花出去见不到效果、无法评估效果的情况常常发生。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吸引目标市场和公众?从内容载体方面,前面我们谈到了青年人络生活的主要内容,他们喜欢玩游戏、看视频、看微博对企业来说这些行为背后的价值在于可以投其所好,可以在自己的社会化营销传播活动中加入更多游戏化、视觉化的内容分享与参与。他们喜欢音乐、小说,在营销活动中,是否可以考虑以系列故事、主题音乐等形式串联营销策划主题?青年人的络社交辐射半径小,在自己的社交站主页最常做的三件事以找寻、联系老朋友(36.4%)、上传照片(33.1% )、短信/ 私信朋友(32.4%)为主。那么企业在社交站上,是否可以利用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把营销传播活动植入其中,让人们在找老友的过程中传递品牌信息、在上传照片的活动中融入品牌活动主题。一个好的营销,应该是深谙人们的基本行为规律和内心需求,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简化它,然后悄声无息地发生,一切都那么自然。(本文作者为零点 E 动营销部门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