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某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314674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某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某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某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某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某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某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市农业局局长*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市政府委托,就关于我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一、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以农田水利、林业生态、农业机械化、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工作为重点,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仅每年要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林业生态、农机装备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作奖补,而且在今年的市委二号文件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扎实推进社

2、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安发2 号)中还就我市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有力地促进了工作,保证了效果。从近年来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全市上下以红旗渠精神杯竞赛为动力,以水库除险加固、灌区技改、人畜饮水、重点工程、水土保持为重点,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南水北调*段、马家岩水库、洪河综合治理、洹河河道治理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全市 14 座病险水库列入国家计划,总投资约 4 亿元,目前已陆续开工建设;红旗渠、跃进渠、漳南三大灌区技改工程通过国家批复,已下达投资 5000

3、 万元,红旗渠灌区于 6 月底开工,跃进渠灌区计划汛后开工,漳南灌区已发布招标公告;狠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严把水质化验、工程质量关,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解决了 54 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截至底,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452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74%,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372 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82%,旱涝保收田达到 327 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150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69%。农村水利条件的根本改善,大大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了全市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993 年以来,* 市连续 14 年荣获省政府表彰的红旗渠精神杯市级

4、奖杯。2、林业生态市建设稳步推进。今年是我市林业生态市建设的开局之年,全市上下抓住国家、省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投入逐年加大的有利时机,围绕新农村绿化、沟河路渠绿化、城镇绿化、荒山绿化、农田防护林、防沙治沙、经济林发展、生态旅游及林业产业等九大重点工程,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扎实工作,强力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目前,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 34.28 万亩,是省下达 28.83 万亩任务的 119%,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 4.3 万亩,是任务的 100%。全市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防沙治沙、外资造林等造林面积达到 47 万亩,飞播造林、封山育林面积达到 11 万亩,义务植树 3760 万株,

5、全市林木覆盖率由21.6%提高到了 25.4%,生态环境状况初步得到改善。同时,积极推进四荒造林体制改革,自以来,全市共完成四荒拍卖承包造林18.38 万亩,经验收合格的 500 亩以上造林大户 135 户,其中千亩以上大户 42 户,拉动社会直接投入林业建设资金 7435 万元,回收拍卖承包资金 4608 万元。我市先后荣获全国太行山绿化、护林防火先进单位、河南省护林防火先进单位、省林业厅综合考评优秀单位等称号,并荣获国家社会林业工程项目研究与实施特等奖。 ,在全省林业工作年度考评中我市综合得分排名第三。我市的林州市荣获全国太行山绿化先进单位称号,内黄县荣获全国绿色小康县称号等。3、农机装备

6、水平快速提升。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市以强化现代农业物质基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服务新农村建设为目标,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精心组织重要农时季节机械化生产,强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努力提高农机管理工作水平,全市农机装备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已达 514.64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 7870 台、联合收割机 6900 台、秸秆还田机 7533 台、旋耕机 7196 台、机引播种机 34130 台(其中免耕播种机 1230 台) 。全市大中型农机具配套比为 1:2.92,万亩耕地拥有大中型拖拉机 16.5 台、联合收割

7、机 15.3 台、农机总动力 1.14 万千瓦。此外农业灌溉、农副产品加工、植保、温棚设施农业等农用机械也有不同程度增长。全市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69.3%,机耕水平 81.5%,小麦机播水平 99.66%,小麦机收水平97.63%,联合机收率 95.56%,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过程机械化。同时,开展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玉米机收技术及花生机收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为下一步全面提高全市农机化综合水平打下了基础。4、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工作得到加强。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农开、扶贫 服务农业生产的职能和作用,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及贫困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其中,农业综合开发自 1988 年国

8、家首期立项以来的 20 年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市)达到 5 个,即*县、汤阴县、滑县、内黄县、林州市,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5.8 亿元,改造中低产田 178 万亩,开垦宜农荒地 5.9 万亩,建设优质粮食基地 5.8 万亩,受益人口涉及全市 74 个乡镇 1056 个行政村的 100 多万人,形成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服务功能完备的农业生产新格局,治理后的中低产田成为水田林路的精品田、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样板田、优质农产品生产的丰产田、现代化农业的试验田。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按照整村推进、分批扶持的原则,突出重点,加大了对 1 个重点县、

9、21 个重点乡镇和 632 个重点村的扶贫开发力度。从至今,全市共实施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农田水利、教育卫生、文化宣传、农村电网改造、农产品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052 个,121.7 万人受益,解决了 399 个重点村行车难、82.82 万人行路难问题;240 个重点村 15.4 万人、3.1 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难问题;159 个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受益人数达 14.5271 万人;完成贫困乡村中小学校 d 级危房改造任务 33700 平方米,解决了2.94 万适龄儿童的入学难问题;解决了 15 个村、2 万多人的就医难问题;建设户用沼气池 17248 栋,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

10、件。目前,贫困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的问题已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贫困户的庭院得到了改造、靓化和绿化,大部分贫困村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电话的五通目标,贫困村内卫生室、图书室、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超市俱全,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农田水利、林业生态、农机装备、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水平提高,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有所改变,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具体来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总产由的 227.6万吨增加到的 320.2 万吨,年均

11、递增 8.9%;平均亩产由的 345 公斤增加到的 406 公斤,年均递增 4.2%。二是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设施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随着水、电、沟渠、路等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的日益完善,为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提供了条件,促进了全市农业结构的调强调优,一批设施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应运而生。截止目前,全市新增瓜、果、菌菜等亩效益在 3000 元以上的高效农业面积已经达到 96.81 万亩,其中新增设施栽培面积 13.4 万亩;新建高效农业园区 106 个,其中百亩园 75 个,千亩方 23 个,万亩区 8 个,一年就可为农民增

12、加收入 3.6 亿元,涌现出了* 县吕村高科技蔬菜示范园区、内黄东庄温棚瓜菜、滑县高平巨型塑料大棚、汤阴韩庄食用菌、林州茶店中药材、龙安区龙泉镇万亩花卉游园等一批建设标准高、管理科学、效益良好的高效农业亮点工程,初步形成了沿鹤台公路、106、107 国道环绕市区的瓜菜生产带,以内黄县、*县为主的尖椒生产基地,以内黄县、滑县、汤阴县为主的设施瓜菜生产基地,以四区为主的近郊蔬菜生产基地,以西部太行山区为重点的优质核桃、花椒生产基地,以东部黄河古道沙区为重点的优质鲜果、红枣生产基地,以龙泉为中心的城郊优质花卉苗木生产基地、以淇河鲫鱼为主的水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面积

13、进一步扩大。农田基本设施的完善推动了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快速发展,至,全市优质粮专用生产加工基地面积已达 170 万亩,在为汤阴华龙集团、健丰饼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稳定优质专用加工原料的同时,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水平也迈上了新台阶,全市先后创建各类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56 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 23 个,绿色食品 4 个,有机农产品 1 个,名牌产品 7 个,全市农产品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四是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家庭收入结构、收入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大大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使部分农民可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农

14、村家庭的收入结构、收入水平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据统计,农民家庭总收入中来自工资性收入的比例已由的 29.6%上升到的 34%;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493 元,同比增长 19.1%,无论是收入值还是增速均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连续四年以年均16.6%的速度递增,且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总的来讲,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效果也正日益显现。但是,也要看到,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资源总量不足。我市属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为322 立方米,只占全国和全省平均水

15、平的 1/7 和 2/3,同时,洹河、汤河、卫河、环城河等主要河流水质均在 v 类以上,水污染严重,这是今后我市发展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的最大限制因素。全市森林覆盖率 14.8%,低于全省 17%的平均水平,人均林地占有面积 0.55 亩,仅相当于全省人均林地占有面积 0.72 亩的76%、全国人均林地占有面积 3.5 亩的六分之一,可以说我市林业生态市建设的起点是比较低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林业生态市建设的效果。2、投入有待进一步增加。虽然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完善,但基础设施覆盖面仍然非常小,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整体依赖性仍末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现代农业

16、的要求。如全市已治理中低产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不足 30%,全市尚有近 400 万亩的中低产田有待开发改造;我市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资源监测保护、森林公安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手段都非常落后;一些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资金缺乏,影响了我市的农机化进程,等等。3、部分重点工程问题比较突出。一是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如省生态建设资金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各项造林工程必须经验收后才能兑现;冬春季造林,市级资金又很难及时到位,而且从目前财政预算安排情况看,缺口很大,这导致县(市、区)和乡(镇、办)的财政压力比较大。同时,占地补助资金具体落实时间没明确,群众没有定心丸,将直接导致夏秋两季收种时新植树木

17、的保存问题。二是建设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水利上,防洪除涝工程标准偏低,市区、各县县城防洪达不到部颁标准,面上沟河排涝标准较低,安全隐患多;林业生态市建设上,围村林、生态廊道、环城防护林建设专业队造林、统一施工的比例低,道路绿化不按要求施工,绿化档次低,个别县(区)栽植苗木达不到国家二级苗木的标准,加之不按技术标准和要求操作,造成林木成活率偏低,建设质量难以保证。4、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一是区域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均衡,比较突出的是我市的林业生态市建设,如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 25.4%,其中林州、内黄较高,分别达到41.6%、36.5%,*县 16.6%、滑县 16.2%、汤阴 10.8

18、%,文峰区6.1%、北关区 7.6%、殷都区 11.3%、龙安区 9.8%,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了 35 个百分点;城镇林业生态建设严重滞后,除内黄县城建有防护林带外,市区和其他县城都没有环城防护林带和近郊森林公园,市四区林木覆盖率仅为全市平均数的 1/3,生态状况非常脆弱。二是农业各产业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均衡。比较突出的是我市的农机化建设,如全市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 69.3%,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但玉米生产尤其是收获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全市玉米机收面积不足 10 万亩,机收率仅 3.45%;经济作物和农产品加工等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如花生收获机械化进展缓慢,滞后于生产需求

19、,机收水平还不到1%,推进经济作物、林牧渔业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5、个别地区认识还不到位。个别县(区)还没有认识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如对林业生态市建设,个别县(区)没有意识到上级给政策、补资金,是改善本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投资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很好发展机遇,不是借威开道,借力行船,主动出击,而是作为上级安排的任务,去被动完成,造成思想上重视不够,财政投入上难保证,工作措施上不到位,群众发动上不充分,各项工作都被动,任务完成不理想等情况。此外,还存在红旗渠、跃进渠、漳南渠等大型灌区工程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面上桥涵闸以及小水库等工程多数年久失修的问题,柴油价格上涨拉高农机作业成本的问题,服务体系不健全、支撑保障能力弱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一加以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研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