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审计学的经典教程.ppt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3093743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12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学的经典教程.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审计学的经典教程.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审计学的经典教程.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审计学教程,第一章:审计概论,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夏禹萌芽时期西周初步形成司会总司审计大权,宰夫稽核财计报告秦汉最终确立上计制度隋唐宋日臻完善宋朝审计院元明清衰弱中华民国不断演进1914年审计法,1918年民间审计新中国振兴时期1983年9月成立审计署,1980年12月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1994年发布审计法。,西方审计的起源与发展政府审计,古代(古罗马、古希腊和古埃及时代)官厅审计现代政府审计机构模式 立法模式英美 行政模式中国、北欧 司法模式法、德、西班牙 独立模式日本会计检查院,西方审计的起源与发展民间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所有权与经营权

2、的分离。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注册会计师在经济生活中的特殊作用是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性,从而使投资者据以作出正确的决策,促进资金市场的正常运转,并降低信贷决策的风险。,西方审计的起源与发展民间审计,1、注册会计师起源于意大利合伙企业制度,形成于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发展和完善于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 2、世界第一个注册会计师是查尔斯.斯耐尔,第一个注册会计师专业团体是爱丁堡会计师协会。 3、中国第一为注册会计师是谢霖,第一个会计师事务所是“正则会计师事务所”,第一部注册会计师法规是1918年9月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的会计师暂行章程。,西方审计的起源与发展民间审计,注册会计师

3、审计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在16世纪意大利的商业城市中出现了一批具有良好的会计知识,专门从事这种查帐和公证工作的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所进行的查帐和公证,可以说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随着这批专业人员人数的增多,他们于1581年在威尼斯创立了威尼斯会计协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会计职业团体。,西方审计的起源与发展民间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虽然起源于意大利,但它对后来注册会计师审计事业的发展影响不大。英国在创立和传播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8世纪下半叶,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始分离。为了监督经营者的经营管理,防止其营私舞

4、弊,保护投资者、债权人利益,英国政府于1844年颁布了公司法,1845年,又对公司法进行了修订,规定股份公司的帐目必须经董事以外的人员审计。此后,英国政府对一批精通会计业务、熟悉查帐知识的独立会计师进行了资格确认,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创立了第一个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诞生。,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由两权分离和多层次分权管理体制形成的。,审计的定义,审计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指注册会计师审计)或根据授权(指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对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及其他

5、经济组织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计并发表意见。,审计对象,审计对象可概述为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极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这是本质); (2)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经营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这是现象)。,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审计目的:通过审计活动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结果。包括:()最终审计目的:维护经济秩序()直接审计目的:评价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对审计事项与设立标准相符程度进行的确认,是审计目的

6、的具体形式。联系:审计目标是审计目的的具体实现形式;审计目的的达到是通过审计目标的实现来完成的。,审计总目标审计既定总方向,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报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公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一贯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处理方法的运用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的要求。一贯性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企业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应当前后各期一致;(2)当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变更,或这种变更能够使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时,应当予以变更,但应当在会

7、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审计总目标、认定、具体审计目标关系,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紧紧围绕具体审计目标收集证据。把这些证据累积起来,审计人员就可对管理当局的任何认定是否正确下结论。然后,再把对每个认定的结论综合起来,审计人员就可对整个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发表意见,实现审计总目标。,审计具体目标,审计具体目标是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的。它是审计总目标的具体化,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一般审计目标:一般审计目标是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推论得出的,实质上是对被单计单位认定的验证。项目审计目标适用于某一特定项目的审计。报表审计实务中每章第一节均为项目审计

8、目标。,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存在或发生”认定“存在或发生”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当局是否把那些不应包括的项目列入了会计报表,并不涉及所报告的金额是否正确。“存在或发生”认定,主要与会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有关。如:会计报表中资产项目易被高估,因此注册会计师要着重验证资产项目的存在性。,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完整性”认定“完整性”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当局是否把应包括的项目给遗漏或者省略了,也不涉及所报告的金额是否正确。“完整性”认定与“存在或发生”认定正好相反,它主要与会计报表组成要素的低估有关。如:会计报表中负债项目易被低估,因此,注册会计师要着重验证负债项目的完整性。,

9、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权利和义务”认定这项认定通常涉及所有关权利和法律义务问题。请注意,前二项认定,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组成要素都有关,而这里的“权利和义务”认定却只与资产负债表的组成要素有关。,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估价或分摊”认定有关金额在财务报表中列示是否适当,不仅取决于这一金额的确定是否遵守了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而且还取决于在数学上或文书处理上有无错误。所谓“遵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是指被审计单位适当地运用了成本、配比及一致性等会计原则。如:某金额的确定遵守了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并且在数字上正确无误,就说明这一金额是适当的。“估价或分摊”认定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a.总值估价 b.

10、净值估价 c.计算精确性,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表达与披露”认定在会计报表上,管理当局暗示性地认定会计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地加以分类、说明和披露。如:存货项目。若存货的使用受到限制而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又没有披露这一情况,就属于违反了这一认定的要求;若未限制使用的存货被归类到非流动资产项下,也属于违反了这一认定的要求。,一般审计目标,()总体合理性:通过总体测试,评价帐户余额是否有重大错报;()真实性:所列余额真实存在与发生;()完整性:发生的金额均已包括;()所有权:所列金额确属公司所有;()估价:所列金额均已正确估价与计量;,一般审计目标,()截止:接近报表日的交易已记入适当

11、的期间;()机械准确性:有关帐表资料、数字、计算、加总及勾稽关系的正确性;()揭露:报表中已适当反映帐户余额和披露要求;()分类:所列金额的分类恰当。,审计职能,经济监督:通过审查,指出错弊,监督执行。经济鉴证:通过审查,取得社会公认。经济评价:通过审查核实,评价经济活动。,审计作用,揭示差错和弊端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调控,审计假设,审计独立性:审计人员与经济责任的委托者和受托者均无利害关系,处于第三者超然独立的地位;经济责任可验证性:财产经营管理者对于所经管财产的经济管理责任履行情况可加以认定;经济责任可认性:通过审计财务资料的可信性,并与法规比较可认定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可信性:审计报告是可以信任的;审计可行性:审计工作可行并得到社会认可;公认会计准则有效性,审计判断,估计重要性水平的高低确定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评估审计项目的风险水平判断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可信赖程度确定适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确定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财务报表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