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仿生设计中的情感因素摘 要:现代社会对设计的要求日趋提高,设计的功能外延与相关领域日趋复杂。与此同时设计的情感因素已经到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阶段,它也逐渐被业界关注。本文试图从情感因素谈仿生设计,探究情感因素与仿生设计的关系和发展;在仿生设计中挖掘设计者情感因素的影子,探究情感因素对仿生设计推动的原因和作用关键词:情感因素;仿生设计 仿生一词最早是 1960 年美国人斯蒂尔(Jack_Ellwooo?Steele)取自拉丁文“bios” (生命方式)和词尾“nic” (具有性质的)合成的,他认为:仿生是研究模仿生物系统方式,或是以具有生物系统特征的方式,或是以类似于生物系统方式的系统内容。从而仿
2、生可以这样定义: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性状、原理、行为以及相互作用,从而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的技术理念。一仿生的产生和发展自古以来,自然界就是人类各种科学技术原理及重大发明的源泉,生物界有着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及物质存在,它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逐渐具备了适应自然界变化的本领。人类运用其观察、思维和设计能力,开始了对生物的模仿,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制造出简单的工具,增强了自己与自然界斗争的本领和能力。 人类最初使用的工具:木棒和石斧,无疑是使用的天然木棒和天然石块;骨针的使用,无疑是鱼刺的模仿。这些工具的创造、生活方式的选择都不能说是人类凭空想象出来的,
3、而是对自然中存在的物质及某种构成方式的直接模拟。这是人类初级创造阶段,也是仿生设计的起源和雏形,它们虽然是比较粗糙的、表面的,但却是我们今天得以发展的基础。在我国,早有模仿生物的事例:两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发明了风筝,并且应用于军事联络;春秋战国时代,鲁国匠人鲁班,首先开始研制能飞的木鸟,并且他从一种能划破皮肤的带齿的草叶得到启示而发明了锯子;西汉时期,有人用鸟的羽毛做成翅膀,从高台上飞下来,企图模仿鸟的飞行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外国的文明史上,大致也经历了相似的过程: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人用羽毛和蜡做成翅膀,逃出迷宫;还有泰尔发明了锯子,传说这是从鱼背骨和蛇的腭骨的形状受到启示而创造出来的;十
4、五世纪时,德国的天文学家米勒制造了一只铁苍蝇和一只机械鹰,并进行了飞行表演然而仿生设计则是在仿生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仿生学为基础,通过研究自然界生物系统的优异功能、形态、结构、色彩等特征,并有选择性的在设计过程中应用这些原理和特征进行设计。二设计中的情感因素情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和自身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主体对外界刺激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或体验。随着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等众多的设计流派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设计思想的交流,使得设计界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而另一方面设计的不断进步也为设计师带
5、来不同的设计课题,即寻求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设计,让物质的形态具有思想性和人的情感。产品设计中的情感交流是“设计师产品大众”的一种高层次的信息传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品扮演了信息载体的角色,它将设计师和大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产品中的情感体验,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他们在设计产品时的一种编码或者说感情融入的过程,是其情感的体现;而对于大众来说,是他们在面对产品时的一种解码或者说审美心理感应的过程,是其产生的心理感受。最后设计师从受众的心理感受中重新获得的线索和启发,并在进一步的设计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简言之,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就是要在产品和人之间建立一种情感层次上的深刻关系,实现“人与
6、物”的高度统一。三仿生设计中的情感因素基于仿生设计不断主流化,人们设计产品,从最初的注重形态的美观和功能的完善到现在的注重产品的反朴归真和本质的内容。这其中原因种种,最初的潜在动机就是情感因素的使然。人都是视觉动物,会相信眼睛的判断,而人又有着各自的生活经验,一个社会人成长于社会,面对过大自然,所有的工业设计师无疑会把自己设计的产品更向产品本质的东西靠拢,那就是追求自然,追求本质的体现,而仿生就是其中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倒过来想,也就是设计者,为了满足他对纯粹的、本质的信念的追求,会不自觉的把设计的产品往最本质,也就是仿生的东西上靠,这其中有着密切不可分的联系,情感因素是一个点,而仿生设计是
7、一个面。在仿生设计中不断的将情感因素放大和扩张的本身就是设计的方法和亮点。在所有的艺术中,情感是最能给人以启发,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艺术因为有了感情的融合而生机盎然,有血有肉。因此对于任何设计来说,也都是凝聚了设计师的情感和汗水,是设计师自身一种情感的寄托。设计师往往是站在更高的视点上看待产品和设计产品,他对产品的情感寄托、希望与愿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左右产品的流行趋势,或者引导人们的消费方式。结语工具的创造和使用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仿生事实上就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它反映了人们仿生的思维和意识,这就是情感因素,它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们“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仿生就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一种传统,真实的生活方式,传达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和追求。参考文献:1、倪海曙 视觉和仿生学 知识出版社 1985 年2、邵海忠 仿生学纵横谈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1 年http:/ http:/ http:/ 设计心理学 中信出版社 2003 年 4、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年 5、 Design( 产品设计) 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 2004 年第 4 期作者简介:陈静, (1983-) ,女,主要从事艺术设计、计算机软件教学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