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人教版必修5).ppt

上传人:果果 文档编号:1306196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4.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人教版必修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人教版必修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人教版必修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人教版必修5).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人教版必修5).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体知识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3)严谨性。,天津蓟县独乐

2、寺:经历28次地震不倒,在保存至今的众多古代木结构建筑中,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和山西应县木塔在抗震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独乐寺位于天津蓟县盘山脚下,始建于唐代,寺内的观音阁和山门重建于辽代。自重建以后千余年来,独乐寺曾经历了28次地震, 1976年唐山大地震,蓟县城内房屋倒塌不少,观音阁及山门的木柱略有摇摆,观音像胸部的铁条被拉断,但整个大木构架安然无恙独乐寺观音阁之所以在多次强震中屹立不倒,主要是斗拱起了作用,观音阁的斗拱设计十分巧妙,在没有一颗钉子固定的情况下,通过七层木块的相互交织,达到了相互连接固定的作用,这样在地震出现时能及时减缓外部的压力,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2010年4月14日玉树7

3、.1级地震,19日,记者在文成公主庙采访时看见,紧贴岩壁而建的寺院,外观没有明显损坏的痕迹。寺院中香火旺盛,佛堂内点满了酥油灯。附近来朝拜的村民络绎不绝。只有佛堂大门上的一幅壁画有一条裂痕。文成公主庙建于公元710年,已有1300年历史。,在2008 年5 月12 日震后,报恩寺广场成了平武县城居民的临时避难所。这座占地2.7 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落建于1460 年(明天顺四年),历经1536 年、1618 年、1657 年、1786 年以及1976 年的数次大地震,在此次汶川地震的影响下,木构造脱榫,墙体开裂,但没倒塌,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些古建筑为何在遭受地震后却能依然屹立不倒?它到底有

4、什么样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相信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梁思成的父亲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梁启超,戊戌政变,亡命日本后,1901年在东京生下了他。他自幼受父亲的熏陶,对中国古典文化素养深厚。11岁回国,14岁进清华学堂,23岁留美,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和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建筑,兼攻西方建筑史。游历欧洲时,对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珍视和保护古典建筑的做法,印象深刻。1928年回国后,一边教学,一边和夫人林徽因及同事、学生遍访中国各地的古代建筑。十几年中,足迹踏遍15个省,2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的古建筑和文物达2000余项。,1957年。

5、“反右”运动正如火如荼,而雄伟壮丽的北京城墙也正在被热火朝天地拆除着。到处是毁墙的炮声,每一炮,都像在梁思成的心中炸响。他已经有了无望的感觉,但这位中国建筑业的泰斗还要为保卫北京城墙做最后拼搏。 有一天,梁思成进城去瞅了瞅,发现地安门已经没有了,广安门也消失了,听说正拆广渠门,急忙赶去,发现已经只剩下一个城台和一个门洞。 毁城的大军正向北京最后的两个城门进军崇文门和西直门1957年时最后两个有瓮城的城门。 梁思成流泪了。他要去找周总理。“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在1957年,这话比“右派”还要右。但梁思成说了。 有人劝他:“算啦。你被批

6、判得还不够吗?这是什么时候了?不行就出去吧”梁思成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宁愿做一个右派死在祖国的土地上,也决不出走。”,少年时的林徽因,中年时的林徽因,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个举世无双的优秀男人终身都为她苦:一个摔断了腿(梁思成为博美人一笑,慌忙掉下车来);另一个为觅得佳人,嫌飞机太慢,自己先飞了下来(徐志摩);这最后一个,就是金岳霖,为了她,与情敌毗邻而居,终身为友,终生未娶。,他俩一个是梁启超的公子,一个是林长民的千金;一位是建筑巨匠,一位是绝艳才女.他们一世情缘,共同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两座丰碑,把亲手设计的

7、国徽送上了天安门城楼.他不计国仇家恨,力使奈良,京都的古建筑免遭盟军的轰炸,代表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她出众的才貌令万种风情的徐志摩诗兴大作,使抑情重理的金岳霖冥思独想.,美丽的神话,才女佳人,20岁的林徽因以才貌双全闻名于北京上层文化圈。20世纪30年代她业余创作出了具有专业水准的文学作品,其范围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个领域,在京派作家圈中声誉鹊起;林徽因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她与梁思成情投意合的美满婚姻,与徐志摩、金岳霖之间超凡脱俗的亲密友情在她生前,没有人能够忽视她的存在。 甚至林徽因的早逝,也留给同辈亲友惘然的失落,因为她的离去,也预示着他们最

8、具创造力的黄金年华的结束。,研究对象,析 题,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中国建筑 的 特征,研究方向,读文章,理出文章的结构脉络 (段前标上序号),以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建造新中国建筑作总结。,分析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12),(313),(1419),(20),探究各个“特征”的内涵、说明方法。,一 、个体建筑构成,(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作诠释,二、群体建筑构成,鸟瞰故宫,中国建筑的特征,(二)讲平面布局

9、,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举例子打比方,三、结构方法,柱子支撑的亭子,四合院里的木质的墙门窗一体,中国建筑的特征,(三)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四、斗拱,中国建筑的特征,(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描述“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摹状貌下定义列图表举例子,五、举折、举架,中国建筑的特征,(五)说明“举折

10、,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摹状貌下定义,六、屋顶的装饰作用,中国建筑的特征,(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作比较引用,七、颜色的选择朱红,中国建筑的特征,(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举例子作比较,霸王拳,八、部件的装饰作用,三福云,瓦当,脊吻,门 环,中国建筑的特征,(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

11、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举例子,九、建筑材料的装饰,彩漆,木刻,浮雕,琉璃,中国建筑的特征,(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作诠释,1、中国建筑的特征十分丰富,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这九点基本特征,哪些特征属于总体特征?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特征属于装饰特征?,总体特征:一二点属于总体特征。结构特征:三至五点属于结构特征。装饰特征:六到九点属于装饰特征。,3、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案什么顺序展开的?,1、由整体到局部2、由主(结构)到次(装饰),。,2作为说明文,说明事物要有

12、一定的顺序,那么说明文的顺序主要有哪些? 明确: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程序顺序。,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个别建筑构成,群体建筑构成,木材结构,斗拱,举折和举架,结构特征,装饰特征,屋顶的装饰作用,颜色的选择朱红,部件的装饰作用,材料的装饰作用,外观装饰,主,次,整体,局部,第二部分结构与说明顺序,总体特征,结构方法,总体特征,课文小结,作者条理清楚、精要严谨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显著特点,通过多种说明方法,既作了理论层面上的解释,也有形象生动的描述,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探究,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13、。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例如,中国建筑怎样砍削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和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割生硬的结构部分使之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和图案形的装饰物等等。,2、文章中说的建筑的“词汇”指的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词汇”指的是建筑的材料。这是比喻的说法,使得说明生动,让读者易于接受。本文用“文法”来比喻建筑的“规矩”,用“词汇”比喻建筑的材料,让人们能过熟悉的文章组成来理解

14、建筑中的各种法式和材料的使用。,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之间的“可译性”?,用“语言和文字”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的形式却有很大的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可从中感受到梁思成做为一代建筑宗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费孝通语)的大文化观。,6、赏析下列语言。,请翻开59页第三题,【阅读拓展】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级:8.0级 汶川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2011年 3月11日日本地震震级:9.0

15、级地震,最强烈海啸,最高达10米,福岛核电站爆炸。日本9.0级地震是汶川地震的30倍,致8928死12664失踪死亡人数或超1.8万(2011-3-22前 )从中日地震死亡人数的比较中,利用本课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中国:第一,地震死亡人数应与建筑有关。现在的建筑结构大都是砖混结构与古代的木材框架结构不同,没继承古代的建筑特点。第二,建筑质量存在问题日本:房屋多为高抗震的木结构及轻钢结构,在经历了9.0级地震即大海啸后,人们惊异地看到日本的多层、中高层甚至高层建筑物居然完整地挺立着,很多房子虽然被汹涌的海浪挪出很远,但全然没有散架,日本的大地震让建筑抗震再度成为焦点。在日本及台湾建造房屋多为高抗震的木结构及轻钢结构,加拿大及美国也多采用,建议重建家园不要再采用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的预制板。,3.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时代建筑的特征,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建筑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他满怀忧患意识地提醒后人:“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商,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为事实明显地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失的现象。”,古代建筑的特征。,继承我们古代建筑上的特点,来构建我们新中国的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