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 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二、我国环境状况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
2、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三、历年环境日主题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 1975年人类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的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
3、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1984年沙漠化 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 1986年环境与和平 1987年环境与居住 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 1990年儿童与环境 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 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清除白色污染 199
4、8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021年2021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 2021年与全球生命互联网链接 环境污染概述 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
5、、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 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
6、、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目前,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看,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2
7、00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刚过40%。经合组织国家这一比重平均超过70%,其中,美国为75.3%。与我国发展水平相近的巴西和印度分别为75.1%和51.2%。按照有关部门的测算,如果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比重相应地降低一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可相应降低约1个百分点。从工业内部结构看,高能耗行业比重大,特别是高耗能的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行业比重低。200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只有10.3%。按照目前的工业结构,如果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而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比重相
8、应地下降一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可相应降低1.3个百分点。比如,我国目前火电平均供电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0%,如果每度电的供电煤耗下降10克标准煤,则全国一年可少消耗2021万吨标准煤。又比如节能灯。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节能灯生产国,2021年产量达到17.6亿只,占世界总产量的90%左右,但70%以上都出口了,如果把现有的普通白炽灯全部更换成节能灯,全国一年可节电600多亿度。 能源是战略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解决能源约束问题,一方面要开源,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加快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另一方面必须坚持节约优先,走一条跨越式节能的道路。节能是事关全社会的大事,必须动
9、员全社会参与。据预测,今年北京的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1070万千瓦,用电高峰时,空调负荷要占到300万千瓦,接近30%。为缓解各地由电荒带来的紧张局外,各地政府均提出加快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增长方式的转变。而国内的民间组织发起了为期三个月的针对办公楼、饭店、商场、等公共场所房间空调温度的倡导行动,倡议将空调温度调至26度,以减少能源消耗,缓解夏季电力供应危机,并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做出贡献;作为新型照明产品的节能灯,与同样亮度的白炽灯相比可以节电,据专家计算,如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亿只节能灯,其节电效果相当于新建一个三峡电站。节能灯节电不仅能减少电力负荷,缓
10、解我国电力紧张状况,而且还有巨大的环保效益。每节约亿度电就意味着节约.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万吨、二氧化硫.万吨。 其实在世界范围内,德国的节能工作做的最好,主要原因就是得益于国民的自觉参与.一部蓝天使法规和政策阐述了德国政府的决心,当然国民对节能的热情和积极参与也是主要原因.试想你因为价格稍微有点高,连最普通的家用节能灯都不去选购,我们国家的节能如何取得很好的成绩。当然你更不会想到一盏普通的家用节能灯仅仅需要个月就可以收回投资.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有关资料显示: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50个城市中,我国占了30个;在全世界污染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我们 占了8个。另据国家环保总局透露,我
11、国环境污染恶化还在加重,仅大气污染每年就损失1100多亿。唤起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共同建设绿色家园已迫在眉睫。我们能为环保和节能做些什么。 目前世界性的与环境有关的节日有14个,按时间顺序排分别是:水日、气象日、地球日、无烟日、环境日、防治荒漠化日、禁毒日、人口日、保护臭氧层日、旅游日、粮食日、生物多样性日以及植树节、爱鸟周(节)等。(1)世界水日(3月22日)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定,从1993年开始,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人类的一切生活和经济活动都极大地依赖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确立"世界水日"标志着水的问题日
12、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旨在唤醒全世界充分认识当前世界性的水危机和水污染,人人都来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就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开展各项活动,以提高公众爱护水的意识。 (2)世界气象日(3月23日)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决定,以每年的3月23日为"世界气象日"。该组织要求其成员国每年在这一天举行纪念和宣传活动,例如举行纪念性学术活动仪式,举办气象展览会,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文章,广播,演说,放映气象科学影视,发行纪念邮票等,并广泛宣传天气气候、保护地球大气环境及气象工作对人类的重要性。1995年5月30日,参加第12届世界气象大会
13、的178个世界气象组织成员国一致同意,气象组织要加强其在环境领域的活动,使气象日活动更加增添了环境保护的色彩。 (3)世界地球日(4月22日)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日"是从1970年4月22日美国的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活动开始的,这一天全美国有2021多万人,1万多所中小学,2021所高等院校、2021个社区和各大团体参加了这次活动,人们举行集会、宣讲和其它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画和图表,高呼口号,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它不仅推动了美国国内环境保护的深入开展,而且有力地
14、推动了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从此,国际上各国保护环境、救救地球的呼声日益高涨。1970年"地球日"过后,"地球日"每年都受到世人的关注,其影响逐渐扩大,在国际上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网,已经大大超出了美国的国界。虽然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协调,但由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每年的地球日都能开展各种活动,同时也得到了国际组织、各国政府的支持。由于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国际关心的热点,"地球日"也逐步演变为具有国际性的节日,1990年4月22日美国发起"地球日"20周年之际,全世界都进行了地球日活动,从此"地球日"真
15、正成为"世界地球日"。目前全球"地球日"的活动组织机构是一个松散的自愿联盟,各地各自独立开展纪念活动。由国际知名人士和环境专家组成的组委会和顾问组,负责与各国、各参加活动的组织团体联系、协调和指导工作。 (4)世界无烟日(5月31日)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告诫人们吸烟污染环境,有害健康;呼吁全世界所有吸烟者在世界无烟日这一天主动停止或放弃吸烟;呼吁烟草推销单位和个人,在这一天自愿停止公开销售活动和各种烟草广告宣传。1995年5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在第8个"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发
16、表文告公布,目前世界上有11亿烟民,每年消耗6万亿支香烟,每年有300万人因吸烟引起的疾病而死亡。在全世界,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吸烟者仍在增加,令世人担心,吸烟带来的危害健康、污染环境和导致火灾等恶果,使有识之士、社会团体、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纷纷参与并组织反烟运动。 (5)世界环境日(6月5日)1972年6月5日至6月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建议将这次会议的开 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接受并通过了这项建议,规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目的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要求
17、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从1973年的6月5日开始,每年的这一天,全世界各国都要围绕一个统一的主题开展各种环境保护活动,并且发表全球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并表彰对在环境保护和促进环境保护事业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全球500佳"。 6.5世界环境日"的活动主题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逐年确定的,主题内容基本上反映了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环境热点,很有针对性。从1998年起,"6.5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不再年年更换,只更换副标题,主题定格为"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6)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
18、日(6月17日)1994年12月,联合国第49届大会通过了115号决议,宣布:从1995年起,每年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呼吁各国政府重视土地沙化这一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确立,意味着人类同荒漠化抗争的行动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为防治土地荒漠化,全世界正迈出共同的步伐。 (7)国际禁毒日(6月26日)毒品泛滥已是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积极开展国际禁毒斗争,是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1987年6月,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部长级国际禁毒会议,建议设立国际禁毒日。1988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6月26日为"
19、国际禁毒日",它标志着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这一天也成了特别关注毒品问题的日子。毒品不仅危害人体健康,在其生产过程中还严重破坏生态系统。世界上用于生产毒品植物的地区大部分集中在有热带森林的地区,种植者为了不被发现或是提高产量,总是到处流动,任意砍伐森林,开垦新地,造成水土流失。另外毒品种植者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和其它杀霉菌剂,严重污染土壤和河流。此外,还破坏了植物的多样性。在1公顷热带森林中,一般存活300多个植物品种,而在1公顷种植毒品植物的土地上只有唯一的一个植物品种。 (8)世界人口日(7月11日)据有关专家推算,地球上第50亿个人在1987年出生。联合国人口活
20、动基金会(unfpa)根据这一推算,假定1987年7月11日为世界人口突破50亿大关日,倡议在这一天举行"世界50亿人口日"活动。此后,于1990年7月11日,联合国又确定并发起举行了第一个"世界人口日",同时将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的过快增长对地球上各种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自有人类以来到1830年世界人口达到10亿,经历了300多万年的漫长岁月。但是到1930年,世界人口突破20亿,其间100年相当于300多万年的人口增长数。1960年世界人口达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达到5
21、0亿,现在世界人口已达58亿,到2021年将超过60亿,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21年将达到100亿。100亿人口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拥挤、贫困、饥饿和资源破坏,并且也可能引发战争,地球上的一切将毁于人类数量的失衡。确定"世界人口日"旨在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国政府、民间组织及各方面人士注重和解决人口问题,创造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舆论环境和工作环境,以利于推进各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 (9)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确立旨在纪念1987年9月
22、16日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所有缔约国根据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一特殊日子。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确定,进一步表明了国际社会对臭氧层耗 在国内,近年来随着环境危机的加剧,人们已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经济、法律和科技手段,还必须诉诸哲学观念的变革,相关研究也日益成为学界热点。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者也开始了环境哲学的理论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环境哲学的研究主要定位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辩证观层面;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以来,则开始了对环境危机的深层反思与应对危机的实践探索。1994年,在
23、中国伦理学会下成立了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而1998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下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则表明了这一领域研究队伍的壮大,研究范围和目标的进一步拓展。另外,近年来生态伦理和环境哲学的研究涉及面很广,包括专著、译著和论文在内的成果很多。 环境哲学家们提出的很多问题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在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面对生态危机人类应如何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和定向自己的行为等问题(都是和“自己”相关的)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24、。 使环境更适合人类工作和劳动的需要。这就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学、卫生、健康、绿色的要求。这个层面属于微观的,既要靠公民的自觉行动,又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法规作保证,依靠社区的组织教育来引导,要工学兵商各行各业齐抓共管,才能解决。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是有权力保护地球,也有权力享有地球上的一切,海洋、高山、森林这些都是自然,也是每一个人应该去爱护的。 这3个层面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侧重而又统一的。3者并不矛盾、更不重复。 作为公民来说,我们对于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就是间接或直接地保护了自然环境;我们破坏了居住生活环境,就会间接或直接地破坏了自然环境。 作为政
25、府来说,既要着眼于宏观的保护,又要从微观入手,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使环境保护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 环境问题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保护环境是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家利益。环境问题解决得好坏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国际形象、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环境基础,使所有人都能获得清洁的大气、卫生的饮水和安全的食品,是政府的基本责任与义务。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曾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
26、代和民族未来。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抓紧完善标准、制度和法规体系,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1 1保护环境是中国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利益和基本目标之一,实现可持续发展依然是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政府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同时扮演着保护环境与破坏环境的双重角色,负有不可推卸的环境责任。环境保护是政府必须发挥中心作用的重要领域。毫无疑问,导致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两大重要原因是市场失灵
27、和政府失灵,这两方面原因都同发展和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环境保护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也是国家长期坚持做的一项民生工程。同样意味着城市将成为环境治理的主要推动者,也将是城市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建设和项目技术的最大买家群体。1 生态环境 一、物种灭绝。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高等植物和野生动物物种均占世界的10%左右,基本约有200个特有属。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了动植物生境的破坏,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有的物种已经灭绝。据统计,我国高等植物大约有4600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占高等植物的15%以上,近50年来约有200种高等植物灭绝,平均每年灭绝4种;野生动物中约有40
28、0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非法捕猎、经营、倒卖、食用野生动物的现象屡禁不止。广东省吴川县非法出售犀牛角,珠海活熊取胆等案件在国际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二、植被破坏。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仅 13.9%。尽管建国后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仍很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同时,大量林地被侵占,19841991年全国年均达837万亩,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植树造林的成效。草原面临严重退化、沙化和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三、土地退化。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较为严重的国家,土地沙漠化急剧发展,50
29、70年代年均沙化面积为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年均扩大到2100平方公里,总面积已达20.1平方公里。40年来初步治理了50多万平方公里,而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79万平方公里。我国的耕地退化问题也十分突出。如原来土地肥沃的北大荒地带,土壤的有机质已从原来的5%8%下降到1%2%(理想值应不小于3%)。同时,由于农业生态系统失调,全国每年因灾害损毁的耕地约200万亩。 环境保护研究环境保护期刊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环境保护”这一术语被广泛的采用。如前苏联将“自然保护”这一传统用语逐渐改为“环境保护”;中国在1956年提出了“综合利用”工业废物方针,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三废
30、”处理和回收利用的概念,到20世纪70年代改用“环境保护”这一比较科学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保护的内容包括保护自然环境和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也就是说,要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的利用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掌握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的保护环境,恢复生态, 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国重视环保还比较晚,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还有差距,能够称得上环保政府的并不多见,所以谈环保市民还为时太早。 城市环保产业是当今世界的朝阳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环保产品和服务
31、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截至2021年底,在全球环保市场份额中,美国占据36%,位居第一;欧洲排名第二;日本排名第三。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工业化与城市化率快速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中国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十五”以来,国家加大了对电力、水泥、钢铁、化工、轻工等重污染行业的治理力度,加强了对城镇污水、垃圾和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有力地拉动了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领域不断拓展,结构逐步调整,整体水平有较大提升,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已经从初期的以“三废治理”为主,发展为包括环保产品、环境
32、服务、洁净产品、废物循环利用,跨行业、跨地区,产业门类基本齐全的产业体系。 根据2021-2021年中国城市环保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分析,我国“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5%,其中2021年财政环保支出2426亿元,同比增长25.4%。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将达3.1万亿,较“十一五”期间的投资额增长121%,未来5年行业复合增长率为15%-20%,到2021年将达到gdp的7%-8%,到2021年环保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 未来中国环保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调整,资源节约型产品、洁净产品的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将继续迅速发展;环境服务业
33、的规模将逐步扩大。城市污水处理、污泥处理、脱硫脱硝等重点领域环保投资将达到1.2万亿元,拉动环保产业产值1.32万亿元。 环境保护(简称环保) 是由于生产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首先引起发达国家的重视而产生的,利用国家法律法规约束和舆论宣传而逐步引起全社会重视,由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兴起的一个保卫生态环境和有效处理污染问题的措施。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一本书,名为寂静的春天,书中阐释了农药杀虫剂ddt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作用,由于该书的警示,美国政府开始对剧毒杀虫剂进行调查,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各州也相继通过禁止生产和使用剧毒杀虫剂的法律。由于此事,该书被认
34、为是20世纪环境生态学的标志性起点。 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联合国发起,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是环境保护事业正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重视的开端,中国政府也参加了这个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也是从1972年开始起步,北京市成立了官厅水库保护办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废处理办公室,共同研究处理位于官厅水库畔,属于河北省的沙城农药厂污染官厅水库问题,导致中国颁布法律正式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和使用ddt。 1973年成立国家建委下设的环境保护办公室,后来改为由国务院直属的部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2021年“两会”后,环保总局升格为“环
35、保部”。并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 各省(市、区)也相继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厅),并设立环保举报热线12369和网上12369中心,接受群众举报环境污染事件。 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主要职责是执行各级议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鼓励开发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以控制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环保,在我们的生活中极为重要,我们要尽我们自己的所能,保护环境。 1979年中国通过了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1973年中国的第一个环境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诞生。截至1998年底,中国历年来共发布国家环境标准412项
36、,现行的有361项,其中环境质量标准10项,污染物排放标准80项,环境监测方法标准230项,环境标准样品标准29项,环境基础标准12项,历年共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即环境行业标准)34项。与此同时到1998年,中国共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律6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法律9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34件、环境保护部门规章90多件、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900余件、环境保护军事法规6件,缔结和参加了国际环境公约37项,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客观需要,1995年和199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7、分别通过了关于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4的决定。1997年3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增加了有关“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规定。中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污染者付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依靠群众保护环境。202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为项目的决策、项目的选址、产品方向、建设计划和规模以及建成后的环境监测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nationsenvironmentprogramme,简称unep),成立于1973年,总部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将总部设在
38、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国机构之一。所有联合国成员国、专门机构成员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均可加入环境署,到2021年,已有100多个国家参加其活动。在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全球环境状况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前景愈加深切关注的21世纪,环境署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并且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协会 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协会(iepoa)成立于2021年,得到了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先生的亲笔贺信和大力支持。 中华环保联合会 中华环保联合会(all-chinaenvironmentfederation,英文缩写为acef。)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注册,
39、国家环保总局主管,由热心环保事业的人士、企业、事业单位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的、全国性的社会组织。中华环保联合会的宗旨是围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实现国家环境与发展的目标,围绕维护公众和社会环境权益,充分体 现中华环保联合会“大中华、大环境、大联合”的组织优势,发挥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中国环境事业发展,推动全人类环境事业的进步。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成立于1993年(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中国环境保护工业协会),是由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的从事环境保护产业的科研、设计、生产、流通和服务单位以及中国境内从事环境保护产业的行业专家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是具有社团法人
40、资格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全国性、行业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共有团体会员46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环保产业协会),单位会员超过1100家,并通过省市协会联系着上万家企业。 环保中国产业联盟 环保中国产业联盟(英文缩写:epciu):简称环保中国,是致力推进“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非法人、活动性、学术性民间组织。联盟由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主流媒体、领袖企业共同发起,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大力支持。联盟宗旨:环保使世界更加美好。加速中国环保事业产业化发展,打造成熟环保产业链,整合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环保企业、主流媒体等各方资源,
41、促进环保产业上、中、下游企业有效融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英文名称为:chinaenvironmentalculturepromotion association,英文缩写。cecpa)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是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跨地区、跨部门、非盈利性质的全国性环境文化组织。该会由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文学家、艺术家、新闻工作者、宣传教育工作者、企业家及社会知名人士等自愿加盟组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英文名称:chinesesocietyforenvironmentalsciences;英文缩写:cses)于1978年5
42、月批准成立,是中国国内成立最早、专门从事环境保护事业的非盈利全国性非政府科技社团组织,是中国科协所属的全国一级学会,具有跨部门、跨行业、横向联系广泛的优势和特点。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环境保护就是通过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措施,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还要依据人类的意愿,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消除那些破坏环境并危及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不利因素。环境保护所要解决的问题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身心的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的影响下变异和退化;二是合理利用自
43、然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的恢复和扩大再生产,以利于人类生命活动。 当然,环境保护还必须考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只有互相之间协调发展,才是新时代的环境保护新概念。 保护环境的名言 手下留情,足下留青,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植树造林,功在千秋。afforestationworkinages. 爱祖国,护绿化,保清洁,爱家园。 保持地球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自身。keeptheecologicalbalanceonearth,istoprotecthumanoneself 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 人人播撒绿色爱处处享受环境美allplantgreen
44、loveeverywhereenjoythebeautyofenvironment人人关心环境质量,人人参与环境保护。 珍惜资源,永续利用。 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环境保护。 提高环境意识,保护美好家园。 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保护环境山河美,持续发展事业兴。 保护环境,就是爱惜生命。protectionsoftheenvironment,thatis,cherishlife. 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wherethereisgreen,wherethereislife 地球只有一个,失去它,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家园。
45、 earthhasonlyone,weloseit,wegolookingforhomes. 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甘哈曼 peopleoftentothesurroundingenvironmentasafreecommodity,arbitrarilyspoilinganddon'tknowtocherish.-fhaman 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惠特曼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服从自然.埃斯库曼
46、斯 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诺曼卡曾斯 weagainstnatureasaresult,wedestroyedthebeautyofthenaturallandscape,naturaldynamicbeautyandthebeautyofthemusic.-normancousins 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洒房屋;五要日光充足.南丁格尔 我国环境现状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1、airpollutioniscoal-burningpollution,dus
47、tandacidraindamagetothegreatestdegreeofpollutionontherise.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2、acidrainismainlydistributedinthesouthoftheyangtzeriver,inregionseastoftheqinghai-tibetplateauandthesichuanbasin.centralchinaareamostacidrainpollution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呈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