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_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7.4酸碱中和反应同步练习新版鲁教版.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301668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7.4酸碱中和反应同步练习新版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_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7.4酸碱中和反应同步练习新版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_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7.4酸碱中和反应同步练习新版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_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7.4酸碱中和反应同步练习新版鲁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_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7.4酸碱中和反应同步练习新版鲁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7.4 酸碱中和反应一、单选题(共 9 题;共 18 分)1.下列数据是一些食物的近似 pH,其中呈碱性的是( )pH 2.93.3 3.54.56.36.67.68.0食物 A苹果汁 B葡萄汁 C牛奶 D鸡蛋清A. A B. B C. C D. D2.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 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B.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3.(2016云南)常温下,一些食物的近似 pH 如表,其中显碱性的是( )食物 柠檬汁 菠萝汁 牛奶 鸡蛋清pH 2.12.83.35.26.36.67.68.0

2、2A. 柠檬汁 B. 菠萝汁 C. 牛奶 D. 鸡蛋清4.下列应用符合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 用浓 H2SO4干燥 O2 B.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 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 D. 用纸盒代替铝制易拉罐盛装饮料5.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近似 pH,其中呈碱性的水果是( ) A. 菠萝 pH=5.1 B. 草莓 pH=3.1 C. 苹果 pH=4.7 D. 柿子 pH=8.36.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 pH 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 B 点表示此时液体为纯净物C. A 点时的溶液能使

3、酚酞试液变红 D. 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氢7.常温下,一些食物的近似 pH 如表,其中显碱性的是( ) 食物 柠檬汁 菠萝汁 牛奶 鸡蛋清pH 2.12.83.35.26.36.67.68.0A. 柠檬汁 B. 菠萝汁 C. 牛奶 D. 鸡蛋清8.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下列有关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混合,溶液的 PH 值一定不等于 73B. a 克 M%氢氧化钠溶液和 b 克 N%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 a 不一定大于 bC.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D.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的实质是钠离

4、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二、填空题(共 4 题;共 13 分)9.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_色,pH_ ;再用_慢慢满加稀硫酸,同时用_不断搅拌,直到溶液_时,pH_ ,证明酸、碱正好完全反应,这个反应称为_反应 10.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火碱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后,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最终溶液显 _ 色;如果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和烧碱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后,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最终溶液显 _ 色。 11.为了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该现象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12.位于

5、美国富兰克林的小依科庞德湖,湖水的 pH 为 4.2,是世界上_性最强的湖。该湖水是否适宜一般作物的灌溉_。(“是”或“否”) 三、实验探究题(共 1 题;共 7 分)13.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1)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 H2SO4加入到盛有 NaOH 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 Na2SO4猜想二:有 Na2SO4和 H2SO4猜想

6、三:有 Na2SO4、H 2SO4和 NaOH4猜想四:_。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 (3)实验探究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酚酞溶液、铁片、Na 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进行探究。实验方案 加入酚酞溶液 加入铁片 滴入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溶液不变色 _ 产生气泡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 H2SO4 溶液中有 H2SO4 溶液中有 H2SO4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4)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

7、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方案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_。请你再选择一种以上三种试剂属不同类别的试剂进行验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_。 四、综合题(共 2 题;共 11 分)514.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 pH 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 pH_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图判断,该反应是将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_中,理由是_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 5mL 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_色 15.向滴有几滴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8、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1)上述过程的实验现象为_ (2)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 _; _ (3)氨水(NH 3N2O)也能使酚酞变色,原因是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离子,该离子是_(填离子符号) 6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 【解析】【解答】由表中数据可知鸡蛋清的溶液 pH 大于 7,显碱性,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溶液的 pH 小于 7,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 pH 大于 7,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pH 等于 7,溶液呈中性。2.【答案】A 【解析】【解答】解:A

9、、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是利用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与酸性土壤中的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C、Al(OH) 3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D、NaOH 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分析】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判断中和反应时一要看反应物是否是酸和碱,二是看生成物是否是盐和水,二者缺一不可3.【答案】D 【解析】【解答】解:

10、A、柠檬汁的 pH 为 2.12.8,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菠萝汁的 pH 为 3.35.2,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牛奶的 pH 为 6.36.6,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D、鸡蛋清的 pH 为 7.68.0,大于 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据此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 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答案】B 7【解析】【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B、用

11、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熟石灰与土壤中的酸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正确C、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是利用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D、用纸盒代替铝制易拉罐盛装饮料,能减少白色污染,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分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5.【答案】A 【解析】【解答】解:A、菠萝的 pH=5.1,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草莓的 pH=3.1,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苹果的 pH=4.1,小于 7,

12、显酸性,故选项错误D、柿子的 pH=8.5,大于 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故选 A【分析】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6.【答案】C 【解析】【解答】A、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开始时溶液的 pH 大于 7,溶液呈碱性,故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故 A 错;B、B 点对应的 pH 等于 7,表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水,所以属于混合物,故 B 错;C、从图象可以看出,A 点溶液呈碱性,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故 C 正确;D、C 点的 pH 继续减小,说

13、明酸过量,故溶液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钠和和过量的氯化氢两种溶质,故 D 错;故选 C【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 pH 大于 7,盐酸呈酸性,其 pH 小于 7,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可以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其 pH 等于 7,氢氧化钠过量时显碱性,盐酸过量时显酸性7.【答案】D 8【解析】【解答】解:A、柠檬汁的 pH 为 2.12.8,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菠萝汁的 pH为 3.35.2,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牛奶的 pH 为 6.36.6,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D、鸡蛋清的 pH 为 7.68.0,大于 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当溶液的 pH

14、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据此分析判断即可8.【答案】D 【解析】【解答】A、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反应中消耗盐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关系如下:HCl+NaOH=NaCl+H2O36.5 40可以看出 36.5 份质量的盐酸与 40 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则等质量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pH 小于 7,故 A 正确;B、a 克 M%氢氧化钠溶液和 b 克 N%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由于 a、M、b、N 取值可以变化,则 a 不一定大于 b,故 B 正确;C、氢氧化钠

15、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故 C 正确;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故 D 错误故选 D【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质量比分析;B、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判断;C、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分析;D、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分析二、填空题9.【答案】红;大于 7;胶头滴管;玻璃棒;变为无色;等于 7;中和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溶液的 pH 大于 7,再用胶头滴管慢慢满加稀硫酸,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溶液变为无色时,pH 等于 7,证明酸、碱正好完全反

16、应,这个反应称为中和反应9故答为:红,大于 7,胶头滴管,玻璃棒,变为无色,等于 7,中和【分析】根据酚酞试液在酸碱性不同溶液的颜色变化以及酸碱滴定的操作过程分析回答,10.【答案】红;蓝 【解析】【解答】根据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间的质量比进行分析判断。HCl + NaOH = NaCl + H2O36.5 40由方程式中的质量比可以看出,36.5 份质量的盐酸与 40 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则等质量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故溶液呈现红色。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98 80由方程式中的质量比可以看出,98 份质量的硫酸与 80 份质

17、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则等质量的硫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显碱性,故溶液呈现蓝色。【分析】熟练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并能够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反应物间的固定的质量比来判断出哪个物质有剩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答案】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已反应完 【解析】【解答】解: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故答案为:溶液由红

18、色变为无色;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已反应完【分析】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12.【答案】酸;否 【解析】【解答】湖水的 pH 为 4.2,是世界上酸性最强的湖。该湖水不适宜一般作物的灌溉。【分析】一般作物适宜生长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三、实验探究题13.【答案】(1)2NaOH+H 2SO4Na 2SO4+2H2O(2)有 Na2SO4和 NaOH;三10(3)NaOH;产生气泡(4)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不变色;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氧

19、化铁,氧化铁消失,溶液变黄色(或加入氧化铜,氧化铜消失,溶液变蓝色);或加入氢氧化铜,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色(或加入其他不溶性碱)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NaOH+H2SO4Na 2SO4+2H2O;假设猜想若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那么反应后的溶质是硫酸钠;若氢氧化钠过量,那么反应后溶质有两种:硫酸钠和氢氧化钠;若稀硫酸过量,那么反应后的溶质是硫酸钠和硫酸;由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不能共存,故猜想三错误;实验探究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现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若含有稀

20、硫酸,加入铁片会产生大量的气泡;评价反思由于酸性或中性溶液均不能使无色的酚酞变色,故实验方案不能得出含有稀硫酸的结论;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氧化铁,氧化铁消失,溶液变黄色,说明含有稀硫酸。故答案为:2NaOH+H 2SO4Na 2SO4+2H2O;有 Na2SO4和 NaOH;三 ;NaOH;产生气泡;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不变色;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氧化铁,氧化铁消失,溶液变黄色(或加入氧化铜,氧化铜消失,溶液变蓝色);或加入氢氧化铜,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色(或加入其他不溶性碱)。【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酸碱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四、综合题14.【答案】(1)等于(

21、2)氢氧化钠溶液;盐酸;在未滴入溶液之前,溶液的 pH 小于 7,酸性溶液(3)NaCl、HCl;红 【解析】【解答】解:(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均无剩余,溶液显中性,pH=7,故答案为:等于;(2)根据图象,在未滴入溶液之前,溶液的 pH 小于 7,酸性溶液,所以该曲线反应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盐酸;在未滴入溶液之前,溶液的pH 小于 7,酸性溶液;(3)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原理是:HCl+NaOH=NaCl+H 2O,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5mL 时,溶液仍为强酸性,所以是氢氧化钠只和部分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钠也有剩余的盐酸,酸使石蕊显红色,故答案为:NaCl、HCl;红【分析】(1)强酸强碱恰好中和时,溶液显中性;(2)当溶液的 pH7 时,溶液显酸性,当溶液的pH7 时,溶液显碱性,当溶液的 pH=7 时,溶液显中性;(3)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原理以及图象数据来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