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法律规定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 第一步:通过提问复习导入新课: (1)举例说明什么是环境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 (2)面临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每个人都不可能无动于衷,请同学们就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学讨论并回答以上问题,教师因势利导引入本节新课。 第二步。介绍有关环境保护法规。 二、我国法律规定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看教材第二段: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请大家思考,宪法的这一规定有什么意义。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教师指导学生划上相关重点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教材第一目题内容,概括出
2、教材上所介绍的相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 根本大法:宪法 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专门性环保单行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请同学看投影资料。材料分析(详见扩展),说明制定这些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第三步。分析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教师提问。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在环保法中的地位、作用如何。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划出相关内容并总结。它是我国环保方针、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是对环保方面的社会关系实施法律调整的基本指导规范,是环保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必须遵守的基本准
3、则。 教师提问。贯穿于环保法中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教师重点分析“三同步”、“三统一” 教师提问。我国环境保护的其他原则还有那些。 学生回答: 2、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综合治理。 教师重点分析这一原则的核心是“防”还是“治”。为什么。 这一原则的核心是“防”,即着眼于产生环境问题的危害,否则就容易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结果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因为环境污染于破坏一旦形成,一般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尤其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后,不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是难以恢复的,有的甚至是无法恢复的,所以必须以防为主。 3、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
4、理的原则。 教师分析。凡是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不仅有开发的权利,而且有保养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义务;凡是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都负有治理污染或补偿污染损害的责任。 4、依靠群众保护环境。 提问。在环境保护中,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原则。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环境质量好坏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攸关,尤其是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直接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保护环境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每个公民都自觉地保护环境,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保证。 第四步。教师简单归纳并概括本节课知识点。 用结构图表示如下: 教案点评: 此教案采取启发式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相关法规及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第 3 页 共 3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