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科研公共资源管理模式中物联技术的应用的论文教科研公共资源管理模式中物联技术的应用引言 教育信息化在全球范围论文联盟 http:/内发展迅速,在校园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了若干个热点,根据 edu-cause(高等教育信息化组织)2009 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关于学术科研信息化、行政管理信息化和课程教学信息化这三个层面的实践方兴未艾,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关键议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教系统中极具特点的环节,在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等方面积极而努力地进行了探讨和实践,总结了较多的经验。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作为国家示范建设的项目,在其信息化建设方面更显地位突出,本文着眼于高等职业教育及其实训基地信
2、息化建设,提出以物联网技术作为信息化的载体,进行管理模式的研究和设计,探讨在新颖的技术平台上对行政管理 和课程教学两个信息化建设实现有机的融合,提升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公共实训基地,当前集中了来自于校内外诸多种类的人员、设备及培训者,其资源种类较多,管理结构复杂,既包含了实训基地自身固有的资源,也包含了企业、团体等来自于社会的校外资源,因此,根据这样的特点,管理模式设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需要对公共资源进行分类,实训基地所拥有的公共资源包括学校本身的教师资源、设备资源和来自于外界(企业及社会其他方面)的教师资源、设备资源。 根据上述划分的结果,针对实训基地的各类使用
3、人员进行权限的配置,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和人工裁断机制,使得实训基地的使用人员能够在资源的享用方面获得对应的权限。该部分设计将是实训基地正常运行的关键部分。 实训基地的硬件和软件部分,是信息化建设能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作为设备采集终端,需要实时地向中央计算机提供数据信息以进行权限的判断,而终端的类别也需要根据资源种类进行设定。即,根据物联网性状特点,在实训基地日常管理中,依据权限中心数据库的权限设计,实现物联网络所固有的各类连通性,从而能够实现实训基地日常情况下的无人值守管理,保证实训基地财产及生产的安全。 基于上述原则,实训基地根据物联网技术的模型进行了模式设计。 一 物联网与 rfid 技术
4、 物联网实现物物相连的功能,当前,主流的实现依托技术为 rfid 技术,通过 rfid 标签进行身份识别,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数据采集,其原因在于,这种身份识别某些情况下不需要中控计算机再进行认可的动作,而仅仅通过 rfid 芯片上的密钥配合,既能够在终端实现认可 动作,因而识别速度快,对网络支持的依赖度不高。 rfid 信息读写终端将采集到的身份信息及其他有用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主控计算机,根据终端的位置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实现了对 rfid 标签的信息跟踪,即实现了物联网的功能。 与此同时,主控计算机根据rfid 芯片进行了身份和权限的判断并实现全网发布,从而使得被使用资源的即时状态能够被实时
5、查询得到,有力地保证了资源使用的便捷性。 二 管理的组织体系和信息网络建设 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设计中,每一个 rfid 芯片将与使用教科研资源的各类人员建立一对一的关系,作为人员身份的唯一标识。并根据芯片 id 对各类人员进行权限分配,这种权限分配,将在管理部门通过管理平台设置实现。其中,管理平台上具有在线修改权限的功能。 如图 1 所示为人员、权限、跟踪三个要素。 1 人员类别的确定 如前所述,实训基地所面对的使用者中身份各异,既包含本校,又包含来自于企业及社会,主要被分为以下几个种类,各个种类的人员,在数据库中,其编号将作为 keykord 而被设计归类,具有相对应的权利并被信息跟踪。 表
6、 1 中,三种不同的人员具有三种不同的权利实施范围。另外,根据 2010 年的统计结果,对杭州湾地区实训基地来自于校外(企业)的学员及师资的结果分析,一部分专业方向上校外兼职技师的比例能够达到 50以上,且总体而言兼职师资比例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在针对该群体的权限设置方面,其细节需要做更为全面的考虑。 2 权限设置原则 权限指的是使用权限。在划分了使用实训基地的人员种类之后,根据类别的不同设定出各个类别相对应权利行使的范围,包括针对设备资源的使用权利、工具的使用权利、场地的使用权利、耗材的使用权利等。 主控平台上的权限设置,包含依据标签即身份 id自动获取相应权限、权限的高级行政裁断两种,
7、前者作为规则正常实施,而后者之所以存在,在于实践基地的管理体系是作为学校行政管理的一部分,该种权力的存在是合理且必要的。 表 1 中所包含的培训人员,可分为校内外两个类型加之学生群体,其具体权限分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对待。 在权限设计的数据结构中,需要将本校正常教学安排作为优先任务加以约束。 物联网及rfid 技术为这种权利分配和使用的监管过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在中央主控平台上进行权利的设定和修改,而这种设定及修改,是不需要人工办理即可实现的,与此同时,信息网络为各类资源的使用状态提供了发布的渠道,便于资源的监管和信息的公开。 3 资源跟踪 rfid 技术提供了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中即 rf
8、id 芯片,具有唯一的 id,被终端所检测并读出,根据读写终端的位置,可得知芯片 id 当前所处的位置,从而实现跟踪。作为物联网的基本功能,资源的跟踪将在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有效的保证管理秩序及设备等财务的安全。 资源的跟踪,其过程简单表示如图 2 所示。监控网络、维护和诊断网络、数据库等三项功能对用户 id 隐藏,在用户id 进入到管理体系中的同时,便在网络中建立监控链路,值得注意的是,此种监控并非图像(视频)监控,而是根据信息流的原理,依据所有存在 rfid 电子标签的资源所实施的一种作业日志式的数据采集。对个别种类的资源需要有特别的监控手段,本文第三部分将举例详述。 三 中控平台的建设 由
9、第二部分可知,人员、权限和跟踪这三大要素共同构造了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由位于核心地位的信息平台串联而构成一个完成的信息化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管理系统,其示意图如图 3 所示。 简而言之,图 3 中,依据 rfid 进行身份标识 (表 1 中的内容) ,经过终端采集到当前身份状态,再与高级的行政命令相比较,最后得到身份的具体权限,判定标识身份的可用资源。其逻辑关系如下所示: 图 3 中,身份标识以rfid 标签形式存在,与终端和判定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结果作为一个完整的数据结构,加之其余必要数据信息,共同构成物联网结构主体,通过物联技术和中控平台所连接的公共通信网络,实现如前所述的功能
10、,即资源的跟踪及其所处状态的实时发布。图 3 中的关系数据库之内,根据具体的管理规则论文联盟http:/,于软件层面进设计了各类数据之间的约束关系,以保证资源的安全和系统运行的稳定。 综上所述,rfid 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物联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子标签的设计业已成熟,各种终端具有统一的接口,建立起分布式的网络结构。在物联技术主导的实训基地教科研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中,中控平台建设尤其重要,它是管理系统运行的核心部分,是数据处理、存储、命令发布和状态监控的中心。归根结底,是一个基于(虚拟仪器) 的软件平台,采用了中央控制、中央裁决的分布式网络结构。 该网络利用智能化的传感器网络采集信息,不仅仅包含非接
11、触式的终端,也有接触式的终端。对于特别的资源,例如在某些可独立运行的机电设备的使用中,采取强制的接触式终端进行专门的监控,用以保证操作者在设备操作过程中不得离开,借此以保证生产安全并责任到人。 四 运行与实践 根据以往实训基地的教科研资源在传统管理模式下运行的经验来看,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理还拥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 1 制度建设 信息化条件下,教科研的管理模式采用了较为新颖的概念实施,因此,在制度层面需要给予相应的配合,尤其是在图 3 所示的高级别行政裁断 的制度设计上,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使得特殊的行政裁断指令能够迅速得到执行并在网络上广播。因此,改善管理观念也是新型管理模式建设的重要
12、内容。 2 管理部门 物联网究其实质是传感器的网络,智能传感器的使用使得管理人员从诸如权限界定、例行登记等工作中解脱,但网络中,需要对监控、远程维护和故障诊断等任务或工作进行组织,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数量,但是对工作能力的要求则相应提高。 五 结束语 物联网技术已经规模化的展开和运用,信息化条件下,面对一类具有较大市场和利用率的培训基地,其教科研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方式,通过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而构建,作为一种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其意义在于突破了当前普遍实施的办公自动化的概念,使得教科研项目的管理,成为一种智慧化管理。 在浙江省相应资金的资助下,本文以实训基地为对象探索、论证并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模型的管理模式,同时也是作为对高校办公自动化体系发展趋势的积极探索。 教科研资源的管理网络建设,本文从技术层面给予了较多的论述,在此之外还有政策建设等跟多层面的研究和探索,一部分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