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1. 儿童最初的感觉表现为无条件反射。2.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3.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4. 2 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4 岁是形状知觉形式的关键期。4-5 岁是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5. 皮亚杰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6. 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7.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1)认识成分 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2)情
2、感成分 个体对自己的自我体验。 (3)意志成分 属于对自己的控制。8. 个别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或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在幼儿园的环境中,儿童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儿童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智力的差异、学习风格的差异。9. 认识方式,又称为认识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体而稳定的风格。10.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和场依存、冲动型与沉思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场独立和场依存两个概念来源于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11.辐合型与发散型是美国的吉尔福特研究的。12.比西量表(简称 S-B 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
3、蒙与1905 年编制,后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作了多次修订而闻名于世。智商,简称“IQ” 。公式 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13.1936 年,美国的韦克斯勒编制了另外一套量表,称为离差智商。14.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15.性格便成为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16.性格的类型差异,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划分性格的类型,主要有:依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与外部还是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两类。 依据一个人独立和须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须从型。 依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1
4、7.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一切偏离常态的热同,既包括智力超常和才能非凡的儿童,也包括有各种身心障碍的儿童。狭义的特殊儿童仅指盲、聋、弱智、言语障碍和肢体残疾等身心有缺陷的残疾儿童。18.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超过 140 的儿童。19.弱智儿童,有称智力落后儿童,通常是指智商低于 70 的儿童。20.美国的柯克将弱智儿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可教育的智力落后,其智商在 55-70 之间。第二种是可训练的智力落后,智商在 25-55 之间。第三种是严重的智力落后,其智商在 25 以下。21.桑代克用曲线图来表现学习的过程,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做出动作所用的时间逐渐减少叫学习曲线。22.桑代克是美国著
5、名心理学家,使教育心理学研究走向了科学化的道路,是科学教育心理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23.桑代克的经典实验,猫学会开笼取食。24.桑代克提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建立刺激反应(S-R)联结。25.刺激-反应联结主要是通过尝试错误,不断修正行为而形成的。桑代克的联结说又称为试误说。26.桑代克提出了西方最早、最系统的学习理论。27.斯金纳的经典实验。迷箱28.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29.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30.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
6、概率。31.强化程式是指强化时间和频率安排即在什么时候,以何种频度对一种反应施加强化。32.消退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哪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33.惩罚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34.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发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35.布鲁纳是美国人,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理论或认知发现说。36.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于 1976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奖。37.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
7、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这即时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也是划分机械学习或有意义学习的标准。38.选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以学习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39.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40.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41.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42.操作的整合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43.品德是个性的核心成份。44.道德认知是个性
8、品德的核心部分。45.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最精典的是海因茨偷药。46.本我是个性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遵循“快乐原则”47.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腥气期、肛口期、潜伏期和生殖期。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直觉到自觉,从生理上的自制到心理上的自制。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埃里克森。48.移情是个体由真实或臆想的他人情绪,情感反应,是一种物意识的有时又是十分强烈的对他人的情绪状态的体验。49.问题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50.功能固着: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地势。51.创造性指个体
9、产生新奇独体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52.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填空1、 学前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学前教育的特点原则、方法和规律,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从而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2、 教育的任务在于促进儿童的自我活动和内在本质力量的发展。3、 1840 年,福禄倍尔把自己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称为“幼儿园” ,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4、 学前教育机构向着形式多样化,功能多样化,组织多样化,教育多样的方向发展。5、 1903 年在章程颁发之前,在张之洞的倡导下创办了湖北幼稚园。这是我国第一所由自己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6、 但当时也有一批具有爱国思想和民主思想的学前教育家,反对学前教育的
10、奴化和贵族化。7、 陈鹤琴于 1923 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8、 法国的牧师奥贝尔林于 1776 年在他的牧区建立的第一所托儿所即难童所。9、 陶行知先生积极推行平民的、乡村的教育,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石儿幼稚园。10、 学前教育发展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11、 “完整儿童”是指获得了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和人格的整合性发展的儿童。12、 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类型开展向多元化,立体化方向发展。13、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还开始向社区化迈进。14、 游戏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基本形式。15
11、、 课程目标:主要解决“做怎样的人”的问题。16、 教师:蒙台梭利强调教师对孩子发展引导作用,认为教师应具有以下几种角色。环境的提供者、示范者、观察者、支持者和自愿者。17、 幼儿园活动的类型主要成分“日常生活活动”和作业两大类。18、 不难看出其所追求的目标是儿童愉快、幸福、健康的成长,其中主动性,创造性又被视为这些目标的前提与核心。19、 在各种课程编制模式中,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所产生的影响较大。20、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景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过程性。21、 幼儿园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22、
12、操作练习法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次实践练习而掌握和巩固某种技能的方法。23、 实验法是指教师提供一定的材料或仪器设备,鼓励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观察事物,获得知识的方法。24、 备课是一项经常而细致的工作,分为学期备课和课时备课两种形式。25、 家庭教育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基础。26、 家园联系册是一种简便,经济的托幼机构与家庭相互沟通的形式,通常由幼儿教师和家长采用书面通信的方式进行联系。27、 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意义:(1)有利于充分发挥幼儿教育的主导作用。 (2)有利于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28、 家长委员会是托幼机构和家庭之间的一座桥梁。29、 幼儿教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13、扮演过不同的角色。30、 选定研究的样本,一般采用抽样研究的方法。 重要31、 个案研究是特别适合幼儿教师用的一种方法。32、 观察法是学前教育科研中最基础最普通的方法。33、 1989 年 11 月,第 44 届联合国大会在巴黎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的游戏是儿童的正当权利。34、 结构游戏能够有力的促进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结构玩具为智力玩具。35、 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36、 人类社会在儿童享有何种地位与权利的问题上,经历了由国家本位到人本位的演变过程。37、 心理学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科学基础。38、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了一个体系完整,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39、 陶行知的办园思想是“中国化” , “平民化” ,并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幼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40、 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论点。41、 1816 年美国人欧文在他的模范区新拉纳建立了“性格形成新学园” ,这是历史上为工人阶级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42、 教育的任务在于促进儿童的自我活动和内在本质力量的发展。43、 17 世纪后半期发端于英国的贫民婴幼儿保护和养育设施,是近代欧洲学前教育设施的胚胎。44、 1949 年由奥地利医学博士哥麦纳在维也纳创办,旨在给儿童“母爱” 。45、 但当时也有一批具有爱国思想和民主思想的学前教育家反对学前教育的奴化和贵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