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鲁迅的世界 走进鲁迅的世界提纲 鲁迅的生活经历 鲁迅的情感世界 鲁迅的精神世界 鲁迅的艺术世界 鲁迅的小说世界 鲁 迅 简 介 鲁 迅 1881年 9月 25日 1936年 10月 19日 ,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 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 发表了 摩罗诗力说 、 文化偏至论 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 安。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 域外小说集 ,介绍外国
2、文学。同年回国, 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 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 5月,首次用 “ 鲁迅 ” 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 新青年 杂志工作,成为 “ 五四 ” 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鲁迅的童年: 从百草园到三位书屋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听人说,在我幼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 “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 鲁迅的生活
3、经历 鲁迅十二岁起入三味书屋读书。他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描写的就是这段经历。 “我不知道家里人为什么要将我送到私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的牌位,我们便对着那鹿行礼 .“ 留学日本时 ( 1903年摄于日本东京)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黯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诗稿 .自题小像 注:鲁迅 1902年 1月毕业于南京矿物铁路学堂, 4月赴日本留学,入弘文学院。学时,鲁迅毅然剪掉发辫,拍摄了这张照片,并赠许寿裳。许寿裳在我所认识的鲁迅
4、一书中曾说”鲁迅对于民族解放事业,坚贞无比,在一九零三年留学东京时,赠我小像,后补以诗“。 鲁迅的上海岁月 鲁迅定居在上海后,常去内山书店购书,同老板内山完造成了朋友。 1933年初夏,与内山完造摄于内山寓所前。 鲁迅的情感世界 鲁迅的感情世界是复杂丰富的,他对敌人是“横眉冷对千夫指”,对朋友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对爱子却纵容、溺爱的,他曾赋诗一首:“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首时看小於菟。”正如许广平所说,鲁迅为母亲活着,为妻儿活着,甚至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劳苦大众活着。 对“爱我者”,乃至对生命的关爱,是鲁迅感情的一个亮点,一个底色。 1931年 7月 31日摄。柔石遇难,谣传鲁迅也被牵连进去,“连母亲在北京也急得生病了”,照张相寄给她老人家报平安。 鲁迅的情感世界 鲁迅的感情世界是复杂丰富的,他对敌人是“横眉冷对千夫指”,对朋友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对爱子却纵容、溺爱的,他曾赋诗一首:“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首时看小於菟。”正如许广平所说,鲁迅为母亲活着,为妻儿活着,甚至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劳苦大众活着。 对“爱我者”,乃至对生命的关爱,是鲁迅感情的一个亮点,一个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