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288811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授课教师:李久昌 樊莉娜,遗址遗迹旅游资源及鉴赏,一、遗址遗迹旅游资源概述,1、遗址遗迹旅游资源 (1)概念: 遗址遗迹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历史遗迹、遗址、遗物,是古代人们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结果,是人类历史的载体和见证。 遗址遗迹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满足旅游体验的要求,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效益的历史遗址遗迹。,(2)遗址遗迹旅游资源的涵盖范畴 并非所有的历史遗址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用于旅游开发,只有具备三个条件才可以视为旅游资源: a历史的知名性,该遗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曾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能够对旅游者产

2、生吸引力; b文化的展示性,历史遗址旅游是历史文化的体验之旅,只有物质遗存丰富,文化内涵浓厚的历史遗址,才能让普通游客看有所知,知有所思,感触深刻,难以忘怀; c开发的可能性,旅游者的大量进入,必然会对历史遗址的遗存环境带来干扰,影响遗址的寿命,旅游开发不会对其造成负面影响的历史遗址才允许进行旅游开发利用。,2、遗址遗迹旅游资源的吸引因素分析 (1)满足旅游者了解人类历史演变的需要 漫长而又曲折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对现代人而言,充满陌生、神秘、奇特、有趣之感,了解历史自然环境的演变,探索人类进步的足迹,追寻社会文明的真谛,成为现代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历史遗址是人类历史活动的真实写照,历史类旅游

3、资源是现代人认识历史、理解历史的可靠媒介之一,能够化解旅游者的思古、忆古、怀古之情,满足增长历史知识的需要。,(2)满足旅游者体验人类传统文化的需求 现代旅游讲究参与性,强调经历和体验,尤其是文化的体验。由于人类文化发展的继承性和异化性,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之源。理解现代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必须从传统文化人手。历史遗址忠实记录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和高度凝聚,是旅游者探讨文化演变脉络的窗口。散布于中华大地的无数历史遗址,构成一部宏大的华夏文化发展演变的史册,为旅游者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绚丽灿烂提供了可能。 (3)满足旅游者了解古代科学技术的需要 历史遗址蕴涵极为丰富的科

4、学技术价值,是古代科学思想、发明创造、技术进步的具体反映,凝聚着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展示出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领先于世界,取得了以四大发明、传统医学、天象历法、建筑工程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杰出成就,令人叹为观止。历史遗址旅游,为旅游者深刻了解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内容,创造了具体的实证条件。,(4)满足旅游者了解古代人们生活方式的需要 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住房、服饰、饮食、器物、习俗等,与现代生活方式已是大相径庭。通过历史遗址旅游,旅游者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古代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深刻体会古人的生活风俗和习惯,满足好奇心和神秘感,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文化。 (5)满足旅游者景

5、观美学观赏的需要 时代不同美学观念也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美学追求趋向和意境效果。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凝聚着古代浓厚而独特的美学思想,如“天人合一”的环境意境、阴阳互补的哲学理念、对称与变化的空间构想、古朴与华丽的色彩运用、稳重与精巧的结构均衡,是历史上景观美学的形象化展示。历史遗址的美学观赏性,成为吸引旅游者游览的亮点,能够满足旅游者观赏美景、体会美感、陶冶情操的要求。,3、遗址遗迹资源的旅游开发 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产业开发较早的旅游资源之一,成为国外游客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窗口,国内游客初期旅游的主要对象。目前,历史遗址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以观光游览方式为主,和旅游参与性时尚不

6、相符合; (2)回归自然和生态旅游的兴起,相对降低了历史遗址类景区景点的吸引力; (3)展示性较差,滞留时间短,重游率低; (4)旅游产品老化,缺乏新奇性和市场竞争力; (5)开发混乱,方式雷同,文化肤浅,内涵挖掘不足。,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注意做好以下4方面的工作: (1)突出重点,做好旅游开发的筛选工作 历史遗址展示的是人类社会演变的进程,同时代同类型遗址的大范围重复开发,既容易导致产品雷同削弱市场竞争力,也不利于遗址的保护。各地应选择具有历史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遗址,作为旅游开发的对象,以形成形象鲜明、吸引力强、难以替代的特色旅游产品。 (2)挖掘内涵,做好历史文化的展示工作 遗址是

7、历史的产物,代表相关的文化演变进程,文化内涵的挖掘十分重要。可根据遗址属性,采用纵向文化展示方式,反映某一方面文化的演替历史。可依托文物遗存类型,采用横向文化展示方式,展示某一时代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3)精心设计,做好旅游方式的策划工作 历史遗址旅游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观光游览方式。从现代游客追求参与性和体验性的角度出发,可通过复制品制作、场景模拟演示、亲自操作试用、专题内容展示等系列形式,设计开发新颖别致的新型旅游活动方式,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 (4)不断创新,做好原有景区的二次开发工作 我国已开发的历史遗址型旅游景区景点,大部分面临产品的老化问题。这类景区景点所利用的往往是知名度高、代表性

8、强的历史遗址,旅游二次开发显得十分重要。开发的关键是树立创新意识,从管理体制、产品设计等方面改革原有模式,适应旅游市场的发展需要。,5、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保护 加强历史遗址的保护,既可满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适应文物保护的要求,是从根本上解决矛盾的唯一途径。 (1)历史遗存的保护 历史遗址保护首先是要积极保护这些遗存物、遗存状态。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严格评估旅游活动方式的影响后果,杜绝游客触摸、践踏、攀附、拍照等行为可能产生的破坏。 (2)遗存环境的保护 在历史遗址的周围,应根据保护的要求,划定遗址保护控制区,维护环境的原貌和自然状态,注意历史景观特色和环境氛围的延续。,(3)出土文物

9、的保护 历史遗址出土的可移动文物,可通过建立专题性博物馆等形式,置于积极的保护之下,避免遗失、损坏、盗窃、风化等现象的发生,也为旅游展示提供了可能。 (4)历史遗址的修复重建 在旅游开发中,有的地区致力于遗址的人为修复重建,对此应谨慎从事。在缺乏可靠历史或考古学依据,难以做到“修旧如旧”时,切不可盲目修复。对于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遗址,应以保护性修缮为主,不得全面重建。,二、遗址遗迹旅游资源的类型,1、史前人类活动遗址 (1)概念: 从人类发展到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活动历史遗址,包括古人类化石、原始部落遗址、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 (2)特征: 丰富性。中国拥有世界上保存完整的史前人类活动遗

10、址最多的国家。目前全国发现的史前人类活动遗址大约有1000多处,其中旧石器时代遗址30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已700多处。著名的有陕西蓝田人遗址、西安半坡遗址、北京山顶洞人遗址等,三门峡地区的有渑池仰韶文化遗址、庙底沟文化遗址等。 广泛性。,(3)分类: 按照存在的历史年代尤其是当时使用的生产工具分为: (1)旧石器时代 年代:距今1万年至250万年之间 著名遗址:云南元谋猿人遗址。1965年,地质工作者钱方、浦庆余在云南元谋县第四纪地层中发现两颗牙齿化石,经测定,属距今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所有。伴随元谋人牙齿出土的,还有17件石制品,在同一地层中还发现大量的炭屑和一些烧焦的骨头,并且在有炭屑

11、的地方都伴有动物化石。这说明,元谋人不仅会使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狩猎及采集活动,而且还学会用火,开始摆脱茹毛饮血的时代。 另外著名的还有陕西蓝田猿人遗址、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等。 特点:生产工具上使用打制石器 生产生活靠采集狩猎为主 生活方式过着群居生活,(2)新石器时代 年代:距今1万年进入新石器时代 著名遗址:1921年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1951年经中国科学院考古队大规模挖掘,发现文物沉积厚达4米,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铲、石锄等陶器,大部分器皿有几何图案或动物花纹的彩绘。由于仰韶村常有彩陶出土,故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反映了距今50006000年前母系氏族公社制的繁荣时期,当

12、时古人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并饲养猪、狗等家畜。 另外著名的还有西安半坡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 特点:生产工具上使用磨制石器 生产生活靠种植粮食和饲养家禽为主 生活方式上过着定居生活 开始使用陶器,2、历史文化遗址 (1)概念 古代历史文化遗址,泛指人类社会有文字记载以来至近代以前所形成的历史遗址。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商代,至1840年鸦片战争,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遗址的遗存数量大,类型多,是旅游开发的主要对象。 (2)分类 古代城池遗址 当城市依存的环境因素不复存在时,城市必然走向衰退以致消亡,成为古代城池遗址。综观城池遗址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基本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 a政治性

13、城池遗址 该类城池遗址以前多为王朝、国家的都城,或割据政权的首府,或地方政治中心,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政治作用。其衰落演变为废墟,往往与政治权力的争夺、交替有关。晚商殷都,随商亡周兴,渐趋荒芜,成为殷墟遗址。西周沣镐二京,犬戎作乱,平王东迁,形成沣镐遗址。秦咸阳城、齐国临淄城、洛阳汉魏古城等,也皆属此例。,b经济性城池遗址 该类城池遗址的形成往往与经济因素的演变相关连。如依托资源开发而形成的古代矿冶手工业城市,同样会由于资源的枯竭导致城市的衰退。兴起于古道旁、水运港口附近的交通枢纽性城市,也会因为交通道路的改线、废弃、取代而丧失原有价值,引发城市的衰落。我国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就曾兴起过较多的城市

14、,导致在河西走廊沿线和塔里木盆地的南北,古城遗址众多,如吐鲁番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和田尼雅故城等。 c军事性城池遗址 古代出于军事目的,修建的防御性城池,多分布于边陲、军事重地和沿海地区,形成军事性城池遗址。这些遗址城池规模多不大,但历史地理位置重要,如汉长城的玉门关城、明长城的九边九镇、山东烟台的明备倭水城、黑龙江的清靖边营城等。, 古代交通道路遗址 a关隘遗址 关隘即关津要隘,是古代设于交通要道、险峻之地、边关要塞、出入路口的防御守卫设施,承担守国卫土、检查行人、征收关税等职能。古语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人守隘,万夫莫向”之说,因此关隘遗址以其地理形势之险要、历史遗存之丰富、文化含量之

15、浓厚而颇具旅游吸引力。我国关隘遗址可分为边关要隘和要道关隘。 边关要隘,如长城沿线的关城,除保存较为完整的山海关、嘉峪关等关隘外,更有众多如“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阅尽人间沧桑的关隘遗址; 要道关隘,如古代关中平原四周地形封闭,各向出入要道关隘罗列,东有函谷关、潼关,东南有蓝关、武关,西南有大散关,东北有临晋关,北有萧关、金锁关,西北有陇关、安戎关等。,b驿道和驿站遗址 驿道是指古代社会人们出行往来的交通要道,即供车辆、马匹通行而开辟的大路。驿道是历史发展的脉络,文化传播的桥梁,重大事件的张扬。我国古代有修路利民的传统,历朝历代皆有驿道的修设。如秦始皇统一后,

16、就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九条放射状驰道,可谓最早的“国道”。唐代杨贵妃能够“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也完全得益于穿越秦岭的子午道和巴山的荔枝道。古道遗迹多为历史所湮灭,但在有些山地段尚有遗迹可寻,如绵延于子午岭的秦直道,被称为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历经两千多年风雨路基仍依稀可见。古代驿道沿途设有驿站,为传递公文之人或过往官员提供歇宿、换马的场所。古代驿站极多,如汉代15公里置驿一所,宋代10公里设有邮铺,清代则进一步细化为“省内为驿、军报为站”。但驿站遗址遗存较少,新疆的盖茨河畔古驿舍遗址,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当时可容数十人留宿,是丝绸之路葱岭古道的重要驿站。,c栈道遗址 栈道又名阁道

17、、复道、栈阁,是古代崎岖山区的独特道路形制。为了通过峭壁陡崖,凿石为穴,立木为柱,架梁铺板,形成一面临壑一面贴崖的狭窄木结构路面。栈道所在山高谷深、岩立石耸,修建耗资巨大且充满危险。古栈道既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古栈道旅游可给游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震撼。栈道遗址主要分布于秦岭、巴山以及西南地区。如著名的褒斜道,北起秦岭北坡斜谷,南止其南坡的褒河口,栈道段众多。南口附近的石门栈道,为纪念修建栈道的有功之人,或有感于山水风光,形成了被称为“石门十三品”的汉隶石刻摩崖书法作品,被视为古代石刻和书法的精品。,古代生产地遗址 a矿山和冶炼遗址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就开

18、始了对铜矿资源的开采。随着社会的发展,矿产资源的利用范围和种类不断扩大,成书于春秋末期的山海经五藏山经中记载的矿物就有89种,矿产地309处。我国最迟在春秋时期就能开采地下矿藏,战国时期已有效地采用井巷结合、竖斜共用的方法,解决了井下通风、排水、提升、照明、支护等技术问题。人类十分悠久的矿产资源利用史,形成了种类多样的古代矿山和冶炼遗址,可以满足游客了解古代科技和生产发展的需要。 湖北的铜绿山古矿遗址,开采于春秋到汉代,井巷多达数百条。在附近还有不同时代的竖炉、地炉及炼铜炉渣等冶炼遗迹。河南巩县铁生沟西汉冶铁遗址,附近采矿遗迹众多,冶炼区面积达21 600m2,炼铁炉18座,还有铸造坑、配料池

19、及铁制器物,该遗址证明在西汉时期已出现了煤炭炼铁和球墨铸铁技术,在世界冶金史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b陶瓷窑场遗址 新石器时代陶器已得到广泛的使用,相继出现了夹沙陶、彩陶、黑陶、白陶、灰陶、印纹硬陶等品种,古陶窑在原始村落、古代城镇遗址中大量发现,如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制陶的竖窑和横窑6座。我国在东汉完成了由原始瓷器向真正瓷器的转化,瓷器生产技术工艺的不断创新和文化内涵的积累丰富,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唐代有“南青北白”的越窑和邢窑,宋代有官窑、定窑、汝窑、钧窑、哥窑五大名窑以及耀州窑、磁州窑和景德镇的影青瓷窑,元明清时代景德镇“瓷都”地位确立瓷窑密布。目前发现并被用于旅游的

20、主要古代瓷窑遗址有江西景德镇的白虎湾、湖田、黄泥头和吉安的吉州窑,浙江上虞的小仙坛,安徽淮南的寿州窑,河南禹县的钧窑,陕西的耀州窑等遗址。,c手工作坊遗址 手工作坊遗址类型和数量都较多,相当一部分遗存于一些古代城市文化遗址之中。如郑州商城遗址,在北墙外有骨器作坊遗址,南墙外有铜器作坊遗址,西墙外有陶器作坊遗址,手工业生产已形成社会分工。山东临淄齐国故城也发现多处手工作坊遗址,有冶铜、炼铁、铸钱、骨器等不同类型。 古代军事遗址 a长城遗址 中国长城早就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1987年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的旅游热点。然而长城旅游资源的开发,并不仅仅限于保存相对完整的明长城。从春秋诸侯争

21、霸到明代止,共有20多个王朝和诸侯国修过长城,在16个省市自治区保留有长城遗址,也是长城旅游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八达岭长城 长城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1)东起点不在山海关 确切位置: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满族自治县虎山乡的江沿台 (2)西止点不是嘉峪关 (3)长城不仅汉族修 (4)长城不意味着封闭,补充:中国最早的长城位于河南省境内的楚长城是中国修建最早的长城,分为西线、北线、东线,轮廓呈倒u字型,横跨平顶山市的鲁山县、叶县、舞钢市和南阳市的方城县、南召县,全长约800公里。,补充:水下长城因河北连续大旱,承德潘家口水库露出“水下长城”真容。建于500多年前的喜峰口、潘家口长城,是明朝洪

22、武初年,大将军徐达在燕山山脉首建的32座重要关隘之中的两座,是当时中原通往北疆和东北边陲的咽喉要道,地势十分险要。潘家口水库两侧山峰陡峭,怪石如林,十分险峻。水库所在地域喜峰口一带是古长城雄关要塞,由于部分长城已没入水中,形成长城奇观-水下长城。,b烽燧遗址 早在西周时期,人们为了迅速传递军情,就创建了烽燧报警系统。长城出现以后,烽燧系统遂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烽”指夜间举火,“燧”指白昼放烟,多于高阜山巅、高台之上实施,因此烽燧遗址主要表现为被称为“烽火台”的台式建筑遗迹。在陕西骊山山巅,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西周烽火台。汉代烽燧报警主要用于边塞防御,遗址多分布

23、于新疆南部和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如新疆巴里坤县的烽燧群遗址,保存有20多座烽燧墩台,夯土板筑,间以块石,再现了“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的情境。,c战场遗址 历史时期发生的一些重大战役,是影响社会进程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与这些战役的古战场遗址、遗迹相关联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传说,文化内涵丰富,缅怀古人追忆历史,旅游开发价值突出。如三国赤壁之战遗址,位于湖北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此采用火攻计策,焚毁曹军战船及营寨,以少胜多,为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此处有赤壁、南屏、金鸾三山,起伏毗连,嶙峋临江,激浪飞溅,气势磅礴,保存有赤壁摩崖、拜风台、凤雏庵、翼江亭等古迹,成为古战场旅游

24、胜地。,赤壁 赤壁有两处,一是黄岗县的赤壁矶,又名赤鼻矶,被称为“文赤壁”; 而公认的发生赤壁之战的古战场赤壁,是赤壁市(原蒲圻市)的赤壁镇的赤壁山,是“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照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的古战场“武赤壁” 。,3、近代革命活动遗址 (1)革命活动遗址的旅游作用 革命活动遗址是指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史时期,中华民族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反抗外来侵略和封建统治的革命斗争而形成的革命活动遗迹、遗址和纪念地。随着国内旅游活动的发展,革命活动遗址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越来越成为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热点。 革命活动遗址就是百年苦难史、百年奋斗史的真实写照,通过革命活动遗址旅游

25、,能够满足人们深刻认识、具体了解这一段历史变迁的需要。 通过革命活动遗址旅游,可以缅怀民族先烈的事迹,追忆前辈奋斗的足迹,深刻体会民族精神的内涵,进行活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人们建设强大祖国的意志和决心。,(2)革命活动遗址的属性分类 根据遗址的保存现状和属性,可以将革命活动遗址划分为以下类型。 a革命遗址 指有准确地点,遗迹、遗物保存较多,建筑物比较完好的革命活动遗址,如江西瑞金中央苏维埃政府遗址。 b革命遗迹 有事件发生的准确地点可查,有一定的遗迹可寻,但遗物较少或缺乏,建筑物已遭到破坏的革命活动遗址,如众多的战役遗址。 c革命地址 曾经发生重要革命活动事件,但因时间久远,当事人已不在,原物

26、较少,准确性较差,如太平天国起义的金田村。 d革命旧址 革命活动的遗存物较丰富,建筑物完好而且仍在使用,如延安的枣园、杨家岭、凤凰山、王家坪革命旧址。,e革命人士故居 近代史中革命领导人、活动家、知名人士的居所。 f重要会议会址 影响中国近代革命进程的重要会议召开的场所,如中共一大会址、遵义会议会址、中共七大会址等。 g革命先烈墓葬陵园 革命烈士的安葬场所,如广州的黄花岗、红花岗,南京的雨花台等。 h革命纪念性建筑 为了纪念革命先烈、革命事件等目的而建立的建筑物,如纪念塔、纪念堂、纪念馆、纪念碑等。 i革命历史文化名城 在近代时期曾经在重要的革命历史阶段较长时间发挥重要作用的城市,如北伐战争时期的广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瑞金、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