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议柏威夏寺之争的解决方案摘要 近些年来,因为领土问题的争端一直是国际热点问题。边界与领土争端是柬埔寨与泰国两国关系中未愈的伤口,两国因为边境一处寺庙及附近 4.6平方公里的土地几经兵戎相见,多次发生武装冲突,严重影响双方和睦,破坏地区稳定,危害和平建设。在全球文化背景下构建和谐世界的今天,就双方的争端提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势在必行。关键词 柏威夏古寺、泰国、柬埔寨、争端、设立独立自治区解决方案在东南亚历史上,领土争端一直是该地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柬泰而言,国土疆域曾互有伸缩进退,边界多次被调整,两国因主权之争多次发生冲突,特别是围绕柏威夏寺的归属问题,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在两国中引起轩然
2、大波,一定时期内还造成一定规模的军事冲突。本文在阐述双方争夺的焦点问题上,为解决该争端提出合理的方案。一、柏威夏古寺之争:(一)古寺简介:柏威夏寺位于柬泰边境的扁担山脉,建在一座高 525 米的峭壁之上,三面悬崖,俯瞰整个柬埔寨平原,山寺浑然一体,是将建筑与自然巧妙结合的成功之作。该寺地理位置极佳,自然景观优美,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公元 9 世纪,建于 10 世纪中叶到十二世纪初,历时 200 多年才建成。为吴哥风格建筑,供奉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毁灭之神湿婆。 (公元 9 世纪到 14 世纪,柬埔寨吴哥王朝曾是东南亚强大的帝国,以吴哥为首都,统治着现今柬埔寨全境,泰国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老挝、越南
3、南部。这一时期吴哥王朝再其管辖的疆域内修建了吴哥窟和柏威夏寺在内的众多印度教寺庙) 。古寺正门面向泰国一侧,从柬埔寨一侧进入古寺需要攀爬陡峭险峻的石阶。据柬埔寨资料记载,该寺是柬埔寨历史上辉煌的吴哥时期的产物,柬埔寨视柏威夏寺为圣地,在旧版 5 万元柬埔寨的背面印有该寺的图案。(二)双方争端的历史原因:18 世纪末,国力衰落的柬埔寨将西北地区靠近扁担山脉以南的马德望、暹粒、诗梳风三省和柏威夏寺割让给泰国,此后柏威夏古寺被泰国统治了几百年。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法国殖民者控制柬埔寨,柬埔寨沦为法国的殖民者,并企图染指泰国,法国要求泰国归还本属于柬埔寨的领土,并与泰国划定边界。泰柬边界以扁担
4、山脉分水岭为基准划定,泰国认为,按此规定,古寺应属于泰国。泰国把划定边界权交给了法国,法属印支总督不愿让泰国获得扁担山脉的制高点,因为山脉以南的柬埔寨一马平川,缺少天然屏障,于是法国军官对地图做了手脚,把古寺划在柬埔寨境内,并将地图 1908 年交送给暹罗政府手中。尽管此地图将泰国认为应当属于泰国的古寺明确标于柬埔寨境内,但不知什么原因,泰国政府却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从一开始,柬埔寨就成为法国与暹罗政府利益冲突的牺牲品,为柬泰双方边界争端埋下了祸根。时间转移到二战以后,柬埔寨获得独立。泰国与 1949-1952 年期间再次占领古寺,刚刚独立的柬埔寨要求泰国归还古寺,双方就此展开争议,在多次谋求和
5、谈解决失败后,柬提出抗议并提交海牙国际法庭审制。1962 年 6 月 15 日,海牙国际法庭很据 1907 年法国殖民者绘制的地图判古寺归柬埔寨所有,因此判决泰国有义务从柏威夏寺及其邻近的柬埔寨领土上撤出其武装和警察部队。虽有此判决,泰国一直没有放弃拥该地区的任何机会,还趁机在柬埔寨国内动荡的时候,用各种手段搜罗所有和圣寺相关的时刻和文物。双方的争夺从未停止。(三)目前的状况:2008 年以来,两国这一阶段的争端围绕着柬埔寨对柏威夏寺及附近区域进行“申遗”工作展开。柬埔寨宣称自己对双方具有争议地区具有不可否认的主权,并谋求对古寺及其附近的区域进行“申遗” ,泰国认为,柬埔寨如果“申遗”成功,将
6、意味着柬埔寨拥有双方争议地区的主权,因此对柬埔寨的行为表示反对。但事情进展的并非想泰国想象中的那么简单,2008 年 7 月 7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柬埔寨申报的柏威夏古寺为世界文化遗产。此后双方的争端明显升级,两国军队还数次交火,双方的争端进入白热化阶段。由于双方都保持了一定的克制,并进行多次会晤谈判,双方紧张局势一直僵持到今年 2月份。今年 2 月 4 日,双方爆发严重的武装冲突,4 天之内发生了 4 次武装冲突,一度出动了大炮等重型武器。(四)双方争夺的焦点:1962 年海牙国际法庭把柏威夏寺的主权判归柬埔寨所有是基于泰国对1907 年法国殖民者绘制的那副边界划分图的认可。但是海
7、牙法庭将柏威夏寺主权判给柬埔寨以后,泰国旋即给联合国写了一封信,向联合国说明泰国接受国际法院得谈判和对法院判决的理解:国际法院认为柏威夏寺在柬埔寨境内,但是国际法院没有承认柬埔寨呈送的地图(看下图) 。因此,泰国单方面以自己的理解重新画了一条边界。泰国争夺的理由是国际法,当然柬埔寨是以 1962 年海牙法庭的判决为依据,认为古寺属于他们,双方各执一词,争来吵去!图中的线一(line1)是 1907 年法国和暹罗政府签订条约时划分的柬泰边界线;线 2(line2)是泰国单方面划分的柬泰边界线。由于独立后柬承袭 1907年法暹边界,认为阴影部分属柬领土,而泰国政府不承认 1907 年法暹双方划定的
8、边界线,认为阴影部分属于泰国领土。因此,双方再此地方的主权展开长达数十年的争端。二、如何解决这一争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希望柬埔寨能捐弃前嫌,让古寺放射更加璀璨的光芒。柏威夏寺无论从民族认同感,还是文化传承、还是艺术价值方面看,古寺应该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如今,该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两国没有趁热打铁,充分挖掘这个“金矿” ,而是争来吵去,互不相让,与当初申遗时的愿望南Comment f1: 网址是?httpComment f2: 这里先理清联合国的态度,秘书是如何表态的。辕北辙。面对这样棘手的问题,该如何解决。一下是目前社会各界的观点和我自己的看法。(一)社会各界的观点,包括柬泰两国观点:1.
9、 联合国开调解会:中广网北京 2月 14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联合国安理会今天将在纽约 联合报总部就双方边界争端召开调解会议。这个会议对避免柬泰进一步发生军事冲突或缓和双方矛盾是很有帮助的。首先我们看到第二次交火,其实双方军方已经达成了停火协议,但是又发生了两次军事冲突,所以导致柬埔寨洪森政府表示说,柬方不再与泰方就边境冲突问题进行谈判,双方进入了僵局,虽然泰国一再反对说联合国和其他双方之外的国家和组织来介入这件事情,但是我们看到联合国这种介入或者说他的会议能够把激烈对质的双方拉开一定的距离,那么产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所以说在这个层面上来讲是非常有必要或者说对局势缓和非常有
10、好处的,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上来讲,也就是说本质问题在于柬泰双方对于柏威夏寺及其周边的领土争议是矛盾的核心也就是根源,不管是联合国还是东盟,对于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其实是无能为力的。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派特使调解纠纷:(和上一部分合并)中新网 2月 11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2 月 10日,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发表声明,对柬埔寨和泰国因柏威夏寺问题而导致的持续紧张局势表示遗憾。她将很快派遣一名身负斡旋使命的特使前往曼谷与金边调解纠纷。泰柬两国应该采取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目前冲突,世界文化遗产不应该成为双方争夺利益的牺牲品。教科文组织于 2008年 7月 7号正式批准柬埔寨的申遗工作,把柏
11、威夏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双方因此而闹得风风火火,教科文组织确实应该就此行为进行深思。一方面,派特使调解纠纷对缓和双方的矛盾有一定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知道,泰国总理阿披实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应该重新考虑是否将古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促进双方解决 边界纠纷。阿披实在此就是不希望古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教科文组织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进行调解,其结果可想而知。3. 中方再次呼吁双方保持冷静克制:新华网北京 2月 10日电针对柬埔寨和泰国近日在两国边境地区发生武装冲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 10日再次呼吁柬泰双方保持冷静和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马朝旭在当日举行的例行记者
12、会上表示,柬泰两国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冲突发生后,中方与双方保持了密切接触,推动双方通过协商解决有关争议,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我们将同有关各方就此保持沟通。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建立一个和谐互助的邻里关系是极为重要的,柬泰互为邻国,双方应该深知和平之珍贵,发展之重要。双方应该保持冷静,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对话和合作,消除误解,解决矛盾争端,和平相处。中国致力于希望双方通过谈判和平解决该争端,体现中国推行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睦邻友好、互利合作、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方针。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现代世界社会生活的潮流。但中国为此付出的努力与双方的实际做法也是大相径庭。4. 泰总理称只有通过谈判才
13、能解决泰柬边境争端:国际在线消息:泰国总理阿披实 13日表示,他认为只有通过双边谈判Comment f3: 再加上美国、东盟国家的态度才能解决泰国和柬埔寨之间的边境争端。他相信双方柬埔寨最终会回到谈判桌前。同时向联合国表示:不需要外界调和解决双方的争端,呼吁重新划定边界进行谈判。他在国会回答媒体关于法国调停提议的提问时说,泰国和柬埔寨在柏威夏寺附近区域的纠纷不需要法国的参与和调停。如果法国希望能有所帮助,应代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解释泰国关于柏威夏寺世界文化遗产地位的想法,这将有助于缓解泰柬的紧张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谋求和谐世界的今天,和平解决边界与领土争端应该成为泰柬两国的共识。泰方提出双方的
14、领土纠纷应由两国自己来承担处理,两国重新划定边界进行谈判,共同协商解决属于自己的问题再好不过了,但同时不需要联合国的调解。于此我们应该想到柬埔寨的态度,就目前来看,柬埔寨的实力远落后于泰国,如果是与泰国进行谈判,结果肯定是柬埔寨将失去对古寺的拥有权。并且泰国坚信将拿出证据证明古寺归本国所有,早在 1962年的时候海牙就已经判决古寺属于柬埔寨的,柬埔寨怎么可能轻易与泰国谈判而把古寺拱手相让呢,可以看出,泰国想要谋求谈判也是举步维艰。5. 柬埔寨外长重申解决柬泰争端须国际社会参与:新华网金边 2月 11日电 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和国际合作大臣贺南洪 11日在金边再次强调,柬方希望和平解决柬泰边界争端
15、,但必须有国际社会参与,并表示将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解决柬泰边界纠纷的建议。近些年来,两国因为边界争端多次发生武装冲突,双方多次谈判均无效,在双方机制无法解决纠纷时,国际社会的介入可缓解双方的紧张局势柬希望借助国际社会的力量保存自己的领土。但泰国坚决反对,因为一旦提交联合国,也许历史将会重演,重蹈以前的覆辙,把古寺再一次判归给柬埔寨所有。泰国不可能会同意再次由联合国的介入。(二) 自己的看法:(二) 就目前来看,因为双方的争议首先是领土主权的争议,应该说是制约他们最核心的国家利益,所以说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严重性是比较高的,要轻易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很难达到。双方都是佛教盛行的国家,都将柏威夏寺视为圣
16、地,对它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加重了解决问题的难度,目前双方设立了边境委员会,而且也会经常举行一些会议来处理边境问题。边境委员会虽说对谈判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但由于柬埔寨一直希望国际社会的参与,所以谈判进展的十分缓慢。在我个人看来谈判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谈判是什么?谈判的本质就是妥协,即在各自的立场上,你退一步,我退一步,经过一番拉锯,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点。当然一方可能退的步子要小些,另一方可能退的步子要大些,总之任何一方的要求都不可能得到完全的满足,这就是说,如果你想得到一件完美的东西,就不要采用谈判的方式,因为要谈判就会有割舍,就不存在完美的东西。因此,把谈判用于解决领土问题也同样意
17、味着可能要割舍其中的若干,如果再附加上一些别的内容比如寻求在某方面与谈判对手的合作或者请求对方不要攻击己方等等,即:有求对方的话,这种割舍自然就会更大更多一些。那有没有什么合理的方案能圆满解决这个问题呢,可以做到使双方都满意,以下是我个人的提议。1.把柏威夏寺所在区域设立为一个独立的自治区:Comment f4: 问题是古寺内有没有僧人?这些僧人认同于哪个国家?Comment f5: 第二个建议实际上没有解决问题,还是建立在实力的比拼上,是不正确的。 (在目前的国际关系下)Comment f6: 结语部分需强调你的建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柏威夏寺位于双方的边界地区,双方都是佛教盛行的国家,都将该
18、地区视为圣地。由此让我想到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起初它也只是一块宗教圣地,后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成功解决了周边地区领土的纠纷问题。柬泰双方可凭此经验成了一个佛教圣会,把柏威夏寺视为佛教圣地,周边的领土包括古寺成为一个自治区,这里的居民自己对该地进行管理统治,同时在古寺的得道僧侣绝世高僧中选出一个作为佛教圣会的“佛皇” ,在由佛皇组成一个国家机构,管理自治区内的各项事务。佛皇一经产生之后,便开始全权负责处理佛教事务,外界势力不得干涉,对于“佛皇”的继承人可以从用中国西藏地区的“金瓶掣签制度”来决定。此柏威夏古寺将永远是中立区和开放区,神圣不可侵犯。在我看来,把该地区建立为一个自治区不仅
19、可以解决柬泰两国的领土纠纷,有利于两国今后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当地佛教事业的发展。2.双方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领土争端的解决一般无非是两种方法,首先是武力,其次是谈判。领土问题不是可以谈判的问题,对于本应属于自己的领土,如果有实力就实施实际占领和控制,坚决拿回来;如果暂时没有这个实力,宁可先让别人占着,也决不可为求一时的一团和气或者某种眼前利益而把老祖宗留下的土地割与外人。等到有实力结束争议时,一寸不少的拿回来。双反如果动用武力,最后可能会两败俱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领土争端的解决时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双方与其等待,不如本着和平、合作的精神共同开发,以大局为重,等高望远,以坦诚务实的态度来处
20、理双方的具体分歧。以此引发了我对中日钓鱼岛之争的思考,我们暂且不论领土到底是哪个国家的,中国在自身实力远不如日本的基础上,让日本占尽风头,本着共同开发的理念,共同开发海洋资源,坐收渔翁之利,中国在积攒自身的实力,等实力强大后,钓鱼岛是谁的终归是谁的。柬泰两国不妨借鉴中国的明智之举,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发展自身的实力,相信柏威夏寺争端的解决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指日可待。三、总结:领土是国家国家主权的构成要素之一,同时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对象,领土主权不仅是形成和存在的基础,也是国家存在的保证,主权神圣不可侵犯。柏威夏寺之争的实质是领土主权之争。寻求一个合理、公平的解决方案是双方保持团结、谋求发展的先决条件,希望以上提议能为解决双方的争端提供借鉴。参考文献:1. 大宝石出版社编走遍全球柬埔寨吴哥寺 ,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年,第 79页.2. 柬泰冲突N. 联合早报, 2008-10-17.3. 东南亚研究J200,东南亚杂志出版社 2010年 9月版,P101-P107.4.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