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支持江苏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路径及对策摘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影响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最大障碍是资金约束。本文通过分析江苏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其技术创新因素,探寻金融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金融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影响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随着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提高和作用的不断加强, 各国政府重视和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以促进本国经济振兴, 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的素质普遍偏低, 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积极推动中小
2、企业技术创新, 能有效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把握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权, 推动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技术创新一般是指新技术的开发或应用, 包括产品技术创新、工艺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创新。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的长期跟踪研究, 中小企业的技术状况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1) 技术开发者。这类机构约占中小企业总数的 1-3%。包括专门的研究开发机构和与高技术相关的工程咨询、技术咨询公司。这类机构通常规模较小、企业存续时间较短。(2) 技术领先使用者。这类机构约占中小企业总数的 10-15%。其中部分公司本身具备有效的研究开发能力, 能够依靠本身的力量来实施或使用新
3、技术;其他公司的研究开发能力则较弱, 主要依赖外界的技术支持。(3) 技术跟随者。这类机构约占中小企业总数的 80-85%,是中小企业的主要部分。这类机构相互之间在规模、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很大,绝大部分分布在低技术制造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成为支撑江苏 GDP 快速增长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其发展倍受关注,但融资困境一直是阻碍个私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绊脚石。本文通过分析江苏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其技术创新因素的基础上,寻找金融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一、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随着江苏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江苏的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日益扩大,遍及工业、农
4、业、运输、科研、信息、文化、商业服务等诸多领域,新兴成长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私营经济较快增长的亮点。据统计,截止到 2005 年年底,全省个体私营企业总数 230 万户,其中私营企业 50 万家,注册资本7400 多亿元,就业人数突破 1000 万人,上交税收增长幅度比全省平均水平高 10 个以上百分点。全省乡镇企业增加值总量达 7000 亿元,比上年增长 27%;实现利税总额 2162 亿元,增长 27.9%;固定资产投入 4000 亿元以上,增长 30%多。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数将达到 33000 个,销售收入将达到 22000 亿元,增长 30%以上,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为 8
5、8%;全部中小企业增加值占全省 GDP 的比重超过 60%。在一些发展较好的市县,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地方财政和税收的主要来源。 中小企业是江苏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中小企业技,在此推动下,江苏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取得了较快发展,据省社科院的一项调研,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约占全省的 2/5。近年来江苏中小企业开发的市级以上新产品达万多个,并出现以下特点: (一)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2004 年,我省各地科技局、国家级高新区管委会和有关单位积极加大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组织推荐力度。经科技部
6、、财政部审查,我省有 105 个项目入选,获得 7010 万元的资金扶持。截止 2004 年,我省累计有 629 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累计获得 45442 万元的资助。(二)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沃土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效显著,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区企业达 19366 家,其中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870 家;累计利用外资 129.68 亿美元;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 5850 亿元、区内生产总值 1338 亿元、利税494 亿元、财政收入 193.7 亿元、产品出口额 254 亿美元,技工贸总收入、区内生产总值、利
7、税、财政收入、产品出口额分别比上年增长 50.93%、25.87% 、38.76% 、16.75%和 49.41%。(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开始出现集群效应。即在某一区域内相同产业的企业高度集群,例如吴江的纺丝业、扬中的低压电器业、武进的灯具业、丹阳的眼镜业南通的绣品业等,充分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深化专业分工和社会协作,改进产品和服务,从而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由于地理接近,业务联系紧,信息交流快,市场上任何重大技术创新,集群内企业几乎都会同步吸纳消化这种创新成果,通过快速学习和模仿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升级。 但是,总体上江苏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仍然有待加强。2005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
8、业的新产品产值中,中小企业只占 46.8%,其中占企业总数 90.62%的小企业新产品产值只占 21.46%。这充分反映了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产品档次偏低,经济效益差的现状。据国家对365 家小企业的 1157 种主导产品情况的分析产品的平均生命周期为12.73 年比国有大中型企业的 10.5 年还高出 2.23 年。其中 70 年代之前投产的产品有 293 种占 25.32%。若按产品水平划分达到 80 年代末期或 90 年代水平的产品有 752 种,占 67%,其余 1/3 的产品处于80 年代初期以前的水平2。因此加快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刻不容缓。 二、 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 中小企
9、业因资金来源、技术人员、技术条件和外部环境等种种因素的制约, 使得他们在技术创新方面产生了许多障碍和种种困难, 寻找和研究这些制约因素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很大的意义。(一)资金来源不足。资金不足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之一, 既包括市场融资的困难, 也包括政府支持的力度不够。从市场融资来看, 直接融资包括发行股票和公司债券, 间接融资是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目前, 我国比较活跃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 由于国家证监会对中小企业上市资格有严格的规定, 发行债券成本又很高,直接融资难度很大, 向国有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 正门难入, 边门交易成本很高, 其结果
10、是很多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 实质上很难从资本市场或金融机构获得足够的资金, 只能凭借个人的积蓄或者很高的成本和风险从非正式的资金市场获取资金。(二)技术设备落后,创新基础条件较差。统计数据显示,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中、小企业的人均固定资产分别为 20.43万元 8.65 万元和 5.00 万元,小企业仅为大企业的 1/4,大多数中小企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较为落后,技术含量低,资源浪费大,产品缺乏竞争力。由于资本少,融资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十分薄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由于没有资金更新设备或进行技术改造,全国超过半数的中小企业的,50%以上设备属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
11、代水平,其中,20%以上的企业停留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的水平。3(三)企业规模限制,抗风险能力不足。由于规模限制,中小企业的产品品种和设计都难以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即使是已经生产出的新产品,由于投资规模不足或是由于技术力量不足,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也常缺乏必要的保障,这些因素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方面的活动空间。虽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回报率一般高于大企业,但风险往往也更多些。原因之一是中小企业很难同时从事多种途径的替代研究,以相互补充,降低风险;之二是由于中小企业很难将技术成果大规模推向市场,获得投资回报;之三是中小企业还常常承担大企业无法承担的风险,消费者和企业往往依靠中小企业去探索那些潜在的市场,当然这些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通常是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