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29.240 K47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 DL/T 5106201X代替 DL/T 51061999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Operation code of cross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in installing the conductor(征求意见稿) 发布 实施国家能源局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operation code of cross power transmissionlinein installing the conductorDL/T 5106-XXXX主编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批准部门
2、:国家能源局施行日期:年 月 日中国电力出版社201x 年 北京I前 言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 2013 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3235 号)的要求,结合当前国内架空输电线路跨越施工技术发展和使用的现状,对电力行业标准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 (DL/T 5106-1999)进行的修订。本标准共分 8 章和 2 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使用跨越设备的基本规定、施工准备、跨越施工、安全措施、主要设备、工器具管理、跨越带电线路施工设备、工器具及材料的检测等。本标准代替 DL/T 5106-1999。与 DL/T 5106-
3、1999 相比较,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 补充、完善了第 5 章“应用跨越设备的基本规定” ,并将第 5 章改为第 3 章;2 增加了第 4 章“施工准备” ,其他章顺延;3 修改了第 6 章“跨越施工工艺要求” ,将第 6 章“跨越施工工艺要求”改为第 5 章“跨越施工”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请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二条一号,邮编:100761) 。II目 次1 总 则 .12 术 语 .23 应用跨越设备的基本规定 .33.1 一般
4、规定 .33.2 应用格构式跨越设备的一般规定 .33.3 应用悬索式跨越设备的一般规定 .54 施工准备 .65 跨越施工 .75.1 格构式跨越设备的搭设与拆除 .75.2 悬索式跨越设施的搭设与拆除 .85.3 跨越施工 .86 安全措施 .106.1 一般规定 .106.2 搭设金属格构跨越架的安全措施 .116.3 搭设钢管、木质、毛竹跨越架的安全措施 .116.4 搭设悬索式跨越设施的安全措施 .117 主要设备、工器具管理 .127.1 绝缘工器具及材料的管理 .127.2 设备及工器具管理 .128 跨越带电线路施工设备、工器具及材料的检测 .148.1 设备及工器具检测 .1
5、48.2 绝缘工器具及材料的检测 .14附录 A(规范性附录)钢丝绳有关系数表 .16附录 B(资料性附录)常用表格及常用数据计算方法 .18本规范用词说明 .21引用标准名录 .22附: 条 文 说 明 .2311 总 则1.0.1 本规程规定了跨越不停电电力线路施工方法。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或改建的输电线路跨越不停电电力线路的施工。1.0.3 本规程也适用于跨越铁路、公路、河流、通信线路以及其他障碍物的施工。1.0.4 规划及设计单位在设计线路时,应考虑交叉跨越施工的可能性。1.0.5 在跨越施工困难的地方,应优先选择停电跨越方法。1.0.6 凡采用本规程规定范围外的新技术、新工艺
6、的跨越施工方法跨越电力线路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1.0.7 特殊跨越的施工技术方案,需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有下列特点之一的跨越称为特殊跨越:1 被跨运行电力线架空地线高度大于30m 。2 被跨越电力线电压等级为330kV 及以上。3 跨越交叉点下有河流、水塘或其他复杂地形。4 线路交叉角小于30或跨越宽度大于70m。22 术 语2.0.1 架空输电线路跨越施工用跨越设施 crossing establishment with cross fraise in installing the establishment在放线施工中,为使被展放导地线安全通过被跨障碍物而搭设的临时
7、设施。2.0.2 金属格构式跨越架 fabricated crossing structure由金属格构式立柱和立柱顶部绝缘网组成的,遮护被跨障碍物的临时设备。2.0.3 悬索式跨越设施 establishment of aerial cable由承力索和固定在承力索上的绝缘网组成的,遮护被跨障碍物的临时设备。2.0.4 木质跨越架 woodiness crossing structure由木杆和木杆顶部绝缘网组成的,遮护被跨障碍物的临时结构。2.0.5 毛竹跨越架 bamboo crossing structure由毛竹和毛竹顶部绝缘网组成的,遮护被跨障碍物的临时结构。2.0.6 钢管跨越架
8、 steel tube crossing structure由钢管和钢管顶部绝缘网组成的,遮护被跨障碍物的临时结构。2.0.7 绝缘网 insulation net敷设在跨越架顶部的绝缘保护网。2.0.8 承力索 carrying rope承受绝缘网重力的绝缘绳。2.0.9 主要辅助工器具 auxiliary equipment of mostly搭设跨越设施必须使用的工器具。33 应用跨越设备的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施工单位应根据交叉跨越处的地形地貌、架线施工方法及其它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跨越施工方式。3.1.2 跨越方式应遵循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经济的原则。3.1.3 施
9、工单位应根据跨越施工的实际情况,依据本规程, 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3.1.4 施工单位在具体线路勘察定位中,对线路设计提出一些合理和可行的跨越技术要求时,可与设计部门协商解决。3.1.5 跨越不停电线路时采用何种跨越架,应根据被跨越的电力线路电压等级、架线施工方法以及其他具体情况,综合考虑。3.1.6 跨越不停电电力线的跨越架,应适当加固并应用绝缘材料封顶;当采用悬索式跨越架,且为停电封、拆网时,并封、拆间隔时间较长时,其承力索也可采用延性小的钢索。3.1.7 重要被跨物上方的封顶设施,不得有任何容易松动、脱落的构件存在。3.1.8 跨越重要线路,应缩短导线牵引段,减少跨越施
10、工时间。3.1.9 跨越施工设备应能承受断线或跑线的冲击荷载。3.2 应用格构式跨越设备的一般规定3.2.1 格构式跨越设备应具有在安全施工允许的条件下本身自立的强度并能满足施工设计强度的要求。3.2.2 跨越架的组立应牢固可靠、所处位置准确。3.2.3 跨越设备中心线应与遮护宽度 B 的中心线重合。3.2.4 跨越不停电电力线路的格构式跨越设备应适当加固并用绝缘材料封顶。3.2.5 格构式跨越设备架顶的横辊应有足够的强度且表面应使用对导线磨损小的材料。如用金属杆件作为横辊,则应在横辊上包胶。3.2.6 格构式跨越设备架顶宽度(横线路方向有效遮护宽度)B 应按下式计算:B2(Z x+1.5)+
11、b/sin (3.2.6)式中:B-跨越设备架顶宽度,m;Zx-施工线路导线或地线安装气象条件下在跨越点处的风偏距离,m;b-跨越设备所遮护的最外侧导、地线间在横线路方向的水平距离,m;-跨越交叉角,。3.2.7 跨越设备架面在被跨电力线路发生风偏后仍应与其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 Dmin如表3.2.6 所示。表3.2.7 跨越架对电力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m)被跨越电力线路电压等级跨越架部位10kV 35kV 66110kV 154220kV 330kV 500kV架面(或拉线)与导线水平距离(或垂直距离) 1.5 1.5 2.0 2.5 5.0 6.0无地线时,封顶网(杆)与导线垂直距离 1.5
12、 1.5 2.0 2.5 4.0 5.0有地线时,封顶网(杆)与地线垂直距离 0.5 0.5 1.0 1.5 2.6 3.643.2.8 跨越设备架面或拉线与被跨电力线路的最小水平距离 D 应按下式计算:D= Zx+Dmin (3.2.8)式中:D-跨越设备架面或拉线与被跨电力线路的最小水平距离离,m;Zx-被跨电力线路在跨越点处的风偏距离,m;Dmin-跨越设备架面在被跨电力线路发生风偏后仍应与其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m。3.2.9 跨越架与高速铁路的最小安全距离,如表 3.2.9 所示。表3.2.9 跨越架与高速铁路的最小安全距离(m)安全距离 高速铁路水平距离 架面距铁路附加导线 不小于7
13、m且位于防护栅栏外封顶网(杆)距铁路轨顶 不小于12m垂直距离 封顶网(杆)距铁路电杆顶或距导线 不小于4m3.2.10 跨越架与电气化铁路、普通铁路、公路及通信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如表 3.2.10 所示。表3.2.10 跨越架与气化铁路、普通铁路、公路及通信线的最小安全距离(m)跨越物名称跨越架部位 一般铁路 一般公路 高速公路 通信线与架面水平距离 至铁路轨道:2.5 至路边:0.6 至路基(防护栏): 2.5 0.6与封顶杆垂直距离 至轨顶:6.5 至路面:5.5 至路面:8 1.03.2.11 使用金属格构式跨越设备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 新型金属格构跨越设备应进行静载试验和断线冲击试验
14、。2 金属格构跨越设备构件表面应有防腐表层。3 金属格构跨越设备组立后的弯曲度应不大于 L/1000,L 金属格构跨越总长。3.2.12 使用钢管、木质、毛竹跨越设备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 钢管、木质、毛竹跨越设备的两端以及每隔 6-7 根立杆应设置剪刀撑。2 木质、毛竹跨越架架体的立杆、纵向水平杆及横向水平杆的间距和排间距不应大于表3.2.12-1 的规定表3.2.12-1 立杆、纵向水平杆及横向水平杆的间距和跨越架排间距(m)跨越架类别 立杆(跨距) 纵向水平杆(步距) 横向水平杆 排间距木质 1.5 1.5 2.5竹质 1.2 1.2 1.2 23 木质、毛竹跨越架拉线的挂点或绑扎点应设在
15、立杆与横杆的交节点处,与地面的夹角不应大于 60。不同高度跨越架的拉线间距及跨越架排数不应大于表 3.2.11-2 的规定。表3.2.12-2 不同高度跨越架的拉线间距及跨越架排数 毛竹(木)跨越架高度 纵向拉线间隔 拉线层数 跨越架排数5h10m 6m 1 210mh15m 6m 2 315mh20m 6m 2 44 钢管跨越架不同高度跨越架的拉线间距及跨越架排数应不大于表 3.2.12-3 的规定。表3.2.12-3 不同高度跨越架的拉线间距及排数钢管跨越架高度 纵向拉线间隔 拉线层数 跨越架排数h10m 6m 1 110mh20m 6m 2 320mh25m 6m 2 45 钢管跨越架的
16、立杆、纵向水平杆及横向水平杆的间距和跨越架排间距应不大于表3.2.12-4 的要求。表3.2.12-4立杆、纵向水平杆及横向水平杆的间距和跨越架排间距(m)跨越架类别 立杆 纵向水平杆 横向水平杆 排间距钢管 2.0 1.2 2 2.536 木质跨越设备所使用的立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应不小于 70mm。横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应不小于 80mm,小头直径为 60mm80mm 应双杆合并或单杆加密使用。7 毛竹跨越设备应采用 3 年生长期以上的毛竹。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支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应不小于 90mm,小头直径为 60mm90mm 应双杆合并或单杆加密使用。8 钢管跨越设备宜选用外径为
17、48mm51mm 的钢管。3.3 应用悬索式跨越设备的一般规定3.3.1 悬索式跨越设备所用绳索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绝缘性能。当采用纤维质承力索时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6,牵引绳、绝缘控制绳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3,专用滑车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2.5。3.3.2 被跨重要电力线路两侧塔上的放线滑车应挂设双滑车。3.3.3 承载索若使用新的绳索,使用前应预拉伸。3.3.4 绝缘网的遮护宽度应大于被跨越物最外侧 10m。3.3.5 导线展放前或雨雪天气后,应对主承力索(封顶网)的弧垂进行检测,必要时应对其进行调整。3.3.6 采用架设中间辅助杆的悬索式跨越设备,其辅助杆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2。辅
18、助杆所处位置距电力线路边导线的距离,在发生风偏后应不小于辅助杆高度的 1.2。64 施工准备4.0.1 在跨越施工前,应按线路设计中的交叉跨越点断面图对跨越点的交叉角度、被跨电力线路地线在交叉点的对地高度、下导线在交叉点的对地高度、导线边线间的水平距离、地形情况进行复测。根据复测结果,选择跨越施工方案。4.0.2 复测时应考虑环境温度变化(复测季节与施工季节的温差)对跨越施工的影响。4.0.3 跨越施工前应由技术负责人向所有参加跨越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4.0.4 跨越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严禁野蛮装卸。4.0.6 跨越施工所使用的绝缘设备、器材在使用前应进行绝缘性能检查,检查时用 5000V 的摇表在电极间距 20mm 的条件下测试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不应小于 700M。4.0.7 跨越施工所使用的绝缘绳、网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严重磨损、断丝、断股、污秽及受潮的绝缘绳、网不得使用。4.0.8 跨越档两侧的放线滑车均应采取接地保护措施。跨越施工前所有接地装置应安装完毕并与铁塔可靠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