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山寺|王令|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金山寺王令万顷清江浸碧山,乾坤都向此中宽。楼台影落鱼龙骇,钟磬声来水石寒。日暮海门飞白鸟,潮回瓜步见黄滩。当时户外风波恶,只得高僧静处看。注金山寺:著名的佛寺,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位于今江苏镇江北金山上。当时金山立于江中,现在已与陆地相连。海门:指焦山和象山相对之处,就像一道天然的门户。瓜步:山名。在今江苏六合东南。(1)诗的颔联写景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2)诗的最后一联包含着什么深刻含意?答案(1)出句诗人不直接写楼台如何宏伟,却另辟蹊径,从侧面写楼台的倒影映于江水之上,用一个动态的“落“字写楼影在江上的浮动,竟使水底的鱼龙惊骇起来。楼台影落是视
2、觉的直观感受,鱼龙惊骇则是奇异的想像,由静而动,虚实相合,变化多端,诗境也跌宕多姿。对句钟磬之声、浪拍巨石之声交相重奏,顿挫抑扬,是听到的;而水石之“寒“ 却是象由心生,心灵所感而发,此又是一个虚实相生,与上句相称而体味,以绘影绘声之笔给人身临其境之妙。(2)这一联是放眼远望之后,发自内心的感慨:像这样江水平静、鱼跃鸟飞的和谐而宁谧的景象毕竟是少见的,大自然常常风云骤起、变幻无常,所以作为这里的过客所见到的只是一时的景色,只有山寺里不染尘俗的高僧,才能充分领略到金山寺周围的真正风光。这两句寄托着的无限感叹:人世间也和大自然一样,常常会风云突起,人生之路充满起伏,只有淡泊宁静之人,才能真正领悟到
3、生活的真谛。赏析【诗词赏析】王令的诗歌,以粗狂豪迈、骨气苍老见长,在宋代享有很高的声誉。而这首七律却写得清新拔俗,洒落开阔。诗首联气象开阔辽旷。“万顷”二字描长江浩瀚壮阔,烟波浩渺,澄碧的江水围绕着清碧秀丽的金山,一个“浸”字便把长江与金山融为一体,不可隔断。巍峨如此山,然置于万顷江上,似乎也会被滔天巨浪所淹没。紧接着高叹一声“乾坤都向此中宽”,寓情于景,一笔两写,把自己宽广辽阔的胸襟怀抱和壮美无边的江山美景融成一片,此时此刻,仿佛整个宇宙乾坤,都汇拢于眼前的山水之间,显得江山宽广,襟怀旷达,无所不包。第二句诗人由远处纵览长江金山,此时诗人已置身于金山寺的高阁之中,重点写金山寺楼阁巍峨高耸。诗
4、人不直接写楼台如何宏伟,却另辟蹊径,从侧面写楼台的轻影映于江水之上,用一个动态的“落”字写楼影在江上的浮动,竟使水底的鱼龙惊骇起来。楼台影落是视觉的直观感受,鱼龙惊骇则是奇异的想象,由静而动,虚实相合,变化多端,诗境也跌宕多姿,实乃拔俗之笔!下句“钟磬声来水石寒”,钟磬之声、浪拍巨石之声交相重奏,顿挫抑扬,是听到的;而水石之“寒”却是相由心生,心灵所感而发,此又是一个虚实相生,与上句相称而体味,可谓身临其境,让人森然而栗!第二联时已日暮,海天辽阔,远山如道道门关交相映叠。一群白鸥于海天之间任性翔游,无所拘束,此时于江上赏景的诗人多么希望自己是那群白鸟中的一只啊!此句用列子黄帝篇的“白鸥”之典于
5、无影无形之中,自然浑成,既是写景,又抒发自己向往自由之率真性情,妙极!紧接下句触目远眺,瓜步山前潮水退落,黄滩显见。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帅兵南侵刘宋时曾等瓜步山,借此抒发诗人的历史兴亡之叹。由此引出第四联,是游目骋怀后的感慨“常时户外风波恶,祗得高僧静处看”,语含双关,寄托遥深,有着深沉的哲理思考。金山寺户外的风光气象万千,即使晴光万里也会随时产生险恶风波,一般人不易由登临游赏之机,唯有居于山中的高僧方可静观其变,静待其美景的出现。自然风光如此,人世际遇亦变幻无常。有志之士在人间波涛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奔走,壮志未酬,生活困苦,风尘困顿,亦往往无心探奇揽胜。诗人由此抒发了对时事“惊涛恶浪”的喟叹或批判
6、,却又不似唐人那般感情激烈,而是以理性精神悠然地表达对山中高僧可以清净自由地静观户外美景的羡慕之情。一个“静”字又隐隐表现了诗人想要置身于尘世之外的归隐之志,只要做一个尘外看客罢了。这与诗人无意仕进,拒绝进士试的举荐,以教书为业的生活言行#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 .gkstk.end#是一致的。此联与前一联相互呼应,一启后,一承前,又与整首诗浑然天成,可见诗人造诣之高。补充资料“万顷清江浸碧山,乾坤都向此中宽。楼台影落鱼龙骇,钟磬声来水石寒。日暮海门飞白鸟,潮回瓜步见黄滩。当时户外风波恶,只得高僧静处看。宋朝王令的一首金山寺让我仿佛看到了长江浩瀚壮阔,烟波浩渺,澄碧的江水围绕着清碧秀丽的金山
7、,巍峨的金山置于万顷江上,似乎也会被滔天巨浪所淹没的壮观景象。这首诗中,诗人王令把自己宽广辽阔的胸襟怀抱和壮美无边的江山美景融成一片。读了这首诗后,便对金山寺充满了向往,又因为那个美丽的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中有“水漫金山寺”一段,于是到金山寺一游就成了我旅行的重要一站。一月二十三日上午九点钟左右我们来到了承德的金山亭。一进入大门,抬头望去,山门上悬挂着一块“江天禅寺”的横匾,这是清康熙皇帝来金山观光时亲笔题写的。山门气象森严,两只明代石狮雄踞两旁。我国寺庙的山门一般是朝南的,而金山寺的山门却是朝西的,这是因为金山原来耸立在江心,长江由西向东奔流,寺门向西,站在寺门口可以看到“大江东去,群山西
8、来”的壮观气势。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师别具匠心。来到大雄宝殿,感到大殿既有北方寺庙雄浑富丽的气势,又兼有南方园林精美雅致的风格,显得格外巍峨壮丽,金碧辉煌。正中三尊金身佛像并列而坐,分别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两旁站立十八罗汉,形象高大,栩栩如生。我本是一个不信佛的人,但置身于这个美妙的佛国世界,我却对佛怀着无比的虔诚拜了三拜,因为,在他高大的神像面前,真的能让热衷名利的人,感受到名利皆空的道理;而对于消极悲观,认为人生毫无意义,生命全是虚无空幻的人,佛就能让他知道人生是难得的,生命是宝贵的,人可以藉努力以获致幸福和快乐。来鼓舞他的勇气和信心。观赏了乾隆的御碑亭,由夕照阁上行至观音阁
9、,由观音阁朝南沿石阶而上,我们来到了妙高峰的平台妙高台。这是金山高僧佛印在宋元佑年间凿岩建造的,又称为晒经台。这里历来是中秋赏月的佳处,传说苏东坡的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就是在此地有感而发的。“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的千古佳话,也发生在这里。站在这里,我不禁吟咏起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随后我们前去攀登金山顶峰的留云亭。留云亭是金山视觉最为开阔之处。传说当年康熙皇帝陪其母游览金山来到这里,看到大江东去,水天一色的壮景,情不自禁地说:“这里可谓江天一览。”官员们为了讨皇帝欢心,恭请圣上题词。当康熙写到“江天一”时,提笔忘字,忽然写不下去了。其中有一大臣见此情状,立即跪奏:“臣今见驾。”康熙听见“
10、臣今见”,恍然大悟,随笔写出“览”字。因为“览”字繁体正是由“臣、今、见”三个单字组成,这位大臣巧妙地用拆字法提醒了康熙,十分机灵。大家看,这“江天一”三字要比“览”字大些。因康熙御笔“江天一览”碑在亭内,故留云亭又称为“江天一览亭”。由于两个孩子要坐船到对面的芙蓉楼去,后面的慈寿塔,白龙洞等就没有观赏了,我带孩子们跟着导游去坐船到对面的芙蓉楼去,水面绿波荡漾,清澈如镜。重檐歇山顶的芙蓉楼与金山隔湖相望。山水相连,烟雨茫茫,湖中挺立着三座形状各异的汉白玉雕刻的石幢,中间镂空,这就是三塔印月,塔影楼景相映成趣。芙蓉楼二楼正中悬挂的“芙蓉楼”横匾。红柱门窗青瓦飞檐,四周长廊境蜒曲折,无论走进北侧的冰心亭,还是南侧的掬月亭,都会重现唐朝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诗境,把我们带入“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境界。我们来到了芙蓉楼前被称为“天下第一泉”的中泠泉,这里的泉水有一个特点,游客要使大声鼓掌,泉水就会向上翻涌,我们一起鼓起掌来,果然泉水往上涌得更欢,似乎在欢迎我们这些慕名而来的远道的游客。听说把中泠泉的水注入杯中,可高出杯口二三分而不溢出,故有“盈杯不溢”之说。唐代著名学问家刘伯刍把此泉评为“天下第一泉”。最后,午餐的时间到了,在导游的催促下,我们恋恋不舍地登上了返回的游船。将这雄伟壮丽的金山寺和这烟波浩渺的江水容纳在胸中,储存在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