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缘道根.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276797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缘道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解缘道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解缘道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解缘道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解缘道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解 缘 道 根序 言夫缘者,生起和坏灭的条件之一,是引起和改变事物发展的外在条件。看似偶然之缘,得来却是不易,故应该用最大的慈悲,最深的善念去对待所有的缘,这是我们成功的必要条件。凡心不修,愈是成功之缘,离我们的心境愈远。愈是败果之缘,却给我们带来无比的欢悦,这都是因为凡心之境为情欲所扰,不见朴素简易之常,当然难生清静万能的本性,即使是上好的仙缘,至人的点化,来到眼前,也会迷失本来而失之交臂。靠平常积累善缘也就是积累改变事物的条件和机会。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所以水性之缘即是道缘,随缘而定可称之为道性体现。定是心定,定之与一,依缘而行,即可得生化之机。循缘而反,即可得道法之枢。说

2、到缘还要从前几年在山中所遇谈起。一日来到山中拜谒恩师,偶于洞口观雨,当时只见雾茫茫,风雨狂,雷霆怒吼,暴雨倾盆,山林一片凄凉。数米之外的松林中一条两丈来长的大蛇正在仓皇逃窜。天上的乌云则在其上来回翻滚。蛇每遇一树则紧附树身,作缠绕状,霹雳则一个一个地打下来,电闪雷鸣,却难近树身。大蛇借雷霆间歇,迅速转换所附之树,每至一树,它不敢久留,必窥雷歇之空,逃往它树之下。元君、厚音睹其状,甚觉可怜,慈悲之念油然而生,正欲出手援其脱险,背后却传来恩师那压过雷霆胜过洪钟般的声音。“雷击蛇,乃是其缘;蛇附树,亦是其缘;只是蛇缠树,不见蛇求人,此乃缘不至此。尔等有此拯救之心,慈悲之念已及此缘,必能解其厄。雷为什

3、么要击蛇,这是此件事的根。人是“四大”之一,善念一动,即能动天地而涉本根, ,何需动手援之?”恩师话音刚落,西边已经露出一片晴天来,顿时天霁雨收,风和清灵,一派祥和之景。再看那蛇时,早已不知去向。审思良久,方悟及此乃恩师借蛇缘点化缘根之机。人生修炼,奇缘甚多,若一一用有作去行善而修,人将疲于奔命难及广大,难人之处在于人不能分身而有其身约束。且整日惕惕,恐有疏漏。何不分神化气而达广阔,积于玄德少用凡心?此即是修炼之“常”不同于凡夫之举的区别和妙处。玄德能够积累无缘之缘,靠的就是慈悲的善念被精神用来波及万象万物,由此体现出的功德无量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上善莫过于大志用到无缘的慈悲上。要想做到这一

4、点,首先要解决事物发展之根的问题。万物未得其根,则不能操造化。修身者未得性命之根则不能结正果,所以先植好自身的善根是一件很要紧的事情。神修丹法由山人恩师亲授玄元,隐布大道是一件气功上的莫大善举,是能够推及千万觉悟者的一次无缘之慈悲。看似无缘,却有其根,此根植于众生之中久矣。目前大家所要掌握的就是如何由缘而至其根,由根而端正性命,由性命的双修完成能度亿劫的正果来。神修妙处因此而演,众得缘者当记取下列数言,步步验来作真种:无序心声为真诚,无意互报朴作真,无我自觉果圆满,无为自然功能成,无争能至灵台净,2无地报恩佛化音。一、修炼者的缘:人虽贵为“天大、地大、道大、人大”这四大之一,然而人的形体是有限

5、的。人“日食一升,夜眠六尺”仅此而已,所谓贵极至尊者,也不过如此。然而人心之大可谓超此之甚。人所谓贪得者,将“人大”的积极面用到了凡心之中。贪财,德要大;贪权,势要大;贪色,欲在大。凡念贪及至此,则将人生有限之躯,强纳无缘之缘。用有限之寿命,贪无穷之享受。此称之为乐极,即落极也。必然要导致人走向短命。此命乃指真命,特指人的寿夭穷通之法权。所以现代的消费之快,俗缘之广,也就是循环节奏的加快,这个快反馈到现代生活中说明了物质领域的快速淘汰正在加速人们俗缘的到来和结束。所以凡人未修之缘过多并非善本,实乃恶缘。人贵在自知、缘贵在自生。修炼者的缘却不同。不同在于修道者视缘为内生之事而向心求根。既然是缘,

6、必然要分成内、外两个部分。我们每天都要遇到人情事物,这是人的外缘。我们每天都要产生七情六欲,这是人的内缘。这些内外之缘本无善恶,都是一念之内的正负变化。若是明白道理,万缘皆可为善果之种。内缘的变化,要靠信息的调控;外缘的变化,要靠人本身的自知自省。与世人的强纳其缘不同,修炼者是很讲究随缘而定的。得来不动心,失去无遗憾。最重要的将缘的变化转移到人心难及的地方去。这是修炼所应该努力的方向。人心难及并非只是调心所能够达到的。主要是通过炼神还虚以便使人的存在方式达到虚实同在,虚有实空的状态。达到这个状态了,所有恶缘的转化就必然会符合潜在规律的推动。这个规律就是“反之则道动之,弱者道之用” 。人被其用,

7、生存的意义也就无穷。修炼者的爱好之所以殊途同归,都返回到自身生命意义的追求上,就是因为修炼者受了信息调控的作用。每位修炼者最终能否成功,还是要回到人心自知自省这个问题上来才能解决。仅此方能通及祖气,达及道根。天有好生之德。出路对每个人都提供了同等的善缘,以此来增加每个人的福缘和转化恶缘,无奈人心多不能由善及法,而总是寄希望于以法得善。所以修行难,修善缘更难。从内缘修起,可以找到自身的活动特点及规律,随时注意克己修德,以无事取天下,则天下能自运自化而达真作。所以修缘者实乃修心,明白了外其身则身存的神修之理,实践起来,一是要将尊师之法遍及万物,以取得信息上的无限支持;二是要将灵性的开启放到一个非常

8、自然的环境中;三是凡心的工作仅仅作为一个旁观者的立场去了解和总结这一切。世人不知善恶之缘均为道所生的玄理,往往在善缘面前多猜疑,在恶缘面前多怨恨,以此修道则无不功败垂成,尽管功夫下了不少,心却不能慧生善法以应万缘。其中主要因素当然是由于修德不知取反,修心未能入常。修道之途如同守护炼丹之炉,只可心志专一,调息聚神,虽有群魔乱舞而不惊恐,虽有万般好事而不喜,虽有人间柔情而无心动,虽有翻天覆地的变故也无动于衷。人有七情六欲,抱一之道即为修德,反此六贼所生之处,则上德生矣。然而,将七情六欲的干扰都放到一个特殊的环境之中去进行回避和抑制,那也不能算是上德之举,上德无以为之,所以在日常生活之中修心对缘,在

9、善恶之缘的面前均以真心的反应来验证,所得的收益当然不是单纯的忙碌,而是智慧和功力的上升。道根从修后天意识开始以通达先天灵源这是一个方向。人之心,好以既成法对待所生缘,而不审事物之阴阳向背,从而造成不少的善缘失之于倾刻。例如,某修道者用科学实验之方法来验证修行中的玄象之缘,认为在玄景中出现的恩师一定要具有重复性,一个师傅要显像三次以上他才相信是真师,否则他就持怀疑态度。因此,在他求取真一之师的目3标前,师傅的变化不停的更新。一会年长,一会年少,一会男,一会女,使他无法辨认,时间一长,多年积累下来的一点内能也就慢慢浸蚀掉了。眼前的图象也越来越模糊,直至师像不显。修炼之中没有信息之缘也就没有真师之缘

10、,这是个先阴后阳的客观规律,由假到真是一种变化过程。假亦非假,思维中出现的事物都不可能全假,都是人体中阴阳两种物质对事物记录的客观反映。利用人体中现有物质与外界信息的沟通,来达到激发本来,反朴归真的目的。这恐怕是每一位修真者不可回避的正确修炼之法。尊重逢缘的事物,特别是尊重逢缘的信息,是我们能够常行正道的保障。人未修之前,真心不现,恩师用外缘而激发人的灵感,使人走向修真的起跑线,若是此人的内因不足,就象一部收音机没有接收某一频道的波段一样,师父的信号再强,其他人也会充耳无闻。所以世人修道者并不普见,传道之人也只可随缘,可见者缘是与人的内因人的根是相关的。人在入修之后,真心入主人生是良好的开端,

11、然而这中间却充满了人的魔念和真心之间的斗争。人的魔意识不愿意轻易退出历史舞台,他要将人拉向死亡,而人的真意识却要争取主动,响应天地恩师的呼唤,其中,心的活动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魔相外显,真心内芷,修炼中发现真心的痕迹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一点需要我们重视缘份来处理。要看到事物的相对依存性,有了不利的缘,有利的根就扎不下了。所有的缘份都是我们修炼者认识自己和改造自己的极好机会。要把握住缘份给我们带来的转化条件,用“知白守黑,知雄守雌,知荣守辱”的原则来反映事物,无任在显态和隐态,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会适应真意识的增长,把握住每一个成功的机会。成功的缘都是围绕修真的根在转动的。这个根到底是何物

12、,要在下一节“修炼者的根”中谈到。二、修炼者的根长生久视是人类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如果人没有在体内找到一个真正成为长生依据的物质,那就象一棵大树没有根一样,是无法在自然间立足的。这个根既非父精母血,亦非自己的精神。而是万物及众生者都赖以存在的共性道。众生一点虚灵为道气所化,生人生物,生是生非。鸿蒙久远,却置信于万事万物之中,善修道者作抱一之式,则万变不离其根,万象不离其本,认理归真之时,也就是道性祖气鸿发之机,返照真身之时。人之既有性命也就必然有内外,有其太极之球,必然有两仪之数,所以“根”亦不能例外有外根,藏于万事万物之中而与本性相呼应,这就是师尊的作用。师尊是个集中的信号,分布到万事万

13、物之中以显真性的广大博能。人也有内根,缘于自性却为情种所获而成人身,人身的获得表象上为父母所赐,本来真灵却非父母所控。由此涉及到修炼者的根,九九归根都纳入到修炼者的道性之中。修炼者想通过缘而找到根,这并非是非份之想。有了这个根,修炼的坦途才会出现,所以在修炼了很多年的气功之后很多的有缘人自然而然地聚集到“玄功”的旗帜下来。然而,仅仅是青龙山人这一个问题,已经使人们在寻找“道根”的问题上遇到了相当的苦恼。下面仅就青龙山人怎样利用其弟子传道和渡真的问题作一简述,以示其概。(1) 、太上化全真 山人统玄功历史上有作为的成真者均为圣祖所化;玄功大业的全局全系山人的安排。人之假,假在未证自性之前均可为六

14、欲所动。既有所动,必有所失。所以每一个有作为的修炼者4均非真性归元,而只是其修炼的过程之一。得真的无以为之之人其玄德之功足以驾驭人们的心性而达到“无不为”的境界。山人恩师也正是这样的一种境界。将真人之名托于“青龙山人”者,也是为了传道中显隐信号的阴阳交替。出世宏法传道之人,在很久以前,或者说未出世之前,甚至可以说数世历劫之前就已经为恩师所关注、引导、培养,造就于大限之中。此中关节,亦可从“玄功”的传承中找到雅趣。玄功教材屡屡拖于山人之口而传真旨,其中学员的疑惑难免存在真中携假的问题。即是真师,亦不露像,传言传法也是这样。在显态中,包括人与人的接触和接受各种宣教,山人都可能要借形传音。不言之教并

15、非不言于所以状态,而是针对显态的发展和受教者的修行境地而变化的。受教者初修当以明人引之,明人实非已明而是待明,也就是山人在其后,明人作于前,此不言之教即靠间接传递所致。所以“玄功”中多假话,假话之中藏玄机。能知明人明师也需修心之理的人自然隔物见真,不会放过万相为师的仙缘机会,知相而不执着于相,找到事物运动后面的推动者“山人” ,缘万相方能及“无相” , “真空”方能至妙有。很多初修者心性执着,所以就越搞越糊涂。放下追索,深入自证,事物却时能通透。因此有的学员初期思维特点上是记忆减退,看书明理则见书心明,离书则心空,这均为人的潜意识信号受到“山人”信号的引导,先导其本,将潜意识激活,再培其根,提

16、炼出道性。有人也在此阶段强制性的判明所以,从显态定假筛真以至于离“玄功”而改弦更章,也只能算是业力所致,太极球运转之使然。缘聚缘散,各依其根,见根者不离修性导心。因为初修者心性趋于阳性,当以隔人传音之假象广播其缘。第二种情况是炼神之人,一旦闯过了信号训练阶段进入到意识训练阶段,山人的信号就要分别传授,一个方面是对元神信号的训练要让识神有所信息反馈,所以从幼小到长大成人,精神方面受刺激小的修炼者,其干扰因素就相对减小,以至于元神信号通过畅通的脉道反馈给识神,使识神也能够接受到山人在玄界的传播信息,这就是通玄。这种通玄是在心志很明白的情况下产生的,也就是德性很高的前提下才有德心和德行的良好配合。因

17、此山人说“根器深者生来仅受皮肉之苦而少精神之苦,皆因其根器受贵人之佑的缘故” 。另一个方面, “山人”的不言之教于此阶段都没有体现在显态中。只是玄中之行,所以意识的授受也只是元神信号的反馈,此乃真授。例如“玉真通解”之中的金龙仙人对玄功三人的交待一节(青龙山人的来历)即属此例。有人问及此景是否真景,说来让人难以作答。因为三人相对众人的所见不同,更何况三人三心所见得思也不尽相同,否则也就不会产生“立论日异” 、 “心不归一”了。因此对山人的所教于无言之中的“玄” ,很多人是不会一下明白过来的。三人之中有元君,所以先传其隐,而有人希望在人间的明师中找到一位引路裁夺者,将大好的心性衔接机会拱手出让,

18、实在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玄界的师傅所教原本都是对元神而言的,所以其言非常。常人以凡心度之,多有谬误。因为识心、凡心总与真心相背而行,故得山人之玄教而无心验化于常,自然会生出无限的智慧来,当以心空为其要道。修炼者的根当先扶玄根,修去识心方为正治。因为人心本好负阴抱阳,玄象十分真也难得无心去证。心一动即生魔念都是因为“后天”的日积月累的干扰所致,人之疑心来自于干扰,即使是玄根上智,也难免导入怀疑的复辙。可见上根之人无非是潜在元神的抗干扰能力较强而已。这种能力表现在修为中也就是上德的自在和无为。中根和下根之人也都可以通过修德以补神,修心以调性来达到平衡自我、扶正善根之目的。落到实践中,关键还是要修去

19、识心(主观意识)的干扰。故山人言:“根器次者生来多受精神之魔,再次得精神自体皆受困惑,而无像自解。 ”第三种情况是真虚的训练。这个阶段“山人”的信号也就越来越少以至于无,修炼者自身的元神信号能量也越来越高,距离也就需要越来越远。对环境的影响能力也就越来越大。这个时候的修炼者是自己教育自己,也是“山人”在教育自己,了无分别,自性为用。于是人的先天的善根也就自动体现出来了,外有体外信息系统提供的能量和智慧外源,内有本心源于本性的冲动和举动。对事物本来的敏感和趋势的作用已经是一个非常和谐自然的事情。山人的根、修炼者的根这个时候才算是有了吻合于一体的机会。故而修炼中人很少有能够突破神道的限制进入仙道的

20、,究其因素,人道乃有形有质5之修炼;神道乃有形无质之循环;而仙道却是无形无质与有形有质的共同作用,显隐作用合一为“道性” 。很多人难以进入第三种情况,原因就在于世上的功法多为有作之法门。进去容易出门难, “自性生法”不能作为一个平常习性模式则很难摆脱无形的约束,即摆脱太极球的约束。每个人的太极球运动起点不同,因势利导的重点也有差异,所以利用“山人”的智慧和能量作为基础力量扶正善根,这是一个即完整又积极的修炼方法。只是要提醒修炼者注意,所谓正法,既不忽略外根的作用,也不执着于内根的作用,既然承认人的“天人合一”之可能性,也就是从大的外根上找到我们发展的基础,同时要从内根上找到与外根同步的积极因素

21、以此来克服人的消极因素,达到佛性自觉,外化天根(化掉师父的信息)的目的。所以说“正法”相对与旁门,仅仅是个自性觉悟、自性生法、自性证果的问题。何为自性?即事物的运动呈其道性。非阴阳相克而是阴阳相生。所谓相生,也就是说事物的发展不呈现克制关系,仅仅是有利的转化关系。糟粕可以载精华,知精华之贵者能够自觉地保其精华而无显露,故成其贵。所以世人修炼者当知受糟粕之开化时而知精华之所在,受明人加持时当知至人之潜在作用。山人不显,并非有意不显,而是实无所显,显于正在修炼者和非修炼者的心中以作于糟粕,即称之为“至” 。真正得至人点化的修炼者也应该明白广义的点化和狭义的“不言之教”的配合。可见圣人无为与普渡众生

22、之矛盾结果还是“人修人自渡,克邪魔能真” 。广义的点化就是山人显于众生万物之中对修炼者的开示,而狭义的“不言之教”也就是山人之玉身与修炼者逢缘时极少泛言,除非此修炼者的修为已近玉身的修炼阶段,其玉神的精华已成,取其同步共振之机,再作“凡音化玉”之举方至传玄。而不言之教则适应于“广、普、远、大”之教化或度化。此即道性在起作用,而非山人有意偏待众生。有意分别优劣也。因此,挚诚修道者,当以五岳之志而聚滴水之德(心) ,方显上德之东海(肾) 。以无心之求而觉无缘之缘,方知山人德化之广。只可于无中以明天机,不见人于有中把握道枢。此言诚矣。所以善待糟粕者,必得精华之显露;善待众生者,必得万象之根(道) ,

23、善修己者必然先忘我而得真我;善无为者,必得山人之隐传显传。(2)玄功的根在道,道本无言。传承的柄在心,言者难真。有史以来,传法者以功载道,以玄障目。使得很多的修炼者走向两个极端;性功走不通就走向以命修性而返丹学,命功相不准则仅抱虚灵而导致信仰。性命能够双证的修行者的确是凤毛麟角,这个数量比那种丹功上的修习有成者更加少之又少。据圣祖所言,两千万个修炼者中间能够出一个圣胎(成就圣神)的修真者就很不错了,皆因人们妄念之多,佛思极少之故,非上天在末法时代不传真机也。故山人谓“玄德功”之修炼名称为“佛功” 。取其“先成佛道,后修仙真”之意,也即“先觉悟,后得窍”之实。练隐功的高功师父对修炼明功的求真者的

24、作用是戏剧性的。天地对于每一位“明师”的作用有无形的控制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凡心稍有张弛者即落“木偶”之数。天心落于自性者即得道根。很多人出于人情而不承认天地对自己的戏弄,想那天地,在末法时代不传真法还要演戏,何以为普渡众生?此种人实在不知天地之无心视百姓为刍狗,天地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所以百姓时常在遭自己戏弄(缘根的循环而已) 。真正的度人者不是用人情去度而是施以真心渡之,因此得正果而被度者不是心怀愤懑不平者,而是自己真心的觉醒。历史上很多的人在传法之时都说自己是奉天承运,领诰度众,其名赫赫,其号眩目,并通过众口传曰:这是上天传下来的封号。回顾历史,行于此道者多为造事之

25、托,日久不省,未见身退者均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此言非危言耸听,实乃人心之妄念必遭戏落之终。山人仅知“圣人无名” ,故传隐功者不会顶冠招摇,迫于时势者也会反复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而防己心凌于“无形师父”之上,如此方能导致以柔克刚,以弱用强。修明功入道者于此不可不知晓,及6至为名利而妨已时则晚矣。言及至此,有人即会言:“此大路之理久已不鲜了” ,老生常谈,何劳庸言?此种人实在是不明白隐功调控明功的奥妙,以至有“常谈”之论。在此讲一个修炼者的故事,以佐隐明之理。当年山人命元君召空净入山授法之前,故事就已经于数年前就开始了。那是八九年之初,君使受命邀空净到(武汉) “青山”这一潜息之地修炼。当时元君及君

26、使均居于山侧,其地之厚,其时之切,其修之勤,均使此二人得益于当时,君等不忍独享,同邀久久徘徊于玄道门之外的空净,同修共证,这是一个戏剧性的开始。头一日修炼,空净即见一白发老者蹒跚而来,他赶忙上前搀扶老者过岗,及至再返原地,他再也控制不了面见山人之激动,号啕大哭一番,哭今日这际遇,修道之艰难,幕道多年而未见竿之影,仅此一坐而至知玄,再哭再号,椐其与君使所述:“此乃生平第一哭” 。皆因其真心知真师寻找弟子亦难之缘故。此后,念及此地妙应师缘,空净频频来此山修炼,由于功底扎实,数月之中已见奇妙,在君使家中闭关一周,由山人接走元神。修及至此,人之精华未能主事,凡心正好受磨受难以验其真,以此,山人命君使用

27、强言以激之,针对空净当时非空非净之体言之:“你不是一个好儿子,不是一个好父亲,不是一个好丈夫,不是一个好徒弟,不是一个气功界的好朋友” 。此言一出,不出山人之所料,经年不见其再登青山。此一试而知,此子不可逆修,只可顺行。顺行者,欲擒故纵之主,负偶自许之宾。逆修者,头顶三尺,克己修心。一恍两年,君使奉山人命邀空净进山,此邀实非易事,君使六次登门,恩师多次施功使得君使面目一新,空净刮目相看之时已动再造之心,于是在辛未年除夕之夜一行五人登上了进川的火车。车上有一小趣:空净静坐功态之中时时地拧拧耳朵、用手划一划天目。空净百思未得其解。问于君使未得其妙,元君此时对君使耳语数言,使大家对山人之暗喻哑然失笑

28、:“拧耳者,听话也,划划天目者,开天眼也,只要听山人之话,即可再启神目,打开天眼。 ”西行第一站到了著名的道观“青羊宫”三清大殿中,空净一拜下去即见自己之元神显于目前,一切霍然明朗,当即知山人之诺言不虚。出得青羊茶馆,调走元君,山人向空净、君使、杨生走来,恩师其貌不扬,但也绝非乞讨之姿,神采奕奕,目光深邃,伸出左手来摆在三人眼前,恩师却转过头去视于右方天空,空净急忙中取出两块钱递过去,山人转过脸来审视一番,赠言曰:“祝先生发财” ,君使紧接着也递过两元,山人转过脸来扫视一眼迅即将头转到原位,未作应声。君使却借山人转视一瞬间看清了山人碧绿色的方形瞳孔。仅此一场小戏亦未得人解透,后来历史被师言说准

29、,却无人能行逆修之理。可见三界难跳出,尽在名利形界中。师用人在于渡人,人求师在于修真,破除定数之法只在于逆修,在定数之前取不定之追求则对修炼有利。名利与修真双得者的确是难见。及至进山,山人召见空净、君使,督促空净于上池边净身然后拜师,山人未许其行师徒大礼,仅让其半跪拜之,空净扭捏多时想尽全礼,无奈山人恩师佛尘频摇,使空净双膝仅能右膝着地而拜,空净接过山人所传弘道初本之作,接下来他受赐一掬青果。以补他先天肾气不足,少年白发之缺憾。一行数人下山来到一座高大坟墓前时,各人都在特定的环境中进入了功态。其中一位女道友将空净之左手与元君之右手手掌合在一块,良久才将其分开。收功以后空净向君使谈到一个奇妙无比

30、的内视图像。他当时看到两股纯白色的气体从左手心流了进来。第一股气走向右手,将右手整个手臂都变成了玉臂一般通透。第二股气流进来从手经大椎进玉枕行入头脑中,在大脑中形成了一个白色的箍子将整个头脑包住,并使头脑空明。空净不明其意,问于君使。君使曰:此乃授功是其一,授功之中又受控是其二, (紧箍咒是也) ,山人恩师所传弘道初本之作当借此玉臂之力显于世这是其三。回汉之后,在君使家中,空净在山人的安排下多次受到命功的无为人作调整。当时呼天喊地,因为其脊柱几乎被那位女道友捶折,痛的实在难熬以至于大呼,好在山人恩师当时让他看到该女道友举起的右手中拿着一块紫红色的桃木令牌(信息) ,该令牌象盖章一样将他身上印满

31、了符号,难怪平常手无缚鸡之力的纤细之手打起人来却痛疼难忍!7三、缘根互用论枝无根不发,果无枝不生。此乃自然之数,不可违之。修炼者当借此数以达到成就正果的未来也一定要明白自身修炼的位置,缘份和本根。与玄功逢缘者,具备太上之本根,与山人逢缘者,存在修仙的内因。以内逢外了却自性之束缚,以外补内成就天人一体长生久视的玉身。玄功之中曾流传有无字秘籍一本,一时间人们对其抱有无限的希望,希望依次而修能立臻大罗,却不知上天跟大家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因为当年接递此书之人如今已经作古。当年那位玄功中的“大师兄”曾经在接到此书的信号以后咨询于君使:“此书我仅能看到三页信息,不知何意?第一页是一位光头者合什盘坐,第二

32、页是一条五彩长虹,第三页则是一个人背手立于一棵大树之旁正在仰观此树。 ”当时君使对其作了一定的开化,皆因缘不及此,终不至有何奇效。在此仅对第三幅玄画作以交流,以佐根缘之说。人观人好以貌取人,人观树好以枝冠论材,故人多以仰观之。能观者是枝、干、叶,不能观者是根,所以根是事物的精华。精华不显露,而用枝叶的荣枯来延续长生,此乃生生之道。人观树而不知其根,因此仰观为背道之实,手背而观,取其反的意思,悠然观整体,则难及全面,仍然要颠倒常行作真观。这就是由生死之道转化到生生之道的开始。树之枝叶一岁一枯荣或是数年一枯荣,为的是保本存根长整体,所以真正长久的是根和树干,而我们修炼者和弘法者既然都成明功之修炼,

33、仅仅只能算是道树上的枝叶而已。枝叶的随机性太强,所以在气功大潮中人们的修炼法门也在加速淘汰,各个门派也竟相登场。 “三个谁长久”问题的解决乃玄德衷志,故玄德无门非派。谁如果作为随风招摇的枝叶而不知其根为谁,置于何处,那样的修炼就称之为盲修瞎炼,自生自灭,天地用其机而已。天地正在用我,这是缘,我无心则弃其机而得真权,这个时候就需要寻根,知其根则能尽性之力,易命之数。因为大树的根和枝的关系不一定是常数。还有一种非常数,即超常的关系。因为树有结果传种之法,还有迁插再生之法,更有嫁接借根之法一样,人的修炼只要善待所有的“缘” ,那么人一定能够寻找到本根并能扎好自性之根,结出长生之正果。因此作为每一个修

34、炼者无任他是多么的显赫与成功,只要他未证其根而修至其根(根为隐,即功成身退之意) ,那他就免不了要成为人生这个性命大国的“贼” ,用智不休,失玄德之楷式,死矣。所以, “玄德功”作为修隐功的一种入门功法,有待于发展和研究,逢缘而传也正是在完成“玄德”的境界之一。山人之根象以一大树显之,以示东方之木的重要。传说中“东华”之处有天下所以修炼者之灵源道树,随各人俗世修炼之成就而显盛衰之象。这也说明人之灵性的产生不可少木气。木属东方,山人曾曰:东方为仙,西方为法,南方为神,北方为功。修炼者的长生久视之道当从南修起而归于东方之仙。立于土,修于心,抱于木,能生金,水下火,功能行,修后天,根要明;善颠倒,用

35、山人,本无师,全灵性,此循环,作自运,动有为,火伤木。木气为天地间生机最妙者。玄图中大树,枝粗叶茂根基深,其形却不动。用此树看人气,人是形动有作不见根,所以用木气首调性命之源灵是生化的开始.当人深入下去开发到大脑深层次的细胞时,就会发现,如果大脑的全部细胞均被启动,其形状就如同一桩根深盘错的 Y 型树根一般,由其接日月之精华,收虚灵之真气而养躯干之枝叶,则生生之真机在矣。8故性命双修之善果在于大脑整体性的开发。开发整体者不是内能外放,而是外能内能的合发,将控制的权柄神送到体外,外其身则能做到“天人合发”的完善境地。所以古人丹学的意义作为后人仅从命功上想找到研究和把握的尝试,山人主张可以宣布告一

36、段落。新时代应该有大法出现,大法不大,始于足下,立于土,修于心,也就是“神修丹法”的开始,人修去修来修的就是后天意识。意识的多重组合性,造成人可以从土之“意”(脾藏意)来修“心”的机会。根深的修行者可以有多重的观察力和用功程度,也就是说他在修炼中可以同时涉及到数个不同空间的信息。空间层次越高的信息对人的控制性越大,所以“上善若水” 。不要害怕没有天根来帮助自己,只需防止“有心”的妨碍。有人会问,每个人的根器都不相同,次一等根器的人该如何处理修炼的方法问题?这就是山人传此“解缘道根”之目的。山人原本众根之根,誓愿“功及寰宇,德化人间” ,自然会作每一位修真者的益友,所以在“无字秘籍”中显那大树之

37、象,以显示菩提树下,好度众生之意。东公之美意,即大家之仙缘,善待之者,自然知道根缘的互用之法。尊师悟道不可少也。因为树的传种之法已经暗示了修道者之中的上中下三种根器的人也有相应的生生之法来相适应。所以上根之人正果能自生自衍,中根之人能够迁插再生,下根之人不用担心,因为修法之中有嫁接借根一样可成大器。没有元神的,山人可以分一个元神给你,没有根基的,山人可以送你一个根基。了道之人的慈悲是无限的,在修行者的觉悟之下,山人的法力更能显出无量的圣境来。回忆起初次接受恩师的吩咐到严新家乡去看望他父母,曾碰到一位特异功能很强的老师,厚音他们也曾为这位老师高兴过,因为大家都是受山人之恩泽,彼此之间都很了解对方

38、的性命特点和修炼之间的关系。从这位老师的根器来看,似乎在性命功上的造诣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根所备,一开始不得其解。后来山人恩师命其带元君、厚音到四川白马瞻仰庞士元老前辈的先灵,方证知其果缘。原来,此老师乃庞先生之玄孙,曾于宋朝搭救帮助过修炼者。功德报于现世,实为饮啄之循环也,认祖归宗是此行的目的之一,尽管其根器浅薄;缘于何根是其二;了其仙缘是其三。山人示教于众,当时用一自然现象解释了这个问题。 庞统墓园中有一株一千四百多年的柏树,离树根四长多高的柏树枝上长出了一株青枝绿叶的小樟树,这种现象是一种自然的嫁接,也说明修炼者的根器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广结善缘,广施则能博收。元君将此理转述于此老师,也希望大

39、家不要为根之深浅滥用心机。修心修德,自然有山人暗中相助。庞先生很感激元君对其后人的开化,嘱此老师要“好好去搞气功” ,并与元君交流信息良久曰:“吾知君乃太上圣祖之弟子,仅赠诚言请纳:有民则有己,无民则无己” 。由以上缘根互用之说可以知道,缘不在有形,根也不在有形,都在无形之中,所以修心可以知缘,修德可以植根,执着和妄念则很容易失去这些。四、修真者的缘和根是什么修真者最大的缘是魔缘。修炼者最深的根是情根。人因各种魔象而迷失天性,真正的自我才显现不出来,这说明人生活在魔的环境中才会导致人的神衰,真与魔相表里,具体的分离他们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只有无心而治方能使真我物尽天择。如果说真魔互根,

40、也是一件本来的事情,修炼者要想成功,有意去排斥魔象就只会使魔像愈来愈烈,以至于使现代很多修炼气功的人出现“入魔”的景象,使识神被动地受到约束和压抑,其结果导致人的清静自然的正果培养不出来(丧失更高层次修炼的机会,销蚀了精华中的精华) 。也有的人以戒为尊,对自身中的魔性信息不知道“诱敌深出,各个击破”的战术,而是笼统的回避和消灭,到头来魔信息只好转化到更高级的信号系统中去生存,这样的炼神是不纯的。因为任何信号的产生都具备有物质基础,炼神要取用这些物质。无任是魂、魄、意、志、神,五种信号中都要清净,无非是将物质消极的一面转化到积极的一面来,悔过迁善就是转化魂魄的信号,省己迁善则是转9化心意中的信号

41、。有了这两种转化,志愿才有可能成。因此修心修德者方可言大志,无德则无志可立。所以说“魔为真种” 。魔是成真的种子,真是群魔的结晶,无此胸襟,难言其真。太上即魔头,真心即太上,此言无妄。人因情而有其身。无情则无人。天大、地大、道大、人大,人居四大之一,都是建立在情这个基础之上,无情,也就无所谓道的概念了,人无情则无生,因此人之情是修道的最大障碍。因为情,人才有欲生而流精失华终至衰亡,所以怎样处理“情”的问题是人修炼中涉及到性功和命功联系到玄窍的获取问题。古人说“道似无情度有情” 。如果“元神在道,吾心入德” 。有关情的问题也要放到元神成功之后方能达到处理完好。在明、清两朝以后的丹道修炼方法中,离

42、其以前的道家正治之法愈走愈分离。后世之法以“炼精化气”作为修道的根基,特别将性生理与性行为的某些方面作为修炼中的妙法并奉为玉律,使得很多的人在命功上过早地完成了某些过程而使性功所需要的精华还原不出来,以至于使其名称只能用“阳神”来概括,这样的阳神尽管能量较大,但是也的确符合于“只阴寡阳,其数不长”的格律。阳神在多维空间中形成不了生化体系,所以其寿命不长,这就是“神道非长久,神佛均无常”的意思,要“性命双修”之理已在玉真通解中立论。“情”不仅仅是性生理的作用之一,而且是人的所有精神意识活动的基础。所以在修炼中如何运用情的转化达到修成真身的目的是个关键, “情”是修炼中不可回避的因素,也是成功的因

43、素。要转化情,除了靠山人传授窍门及伺服火候之外,还要靠修炼者真意的配合,真意又是与修心修德分不开的。情这个事物不是用缘这个托辞所能够解释的,所以如今世上有的修炼者用情缘未了来作为扰乱纲常的理由,那是说不通的。因为纲常与情缘一样也是定数,用此定数而牺牲彼定数,称之为纵欲。知常不乱,既是尊重祖辈的信号也是敬重环境的信号,两个信号统一了, “情”之种才有可能转化成为道之果。这其中很多法窍留到下一节中再讨论,不可囫囵吞之。参同契曰:“名者以定情,字者缘性言,全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 ,可见金液还丹的提刚挈领之处在于情和性,前者为名后者为字,名为题意,字者返本,情性为表里,用之则以性作主,则得到转化这个

44、最大障碍的枢纽。因而山人恩师曰:“情为道根” 。以上两句若落实则修炼的具体实践中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处理。将他们合起来言之即:“情为道根,魔为真种。 ”古人言“无情不为人,无魔不成道”说明古人知道修炼中矛盾事物的相互依存性。有依存也就有转化。因此成功的窍门在此从阴阳两个方面都总结一下:“有情无欲,有魔无邪”是成功的阳窍。修的是阳窍,既非冷血君子,亦非邪行狂徒,此“中”之恒贵在“三无” (无为、无我、无心) ,常无私,故能成其私“窍” 。成功的阴窍是要靠山人点破玄传。五、真种与法窍阴阳大道之理于修炼着看来已如家珍了,人们藏之既深则用之难灵,原因就在于见阴阳则晦道,见功法则迷心。缘因“万物皆负阴抱阳

45、,冲气以为和”之故。当我们站在阴阳的任何一点认真修炼时都可能出现偏颇而得到历史的否定,因为阴阳是互化的,可以随即变化到其对立面去,我们为何不站到事物的反面去看一看?你先返回去了,整个事物的变化权柄都将落到君之手中。因此古代先贤知此理而功成身退,豁达者知此理而先否定自身,成佛传道者10知此理而莫不终说教非己扬圣。然而真种与法窍之阴阳却系苦苦修道之人愿望所归。此愿望如果先放弃了,那归于大道的结果不就很明了吗?(1) 、根缘与法窍说起根缘来,父母乃我之根,我乃父母之末;天地乃众生之根,众生乃天地之末;从末寻根则道繁而时不及,以根而滋末则抱养如怀,当人未成年时,遐想万千,踏地实难,乃清阳之故也;及至成

46、家作了父母,方体会到天地、父母之恩情,回头也非易事,因浊阴渐长之故也。就阴阳而论,上述之本末乃阴阳之本末,而阴阳之本末也不可丢掉而舍阴抱阳。元性乃我心之根,我心乃元性之末;无为有之根,万有乃空无之末。以无生有方知造化之机,以无为而返元性方为正修大道的门径。故涉及修道本“缘” ,无不与元性有关,而与识心相次,人心是时代的产物,时代是天性的象征,知天心而达民心则此人智慧超然,若知己心而达天心者则此人已是方外之人.每一个人的禀赋天性已经确定了其人的思维定数,如果将凡心撇过,直溯元性生我心之缘,久之必澈达明堂,无阴晦难决之事。这里所说的都是在告诉大家,假我不反则谈不上真修,人不审道的深浅,则凡事以智为

47、荣。反观社会,气功之潮并非是哪一个人的创造,而是天性之必然生发。百姓中哪一个人对气功感兴趣,也并不是因为事出偶然。天心之生发,是因为民心知机变,不是哪个人只机变,而是“集约意识”知机变,这个“集约意识” ,既是草木,也是众生,既是流水,也是百姓,既是飞鸟,也是我们每一颗心的活动。你不知她知,我不知我中之我知,这我中之我,既是被我之身束缚了的清灵之元性,也是得我身滋养的元神。说到缘,每一个人该何功何法莫不与元性相关,莫不以心去平衡。深不可测的事物,凡心不能度量;望而难及之事,心欲速达则愈相远。 “我”与某功某法有缘,何不换成“我”与天地同根!一念之正,为无为,事无事,性命双修何会倾则,一念之善我

48、慈悲,名与人,利与人,人生在道有何恩怨!记得当年恩师意味深长地教导元君和厚音:“宇宙是我的肉身,太上老君是我的法名,老子是我再世的显化” 。我们又有谁与宇宙无缘呢?津津于一已之存在,志向何以博大,恋恋于功法高低,何时才能返于道窍之中?先忘我,这是真修道,志为众,必然成己真。实中空无虚中窍,玄师教人传真宝,明师调心修德广,心是阴阳一座桥。吾与太上根有缘,觉修众生助全真?心是支点德是担,成佛就仙一担挑。很多修炼多年的人到了这个时间,往往徘徊难进,原因之一是积累的能量要用去帮助他人,谓之损有余而补不足。原因之二是人们不觉悟则难以从小我进入到大我中。原因之三是难遇易成之法是以反的外象出现,你进阳性则以

49、智巧合之,恩师则是以你的德性验之,因此“无为”于功法终无扬弃者,方能得到法窍之源。这个缘最后还是归朔到了老子那里。谈到法窍更与人之性命相关,性命者,阴阳之道也。人的存在是个整体。是宇宙存在的反映,也是父母存在的遗传,既是凡心肉身的感觉,也是元性天生之必然。谈到修炼就要性命双修,谈到正修除了“以无事取天下”的无为之治以外,其余万般法门皆不能抵达“长生久视”之真的。人有九窍,唯一窍不同而分男、女,神也有九窍,唯一窍不同而别东、西。男女因性别而造化人心,万物因阴阳而受控于神。心者,神之御;物者,心之御;神者,物之御,反之亦然,故此为道。谈到性别,唯此为人生之根本,也是修炼高层次存在的根本。情为道根,也是缘此而发。在高层次的能量运动中,性问题起到了关键的杠杆作用,而人心就是这杠杆的支点,德行就是施加在杠杆上的力,另一端的能量调动也就是建立在前两款条件下很容易达到完美的一个事物(东西)了。在修炼界有天、地、人三元丹法。这三元丹法的修炼都与人的性问题有关,因为性能量最大最久远。人元丹法以节制情欲为本,摄取精华为法,克己履戒为行,智信仁义为理,体舒身宽为丹,延年增寿为归。谈到情欲莫不悔之及深。地元丹法则不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很多修炼的前辈总结了大量的修炼成果给后人指出了一条认识人生,造化命理的积极道路。地元丹法以调节情欲为宗,阴阳调和为法,顺利去弊为行,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