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金融支持是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的现实选择.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273468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支持是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的现实选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金融支持是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的现实选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金融支持是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的现实选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金融支持是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的现实选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金融支持是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的现实选择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由制度变迁而产生的激励效应释放殆尽,农业投入对于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在多元的农业投入主体中,财政和农户对农业的投入在逐渐减弱,金融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增强。为此,我国必须建立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关键词 农业投入 金融支持 路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久被压抑的农村生产力得以释放而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长期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总量短缺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然而,伴随着农业生产由产量约束转变为局部结构过剩的需求约束,由制度改变而产生的激励效应逐渐释放殆尽,农业投入对于农业发展的促进作

2、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虽然有所加快,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农业内部自身积累不足,农户对于农业的投入增长乏力。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供给难以满足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资金需要,并伴随着大量的资金外流,农业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更是新时期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的问题再次引起关注。伴随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生产对于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单纯的依靠农户自有资金的投入,难以满足需要。在促进农业投入增长方面,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固然非常重要,然而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应仅限于弥补市场失灵的部分。从农业投入的主体而言,也应以市场参与主体农户为主要的资金投入者,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因此,在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今天,发挥金融对农业的支持作用,应是构建农业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的核心内容。一、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在不断增强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虽然农业投入的各构成部分开始多元化,但只有金融投入增长强劲。1.财政农业投入不断增长,但增长力度减弱我国政府一直较为重视从财政角度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从1990 年至 2003 年,我国财政的农业投入总量从 307.8 亿元增加到1754.5 亿元,增加了 4.7 倍,财政农业投入保持

4、了持续增长的势头。虽然财政支农资金绝对量在增长,但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有所下降,增长力度减弱。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 1990 年到 1999 年间一直保持在 8%到 10%的水平,而自 2000年开始至今,却维持在 7%左右的水平。在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中,还存在着投向不合理的问题。农业投入应包括生产性投入、积累性投入和服务性投入三部分。生产性投入是为获取农产品而进行的直接投入,如投入种籽、化肥等;积累性投入是指积累农业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而进行的投入,如开垦荒地、改造中低产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等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服务性投入是为生产性投入提供保障及为改善、实现农产

5、品效用而进行的投入,它是生产性投入的延伸,如对支农工业、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投入。财政投入难以兼顾三个方面的农业投入,投入机制不健全,投而不入,投而不管,资金使用效益低下问题突出。2.农户人均农业投入增长乏力据有关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1990 年至 2003 年期间,农户人均农业投入量从 1990 年的 261.4 元增加到 2003 年的 857.1 元,增加了 2.3 倍。受近年来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趋缓的影响,农户人均农业投入增长势头趋缓,2000 年以来的增长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农户农业投入增长乏力。1995 年的农户农业投入增长率高达 35%,此后迅速下降,到 1998 年降到负增

6、长 8%.2000 年,农户农业投入较大幅度增长到 10%后,又逐年下降,到 2003 年降到 5%.3.农业投入的金融支持总量远远大于财政农业投入总量,且增长势头强劲如果从投入总量角度考察,自 1992 年以来,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系数一直保持在 2.0 以上,2003 年已达到 3.2.1995 年至 2003 年间,农业投入的金融支持总量的增长率平均为 20.9%,比财政农业投入总量增长率高 5.9 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远远大于财政支持力度,且金融支持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农业投入增长的所有来源中,农业的金融投入是主渠道。因此,构建农业投入稳定增长长

7、效机制的出路,在于完善农业投入的金融投入增长机制。二、农业金融投入稳定增长依然面对诸多困难1.农村金融机构面临诸多困境我国农村企业的信贷硬约束仍然难以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仍然不能完全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农村金融机构承受着较沉重的不良资产,金融机构享受着来自政府的隐形担保,缺乏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竞争机制。2.农村金融改革深化程度不够我国的金融改革是以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和市场化为中心而开展的,其过程就是通过建立各种成份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职能不同的多元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现金融机构在数量的增长和品种上的多样化。但是,金融部门的量的扩张,并未带来农村金融结构和农村金融制度的深刻变化,中国农村金融

8、交易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尚待深入。虽然因农业发展银行的建立,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种类增加了,但其机构总量却减少了。从 1986 年到 2001 年,农村正规银行的种类已由单纯的农村信用社发展到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但机构总量却由 97074 个减少到 86014 个。3.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一是农村政策金融功能不全,农业发展银行没有真正承担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重任。农业发展银行不但资金来源不稳定,而且资金运用效益低下,“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不能实现。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领域内的功能弱化。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出于实施国际标准、准备在国内外上市、消化不良资产的需要

9、,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在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的同时,也收缩了国有商业银行现存的县及县以下机构的贷款权,较多地区,特别是传统农区的国有商业银行现存的县及县以下机构仅发挥吸储功能,每年由此从农村流出的资金估计达3000 亿元。三是农村信用社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仍然是在政府隐形担保下运作,并且治理结构不完善,民主管理流于形式,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形同虚设。出于自身财务上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商业化” 倾向严重,致使资金大量流向相对收益率较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而真正需要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农户或个体经营户、农村小型企业常常难以获得贷款。农村信用

10、社通过缴纳存款准备金、转存中央银行、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等方式引起的农村资金流失,估计每年在 1000亿元以上。4.农村企业发展的融资机制不健全尽管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很快,但农村企业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很小。一是缺乏股权融资渠道,内部融资比例高。2004 年,我国企业从国内外股票市场上筹集的资金占银行贷款增加额的比例低于 10%.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 372 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仅有 40 多家上市公司。二是债务融资渠道单一。我国债券市场发展长期严重滞后,农村中小企业,在进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市场融资又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不得不以非正规金融形式融资,造成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5.农户资金融通机制不健全在我国,一种向农户持续提供政策金融的机制还不存在。2001 年底以来,虽然农村信用社创新了贷款发放方式,向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大大提高了农户贷款需求的满足程度。但是,由于单笔贷款的额度小、期限短,加之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有限,所以,农户的资金需求满足度仍然较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