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就业调查实践报告.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265045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业调查实践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就业调查实践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就业调查实践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就业调查实践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就业调查实践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就业调查实践报告就业调查实践报告(共 5 篇) 篇一: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摘要:高校不断扩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应届大学生现在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回到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社会中继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我们一行 13 人组建了温州大学”与我同行共访校友足迹”暑期社会实践考察队,走进温州乐清,以温州民营企业为立足点,调查了以温州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状况

2、,从点线面角度寻求相关信息。关键词:历届大学生 就业状况 温州大学 温州乐清民营企业“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短暂而又艰苦的 15 天暑期社会实践随着晚会幕布的缓缓落下而告了一个段落。在这段日子里,我们 13 人有过沮丧、有过流泪;但是我们相信,正如歌词中唱的一样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渡过那段黑暗的日子后,阳光会以最灿烂的姿态来迎接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牵动着党和国家的心。 “2007 年,全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前不久举行的 2007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国家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面对 2007 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

3、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高校毕业生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据相关官方数据显示 2006 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 413 万,比去年增加 75 万人,增幅达 22,但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仅占总人数的 49.81%。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我们实践队决定走进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源地温州乐清,走进当地的大小民营企业,采访企业中的历届大学毕业生与企业老总,向他们收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在 15 天的实践时间里我们走访了大量的企业,以温州民营企业为立足点,调

4、查了以温州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状况;并且我们走访的企业基本包括了各个行业(制造、销售和服务等)以及各种规模(有正泰、德力西等大型企业,也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小型企业) ,共收回了大约 3000 份有效问卷。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得到的调查结果是具有相当的可信度的。我们的问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现在工作情况设问2针对工作满意度的设问3是针对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的设问4针对自我期许和对企业的期许设问5针对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设问6大学期间的活动锻炼对就业的影响7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学校教育的优劣势8在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具有多少程度的影响经过我们的统计初步得到了

5、以下结果:一工作情况目前大学生选择工作日渐趋于理性,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对工作方向的选择、对工作岗位的选择等。现在已经逐渐渐形成了为自己选工作的良好态势,而不是以前的为专业选工作。至目前我们统计所得出的结果显示,约有 34%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没有什么联系,只有 38%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联系比较密切。而且从现在的社会发展观察,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会的经济来源,再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据我们从 3000 份调查统计得出:没换过工作的毕业生大约只占 38%,而大约有 42%的在职大学毕业生换过 2 份

6、以上工作。二工作满意程度半数以上的毕业生表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满意,只有约 5%表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不满意。其中,在对现在工作最满意的方面选择中被调查者大都选择了与同事的和睦相处这一项,而对现在工作最不满意的方面中我们预先设计选项较高的薪水一项则出乎我们的意料。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对薪金的要求大学毕业生也趋于理智,能够对自己做出较为理智的判断,不是一味的偏低,也没有过度的追求高工资。在我们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有一位学姐曾经这样说:最开始的时候希望自己的月薪有 1500 就满足了,500 寄家里,500 自己用,500 存起来。经过这几年在社会的摸索,对工资已经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就行

7、了。三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和自我期许以及对企业的期许约 97%的毕业生表示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但是实践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成为了毕业生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相应的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表示在企业中最希望能得到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希望得到晋升和出国深造总共只占了 21%。由以上可以看出,被调查的毕业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质于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简单的只是为了暂时的利益。从中我们深深体会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不能再只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要做到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争取日后能早日适应社会。但在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在大

8、学里我们应该积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是为自己创造好的就业条件的重要条件。四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通过调查毕业生在毕业时最关心的信息分别是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以及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分别达到了 36%和 2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希望与招聘单位能有一个沟通的机会。另外求职技巧也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热点,这说明在学校里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讲座的确是很有必要性。他们表示,通过专门的就业讲座、就业指导网站和校园招聘大会的形式能比较容易获得当时的就业信息。但他们同时表示校园招聘大会实际效用不大(与招聘单位反映的情况一样) ,渐渐兴起的网络求职和传统的人才招聘市场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而效仿国际的通过

9、熟人介绍的方式就业亦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可能我们在温州做调查的局限性:在温州部分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可能导致了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比重过高) 。五 大学期间的活动锻炼对就业的影响从问卷结果显示,约 67%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曾担任学生干部,而表达能力(凸显于人际交往与业务洽谈) ,实践能力(凸显于实际业务操作) ,交际能力(凸显于与领导同事交往及业务洽谈)的锻炼成为日后工作收益最多的部分。由此可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则,可以让自己得到各方面的能力锻炼,累积到日后工作所需要的经验。六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学校教育的优劣势58%的毕业生认为企业在招聘人员

10、最看重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另外还有 20%的人认为是专业知识。而实践能力的创新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被认为是学校现在最缺乏的方面(与上面可以互相印证) ,学校名气已不在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唯文凭论 ”已向“用文凭论”转变,而“ 唯人才论”则逐渐兴起。相应的实践能力的创新、专业知识被认为是与他人竞争同一岗位的优势所在,同时吃苦耐劳精神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成为了一个优势因素。如今在职场上,个人的素质已成为影响求职的主导因素,只有在学校打好基础,努力提升自己的内涵与修养,才有可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命运其实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 。七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的影响通过问卷结果的统计,我们看到半数左

11、右的毕业生表示在大二、三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大概 10%的人大一就开始考虑,剩下的人则在大四或毕业时才开始考虑。在高校职业规划选项中,只有约 11%的人知道职业规划并知道怎样规划,而 59%的人则不了解职业规划。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最近几届大学毕业生中,绝大部分的人在大学里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而且,绝大部分人表示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课程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有 9%的毕业生对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相关的讲座表示满意,但同时有 25%的人表示当时学校根本无此项服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各高校还未普及,而且课程质量普遍不高,不能达到学生的需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相关讲座,以及提高

12、提供就业指导质量应该成为各高校的重要任务。篇二: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实践报告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莆 田 学 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指导教师:二零一四年四月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实行高校扩招政策,致使大学生数量成倍增长。同时,我国正面临着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这三股难题碰撞的局面,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宏观上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就业现状,并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在西安市进行了具体的调查研究,研究分析表明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毕业生群体庞大、人才需求不确定、教育体制不健全、

13、政府服务不完善、就业结构不合理、就业观念较落后等。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影响重大,其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高校、政府、企业、毕业生等多方面共同着手,形成合力,以期协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关键词】就业情况、需求导向、就业指导、工作准备如今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受到我国各界的关注。同时也给我们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一次严峻的考验。为即将到来的毕业季,为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式,我们更要清楚的认识其严重性,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应对它!因此我们开展了一次“ 毕业生就业调查” 活动。调查情况如下:一:调查方式及范围:本次活动主要采取查阅资料、网上调查等方式

14、,针对各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的调查。二:调查内容:(一) 、2014 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经过了 2013 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家对 2014 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格外关注。去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 699 万,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2014 年,大学毕业生有727 万。据2013 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100家典范企业计划招聘 2014 届本科应届毕业生 45577 人,比2013 年的招聘量减少 7.3%。2013 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 699 万,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2014 年有毕业生 727 万人,加上 13 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今年 2014 年大学生

15、就业形势仍难好转。今年,中国将有 727 万名研究生、大学生。外加去年未找到的毕业生,可预计 2014 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 万。2014 年上半年全国有 6.7 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在2011 年,民营企业吸纳了 34.2%的大学毕业生。对此,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分析认为,由于多数行业在 2010 至 2012 年期间招募的大学毕业生规模较大,加上全球经济依然不景气,诸如 IT、机械和汽车等行业的招聘遇冷,更深刻的原因则在于企业技能要求和大学毕业生技能的矛盾。2、2013 年大学生就业情况: (本报告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09ZD058 ”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由岳昌君教授执笔。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准确了解 2013 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无论对接下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是对教育相关部门和高校的教育决策都能提供更丰富有效的信息。(二) 、毕业生落实率为更具体、准确地反映毕业生毕业时的状况,本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