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國中國文閱讀教學創新之研究指導教授:陳宏銘 博士研究生:黃思齊 撰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六月謝 誌能夠順利完成碩士學位,的確令人欣喜萬分。三年裡擺渡於教師與學生角色之間,不同定位的立場,不同壓力的承載,講台上與講台下的游移,讓我更加珍惜重溫浩瀚學海的幸福。首先感謝陳宏銘教授在學生撰寫論文其間,不吝給予的建議與提攜。陳教授身兼龐雜繁複的校務行政工作,加上原有教學的工作,又要指點學生撰寫論文,並加以批改、審閱,敬業精神令學生十分感佩。尤其學生時常冒昧耽誤教授用餐或課間之餘的休息時間,敦請教授予以指教,只見陳教授始終親切且仔細的指點學生,一一指出論文該修正或可以延
2、伸發展的思路所在,教授殷殷提攜之情,學生點滴在心頭,於今學生拙作得以完成,陳教授居功厥偉,學生特此致上無限感謝崇佩之意。再者感謝論文口考委員方俊吉教授和李金鴦教授,在百忙之中撥冗為學生拙作一一圈點、提示不足缺漏之處,教授提出的寶貴建議,的確也使拙作結構和思路更趨完善,學生於此向兩位教授表達最高敬意與謝忱。重拾書包的學生生活即將暫告段落,其實這一路走來,有趣的成分是遠遠超乎於辛苦之上的,吾人總是以為,無論多艱辛,曲終人散,驀然回首,每一回的經歷都可以看作是一場目不暇給的喜劇,在笑與淚、苦與樂的夾雜中,總可以成就出好幾幅美麗的人生風景,日後一一品味,肯定會無怨無憾,因為當初的選擇的確美好。末了,將
3、我收成的喜悅與我心愛的家人、可親的朋友分享。感謝你們的陪伴,感謝你們給予思齊所擁有的。黃思齊 謹識93 年 6 月國中國文閱讀教學創新之研究摘要本論文題目命名為國中國文閱讀教學之創新 ,主要強調以閱讀教學為主軸, 創新教學為輔,將閱讀教學與創新概念巧妙結合,以符應本論文主題之需求。本論文共分六章,除了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及探討相關文獻,第六章結論對創新閱讀教學提出建議與展望,將整體研究做一總結外,第二章到第五章為本論文之主體,下列茲就篇序,簡述論文寫作要旨及研究方法。第二章閱讀教學的回顧 ,在談閱讀教學的創新之前,勢必要對過去一般情況下施行的閱讀教學做一番回顧與省視。本章力
4、求細尋問題之所在,從傳統閱讀理論著手,討論攸關閱讀教學成敗的閱讀教學心理機制與智能遷移,並接著以探討文本對象與接受主體之間的關係,確定兩者擁有雙向交互創造的影響。接著再從傳統閱讀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分別就教師和學生層面,找出教學過程中傳統閱讀教學實施的障礙,進行檢討,給予建設性的建議,以尋求改進、革新之可能。第三章創新閱讀教學的基本概念主要探討實施創新閱讀教學時,究竟要如何配合國中生的閱讀能力結構,了解影響國中生閱讀能力的心理因素,創造出符合國中生閱讀心理的創新閱讀學習方法。為此本章歸納分析兩岸先進有關創新思維的研究理論與方法,介紹實施創新閱讀教學所需的思維能力,在旁徵博引眾多有關創新思維的論述
5、後,試圖找出國中生從事創新閱讀需要的能力,研擬培養國中生在閱讀上運用創新思維能力的方法。第四章創新閱讀教學的實施主要在探討創新閱讀教學的實施途徑與模式。創新閱讀教學的實施途徑中,主要著重於教學環節操控的流暢性,教師在進行創新閱讀教學時,必須要找出切入閱讀文本的最佳角度,採用最佳的教學流程,運用最佳的教學方法,以追求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而在營造流暢教學環節的同時,並且塑造出能順應學生心理特徵和學習規律的教學情境。為了符合創新精神的教學原則,筆者提出能兼顧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師生之間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下進行頻繁熱切的互動,以活動代替傳統講述式教學,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達到具發展性的教學,筆者試舉:比
6、較式閱讀 、 對話式閱讀 、 猜測式閱讀 、 自主式閱讀 、 自主合作式閱讀 、 體驗式閱讀 、 研究式閱讀等七個具體可行的創新閱讀教學法,為創新閱讀教學拓展出別開生面的局勢。在第四章討論完七種創新閱讀教學法的理論基礎後,為印證創新閱讀教學可落實於課堂教學之中,筆者在第五章創新閱讀教學設計與教材分析實例舉隅裡,試圖找出筆者過往曾經在教學現場實際演示過的經驗,從國編本、康軒版、南一版中找若干範文,以中華創意發展協會舉辦之全國創意教學獎創意教學方案概要細目,分教學背景說明 、 教學創新策略及教學創新成效三大部分,呈現教學過程中,如何體現各種創新閱讀教學法之實際運用。據此,筆者希望能在兼顧教材分析及
7、教學設計之中,驗證七種創新閱讀教學法之理論。關鍵字:閱讀 國中國文教學 創新教學 創新思維 國中國文閱讀教學創新國中國文閱讀教學創新之研究目 次第一章 緒論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4第三節 文獻探討6第二章 閱讀教學的回顧9第一節 閱讀教學的理論基礎9一、閱讀教學的心理機制與智能遷移9(一)閱讀教學的開始:認讀、感知10(二)閱讀教學的深入:理解、聯想11(三)閱讀教學的提升:評價、思維13(四)閱讀教學的檢驗:積累、記憶14(五)閱讀教學的昇華:運用、遷移15二、文本對象與接受主體17(一)文本對象:召喚性的語言符號結構17(二)接受主體:作品的再造18(三)文本對象
8、與接受主體的雙向交互創造20第二節 閱讀教學的實施21一、確立教學目標22二、了解學生能力23三、鑽研教材內容23四、進行教學設計24五、實施教學評量27第三節 實施閱讀教學的障礙29一、教師方面30(一)教師是中心的權威者30(二)教師是單方面語文知識的傳輸者31(三)教師是課程知識的裁判者32二、學生方面33(一)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不良的障礙33(二)文化思想基礎欠缺的障礙34(三)審美能力低下的障礙34(四)生活經驗不足的障礙35(五)升學主義導向的障礙35第三章 創新閱讀教學的基本概念36第一節 國中生閱讀能力與心理分析36一、國中生閱讀能力結構36(一)認讀能力36(二)理解能力36(
9、三)鑑賞能力37(四)記憶能力37(五)吸收能力37(六)速讀能力37(七)語感38二、國中生閱讀心理分析38(一)排遣孤獨的需要38(二)認知的需要39(三)自我肯定的需要39三、影響國中生閱讀成效不彰的心理因素40(一)輕視疲憊心理41(二)畏難心理42(三)依賴心理43第二節 國中生創新思維的心理44一、智力因素44(一)觀察力45(二)記憶力46(三)想像力46(四)思維力48(五)操作力49二、非智力因素49(一)需要與動機50(二)興趣與愛好50(三)情緒與情感51(四)靈感與直覺51(五)意志與品德52第三節 實施創新閱讀教學的思維能力53一、創新閱讀思維能力的類型53(一)發散
10、性思維與收斂性思維54(二)邏輯性思維與形象性思維61(三)求同性思維與求異性思維63(四)正向性思維與逆向性思維64(五)單一性思維和綜合性思維65(六)閱讀期待、反思及批判66二、發展閱讀創新思維能力的策略69(一)補白70(二)滲透71(三)推理73(四)變式74(五)移情75第四節 創新閱讀教學的目標76一、實現教師觀念的根本轉變76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77三、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77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78第五節 創新閱讀教學的原則78一、主體性原則78二、互動性原則79三、民主性原則80四、活動性原則80五、差異性原則81六、發展性原則81第六節 突破傳統閱讀教學,開展閱讀教
11、學新路81一、以單篇課文為對象82二、以單元為核心84三、以單冊課本為依據87四、以國中學習階段為主軸88第四章 創新閱讀教學的實施89第一節 創新閱讀教學的實施途徑89一、教學環節89二、教學情境90第二節 創新閱讀教學的實施模式96一、比較式閱讀96(一) 比較式閱讀的定義96(二) 比較式閱讀的實施類型98(三)小結103二、對話式閱讀104(一) 對話式閱讀的定義104(二) 對話式閱讀的三個層面106(三)小結113三、猜測式閱讀115(一) 猜測式閱讀的定義115(二)實施猜測式閱讀的優點117(三)小結118四、自主式閱讀118(一) 自主式閱讀的定義118(二) 自主式閱讀的實
12、施策略121(三)小結128五、自主合作式閱讀129(一) 自主合作式閱讀的定義129(二) 自主合作式閱讀的實施策略131(三)小結140六、體驗式閱讀141(一) 體驗式閱讀的定義141(二) 體驗式閱讀的實施策略143(三) 體驗式閱讀的作用149(四)小結151七、研究性閱讀152(一) 研究性閱讀的定義與特點153(二) 研究性閱讀的實施模式157(三)小結162第三節 創新閱讀教學的訓練163一、課前預習,指導質疑,培養獨立學習、思考的能力163二、課堂教學,引導析疑,培養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164三、課後複習,輔導延伸,培養舉一反三的能力165第五章 創新閱讀教學設計與教材分析實例舉隅166第一節 比較式閱讀舉劉義慶世說新語中華、王優劣與與友期行為例166第二節 對話式閱讀舉豐子愷山中避雨為例171第三節 猜測式閱讀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為例175第四節 自主式閱讀舉吳承恩西遊記美猴王為例180第五節 自主合作式閱讀舉朱自清春為例186第六節 體驗式閱讀舉歐陽脩賣油翁為例193第七節 研究性閱讀舉琦君下雨天,真好!為例199第六章 結論207第一節 創新閱讀教學的建議207一、教師閱讀應與學生閱讀共生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