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类型及其护理护理研究 2006 年 4 月第 20 卷第 4 期上旬版(总第 174期) 849 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类型及其护理Constructionoftypesofbloodvesselaccessesforpatientsundergoinghemodialysisandnursingcareofthem李月娥,吴燕梅 LiYuee,WuYanmei(PeopleHospitalofGuigangCityGuangxiZhuangNationalityAutonomousRegion,Guangxi537100China)摘要:介绍了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类型及
2、其护理现状,提出目前最常用的血管通路是直接动、静脉穿刺法,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法,动、静脉内瘘,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使用时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关键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 护理Abstract Itintroducedthetypesofbloodvesselaccessforpatientsundergoi2nghemodialysisandthestatusquoofnursingcareofthem.Itexpatiatedthatthemostcommonlyusedbloodvesselaccessesatpresentareestablishedbydirectlyart
3、eryorveinpuncture,indwellingcatheterincentralandartery-ter2nalfistula.Therearesomemethod.Medicalstaffinhemodialysisroomcouldconditionofpa2tient.vesselaccess;nursingcare中图分类号:R473.5 :A 文章编号:1009-6493(2006)4A-0849-02血管通路是急慢性肾衰竭和急性中毒病人进行及时有效血行血液透析后,曾因此法安全、易穿刺而广泛应用,但股静脉插液透析的先决条件,是病人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自 1943年Kolff
4、 发明血液透析以来,血管通路一直为专家们所关注,如何管有易感染、不便观察、病人活动不便等缺点。目前主要用于紧急抢救病人。1.1.6 锁骨下静脉置管 锁骨下静脉置管血流量充足,穿刺部有效保护血管,减少血管通路并发症,维持血管通路的通畅,延长使用时间,临床从事血液透析工作的医务人员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现综述如下。31 血管通路的类型1.1 临时的血管通路 临时性血管通路包括动静脉直接穿刺、位易固定,活动不受限。其缺点操作难度大,血胸、气胸、臂从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高(42%50%),且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和相应血管的狭窄6,7。1.1.7 颈内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置管血流量充足、恒定,不易动静脉外瘘
5、及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1。受体位影响。与股静脉置管相比:易固定、便于护理、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低,留置时间长,可以重复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置管相比:操作简单、导管不易扭曲,尤其是右侧颈内静脉置管,不易损伤胸膜,且静脉走行直,血流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血栓形成和血管狭窄发生率低。颈内静脉是目前置管最常用的血管路径6。1.1.8 颈外静脉留置导管 韦秋玲等8认为,选用此法操作简1.1.1 直接动、静脉穿刺 此法操作简单、快速,国内有单位列为首选2。不足之处是易损伤血管、局部出血及血肿形4成。我院血透室于 2004 年对 120 例直接动脉穿刺的病人进行了观察,选用 2 种不同的穿刺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法,
6、实验组采用针后探测气泡进行动脉穿刺,因针后探测气泡法在针头斜面进入动脉血管后气泡能随动脉一起搏动,有利于术者的判断并及时调整穿刺针角度平稳送针,因而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首次成功率可达 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 76.67%,而且可以减少局部血肿的形成,保护了动脉,减轻了病人的痛苦3。1.1.2 直接股静脉穿刺 林江英4报告,采用 16 号内瘘穿刺单,不用切开皮肤,损伤性小,穿刺易成功,安全迅速。适用于四肢动静脉血管状况极差的病人,尤其是急性肾衰竭和食物中毒等血液透析次数不多的病人。1.2 永久性血管通路1.2.1 自体动脉内瘘 是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常用的血管通针行股静脉直接穿刺作抽血路行血液透
7、析 1078 次,效果满意,无静脉炎、感染及血栓形成。静脉回路宜选择双上肢的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或对侧下肢静脉,降低血液的重复循环率。1.1.3 直接动-动脉穿刺 郝爱先等5报道,采用 16 号动脉5路,能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不影响病人的正常活动,成为维持性透析病人最安全、使用时间最长的血管通路。其主要存在问题是术后需 4 周8 周内瘘成熟后方可使用。由于反复穿刺及年龄等因素,易发生内瘘闭塞而影响其使用寿命。1.2.2 钛制轮钉内瘘9 该手术简单、安全、可靠,成功率高,静脉留置针穿刺右侧桡动脉作回路,用 18 号动静脉留置针穿刺右侧足背动脉作抽血路。2 个穿刺点不在同一条动脉上,做回路用的
8、穿刺针直径须大于抽血路用的穿刺针直径,以减少回血阻力。此法适用于在需紧急血液净化治疗且经济状况不佳,周围静脉条件极差的病例。1.1.4 动脉外瘘 由于动脉外瘘有血栓形成、感染、脱出等严并发症少,不易发生栓塞和“窃血”征象,成熟期短(7d15d), 吻合口小(3cm 4cm),不易发生心力衰竭。1.2.3 其他内瘘 随直接缝合动、静脉内瘘应用之后,专家们还采用了移植血管内瘘等,都因有很多弊端而未能推广应用,只作为修补或重建血管通路的替代手段。2 血管通路的护理2.1 直接动静脉穿刺的护理 对于首次血液透析病人,做好6重并发症,外瘘处不能浸湿,病人的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现已被动静脉内瘘所代替。
9、1.1.5 股静脉置管 1961 年 Shaldon 首先通过股静脉插管进 850 解释工作,向病人讲解穿刺肢体严格制动的重要性,为了防止病人不经意或熟睡时肢体移动导致穿刺针移位,我们常用胶布将病人穿刺侧手掌固定在床上。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一般选择桡动脉、足背动脉,进针宜缓慢,原则上宁浅勿深。有文献报10道,每次进针的角度、方向、深浅完全一样,一般直刺 10 次左右可形成假性动脉瘤,以后可以在假性动脉瘤上穿刺。透析过程要严密观察,10min20min 观察穿刺部位 1 次,发现渗血及时处理。如血流量不足(CHINESENURSINGRESEARCH April,2006Vo1.20No.4A红
10、肿、脓性分泌物。发现感染征象,切口用 75%乙醇湿敷,全身可用抗生素治疗。造瘘侧肢体禁止测血压及各种注射。嘱咐病人不要压迫造瘘侧肢体,也不能用力过猛,防止瘘口吻合撕裂。对内瘘使用,新的观点认为,缝合法内瘘 2 周时可选用静脉端,3 周后可使用动脉端;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应用最早 7d,最迟 21d。但老年人血管条件差,内瘘术难度高,启用的7时间以 6 周8 周较为合适17。穿刺时动脉穿刺点距离瘘口 3cm 以上,静脉穿刺点距离动脉穿刺点 5cm 以上,此次穿刺点距上次穿刺点 3mm 以上。透析结束后,常规消毒,用创可贴贴针眼穿刺处,拔针后无菌纱布卷在针眼处按压20min30min(压力以不出血且触
11、及血管震颤为宜)。 目前最常用的血管通路是直接动静脉穿刺法、中心静脉留、血栓形成仍是亟待解决、治疗费用急。参考文献:1 王玉柱.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03,2(8):407-410.2 吴清洁 .82 例紧急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J.护理学杂志,1998,13(2):99.3 李月娥 ,吴燕梅,杨柳芬.针后探测气泡进行动脉穿刺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5,27(5):733-734.4 林江英.股静脉直接穿刺建立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J.护理学杂志,2002,17(5):331.5 郝爱先,丛海静,王巧俐.动脉-动脉血管通路行血液净化病人的护理 3 例J.实用护理杂志
12、,2003,19(7):7.6 季大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与血液净化血管通路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2,11(4):347-348.7 JamineLR,CatherineS.Aninnovativeapproachtotemporaryhe8modialysisvascularaccessJ.AmJKidneyDis,1999,33(4):718-721.8 韦秋玲,韦素玲.留置套管针与锁骨下静脉置管血液透析的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10):863-864.9 郭玲,饶毅峰,郝阿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永久性的血管通路的临床应用J.中国血液净化,2004,3(10)
13、:566-567.10 崔银杰.假性动脉瘤维持长期血液透析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59.11 侯淡君.动静脉直接穿刺致皮下血肿的预防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1):17-18.12 金丽,果敢.血液透析病人插管固定方法的改进J.护理研究,2003,17(1B):80.13 区丽兰,黄碧萍,洪霞,等.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更换敷料时间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0):730-731.14 江素萍,邓兵,潘年妙,等.碘伏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创口护理中的观察效果J.现代护理,2005,11(1):38.9原,雷红,郭海凌,等.3 种敷料覆盖中心静脉置管穿
14、刺部位细15 邴女菌定植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80.16 邱来招.中心静脉置管发生导管血栓性阻塞的紧急处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2):18.17 包丽媛,王荣,仲娜,等.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28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11.),女,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人,主管护师,大作者简介:李月娥(1973专,从事内科护理研究,工作单位:537100,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人民医院;吴燕梅工作单位:537100,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人民医院。(收稿日期:2005-09-12;修回日期:2006-01-19)(本文编辑孙玉梅)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