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课时达标27.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253595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课时达标2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课时达标2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课时达标2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课时达标2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课时达标2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课时达标(二十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8 年春,上海农村根据中共中央的号召,开始了农业生产“大跃进” 。同年 9 月 21 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上海农村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公社,即上海县七一人民公社。到 9 月 30 日,郊区 10 个县全面实现人民公社化,共建立 103 个人民公社,几乎所有农户都参加,平均每个人民公社达 8 000 多户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上海农业志材料二 到 1979 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

2、家庭中到 1983 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中的什么教训?(2)材料二所说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

3、了前者的成果?为什么?(3)材料三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解析 (1)由材料信息判断是生产关系与当时生产力不适应。(2)由“安徽” “生产责任制”判断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由材料信息判断基本着眼点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答案 (1)忽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高水平、高速度。(2)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在所有制上否定前者的成果。因为是在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环节。(3)基本着眼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诞生于 1602 年在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伴随着股份公司

4、的诞生和发展,以股票形式集资入股的方式也得到发展,并且产生了买卖交易转让股票的需求。这样就带动了股票市场的出现和形成,并促使股票市场完善和发展。2在 1611 年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就进行着股票交易,并且后来有了专门的经纪人撮合交易。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目前,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最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股票已经成为大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资者投资的基本选择方式;股票市场(包括股票的发行和交易)与债券市场成为证券市场的重要基本内容。材料二 1990 年 11 月 20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同年 12 月 19 日正式营业。当时在上交

5、所上市的企业有 8 家。1990 年 12 月 1 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且当日开业,为保险起见,前面加一“试” ,又叫试营业。1991 年 7 月 3 日,举行正式开业典礼,挂牌企业有 5 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股票市场兴起发展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其作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恢复股票市场的必要性。解析 (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得出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据材料一中“1602 年在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结合所学得出新航路的开辟引发商业革命,据材料一“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诞生于 1602 年在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得出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的发展,结合

6、所学,得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拓展;第二小问,据材料一“股票已经成为大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得出成为大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和方式,据材料一“亦是投资者投资的基本选择方式”得出成为投资者投资的基本选择方式,结合所学,得出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拓展。(2)结合所学得出中国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据材料一“目前,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最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和材料二“1990 年 11 月 20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并结合所学,得出中国实行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需要。答案 (1)背景: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引发商业革命;殖民扩张和海

7、外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拓展。作用:成为大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和方式;成为投资者投资的基本选择方式;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拓展。(2)必要性:中国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基本要求;中国实行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需要。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工业发端于 19 世纪 40 年代,从 1843 年上海出现第一家现代企业开始,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虽然经历了 100 多年,但是现代工业十分薄弱。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工业,主要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榨取廉价劳动力。因此,外国资本的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和轻纺工业,而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得不到发展

8、。摘自陈向东毛泽东五十年代在天津调查研究的实践与思想3材料二 从 1953 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其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国家的整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摘自石建国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材料三 下表反映的是 19791981 年我国农轻重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百分比的变化。工业年份 农业(%)轻工业(%) 重工业(%)1979 年 26.6 32.1 41.31980 年 27.2 34.3 38.51981 年

9、 28.8 36.7 34.5(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确立“以重工业为中心”工业化道路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 1979 年后国民经济比例发展的趋向,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趋向所产生的主要影响。解析 (1)据“中国的近代工业发端于 19 世纪 40 年代” “虽然经历了 100 多年,但是现代工业十分薄弱” “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工业” “外国资本的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和轻纺工业”概括特点。(2)从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周边国际环境的角度分析原因。(3)第一小问,从材料三分析趋向;第二小问,从国民经济农

10、轻重各项经济指标不断调整日趋合理的角度分析影响。答案 (1)特点:历时长而成效低;受外国资本的控制;行业发展不平衡。(2)原因: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严重薄弱;重工业是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基础;加强国防建设急需重工业的发展;受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3)趋向:农业和轻工业比重上升;重工业比重下降;国民经济发展比例趋向平衡。影响:保证了消费市场的商品供应;改善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4(2018江西红色七校联考)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 。的对外开放战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

11、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它对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15 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黄金、白银等可4以充当货币的贵重金属进行商品交易,但西欧本土的金银产量不能满足需求。 马可波罗行纪使欧洲人相信东方遍地黄金,西欧各国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增强国力、获得财富,都纷纷支持远洋探险活动。从 1487 年迪亚士首先开始探索到东方的线路,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人类历史。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 顺应世界多极化、

12、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有无,今天的“一带一路” ,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涉及贸易、金融、投资、能源、科技、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10 多个领域,地理上包括欧亚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沿岸的 65 个国家和地区;秉持开放包容精神,继承了古丝绸之路开放传统,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在古代中国丝绸之路轴线基础上,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是现有合作的延续和升级,也是各国的利益共享地带。 “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的建设,对于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

13、家共同发展、稳定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摘编自人民日报 (2015 年 2 月 13 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丝绸之路与新航路开辟的异同。(2)根据材料二概括与古代丝绸之路相比较, “一带一路”的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其建设的重大意义。解析 (1)第一小问相同点,根据材料一“它对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人类历史”得出都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根据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得出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第二小问不同点,根据材料一“15 世纪西欧

14、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结合所学汉朝经济基础为封建经济得出,丝绸之路的背景是汉初封建经济的发展;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为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根据材料一“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黄金、白银等可以充当货币的贵重金属进行商品交易,但西欧本土的金银产量不能满足需求”结合所学汉朝开辟丝绸之路的背景得出,丝绸之路开辟的目的是汉初为解决匈奴威胁,更多出于军事需要和政治目的;新航路开辟是为了开拓市场,掠夺财富,更多出于经济目的;根据材料一“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结合新航路开辟以暴力掠夺方式得出,丝绸之路以友好往来为主;新航路开辟则以暴力侵略掠夺占;根据材料一“它对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

15、的作用,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灾难得出,丝绸之路促进了沿线经济文化交流,实现了交往国家共同受益;新航路促进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加速向近代社会转型;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化进程,但也给亚非拉带来民族5灾难。 (2)第一小问新发展,根据材料二“涉及贸易、金融、投资、能源、科技、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10 多个领域,地理上包括欧亚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沿岸的 65 个国家和地区”得出地域范围更广,开放性更强,合作范畴更大;根据材料二“是现有合作的延续和升级,也是各国的利益共享地带”得出联系更密切,是现有合作的延续和升级,实现利益共享。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二“今

16、天的一带一路是在古代中国丝绸之路轴线基础上,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得出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建设“一带一路”是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二“对于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稳定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得出新时期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中国建设“一带一路”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该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根据所学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需要得出当今世界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中国建设“一带一路”将加强该地区的经贸联系与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答案 (1)相同:都加强了东西方经济

17、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不同:背景不同:丝绸之路的背景是汉初封建经济的发展;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为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目的不同:丝绸之路开辟的目的是汉初为解决匈奴威胁,更多出于军事需要和政治目的;新航路开辟是为了开拓市场,掠夺财富,更多出于经济目的。交往方式不同:丝绸之路以友好往来为主;新航路开辟则以暴力侵略掠夺占多。影响不同:丝绸之路促进了沿线经济文化交流,实现了交往国家共同受益;新航路促进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加速向近代社会转型;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化进程,但也给亚非拉带来民族灾难。(2)发展:地域范围更广,开放性更强,合作范畴更大;联系更密切,是现有合作的延续和升级,实现利益

18、共享。意义: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建设“一带一路”是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新时期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中国建设“一带一路”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该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当今世界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中国建设“一带一路”将加强该地区的经贸联系与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5(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79 年 11 月邓小平会见美国不列颠出版公司全书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等人时,发表了一篇十多年没有公开的谈话,他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

19、经济。 ”经济学家薛暮桥等认为,邓小平和吉布尼的谈话是自觉的,但邓小平十多年没有公布的原因是不愿把自己的看法强制干部们勉强接受,而是耐心引导广大的干部们在实践中逐步取得共识。十多年后,市场经济,这个长期被当作社会异端的经济制度,终于和社会主义连接起来了。杨继绳邓小平时代6材料二 邓小平在 1985 年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穆加贝时曾谈到,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这表明,邓小平曾对新经济政策有过反思和借鉴。有关对这两者的认识,以下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邓小平和列宁的经济改革在背景、

20、突破口、内容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同一性。邓小平经济思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高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所以最终也导致不同的结果。(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连接起来的过程。并指出这一过程体现了改革开放时期怎样的思想路线。(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请结合所学进行阐述。侧重分析,根据所学分析邓小平改革与新经济政策相比的进步之处。解析 (1)第一小问过程,结合所学从市场经济的提出、 “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等方面来概述;第二小问思想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侧重分析,结合所学从邓小平和列宁的经济改革在背景、突破口、内容、实

21、质、目的等方面来分析两者改革的相同点;侧重分析,结合所学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来分析邓小平改革的进步之处。答案 (1)过程:1979 年邓小平已经局部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1992 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倾向于: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病都充分暴露;改革均以农业为突破口;内容上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巩固和发展生产;背后的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巩固政权使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倾向于:列宁探索了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而邓小平解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在实践方面,邓小平将思想解放和改革实践逐步推进,同时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